市容环境中公共艺术的视觉彰显,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市容论文,视觉论文,环境论文,艺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市容环境中的公共艺术,在道德文化传播中,具有“榜样”、“解释”、“劝诫”、“环境”、“体验”等5种作用。若发挥好这5种作用,将无疑会成为推动城市发展的一股强大力量……
市容环境中的公共艺术,涉及城市空间中的所有涉美的造型,甚至还包括光线和音效,而“视觉”的彰显,则缘于当代社会已是“景象的社会”。目视的效果,是视线与图像依存关系的成立。在对外观的关注已超过了以往任何时代的今天——“视觉文化”时代已到来。如何关注市容环境中的公共艺术,使之吸引公众的眼球,继而成为竟相阅读、赏心悦目的“图像”,达到彰显城市的人文生态,这正是本文着力探讨的。
市容环境的生命力在于彰显人文生态
市容环境是实用的艺术结构,它是流动的设置,特征是塑造性和互动性。所谓塑造性,指随着自然节令、人流潮汐和社会节日的变化而调整,它是可供“阅读”(观摩)的。而互动性是说市容环境的公共艺术,能够成为人际互动、人性成长并创造城市生气和活力的公共空间,这种环境的人文生态,是城市的血液。
1、空间生态。社会空间,是公众目力可及、举手可触、投足可至的,而非令人压抑、生理与心理不适的。
2、社会生态。社会生存,应体现平民性和共享性的理念,不因人们的收入、权力和声望的差异而不平等。公共艺术是纳税人支持的公共福利,不应有等级、特权和社会分层。不可取的是矫情和华而不实的。
3、意象生态。意象生态,它可能包含诸多方面,这种感觉往往是舒适、安全、熟悉、悦目的,并依附于人们生活的周遭的环境上。更重要的是,市民的气质是环境的反映,或清新大气,或庸俗小气等不一而足。
4、自然生态。人文生态与自然生态是合一的,所谓“天人合一”最本质意涵即是“和谐”。每一个事物内部也均有看似对立的两方面,故“和谐”也体现在“矛盾性”中。人在城市也在田野,人在自然也在文化中。无论如何,将自然攫为已有的“商业主义”做派应逐步摒弃。
人文生态是城市的魂魄,市容环境的生命力在于彰显人文生态。意义丰满的市容环境是人性化的环境,这丰满的意义体现于它的空间的“亲和力”、布局的平民性和共享性,及对于每个市民的“安全、适合、便利”的服务,“家”的氛围和与自然的和谐性。
建筑文脉断裂所带来的公共艺术
现代城市地域文化的多元性、特色性的渐趋衰微,反映在市容环境的公共艺术中舶来式的“消费主义”的主导。使得城市面孔千篇一律,甚至一些很有特色的城市也在现代化进程中失去特色,以至融入到世俗化的潮流中。其文脉的断裂在公共艺术上的体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异类建筑物充斥市容。如一些城市的公共艺术,搞了许多仿欧式、仿古、超现代建筑,谈不上城市建筑风格的协调与整体的关联。这种异类建筑物,其“破坏性”在于对于城市建筑的文脉的拆解:如对于老建筑群毁灭性的消除,而代之的是没有任何延续性风格的建筑;同时,低劣的建筑也必然影响公众的审美品味,难带给市民高尚的精神生活。
2、“拼装型”建筑的牵强附会。最好的城市应是属于“生长型”的,优秀的城市设计当有清晰的自然与人文历史的发展脉络,今日与昨日的衔接与过渡是天衣无缝的、自然的。倘若表面的经济繁荣已破坏了当地的文脉与生态环境,则其遗憾与隐害是巨大的。
3、公共设施相对匮乏。市容环境的公共设施属于实用性的公共艺术。许多城市中仍有许多不尽人意之处。如座椅相对稀缺,分布不尽合理。公众一般相当重视座椅在公共艺术中所占的比重;公交站亭人文关怀不够,港湾式或进站式候车点几乎均被(或即将被)大幅商业广告占据,还有公交站点晚间照明、装饰的灯具等。
4、城市雕塑遭遇尴尬。2002年是发展中的中国雕塑的重要年份,7月27日被誉为中国“规格最高、规模最大”的“2002中国北京·国际城雕艺术展”在北京雕塑园举行开凿仪式。加上8月18日起“中国西北风”雕塑在全国为期近一月的巡展,一时雕塑风起。回望20世纪50年代因人民英雄纪念碑、十大建筑的修建而形成了我国第一个雕塑高峰;80年代之后大规模城建期间雕塑被普遍运用于包括乡镇在内的各种公共场所中,这是个高峰期,呈现无序的发展过程,各种劣质雕塑泛滥成灾,为视觉污染的主要来源。
当21世纪初审视雕塑的发展时,发现除了雕塑自身的问题,还有雕塑的环境问题。同样一件雕塑放置何处因环境不同体现不同的效果。人们终于发现,多元化社会不一定非得有塑。
5、广告艺术的低俗倾向。目前,广告艺术中一个不容忽视现象是低俗文化倾向,尤其不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有专家说,当代青少年的成长已出现了三个“背离”:生活的日益逸化与我们提倡艰苦奋斗之间的背离;对历史的淡漠与我们望其承担的历史使命的背离;青少年对组织——政府机构的散化与我们希望更好地发挥组织机构的教育作用的背离。显然,广告等公共艺术作为人文生态的承载者,难脱其责。
“读图”时代市容环境中的公共艺术
随着电子文化越来越突出,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变得越来越像化了。这是人类文化形态发展至今的最高形态。人类文化历了三种不同的形态:A、口传文化;B、印刷文化;C、电媒介文化。虽然如今这三种形态相互融合,但视觉越发突出化现象。图像具有比文字更大的优势,对外观的关注已超过以往任何时代。
1、弘扬社会主流理想。现代社会中人的消费行为,也往往制于广告的视觉带动,获得一定的需要和满足感,并体现自的身份。当钻石与爱情联系起来后,钻石似乎就变得人性化。这种附加在商品上的文化价值是通过视觉传达给受众的,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这抑或是商家的阴谋?是高尚、进步、健康的?还是低粗鄙、腐朽的?
转型期的实际显示:收入的提高而道德水准却未见突飞猛;花销越来越大可获得欢乐却越发不易;往来于世界各地变容易,拜访咫尺的邻居却变得不易;知识越来越多可判断力乎越来越弱……
因此,我认为——
A、要大力宣传经济社会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以提升民众的环保意识。正如一则国外广告描述的:父母带着孩子游园,公园草坪上挂着“不要跨越”的牌子,调皮的孩子企图“越轨”,被年轻的妈妈劝阻。十分简单而朴素的场面传达的却是深刻而形象的道德意识。B、广告不能充斥明星的浮华形象与价值连城的首饰,而应注重在平等待人的心理前提,传达对社会困难群体的帮扶(尤其是公益性广告),以及于“快乐”内涵的传导(诸如不是靠钱与排场就能得到快乐,如天伦之乐等)。C、是要弘扬新时代英模的社会意义。时代需要英雄,英模应社会需要而生。广告、雕塑应承载理想并将它传导给受众。D、要体现公众的潜能都有机会得到发挥、实现的价值取向。与其花不少钱请一明星“扮演”下岗工人在“风雨”中作奋斗状或专家在那“侃侃而谈”“自强不息”,不如让真正下岗失业的工人再就业人士来“现身说法”……就能提升城市的价值追求,优化市容环境的人文生态。
2、彰显公民文化权利。公共艺术是公共空间中的艺术综合体,享受文化成果、参与文化活动,开展文化创造,是公民的文化权利。而公众的参与和满意度,则是衡量公共艺术和市容环境人文生态是否有效和成功的最重要标准。
3、强调现代城市精神。按目前公认的理解城市精神应是一个城市的精、气、神和独具特质的品格。民族精神第一,城市(地方)精神第二。因此,对于市容环境及其公共艺术来说,强调现代城市精神包含思想、观念、法律、道德、政策,甚至还包括情绪、信心等意涵。将现代城市精神熔铸于市容环境及其公共艺术中,实现精神文明的价值。
4、传播先进道德文化。党的十六大报告强调:“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在“读图”时代,构建新时期的先进的道德文化迫在眉睫、任重道远。市容环境中的公共艺术应“视觉”地彰显先进道德文化。这种彰显应是体现人文关怀的。同样,在装点类公共艺术如摆花、橱窗、城雕、壁画、喷泉、灯饰等的设置上提高格调,同时也要彰显人文色彩;至于教化类公共艺术如广告、雕塑、电子显示屏、橱窗(它们也同时属装点性公共艺术)等更应责无旁贷地传播先进道德文化。总之,市容环境中的公共艺术,应有助于表率性地维护和提升地方的民族的文明水平。
从这个意义上说,市容环境中的公共艺术在道德文化传播中具有“榜样”(Example)的作用(公共艺术展示的先进道德文化理念)、“解释”(Explanation)的作用(人在市容环境中与公共艺术的对话)、“劝诫”(Exhortation)的作用(公共艺术品的教化意涵)、“环境”(Environment)的作用(公共艺术整体氛围给予公众的期望及公众努力的行为)、“体验”(Experience)的作用(在市容环境中公众体验和逐渐内化道德文化观念)等五种“E”作用。发挥好这五种“E”作用无疑会成为推动城市发展的一股强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