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之治的制度保障
文 李 平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也是一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宣言书。
在rule中用户给陌生人设定的访问水平是“空”,这就意味着陌生人不会得到任何有关该用户健康状况的信息。rule10中我们可以看到用户给自己的朋友设定的访问水平是“生病”,但是除了这个,朋友并不知道更详细的信息。rule11中用户的家人可以看到用户是感冒了或者胃炎等具体的病名,因为给家人的访问水平是“病名”。
天下大治,是古往今来无数治国者孜孜以求的理想。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为世界谋大同,是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的追求。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正处于关键时期。越是接近目标,越是形势复杂,越是任务艰巨,越要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越要把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更加充分地发挥出来,越要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现在,摆在全党面前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就是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上来,在党中央统一领导下,科学谋划、精心组织,远近结合、整体推进,一要坚持和巩固,二要完善和发展,三要遵守和执行。
建立什么样的国家制度,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面临的一个历史性课题。中国共产党登上历史舞台后,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赢得了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胜利,并深刻总结国内外正反两方面经验,形成和发展党的领导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军事、外事等各方面制度。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领导人民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为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民族团结、人民幸福、社会安宁、国家统一提供了有力保障。
“鞋子合不合脚,自己穿了才知道。”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植根中国大地、具有深厚中华文化根基、深得人民拥护的制度和治理体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从13个方面进行系统总结和概括,从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切入,从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方面展开,高屋建瓴、提纲挈领地对内展示、向外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这些显著优势是“中国之治”的制度“密码”,也是坚定“四个自信”的基本依据。我们无论是编制发展规划、推进法治建设、制定政策措施,还是部署各项工作,都要遵照这些制度,不能有任何偏差。涉及方向性问题,必须以这些制度为准星。涉及制度层面的大是大非问题,必须旗帜鲜明、立场坚定,不能有丝毫含糊。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和工业化程度显著提高,县域经济蓬勃发展,人口密度不断增加,人均生活水平飞速提高,城镇污水厂用水量和排水量都在大量增加 [1]。据有关资料统计:在全国22000多个县乡、城镇中,直接污水排放量约占全国总排污量的50%以上,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该地区用于污水处理的基础设施相当不健全[2]。近年来相关地区对原有污水处理厂进行改扩建或者新建污水厂,这些污水厂工业污水都占有一定占比,污水可生化性较低,氮、磷比较高,在污水厂全面达标GB 18918-2002一级A排放标准存在一定压力[3,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一个严密完整的科学制度体系,起四梁八柱作用的是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其中具有统领地位的是党的领导制度。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在国家治理体系的大棋局中,党中央是坐镇中军帐“帅”,车马炮各展其长,一盘棋大局分明。我们要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更加坚强有力的制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