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中的钻孔灌注桩技术应用分析——以金桥出口加工区5号地块5-7办公楼为例论文_刘永丰

上海大族实业有限公司 201206

摘要:在建筑工程中,钻孔灌注桩的技术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但钻孔灌注桩常常会由于施工难度大而出现各种质量问题,如桩位偏差过大、断桩、夹泥等。本文以金桥出口加工区5号地块5-7办公楼为例,对钻孔灌注桩施工要点进行了分析探讨。

1 工程简介

1.1 基本情况

金桥出口加工区5号地块5-7办公楼位于新金桥路金皖路路口。地块现为原有建筑物拆迁场地,浅部含大量建筑垃圾及原有基础。地势平坦,施工前场地相对标高在-0.5m左右。

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及基坑围护设计参数如表1所示:

场地内局部存在水泥地坪。场地浅部地下水属潜水类型,主要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地表迳流。潜水位埋深随季节、气候等因素而有所变化,上海市年平均高水位埋深为地表面下的0.5m。

1.2工程量清单及计划工期、施工工艺

三轴搅拌桩计划工期为25天、钻孔灌注围护桩、立柱桩施工计划工期为40天,双轴搅拌桩、压密注浆桩穿插施工;基坑降水结合土方开挖安排。具体工期及实际施工进度根据现场实际施工情况确定及作相应的调整。

本工程的基坑的支护桩设计采用钻孔灌注桩(工艺流程详见图1)。Φ850,Φ950,桩身砼C30。本工程所有的灌注桩均采用跳打施工,隔三打一,且相邻桩浇筑时间不少于36h。

本工程灌注桩采用回转钻成孔灌注桩机,回转钻成孔灌筑桩是指用一般地质钻机在泥浆护壁条件下,慢速钻进,通过泥浆排渣形成钻孔,然后用混凝土灌筑成桩。这种成桩方法在国内最为常用。

图1 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流程图

2 本工程重难点概述

2.1本项目施工的难点

(1)本场区表层都为杂填土组成,钻孔灌注桩排桩施工难度很大,需要对表层土进行清理,桩顶的质量保证措施是本项目的难点。

(2)施工含多工种工艺施工,工作紧凑,在短时间内物流量大;

(3)本项目临近建筑物,市政管线等,对管线等的保护难度较大。

2.2施工重点

本基坑施工范围较小,施工顺序、车辆运输、物料的堆放是控制的重点;

3 钻孔桩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具体应用

本项目由于表层都为杂填土,杂填土的埋深在桩顶以下,在成桩时对该区域的杂填土采取挖除填土用素土回填后进行围护桩的施工;钻孔灌注桩排桩护岸结构适用于:施工占用场地受到限制,周围建筑物拆迁难度较大的地段;施工范围内存在高层、大型建筑物或重要设备等,新建重力式挡墙的深基坑开挖对其基础稳定型造成较大影响;现场地质条件较差、土质状况不稳定,普通地基处理无法满足稳定要求;运河沿线大型厂区工矿码头,考虑耐用强度、结构稳定性、开挖水深深度、使用频率的限制等条件。本项目可采用此结构。

在靠近管线较近的区域应该实行分段施工,尽量减少开挖面,避免在施工时对管线产生环境影响,同时控制施工时间,尽量避免扰民问题。

围护结构施工与土方施工应合理组织,以充分利用有限的工作面,使整个施工过程保持有序、均衡生产,便于管理,确保工期。

3.1 关于场地的清理

房屋清理工程是在进行房屋建筑施工前要做好的,主要是将现场的垃圾、杂质都清理干净,特别是要处理桩基表面的杂质。然后对场地进行夯实,以确保土层密实度能够达到施工标准。在前期施工规划中,现场施工所需的设备、材料都要准备好,以备不时之需。

3.2 测量水桩位的高度

测量人员应该在建筑施工现场使用现今的经纬仪并结合桩基的平面图和坐标点来测量桩位和控制点。在对地面高度进行测量的过程中,装顶的高度和桩的深度要得到保证。在现场的测量工作结束后,要对其做好标记和记录,然后再开始下一工序的准备工作。

3.3 埋设护筒的技术应用分析

使用钢板来制作护筒,并在护筒进行埋设时应用。使用钢板的优点是其质量可靠,不易产生刚度变形。同时,对于护筒上端、下端、中端等进行焊接,也可以确保其刚度。桩位和轴线的对称性要在在埋设钻孔桩护筒时进行确保,同时也要使底部与周围连接的紧密性得到保证。对于顶面高层而言,其设置的高度要控制在地面以上30cm。倾斜和位置偏差会在具体的操作中出现,技术人员可以分别将其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以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

3.4 钻机的安装质量需得到保证

按照建筑工程的相关要求, 在完成护筒的埋设后,就要进行钻孔机的安装,当然要在之前定位的孔位上来进行。需要注意的是,在安装过程中,要对钻孔机的垂直状态进行保证,钻机要对准钻孔,控制钻机要使用经纬仪和线锥来进行。讲一块枕木安装在钻机下,这可以避免在钻孔操作时发生剧烈的振动。如果不能合理地设置枕木,那么在钻孔时,钻机位置就会发生严重的偏移问题,钻孔的位置和质量也会受到影响。用枕木对其进行固定,就可以避免此类问题的出现。想要保证其垂直度,就要将将钻孔设备及时进行扶正。

3.5 分析钻孔的操作技术

在钻孔施工操作中,很容易出现塌孔、串孔、斜孔、卡钻、掉钻、地面沉陷等问题。因此,要在钻孔操作过程中对其进行严格的控制。在钻孔操作的过渡段进行操作的时候,必须要做好刃脚塌孔的防护工作。在具体的工程技术中,也应在钻进过程中,避免钻头断裂和卡钻或吊绳断裂问题的出现。大绳出现大幅度的摆动情况尽量不要出现在进行溶洞穿越的时候。这些技术措施不仅可以使钻孔出现倾斜的概率得到降低,还可以对钻孔质量进行有效地控制,使钻头的弯折情况避免出现。岩溶地区的主要特征是斜坡面、竹笋状、波浪形岩面等,技术人员在上面进行钻孔工作时也受到了这些特征的阻碍。如果钻孔必须在斜面中进行,但是却出现了偏孔问题,就要对粘土和片石的回填进行操作,或者是将其填埋到出现弯孔的地方。需要注意的是,重新冲砸操作要在以上的工作部分完成之后来进行。

偏孔的问题也钻孔中一直想要解决的技术难题,可通过多次的填筑方式来进行。但由于这种操作比较费时费力,想要避免此类问题的发生,可以将所有的技术参数在钻孔过程中提前处理好,可以对整体的施工效率和质量进行提高。但如果通过重新冲击也无法改变偏孔的现状,就可以通过水下混凝土的方式,使钻孔平面高于斜岩的高度。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保持冲击面在冲孔过程中的平衡,也可以保证整体钻孔施工的合格率。

3.6 清孔施工技术

要及时对钻孔进行清孔操作,清理其存在的杂质和废料时可以使用泵吸和气举的方式来进行。第二次清理的受,可以使用功率比较大的空气压缩机来进行。特别要注意的是,技术测量也要在清理后进行。如果清理的程度不符合相关的规范要求,那么就要继续进行清理。

4 结束语

钻孔灌注桩是桩基础中常见的一种基础形式,是地基处理的重要手段。钻孔灌注桩的施工既有前期的测量绘制工作,又有机械操作、钢筋构件加工、混凝土拌制和灌注等多种工作,工程种类繁多,技术含量、要求高,影响因素多。钻孔灌注桩施工是一项对工程质量要求高,并且需要在短时间内连续完成多道工序的系统的地下隐蔽工程,必须要认真按照施工工艺流程来进行施工。施工时必须对钻孔灌注桩工艺难点及其控制技术进行研究,以此来确保钻孔灌注桩的施工质量,为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提供保障。同时,还需进一步对钻孔灌注桩工艺难点及其控制技术进行探讨和研究。

参考文献

[1]陈丕元.浅谈钻孔灌注桩工艺难点及如何控制[J].城市建筑,2015(3).

[2]杨桂芝.建筑施工中的钻孔灌注桩技术难点及对策分析[J].房地产导刊,2016(9).

[3]曹国荣.浅析建筑施工中钻孔灌注桩技术难点与措施[J].环球市场,2016(10).

[4]吴成海.桥梁钻孔灌注桩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J].科协论坛:下半月,2008(9).

[5]王晨超.长大直径变截面钻孔灌注桩施工监理[J].施工技术,2008(2).

[6]麦玉常.钻孔灌注桩基础的施工监理[J].广西水利水电,2005(1).

论文作者:刘永丰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15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中的钻孔灌注桩技术应用分析——以金桥出口加工区5号地块5-7办公楼为例论文_刘永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