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供应中心职业危害及防护论文_黄冰梅

消毒供应中心职业危害及防护论文_黄冰梅

黄冰梅

四川省三台县中医院 621100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是承担医院各临床科室可重复使用物品、器械、器具的回收,清洗,包装,消毒灭菌及供应的科室,是保证医疗、护理工作顺利进行,防止医源性院内感染的重要部门,是污染物品回收集中处置的场所。我国是乙肝高发国家,艾滋病的流行也呈过快增长形势,对再生器械的回收,清洗和消毒存在被感染的危险。由此可见,科室管理人员做好相关管理工作,提高工作人员自我防范意识,做好职业防护,降低感染率是非常重要而必须的。

一、职业危害因素

1.1 人为因素

工作人员学识水平高低不同,对医院感染及职业危害相关知识认识不到位,且有大意思想,不遵守操作规程,不能自觉做到标准预防。

1.2 物理因素

消毒供应中心有很多大型仪器设备,如水处理机、清洗机、高低温灭菌器,工作中产生大量的噪音,不能避免;高温灭菌器使用过程中会造成烫伤;搬运物品时负重操作,易造成伤害;工作区每天必须采用紫外线照射消毒,易造成人员眼睛损伤。

1.3 化学因素

采用环氧乙烷灭菌器灭菌物品,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体灭菌时,其中的环氧乙烷气体和过氧化氢气体物质会对人体造成伤害;运用含氯制剂等消毒液消毒物品及环境时,同样地对人体呼吸道、皮肤、神经系统和消化系统均有刺激作用,尤其是高浓度含氯制剂,大量使用可致癌,引起人类遗传损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4 生物因素

环境因素,职业暴露

棉布类处理时会产生大量的棉絮状物,粉尘物质损害人的呼吸道,皮肤过敏等症状;回收物品器械时常有医疗废弃物混于其中,分类清点时易造成感染,清点锐利器械时会被刺伤引起感染。

1.5 特种医疗器械风险

消毒供应中心的高压灭菌器为特种医疗器械。特种医疗器械在使用前必须了解其性能,清楚其薄弱环节,增强风险意识,从购置、安装、人员培训、落实质量控制和应急预案等多个环节来控制和降低风险。

二、防护措施

2.1 人为因素造成的危害应该对科室工作人员进行系统的院感相关知识及防护知识技能培训,人人都要掌握并在工作中自觉遵守相关规定。在科室各区显眼位置张贴标识,如今天你做好防护了吗?你正确带口罩了吗?你洗手了没?做到标识醒目,给予及时提醒。每天应保证防护用品的质量和使用。

2.2 涉及到高温区各项操作应戴防烫手套,若不小心被烫伤,应立即停止时手中的工作,做烫伤处理。高温设备醒目位置张贴高温、防烫红色标识,给予提示。机器设备使用时产生的噪音无法避免时,可戴耳塞减轻噪音,工作完成后及时离开工作区并关闭设备电源。在搬运物品及卸载物品时应注意节力原则,过重物品双人搬运并使用推车,防止意外伤害。用紫外线照射消毒时人员应离开,开关机时做好防护,或安装人机可共处的空气消毒机。

2.3 为防止铅污染,包装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应戴手套后再接触灭菌指示卡,包装胶带,工作结束及下班后及时洗手,保持手卫生,不乱摸东西以防铅污染损害。在灭菌时保证室内空气质量,定时更换通风,定期监测空气质量,保证环氧乙烷及过氧化氢气体物质浓度在安全值内。

2.4 在工作期间分类清洗器械时若被针等锐器刺伤时应及时按标准要求给予处理,在此时间必须按要求做好标准预防。科室工作区应科学设计,合理布局利用,减少污染。

2.5 特种医疗器械风险防范,购置正规可靠的品牌产品,选择证照齐全,并且信誉好的产品;严格相关安装验收,对设备的性能、质量、先进性、安全性作出科学评价,建档,并报相关部门进行审核合格后投入使用;培训使用人员,持证上岗,使用人员必须经相关部门培训合格并取得上岗证后才能进行工作,科室管理人员应严格落实各项规章制度,保证安全,防范风险。

论文作者:黄冰梅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蒙医药》2019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9

标签:;  ;  ;  ;  ;  ;  ;  ;  

消毒供应中心职业危害及防护论文_黄冰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