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规划设计创新手法研究论文_姚淑霞

建筑规划设计创新手法研究论文_姚淑霞

郓城县规划设计室 山东菏泽 274000

摘要:城市的建设不仅会直接影响我国国民的生活质量,还会影响社会经济建设水平的提升。因此,相关部门一定要重视建筑规划的设计方式,保证使用的方式能够很好的完善我国城市化建设与规划,从而提升我国的城市建设科学性。在时代驱使之下,提升建筑规划水平不仅可以有效保证经济发展,还会导致我国国民的生活和生产水平发生变化,希望通过全文论述,能够提升相关部门对建筑规划设计方式的重视度。

关键词:建筑规划;创新手法;建筑设计

一、建筑规划设计的原则

1.1整体性原则

要保证建筑规划设计整体性原则的有效实现,就必须坚持建筑群空间整体布局一致性的原则,防止单一式建筑形式的出现,使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设计理念得以发挥,实现建筑的可持续发展,以充分保证我国建筑形式以及空间具有较合适的风格以及尺度。

1.2突出生态质量,提高文化品位

保证建筑规划设计水平的最主要方式之一就是突出生态质量。在建筑规划设计过程中,不仅要在保持合理规划的同时保证生态平衡,最主要的是能够通过相应的方式方法使建筑文化品位得到相应的提升。另外,降低容积率,提升绿化率也是提升生态质量的最主要方式之一,基于此,在进行建筑规划设计时,采用中式绿地面积的分布设计,可以使容积率得以提升。

二、建筑规划设计的现状分析

传统的建筑规划设计思路是靠建筑师前辈们不断累积的经验、不断摸索修正得出方案。这种设计方案虽然在现代的建筑设计规划中也能最大程度发挥其应有的影响,但在瞬息万变的现代社会,建筑风格与建筑适应的环境也需要与时俱进的发展,必须对传统建筑规划设计进行合理创新与改革,推出新方法、新模式、新方案。原有的规划设计思路可能将不再与现有建筑风格相匹配,需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有效借鉴传统规划设计方案中适合现代建筑要求的部分,而对于设计中对能源消耗较大、对建筑周边环境产生破坏性影响的设计应进行创新改革。规划设计创新的手法应具有科学性、均衡性与可持续发展性。

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文化飞速发展的阶段,过快的发展进程也导致了庞大的人口数量,虽然及时采取了相应措施,但我国的可用于建筑的土地资源依然十分紧缺与珍贵,因此传统建筑规划设计不再适合当下国情。在创新规划设计中应注意考虑此种现状,尽量不采用土地资源消耗大的规划设计方案,保证土地的有效利用。

三、建筑规划设计创新手法分析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极大改善。在享受生活的同时,人们也逐步认识到环境问题给自己的生活带来的不便之处。同时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崛起,我国的环境问题也受到了极大挑战。因此,这就要求我们的建筑企业要利用新科技,把创新理念融入到日常设计中,促进建筑节能的可持续发展,为企业自身的发展创造出一片新天地。

3.1更新理念

理念决定方向。要想找对方向,首先要更新理念,而更新理念,首先要在建立节能理念的前提下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1)安逸与节能。安逸是人们在居住方面追求的目标,在规划与设计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单纯追求节能而放弃安逸,必须努力寻找适合我国国情的两者之间最佳的结合点。(2)科学技术与节能。要想做到节约能源必须依靠高水平的科学技术,而高水平的科学技术是和较高经济水平相依存的。在规划与设计的过程中,如果我们不加考虑一味引进高科技,那也是行不通的。最好的办法是采用成本比较低的适用技术,而不要去追求高成本的高科技。(3)综合技术与节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技术方面,我们经常会看到来自于各方面的关于节能的单项技术分析,并且还会有这种单项技术的神奇作用的介绍。从技术水平上来讲,这种技术或许会有一定的长处。但是,任何单项技术都是有缺陷的,都会有着这样或那样的缺点。因此,在技术的使用上,我们应该采用综合性比较强的技术,并且将规划设计和综合性技术结合起来进行整体考虑。

3.2节能的单体设计

建筑所必须具备的有合理的朝向、体形和空间设计。其中建筑的朝向对于建筑能耗影响也很大。夏季日晒较为强烈的情况下,会导致制冷负荷加剧;冬季日晒较弱的情况下则会导致采暖负荷降低。所以在其建筑朝向的选择上要充分结合当地的环境,从其气候、地理位置、建筑用地等等各方面出发,既要做到能够节约土地资源,又要设计高质量的建筑;同时,还要选择最佳的朝向,要能够在冬季获取较多日光,在夏季则避免日光直晒,另外常年通风换气也是必须要考虑的问题之一。考虑到我国的建筑经验,我国大多数的建筑都是保持着南北朝向,但是由于地理情况还存在部分差异,所以有少部分的地区不能够选用南北朝向,这就要求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各种情况,因地制宜,做到节能与舒适共存。

在建筑规划中比较受关注的一点是建筑体形系数。体形系数是指建筑物表面积与外表面积的体积之比。建筑体形的变化会影响到建筑采暖空调的能耗,所以,在其实际过程中要权衡其利与弊,尽量选择一个比较合适的建筑构造,不要有过多的凸凹面,其建筑外围护的面积要尽量少,不要因为体形的增加而增加其体形系数,最好的办法是将其体形系数控制在一个较为合理的标准范围之内,这样才能保证建筑规划能够降低能耗,做到节能环保。

3.3可再生能源规划设计

(1)地热能应用

地源热泵以大地为热源和热汇,通过埋入地下的换热器与大地进行冷热交换,减少空调系统对地面空气的热,且不向外排放废气、废水、废渣,是一种理想的“生态节能技术”。与地面上的环境相比,地热源温度较为恒定,可以分别在夏冬两季提供相对较低的冷凝温度和较高的蒸发温度。在冬季,地源热泵将大地中的低位热能提高向建筑供暖,同时蓄存冷量,以备夏用;夏季通过热泵将建筑内的热量转移到地下对建筑进行降温,同时蓄存热量,以备冬用。夏热冬冷地区供冷和供暖天数大致相当,冷暖负荷基本相同,用同一系统,可以充分发挥地下蓄能的作用。

(2)太阳能利用

生态节能建筑的太阳能应用主要是通过被动式太阳能设计方式进行,主要有:直接受益式,即利用阳光透过窗户照入室内并设置一定的贮热,调整室内的温度;对流环路式,是将建筑围合体设计成“双星系统”,通过向最侧开口部分玻璃后的空气层在太阳能作用下形成热循环,整体性地加热住宅外壁;蓄热墙式,主要由混凝土、空气层、密闭玻璃部分组成了太阳能“空气加热器”;附加日光间,需要多个行业部门协同行动下才能实现。建筑生态节能的设计需要各部门的配合,不能采用一个模式、一个标准。如今国家的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已经开始实施,一些相应的地方法规也相继制定,开发商和建筑师也应及时强化生态节能意识,会同政府职能部门、材料研发商等,大胆创新,积极实践,将生态技术和建筑节能科学运用到建筑设计中,达到充分提高能源利用率。

结束语:

建筑规划设计思路的创新需要考虑当下建筑的已有基础以及未来的发展的长期性与持久性,制定合理的创新方案与规划设计。我们生存在科学数字化时代,传统的建筑规划设计方案需要进行适当修正更改,发展建筑领域新的规划设计创新模式。

参考文献:

[1]褚忠兴.建筑规划的设计在城市规划建设中的重要性思考[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3).

[2]蒋寒箐.建筑规划的设计在城市规划建设中的重要性思考[J].工程技术:2016,(10).

[3]王诗嘉.建筑设计在城市规划设计中的重要性[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16).

论文作者:姚淑霞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1

标签:;  ;  ;  ;  ;  ;  ;  ;  

建筑规划设计创新手法研究论文_姚淑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