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视阈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国际话语体系建构
蔡云鹏
(国防大学政治学院,江苏 南京 230001)
摘 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经过历史和现实考验充分证明了自身的时代价值,但在建构关于当代世界发展状况的解释和说明的概念性叙述的国际话语体系上仍有所欠缺。本文以传播学理论为基础,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国际话语体系的坚实基础、必然要求和重要环节展开分析,从传播主体、客体及内容三个方面说明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国际话语体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关键词 :传播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国际话语体系
一、引言
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发生的伟大历史性变革吸引了来自全世界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关注,但相较于逐步提升的国际地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还不够强大,在一些国际议题的设置中话语权不足,受到西方价值观压制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在软实力滞后于甚至拖累硬实力发展的情况下,“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要求越发迫切,如何向传播客体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中国发展过程中的关键作用,成为新时代对外传播的重要课题。
二、坚实基础:传播主体的成功实践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发展的同时成为探索与表达中国发展道路的重要的思想理论武器。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它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发挥了强大的示范引领作用,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影响力和说服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大大增强了国家综合国力,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参与全球话语体系建设、将硬实力转变为软实力打下坚实的现实基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既呼唤理论及其话语的发展,也要求话语传播的不断提升,当前阶段,要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最新成果、观点、理论、命题等进行国际化阐释,实现国际社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客观全面理性的认识,其中这一国际话语体系是展示中华民族以更昂扬姿态屹立于世界东方的新形象、构建面向世界的舆论话语权和文化软实力、建设与新时代相适应的大国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
招待会开始后不久,周恩来问:“听说有一位带着家属一块儿起义的飞行员,是哪一位?”有人答道:“他叫林雨水。”随着一声招呼,一位身材高大的年轻人快步走来。周恩来看见他,先是眉头微微一蹙,转而露出了亲切的笑容,上前大声说:“噢,原来是你啊!我们在南京见过……”随后握住了年轻人的手。在场的其他人都愣住了,大家都很好奇:新中国的总理怎么会认识一位“中央航空公司”的飞行员呢?
我们可以看到译文2将译文1中表达事物过程的功能成分隐喻为由该动词派生而来的形容词,这是韩礼德十三种概念隐喻类型的第五种。具体的过程被隐喻化为性质,从而使内在的逻辑关系体现得更为明确、表达更加严谨。同时,与译文2对比,译文1对于专业名词的处理也不是特别正确,因此,在平时的学习中专业学习者一定要积累相关的英文表达,查询专业的词典,切忌胡乱翻译。
尽管保护主义、单边主义势力有所抬头,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的时代潮流仍在曲折中前进,全球话语体系呈现多元发展的态势,文化制度等软实力对经济政治等硬实力的支撑作用更加凸显。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1],并“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的传播理念,既通过借用生动的中国故事向世界展示中国制度、中国道路的优越性,又通过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逐步上升为文明的层面,实现世界范围内文明的互动传播,为人类文明的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三、必然要求:传播客体的认知需求
1.2 HCVcc 制备 将 Huh7.5.1 细胞消化并用无血清培养液 Opti-MEM 重悬,调细胞密度为2×106/mL;将 10 μg J6/JFH-1 HCV RNA 与 10 mL Huh7.5.1 细胞悬液混合,置于电穿杯进行电穿转染,条件为 270 V、950 μF、100 Ω。随后加入2 mL 新鲜 DMEM 培养液,转移至 6 cm 培养皿中继续培养细胞。在 48 h、72 h 收集细胞培养上清(HCVcc),以 5 000×g 离心 5 min 除去杂质和细胞碎片,再将上清分装,于 -80 ℃ 冻存备用。
另一方面,美西方将中国引导走上西式民主道路的幻想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蓬勃发展逐渐破灭,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恐惧和敌意日趋加深,对中国的指责批评从人权问题上升至社会制度层面,污蔑中国以社会主义之名行“国家资本主义” “儒家专制主义”之实,竭尽所能地压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国际传播。在美西方普遍将中国发展模式视作对西方价值观的挑战的背景下,如何在国际传播中有效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成为重要议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8月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在对外宣传方面,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精心构建对外话语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随着中国崛起成为世人普遍关注的世界现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度向国际传播,我国正处于突破西方话语霸权、构建融通中外话语体系的历史机遇期。在中国现象超越了西方经验体系认知能力、资本主义文明无法解释富有中国特色的中国经验的情况下,我们亟须建构有别于西方的话语体系,让中国话语跟上中国存在的历史脚步。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一方面发展中国家普遍认同中国实现的历史性变革和符合自身国情的发展模式,希望从中获得有益的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中国必须将中国经验提炼出具有普适性的话语,讲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经验得失,让中国的发展经验更多惠及发展中国家,消除世界某些国家对中国崛起存在的误解偏见,这既是中国的国际责任,也能提升国际话语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最新发展成果,具有共性和示范的意义,它“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2]中国与美国“建群”与“退群”、积极承担国际责任和沉迷“美国优先”的鲜明对比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国际话语体系的传播进行了充分的舆论动员与准备。
构建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国际话语体系,关键在于加强传播内容的亲和力和包容性,进一步增强时代性创新性等属性,在确保准确的基础上,以更加包容的姿态做好相关理论话语的生动表达,说明我国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与现代西方国家所奉行的现代性逻辑有很大不同,致力于用新型大国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区别于过去美苏争霸时期的意识形态输出,在强调特殊性的同时,彰显理论对发展中国家的参考价值,尊重各国选择符合自身国情的发展道路。在世界发展新态势和多样化的格局中牢牢掌握话语权,破除西方话语体系的束缚。
四、重要环节:传播内容的亲和包容
国际社会对中国崛起的高度聚焦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带来艰巨的建构国际话语体系任务。这种国际话语体系是一个“建构”与“解构”相交织的历史进程,必将贯穿中华民族崛起复兴的全过程。我们要破除不合时宜的旧的传播理念和传播格局,构建与新时代相适应的传播理念和传播格局,破解新时代中国需要怎样的大国传播的历史课题,确立致力于实现民族复兴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双重目标的时代使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国际话语体系要以广大中国人民丰富而生动的实践为核心,充分地表达和呈现实践的进程,在完整的历史空间、连贯的历史载体和融洽的传播内容中进行传播,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与经典马克思主义制度形态的内在一致性,体现理论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逻辑,促进国际话语体系的发展和国际化传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国际话语体系需要就涉及东西方、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等传统议题以及环境保护、气候变化、可持续发展等时代议题做出明确回答、贡献中国智慧,满足国际社会对中国话语体系的期待。道理越辩越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国际话语体系应做到客观公正全面地呈现理论领域的各种争辩,阐明整个理论体系形成发展的脉络和相关的概念、命题、观点,通过展现各种观点间的争论、交锋从而体现正确思想理论和价值观念形成的历史进程,保持理论话语传播的生命力和吸引力,努力跻身国际话语体系中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国际话语体系要处理好国内传播与国际传播的关系,既要利用激励性的话语凝心聚气、增强“四个自信”,也要充分认识到在信息全球化传播内外界限逐渐消弭的今天,国内传播会对国际传播产生外溢效应,在总结归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实践的同时,要保持开放包容的理论导向,善于学习、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优秀的文明成果和成功的建设经验,将“宏大叙事”和“常识性政治话语”结合起来,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国际话语体系的先进性和时代性。
碾压施工使用的振动压路机应严格遵循紧跟、慢压、高频以及低幅的原则,将压路机设置在摊铺机碾压之后,进而使碾压以缓慢均匀的状态,将速度控制在5km/h以内。
五、结束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国际话语体系必须紧跟融媒体发展潮流,运用新型媒介不断拓展国际传播广度与深度。2016年2月19日,习近平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内容永远是根本,融合发展必须坚持内容为王,以内容优势赢得发展优势”。[3]作为多媒体呈现、多资源聚合、多技术应用的融媒体平台,2019年1月1日正式上线的“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就是发挥内容资源、聚合优质资源的典型平台,它证明了强势网络资源要靠优质产品的有效组织来升值和利用。随着5G技术等高科技的应用,将推动网络传播进入更深更广的新阶段,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国际话语体系带来新的动能和手段。
参考文献 :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0:44.
[2]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10:10.
[3]张光,史瑞红,王同录.融媒体时代内容为王的建构与创新[EB/OL].http://media.people.com.cn/n1/2017/0921/c414426-29550838.html,2019.09.20.
中图分类号 :G2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5079 (2019)23-0004-02
作者简介 :蔡云鹏,男,汉族,福建漳州人。研究方向:对外宣传与舆论引导。
标签:传播学论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论文; 国际话语体系论文; 国防大学政治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