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建筑工程中,暖通空调系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且暖通空调系统会耗费较多的能源和资源。因此,在当前社会大力提倡低碳节能的发展背景下,建筑企业应提高对暖通空调系统节能减排设计与施工的重视程度。本文从当前建筑暖通空调工程的节能减排现状出发,并进一步深入探讨了建筑暖通空调工程节能减排的具体策略,包括了设计优化与施工技术优化等方面。
关键词:建筑工程;暖通空调;节能减排
人们对建筑工程的质量要求不断提高,同时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工程设计人员、施工人员与管理人员都应该加强对暖通空调系统的重视,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施工与管理,实现采暖、通风等系统的节能减排。暖通空调系统的设计人员、施工人员与管理人员应结合工程实际情况,针对当前存在的耗能较多的现象,积极的进行节能减排研究,以形成完善的节能减排施工方案。
1 建筑暖通空调工程节能减排现状
在我国的建筑工程系统中,暖通空调系统是主要的能耗环节,其与当前国家提倡的节能减排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其节能减排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一是设计环节不注重贯彻节能减排理念,没有积极的应用节能建材和节能施工技术,导致设计出的施工方案缺乏良好的节能效益;二是节能施工不到位。在具体施工时,没有严格的按照施工方案要求选择节能建材,且在施工过程中没有规范执行绿色施工技术等,都会导致暖通空调工程的节能减排效益低下;三是在暖通空调运行过程中,缺乏对系统能耗的管理,导致其在运行过程中出现较大能耗,且很可能会出现设备故障,并增加维修成本。
2 建筑暖通空调工程节能减排的具体策略
2.1 优化设计方案
对暖通空调系统进行设计,设计人员要对暖通空调系统有充分的了解,其主要包括通风系统、采暖系统和空调系统,设计时,需要对流体力学、热力学以及机械学等进行综合应用,因而其节能减排设计活动有较高的复杂性。设计人员要注重对室内温度变化的把控,要通过设计使室内温度适宜,同时要确保通风良好。
(1)围护结构设计
暖通空调工程中的围护结构的价值较为显著,其主要的作用在于保温隔热,良好的围护结构能够显著减少暖通空调工程能耗。在建筑空间与体积不变的情况下,围护结构传递的热量与表面积相关,热变化随着表面积的增大而加大,表面积越大,其空调系统就会产生越多的运行负荷。在对围护结构进行设计时,需要考虑区域的换热量与换冷量大小,若两项参数值均较高,则在进行围护结构设计时,应采用双层玻璃,并采用内外保温设计的方式,使换热、换冷系数处于适宜的范围内。
(2)供回水温差设计
暖通空调工程中有低温送风系统和大温差水系统,在针对这两个系统进行节能减排设计时,应以水泵和风机为主要节点,以实现对空调系统运行阻力的降低。在夏季,针对制冷需求对供回水温差进行控制时,应使其小于5℃。设计人员要进一步降低供回水温差,但应注意其最低应高于3℃。供回水温差的变化会影响冷水管的直径大小。基于节能减排要求,在对循环泵和制冷机进行选用时,应尽量选规格小的机械设备。对于大温差水系统而言,在进行设计时,应关注其可能会出现的管道开裂问题,因而在选择管材时,要确保性能过关。此外,还应该积极的应用低温制冷剂,以有效的使送风量和循环水量减少到符合节能减排需求的标准。
(3)空调风系统设计
空调风系统的作用在于能够对建筑内的余热进行建筑内的传递,能够有效的进行降温。以北方地区为例,在进行商业和办公建筑设计时,考虑到其具有较大的内部空间,因而其产生的余热量较大,针对此种类型的建筑,必须设置水循环热泵空调系统,以净化室内空气,改善节能效益。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冷热回收利用系统设计
对建筑暖通空调设备进行选择时,要确保空调性能良好。空调中的新风处理机应能够有效的进行热回收处理,同时,其一般还能够对余热以及辅热进行处理。在选择供热空调时,设计人员应提高选用标准,确保其具有较高的效率。在该标准下选择的供热空调,能够促使燃料充分燃烧,同时能够更大效率的对烟气进行利用,对于降低能耗而言具有较为重要的价值。在选择回收装置时,则要以工程现状和气候特征以及排气成分等为基准,要充分的对上述条件进行考量,确保选择的热回收装置能够在保障回收效率的同时降低运营成本。
(5)地源热泵系统设计
在建筑暖通空调系统中,地源热泵系统已经较为常见,其作为一种暖通调节系统的辅助部分,能够帮助室内更好的制热和制冷,从而能够体现出节能效益。地源热泵系统还具有良好的环境保护效益,因而其应该被广泛的推广和应用到暖通空调工程之中。对于已经运用地源热泵的暖通空调工程,地源热泵系统能够吸收土壤中的热量,且地源热泵系统也会辅助冷却塔也能够发挥效益,实现快速制冷。整个暖通空调工程中的制冷符合会由辅助系统分担一部分,由此地源热泵系统的运行状态可以更加高效。
2.2 做好采暖与空调水系统的补水及定压工作
对于补水管径和补水泵流量而言,需要关注系统的补水量,设计人员在确定管径与流量时,要测定系统补水量并进行严格的记录。设计人员和管理人员应重视对系统补水量的控制,要对系统补水量进行计算,计算依据为系统水容量的1%。设计人员在进行暖通空调系统设计时,要关注空调水系统的补水点,要选择合适的位置对其进行设置,一般要在循环水泵的吸入口位置上进行设置。在运行过程中,应关注高危膨胀水箱的工作状态,若出现定压工作情况,要对补水系统的水容量进行测定,若大于系统水容量,则要及时的添加补水泵。选择补水泵和设定补水泵时,要对其变换频率进行控制,要按照补水量和定压要求进行控制,确保符合节能要求。
2.3 积极应用新能源与绿色施工技术
在绿色材料和施工技术不断发展和进步的前提下,暖通空调设计人员和施工人员应积极的对各种绿色材料和施工技术加以应用,包括各种环保型建材以及新能源利用技术等。暖通空调工程对电能还具有较高的依赖性,基于此,设计人员应重视对各种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包括太阳能、风能以及地热能等,其中较为常用的为太阳能。太阳能具有较多的应用优势,其具有较低的热流密度和较高的波动性,当前对于太阳能的利用主要体现在与吸附制冷技术的结合上,二者共同作用,使得暖通空调制冷效益更高。若暖通空调系统的规模较小,就较为适用于上述制冷方法。在对暖通空调系统进行设计时,设计人员必须要严格遵循低碳设计理念,要从提高节能减排效益出发,采用新型的绿色施工技术。以双温冷水主机的应用为例,在进行设计时,可以针对空调系统温度的控制要求,合理的选用独立温控和除湿系统。需要注意的是,在对温控系统冷水机进行选用时,要关注其工作介质,确保选择工作介质为 16℃的设备。在这一条件下,机组在运行时可有有效的降低能耗,同时能够降低噪声。针对除湿系统而言,设计时,应选用双侧空气水分压力与较大极化力差的盐溶液,以有效的释放有害气体,优化居住环境,实现节能减排。
3 结语
在建筑物的总体能耗控制活动中,应将重点放在暖通空调系统的节能减排上。在对暖通空调系统进行节能减排设计、施工与管理时,应积极的应用绿色施工技术与管理方案。首先,应做好建筑暖通空调工程的节能减排设计,在此基础上,积极的应用新能源、绿色施工以及能源可再生利用技术等。最后,管理人员应加强对暖通空调工程的节能减排管理,全面贯彻落实低碳环保理念。
参考文献:
[1]高阅.论暖通空调控制系统设计[J].居舍,2019(12).
[2]陈威.建筑节能工程中暖通空调设计运营优化的探讨[J].城市建筑,2019(03)
[3]李勇.建筑安装工程中暖通空调“绿色节能”运行策略的构建[J].科技风,2019(12)
论文作者:曹乐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1
标签:暖通论文; 节能论文; 系统论文; 空调系统论文; 设计人员论文; 空调工程论文; 建筑论文; 《电力设备》2019年第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