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燕赵秦长城新探_长城论文

战国时期燕赵秦长城新探_长城论文

战国时期燕、赵、秦长城新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论论文,长城论文,战国时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分类号〕K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281 (1999)05—0051—05

一、燕国长城

燕国僻处东北一隅,南与强齐和新起的赵国交界,北与分散落后的东胡交界。根据《史记》和《水经注》记载,战国晚期燕国曾经修筑过南长城和北长城,这两条长城的起因截然不同。

燕国南长城又称易水长城,位于燕国南境,西起太行山东麓,东至子牙河西岸,中间大部分段落沿着古易水北岸伸延。古易水为今河北境内的瀑河,因此燕国的南长城主要分布在今天河北省易县、徐水、新安、文安等县境内。关于燕国南长城的确切修筑年代,因文献记载得过于简略而很难考证,但根据《史记·张仪列传》中提到“易水长城”一事和燕昭王在武阳建下都加强南部边界防御能力的史实,一般认为燕国南长城应开始于昭王之前而完成于昭王时期。

燕国是战国七雄中“最为弱小”[1]的国家, 起初未被其它强国所重视,只是后来逐渐有声于世。在战国时期的封建兼并战争中,燕国经常受到来自齐、赵等国的威胁。齐国曾数次侵伐燕国,尤其齐宣王于公元前314年攻破燕国的首都,并且占据了3年之久,国王和国相都死于混战。但因齐之破燕破坏了国际均势,各国酝酿救燕,加之齐军在燕“杀其父兄,系累其子弟,毁其宗庙,迁其重器”[2],引起“燕人叛”[3],迫使齐军撤退,燕才得以复国。赵国在武灵王时期,调整发展战略,进行军事改革,向北灭中山、代等小国,占领燕赵两国之间的缓冲地带,兵锋直逼燕国。公元前311年燕昭王即位之后, 为了抵挡齐国和赵国的进攻,在武阳兴建下都以示重视边防,并继续修缮了长城。所以,燕国在其南界修筑长城的目的非常明确,就是为了抵御齐、赵等国的侵伐威胁。燕国南长城沿易水北岸延伸的地理位置,充分体现了它向南防御的作用。

关于燕国北长城,据《史记·匈奴列传》记载,“自造阳至襄平”。“造阳”上谷郡之北,今河北省张家口一带;“襄平”为燕国辽东郡治所,今辽宁省辽阳市。这条长城主要分布在河北省的张家口、沽源、丰宁、围场等县市和内蒙古的多伦、赤峰市松山区、敖汉、奈曼、库伦等旗县的南部,以及辽宁省的阜新、彰武、抚顺、本溪、宽甸等市县。燕国的北长城,东西走向,全长约2000里。燕国北长城的修筑时间,文献无明确记载,依据秦开之孙13岁的秦舞阳公元前227 年随荆轲赴咸阳刺秦王赢政一事[4]推断,应在燕昭时期,即公元前311年至公元前279 年之间。

燕国在昭王时期,由弱变强,北破东胡,开地千里的基础上修建了北长城。燕昭王在齐国破燕事件之后的困境中即位。为了富国强兵,“以雪先王之耻”[5],他“卑身厚币以招贤者”[6],结果“乐毅自魏往,邹衍自齐往,剧辛自赵往,士争趋燕”[7],得到各国贤才之士。 燕昭王重用乐毅等人,君臣共图大业,很快使燕国成为北方强国。燕昭王“与百姓同其甘苦”[8],振兴燕国的同时,开始了谋求对外发展。 首先,在易水边兴建下都,修筑南长城,防御齐、赵等国的进攻,又派苏秦搞“合纵”外交,最终达到了削弱齐国的目的。其次,向北派秦开征服东胡,开拓疆域,修筑北长城,把农业社区由中原扩展到燕山山脉以北地区。关于燕国北长城,《史记·匈奴列传》明确记载:“燕有贤将秦开,为质于胡,胡甚信之。归而袭破走东胡,东胡却千余里。与荆轲刺秦王秦舞阳者,开之孙也。燕亦筑长城,自造阳至襄平。置上谷、渔阳、右北平、辽西、辽东郡以拒胡。”为了解决农牧业矛盾和防止新占领的土地得而复失,沿着天然的农牧分界线建造长城将农业民族和游牧民族分开。又在新拓地区设置五个郡,华夏族开始进入这些边郡进行农耕活动。

二、赵国长城

战国七雄中赵国位于正北,东与齐国接壤,西与秦国接壤,南与韩、魏接壤,北与中山、代、林胡、楼烦接壤。根据《史记》中的《赵世家》和《匈奴列传》记载,战国时期赵国曾经修筑过南长城和北长城,而且这两条长城的作用截然不同。

战国的南长城开始修筑于公元前333年,由漳水、 滏水堤防先生扩建而成,故又称漳滏长城。赵国南长城位于其国之南境,从太行山东麓开始,沿着古漳水北岸东行,漳水由西折向东北流,长城也折向东北行,止于肥乡县南界漳水西岸。赵国南长城具体分布在今天的河北省涉县、磁县、监漳、成安、肥乡等县境内。

赵国在其南界修筑长城的目的非常明确,就是为了防御魏国的进攻。战国七雄中魏国最早进行变法,公元前445 年开始的李悝变法使魏国富强,出现了魏国四面出击,政治上树立霸权地位的局面。强大后的魏国不仅打破韩、赵、魏三国传统联盟,还连年出兵进攻赵国,甚至公元前352年魏惠王夺取赵国首都邯郸,占领了3年后在齐国的干涉下才归还。当时赵魏双方的攻伐对峙中,赵国处于被动挨打的境地,而且首都邯郸位于华北平原上,处在四战之地,无险可守。这些原因使赵国不得不修长城进行防御。所以赵国的南长城从它的地理位置和军事形势上明确体现了长城的军事防御工程的性质。

赵国的北长城是由赵武灵王“攘地北至燕、代,西至云中、九原”[9]之后,于公元前300年开始修建,故又称武灵王长城。赵国北长城东起代郡,中经阴山,西至高阙,全长约2000里;具体走向由今天的河北宣化境内开始,经尚义县,跨东洋河进入内蒙古,再经内蒙古的兴和县、察右前旗、卓资县、呼和浩特市北郊、土左旗、土右旗、包头北郊,止于乌拉特前旗境内。

赵国自敬侯开始力图向东南发展,公元前386 年将都城由晋阳迁往邯郸,经过敬、成、肃三代努力,多次与齐、魏诸国争夺中原。结果不但没有什么扩展,反而受到魏、齐等强国的连连侵伐,迫使赵国修筑南长城,采取守势。赵武灵王即位后,深知无力与中原各国争衡,于公元前307年在信宫召开五天的重大会议,决定向北发展。 从信宫会议开始,赵国的注意力由南转向北,开拓胡地。当时赵国的北部有白狄之国中山和北狄之国代,西北有楼烦、林胡两大部落。这些小国和部落均为北方游牧民族,善于骑射。赵国要想征服这些游牧民族,必须建立骑兵部队。〈史记·匈奴列传》云:“而赵武灵王亦变俗,胡服,习骑射,北破林胡、楼烦,筑长城,自代并阴山下,至高阙为塞。”所以,武灵王进行胡服骑射改革,建立了一支骑兵部队,并与原有车兵和步兵相配合,组成了强大的多兵种军队,然后出征。他首先向西北征服楼烦、林胡,夺取土地,设置雁门、云中两郡。其次,从公元前306 年开始向北进兵中山,于公元前296年灭中山国。接着继续北进代国, 变其为赵国的代郡。赵国向北攘地成功之后,沿阴山下修筑长城,将可耕之地尽量括入长城之内,并在新拓地区设立三郡,强迁中原华夏族于北方边郡进行耕种。所以,赵国的北长城起到括地广境,把农牧分界线向北推移的作用。

三、秦国长城

秦国位于西北,东与韩、魏交界,西与诸戎接壤,南与楚国交界,北与义渠连接。根据文献记载[10]和实地考察资料[11]证明,战国时期的秦国曾经修筑过东长城和北长城,而且这两条长城的修筑目的截然不同。

秦国的东长城修筑于公元前408年, 是战国时期营建最早的一条长城。秦国的东长城位于陕西省东部,南起华阴县境内的华山北麓,北越渭河,沿洛河西岸北上,中经大荔县和蒲城县,北至白水县境内的黄龙山南麓。秦国的东长城是一条南北走向的长城,它主要利用洛河右岸的河堤和县崖修城,故称“堑洛长城”。

秦国在其东界营造长城的目的非常明确,就是为了防御魏国的蚕食和进攻。战国七雄中魏国居中,迫于四面强国包围的外在压力最早进行变法,强大后的魏国不断向西进攻秦国。起初秦、魏两国本来以黄河为界,但魏国从公元前413年开始西渡黄河连年进攻秦国。 尤其魏文侯任用著名的军事家吴起为河西郡郡守,夺取秦国的全部河西地区。当时秦国处于软弱挨打的境地,并且连续失败和失掉大片河西之地后,被迫在黄河以西的北洛河沿线修筑长城阻止魏国的西进。所以,秦国的东长城修筑在沿洛河西岸的地理位置,特别明确地体现出长城本身的军事防御工程的性质。

秦国的北长城开始修筑于昭王三十六年,即公元前271年, 故又称秦昭王长城。秦国的北长城西起临洮,东至十二连城,经历今甘、宁、陕、蒙四个省区的临洮、渭源、陇西、通渭、静宁、西吉、固原、彭阳、镇原、环县、华池、吴镇、志丹、靖边、横山、榆林、神木、伊金霍洛、准格尔等19个旗县,由西向东,全长约3000里。

秦国北长城是秦国与西戎长期斗争的产物。秦本为西垂大夫,位于今甘肃省东南部,后因护送周平王东迁有功才被封为诸侯,所以,秦国是西周时期最后被分封在关中地区的弱小诸侯国。关中地区周围分布着众多互不相属的戎族部落,秦国在戎族的包围之中,深受其影响,甚至被东方诸国视为戎国。然而秦国正是在与这些戎族的斗争中逐渐强大起来的。例如秦穆公就使用腐蚀离间的方法从戎王手下得到圣人由余,并用由余之计,征伐戎王,“益国十二,开地千里,遂霸西戎”[12]。实际上秦国夺得大量的戎族土地和人民后才发展壮大,有了向东争霸中原的人力物力,被尊为春秋五霸之一。到了战国时期,秦国的惠文王和昭王继续向戎族地区发展。当时义渠国是西戎中最大的一支,分部在甘肃东部、宁夏、陕西北部,开始进入农耕和定居,并建立了义渠国,成为战国时期由少数戎狄民族在中原地区建立的具有一定势力的国家之一。义渠与秦国的关系较为复杂,常常时战时和或时降时叛,秦强则归服,秦弱则进攻,甚至参与战国七雄的兼并之争,因而一直成为秦国背后的心腹之患。经过商鞅变法强大之后的秦国,在惠文王时期进行了大规模兼并战争,蚕食各诸侯国领土的同时,公元前314年出兵征伐义渠, 夺其25城,但是未能彻底消灭,义渠戎仍然成为秦国向东发展的背后隐患。昭王时期,秦国的势力范围有了更大发展,出现了三分天下有其二的局面。例如公元前301年秦国进攻楚国,大破楚军,并攻取楚国的襄城,接着又劫持楚怀王,愚蠢的楚怀王最后死于秦国。公元前294 的秦国进攻韩国和魏国,在伊阙之战中斩首24万韩魏联军,接着又攻占魏国大小61城,最后迫使韩国割让武遂200里和魏国割让河东400里的疆土求和。这样,今天山西、河南、湖北的很多地区尽归秦国,秦昭王也不满足于“王”的称号,公元前288年10月在宜阳自称“西帝”。 秦昭王不仅耀武中原,而且拿出部分精力,处心积虑地对付义渠戎。《史记·匈奴列传》曰:“秦昭王时,义渠戎王与宣太后乱,有二子,宣太后诈而杀义渠戎王于甘泉,遂起兵伐残义渠,于是秦有陇西、北地、上郡,筑长城,以拒胡。”秦昭王与其母宣太后密切配合,用不太体面的手段骗杀义渠王,并乘时出兵灭掉义渠王,夺其疆域和人民设置三郡,并沿着传统农牧分界线建造长城,将可耕地区和林地括入长城之内,对戎族地区进行有效的统治。

四、新论

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分裂时期,不仅中原地区处于分裂割据状态,而且中原地区与草原地区之间也没有实现统一。燕、赵、秦三国在中原诸国的相互兼并中为了自保修建了南长城或东长城,同时在草原地区和中原地区之间为了区分农业社区和牧业社区修建了北长城。所以中原地区的分裂状态与兼并战争是产生燕、赵、秦三国南长城和东长城的根本原因,中原势力发展和农牧界线的北移是产生燕、赵、秦三国北长城的根本原因。

燕、赵、秦三国在中原兼并战争中受到对方的侵伐,并在失却大片领土或国都被占领的前提下,被迫建造了南长城或东长城。所以,这些长城有以下几个特点:其一,长城都修建在各国旧有疆界之内;其二,长城的地理位置都沿河营建而突出了它的防御功能;其三,长城修建阶段燕、赵、秦三国均处于弱势。这些特点说明了燕、赵、秦三国的南长城和东长城是为了自保而修建,在兼并战争中起到一定的防御作用。

燕、赵、秦三国是在“袭破东胡”、“伐残义渠”、“北破林胡、楼烦”,并夺得大片领土的基础上主动营建了北长城。所以,这些长城有以下显著特点:其一,长城都产生在扩地广境之后;其二,修建长城时燕、赵、秦三国的势力比尚处在分散状态下的戎狄小国和部落强盛;其三,建造长城的地理位置不在三国原有疆界之内,而远在向北数百里乃至上千里的农牧分界线上。这些特点,正好说明了中原农耕势力的北进和农牧分界线的开始确立。

中国一直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早在夏商周三代以来,农耕部族和畜牧部族共同生活在中原地区。从西周末年开始,农业部族和畜牧业部族之间的斗争逐渐尖锐,在春秋时期这种斗争表现得更加激烈和复杂。但到了战国时代,农牧业民族间的斗争仍在继续的同时,各民族间的融合已经成为主要倾向。总之,战国后期,在中原地区的农业民族与畜牧业民族,即华夏民族同诸戎狄民族的斗争中,农业华夏民族取得胜利,而畜牧业的戎狄民族除一部分被融合于华夏民族外,另一部分则被排斥到越来越靠北的地区,基本结束了农、牧杂居的局面。建造于战国晚期的燕、赵、秦三国的北长城,正是这一斗争的产物,它把农业民族与畜牧业民族在地域上明显地区分开来。我国古代农牧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春秋战国时代,以铁制农具、牛耕的出现和普及为标志的农业革命,促进中原农耕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四向扩大。其结果不仅中原地区的游牧经济成分逐步消失,同时把农业社区范围向北推进至阴山一线,达到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和自然气候条件的极限。这样,由于受自然气候条件限制而形成的中原单一农业经济圈和草原单一牧业经济圈开始出现。燕、赵、秦三国北长城实际上就是这一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特殊现象,地理上基本沿着我国干旱农业与干旱草原的界线东西延伸,成为农业社区和牧业社区的具体分界线。从军事上探讨长城时,长城作为军事防御工程,应该具备防御系统、预警通讯系统、驻军障城系统等三个方面的完整功能。然而燕、赵、秦三国北长城的墙体普遍单薄而夯筑质量差,整个长城在地理上主要考虑了农牧分界,而很少考虑军事防御要求,例如秦国的北长城尽量将草原、盐碱地区和森林、农业地区进行隔离,尤其长城在陕西省靖边县境内分为两支,一支向东至上郡治所,一支折向东北至黄河大拐弯处的十二连城,长城的这种突然分支和改变走向的现象特别明确地反映出不是因为军事需要而是为了把伊金霍洛旗和准格尔旗一带的森林地带括入长城,甚至地形上都只考虑可耕地而不考虑军事防御。例如赵国北长城的沿阴山南角贴山延伸的现象,不仅没有防御北方的功能,反而给人一种坐北防南的错觉。同样燕、赵、秦三国北长城沿线的通讯烽火台和驻军障城,不仅很少而且明显没有形成完整的网络。所以,燕、赵、秦三国北长城明显不具备长城、墩台、障城三位一体的防御性功能。

长期以来,认为燕、赵、秦三国的北长城是为防御匈奴南下而修建,长城在军事防御上起到了重要作用,这种看法实际上不符合历史事实。战国时期,中原七国已经进入封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空前发展,并走向统一。然则,北方草原上的林胡、楼烦、匈奴等游牧部族尚处在原始社会末期的分散落后状态,双方的力量对比悬殊,至于匈奴正式建立国家,与中原王朝抗衡,则是秦汉时期的事情。说实话,关于燕、赵、秦三国的北长城如何在受到匈奴、东胡等北方游牧民族的不断侵扰下修建并在军事上起到巨大防御作用等,历史文献几乎没有记载。战国时期唯一的一次华夏国与匈奴之间的大交锋,也发生在已经修建好长城以后的半个世纪,公元前265 年匈奴南下而赵将李牧“大破杀匈奴十余万骑”[13]。不能由此得出,公元前300 年以前匈奴已经对赵国构成威胁,赵武灵王被迫修筑长城进行防御的结论。不论怎么解释,历史文献中恰恰大量记载了有关燕、赵、秦三国不断征服戎狄部落、夺其土地设置新郡,达到扩地广境的目的,并将农业社区范围向北推进数百里乃至上千里的史实。由此可知,所有长城不完全是柔弱被侵情况下的军事防御工程,对各国的长城应该结合史实进行具体分析,不可一概而论。

〔收稿日期〕1999—06—20

标签:;  ;  ;  ;  ;  ;  ;  ;  ;  ;  ;  ;  ;  ;  ;  ;  ;  ;  ;  ;  

战国时期燕赵秦长城新探_长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