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病指的就是因为结核分枝杆菌而引发的经过呼吸道被传染的病症,所以,对这一病症所产生的感染及传播加以控制较难,清除出传播路径、提升自主控制就是对结核病加以控制的核心对策[1]。结核分枝杆菌就是被感染者对其余患者与医护人员加以传播的危险已获得了验证,因为职业暴露而引发的感染会对医护人员自身的健康带来影响,同时,还会使得耐药结核过多地进行传播[2-3]。2015年,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在结核感染控制措施原有的遵循标准预防原则的基础上,应采取有针对性的组织管理、管理措施、环境工程控制和个人防护等不同层次的预防控制措施[4]。1资料与方法1.1资料选取2011年1月—2018年12月912名工作人员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共有13名医护人员感染肺结核,年龄分布于22-48岁,平均年龄32.13±7.24岁;其中男性4例,占比30.77%,女性9例,占比69.23%。1.2方法经调查统计,我院医务人员出现结核菌感染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医院职业防护管理制度不健全,督导不到位;(2)医院建筑布局存在部分功能缺陷;(3)医务人员的隔离措施落实不到位;(4)医务人员自我防护意识薄弱;(5)医务人员存在个人体质差异,自身抵抗力弱、体质差;(6)医务人员不够重视定期体检;(7)患者未遵守、执行传染病医院的相关规定。1.3观察指标通过加强职业防护干预措施行为前后结核病发病率的对比数值。1.4统计学处理采用Minitab18软件处理,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患病医务人员性别对比患病医务人员中,女性人数(60.23%)明显高于男性(30.77%),见表一表一 患病医务人员性别比(n) 性别 n 构成比(%) 男 4 30.77 女 9 60.23 2.2不同岗位患病率对比患病医务人员中,医疗、护理、医技部门工作人员是主要感染对象。见表二表二 患病医务人员不同岗位对比(n) 岗位 n 构成比(%) 医疗 4 30.77 护理 5 38.46 医技 4 30.77 2.3加强职业防护干预前后结核病患病率的情况对比加强职业防护干预行为后,我院医务人员结核病患病率0.33%(3/912),明显低于防护行为前的1.38%(10/72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见表三表三 医务人员加强防护行为前后患病率对比(n) 组 别 患病人数 总人数 患病率(%) 加强防护行为前 10 723 1.38 加强防护行为后 χ2值 P值 3 912 0.33 5.581 0.018 3讨论:2011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共10名工作人员感染肺结核,给医护人员带来较大的心理负担与压力。自2015年开始我院新传染病住院楼投入使用,新住院楼建筑布局符合《医院隔离技术规范》,使用功能划分三区、两端、各区域间有缓冲间、两通道。基于此,于2015年开始采取以下防护干预措施,从医院源头着手,有效减少医务人员结核病的患病率,有较高的临床价值[5]。采取的职业防护干预措施:3.1 管理控制策略 3.1.1 进一步完善健全结核病感染控制管理制度;3.1.2 加强人力资源建设,扩充培养医院感染专职人员及兼职人员,并严格进行岗前培训;3.1.3 加强对新入职及定期在职员工进行医院感染管理知识的培训、教育及评估,每一年进行新入职员工及全院职工的防护用品穿戴培训及考核;3.1.4 由于患者对感控措施执行的不得力造成医务人员感染的风险增加,在对医务人员进行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加强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结核病患者呼吸道卫生、咳嗽礼仪的入院宣教、培训,以提高患者的责任意识;3.2 环境和工程控制策略3.2.1 加强医院建筑布局的合理性:新建住院大楼投入使用,对门诊、病房加强自然和机械通风。通风效果强调风向必须正确,依据风向,实现空气对流,同时采用工程技术手段和设备降低空气中感染性飞沫核的浓度,从而减低结核菌被吸入的概率。3.2.2 紫外线杀菌灯:针对无法通过通风达到有效保护的空间,使用紫外线杀菌灯。室内无人状态下,采用悬吊式、移动式直接照射消毒。室内有人状态下,采用上层紫外线杀菌系统。3.2.3 实验室配备生物安全柜、分子生物室,病原物生物室符合“生物安全防护二级实验室”要求。生物安全柜可以有效减少气溶胶暴露所造成的实验室感染以及培养物交叉感染[6]。3.3 个人防护策略3.3.1 对医院内不同科室岗位的工作人员根据其接触结核病患者的风险程度选择医用外科口罩或医用防护口罩以预防结核菌的传播;同时减少患者体液、血液等传染性物质溅入医护人员口鼻。3.3.2 医院提供每两年对医务人员进行一次免费体检,及时掌握医务人员健康信息。3.3.3 对已患病医务人员,加强宣传督导,加强责任意识:主动接受治疗,避免自身作为传染源再次进行传播,危及他人健康。3.3.4 对于有咳嗽症状的患者统一要求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有效防止、减少结核菌从患者口鼻播散到空气中,进一步传播疾病。综上,对于结核病定点医院中的医护人员而言,重视对其加强职业防护,效果十分显著,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肺结核的感染发生率。参考文献[1]王宇,王黎霞,成诗明,等.中国结核感染预防控制手册.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0:1-49.[2]张炜敏,何广学,洪峰.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结核病感染控制现状.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1,10(4):248—251[3]郝宝林,刘占峰,邢进,马丽萍.1486名结防机构医务人员结核病感染现状调查[J].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14,25(3):173-7-175[4]耿梦杰,宋渝丹,赵飞,等.中国防痨杂志.201835(8):581-586[5]王宇,王黎霞,成诗明,等.中国结核感染控制标准操作程序.2012.5[6]王志伟,临床实验室仪器设备的校准与校准验证[J].中国医疗设备,2012,27(6):66-68基金项目:昆明市科技计划重大项目(2017KJJH255)
论文作者:胡宁宁1,张一琼1,黄丽萍1,李艳辉1,黄红丽2(通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保健营养》2019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16
标签:医务人员论文; 结核病论文; 防护论文; 医护人员论文; 结核论文; 肺结核论文; 结核菌论文; 《中国保健营养》2019年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