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单位:浙江省温州市第八高级中学 325000)
摘要:本文试从“大历史”观念、历史认同的最近距离——“人性”“家”与“国”三个维度来谈历史认同感的构建,以求助力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价值观,为核心素养筑基。
关键词:历史核心素养;历史价值观;历史认同感
2017年新一轮课改蓄势待发,作为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一的历史价值观被频频谈及。虽然在历史价值观的概念表述及表现等问题上,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共识。但在把培养学生历史认同感作为塑造历史价值观前提这一问题上,是具有广泛共识的。首都师大叶小兵教授甚至更进一步的认为历史认同感本身就是历史价值观的表现,他包括能够认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发展趋势,形成民族的认同感,具有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了解并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识中华文明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显然,无论是前提还是内涵,历史认同感与历史价值观是密不可分的。
历史是集体记忆的一种形式,同时历史,又是一个民族国家的轨迹,承载着共同的民族记忆。这种“集体记忆”与“民族记忆”是以历史认同为基础的,当历史认同消失了,爱国精神、民族精神也就随之消失了,清人龚自珍指出“灭人之国,先去其史”其道理也就在于此。对于我国而言,我们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大一统多民族国家,历史认同有很丰富的宝贵资源,关键在于:我们历史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如何构建历史认同感。本文试从“大历史”观念、历史认同的最近距离“人性”“家”与国三个角度,浅谈历史教学中认同感的构建。
一、“大历史”观念是历史认同的出发点
黄仁宇先生认为,“大历史”观念就是用长时间远距离视界的条件重新检讨历史。笔者认为“大历史”观念不仅体现在时间上,也应表现在空间上。我们的历史教学要在使学生了解国家历史的基础上,让学生从古至今展开构建,构建横向的文明历史对比,展开纵向的文化传承探索。
在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知识经济和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国家认同及关于国家认同的历史教育也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如果我们的近代史教育依然采取这样两条线索,其中一条线索是帝国主义侵略论——自鸦片战争以来,西方列强总是侵略、欺负中国。强调这样一条脉络,由此证明我们这个民族是苦难深重的,同时说明我们的落后是因为别人侵略、欺负我们造成的。另一条线索就是革命线索——从太平天国、义和团然后到辛亥革命,总之就是一个反抗、革命的过程。这样一段悲惨的近代史,一段总是斗争的历史,很容易使我们忽略从晚清以来这么多丰富的变化,不知道该怎么走后面的路,不知道为什么要改革、要开放,为什么还要学西方那一套东西。事实上,如果我们不知道近代中国是怎样融入世界的,或者完全无视这个过程,而只强调我们一直在革命在斗争,那么我们就不会明白为什么要放下阶级斗争搞经济建设,不会明白为什么要对外开放。结果也就只能是我们重来,再重来,重新开始鼓吹革命,重新开始喧嚣排外。因此历史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树立“大历史”观念重构历史时空观,重塑中国历史荣耀感,重新定位自己民族历史的起点,营造共同的民族记忆,分享共同的喜庆,分担共同的苦难。
认同构建过程,突出强调中国的文化传统、国家主权、国家制度、价值观念等。只有这样的历史教学,才能帮助高中生形成共同的国家认同。只有这样的历史教学,才能对内团结各族人民,凝聚国民共同性和“我们”感。对外展示中国独特的国家民族气质和品格,形成中华民族的共同文化特征。而且世界视野下,只有一个国家民族精神传统的延续,这个国家才是有机鲜活的民族国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实际上,民族国家的历史教育就是通过历史的积淀,渗透文化意识和价值观的再生产而延续民族国家的存在,因此,任何国家的历史教育必定以自己民族的文化传统为底色传承文化。
二、“人性”是历史认同的最近距离
鲜活的历史课堂不能缺少历史中的“人”与“人性”。自古至今,尽管人类社会的一切内涵——包括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诸如生产力、生产关系、阶级、民族、国家、思想、宗教、意识形态、道德、风俗等,在发生改变,甚至我们的生命也会被淹没在历史的长河中,但属于我们人所特有的那份光芒却一直闪亮着,那就是人性。虽然在不同的社会条件和历史情境下,人性的不同侧面甚至阶级属性会有所不同,但人性对真善美的追求并没有发生改变。因此赋予“人性”的历史课堂,既能体现两次世界大战人们对生命的敬畏,又能感悟到明末清初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人的反思。
如果我们在平时的历史教学中,时常缺乏“人性”的踪迹,将历史教学变成阐述教科书内容,将培养思维能力看作历史教学的唯一任务。那么划重点,归纳历史规律,分析历史原因,评价历史优劣就成为了我们历史课堂的唯一内容。一堂课下来,告诉给学生的多是结论或理化式的公式。长此以往,学生对历史的认识也都是结论式的,死板而非人性化的,理解变成了记忆,感悟变成了空谈,情感态度价值观被束之高阁,学习的有效性,更是无从谈起。最近连续听了两位老师的课,两位教师以同课异构的形式展示人民版必修三《打破隔离的坚冰》一课的教学。在“打破隔离坚冰”原因这一环节的处理上,第一位老师从唯物史观的基本理论“一定时期的思想文化,是由这一时期的政治和经济所决定的”的角度来进行分析,从而引导学生得出,打破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文学彼此隔绝坚冰的因素有:
1.经济上:第二次工业革命更加密切了世界各国间的联系,世界各地文化打破了隔离,取得共同发展。
2.政治上:两次世界大战,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以及第三次科技革命等重大事件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这样的诠释我们似乎感觉分析的很全面了,可是学生的感受依然是茫然的,最多是对“一定时期的思想和文化,是由这一时期的政治和经济所决定的”这一理论的生硬接受,共识与共鸣更是谈不上。而另外一个教师的处理显得就鲜活了很多,他分别从:
(1)19世纪末期,西方社会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工业化程度不断提高,资本主义文明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2)然而伴随着这一过程,人类付出了巨大代价。尤其是两次世界大战的烟云,无情地嘲弄了人类的尊严和生存权力。
(3)战后频繁的经济危机、冷战,使西方各国的社会问题层出不穷。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等,均失去和谐存在的必然性;人们面对的是一个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文明的发展形成与人相对立的状态。
三、“家”与“国”是历史认同的归属
了解一个国家,首先要了解他的历史,而爱一个国家,首先要对这个国家有认同感。国家认同感如何通过历史教学得以凝聚和传递?笔者认为,首先应立足于家乡,进而提升到国家层面。把贴近学生生活的,凸显地方特色的历史融入课堂,以培养学生对家乡的认同感。
以人民版必修二《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这一专题为例。如果在教学过程中融入:
1.19世纪70年代《烟台条约》的签署,温州被迫辟为通商口岸,棉布、棉纱等洋货的大量涌入,沉重打击了温州传统手工业,同时也传来了先进的生产工艺,客观上刺激了温州近代工业的萌芽。
2.中日甲午战争后,1895年,永嘉县城区七枫巷口吴长源油店,率先采用机器榨油;1897年,温州茶厂开始使用滚茶小机器和焙茶机;1904年,瑞安孙诒让集股万元成立富强矿务公司;1905年,留日归国的李墨西兄弟在瑞安城郊,创办太久保罐头厂和务本石印公司等,温州掀起了实业救国的浪潮。
3.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颁发了一系列发展工商业的法令制度,温州再次掀起了办厂的热潮。针织业方面,1914年,温州城内有渔丰桥的苏兴顺、闻宅巷的陈玉记,北大街的裕春生等针织厂。矿冶业方面,1916年平阳矾山矾矿有大窑24座,小窑40多座,矿洞100多处。至1919年,矾山明矾产量25.8万担,每担120斤,出口4.76万担等。
这些内容的融入在情感认知上拉近了历史与学生的距离,使学生 既了解了家乡的历史变革,又掌握了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更能感悟到“家”与“国”之间的深刻内涵。
另外,把家乡史融入历史教学,是国家认同感构建的基石。一个对家乡有很强的认同感,热爱自己家乡的人,他的国家认同感自然得以提升。这种家乡的自豪和骄傲的理由,也能奠定国家认同内在的理想信念。
历史教学中认同感的构建,是将本国的历史文化传统价值观念,深深的植根于尚未形成完整牢靠的价值体系的高中生心中,使他们在历史学习中,从“人性”的角度,去审视历史;从了解家园、热爱家园的角度感触祖国,能够在世界视野下,接触新文化同时,更好地牢记与理解本民族的历史,学会尊重与欣赏不同的文化,而对本国产生归属感、依恋感,为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价值观铸就牢固的基石。
论文作者:王立东
论文发表刊物:《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7年1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7/3/14
标签:历史论文; 国家论文; 认同感论文; 民族论文; 这一论文; 价值观论文; 人性论文;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7年1月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