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应该在适当的时间使用一定程度的手机_中学生论文

中学生应该在适当的时间使用一定程度的手机_中学生论文

中学生用手机应该适时有度,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用手论文,中学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如何合理使用手机

不少家长和学校都提出,中学生使用手机容易在学生中形成“攀比风”,影响中学生的身心健康。然而,我们调查发现,超过九成的学生表示,即使身边使用手机的同学、朋友比较多,他们也不会觉得难堪。然而,如果条件允许,超过2/3的中学生会更换功能更强、价位更高的手机。

在讨论中,一些学生对使用手机会形成“攀比风”表示担忧。然而,还有不少学生明确表示,攀比是一种风气,不能归过于手机。手机只是一种为人服务的工具,本身并没有好坏之分,而攀比形成的原因是人的虚荣心在作祟。如何让中学生养成健康的心态,才是家长和学校应该考虑的问题。

讨论即将结束时,一名学生说,我们不要再讨论该不该使用手机的问题了,应该讨论的是如何让中学生合理使用手机的问题。此言一出,获得不少同学的赞同。

有人说,学校可以出台规定,要求学生上课必须关机;有人说,学校可以组织一些与手机有关的活动,例如短信征集活动等。

社会学者:

把握青少年心理特征是关键

越来越多的中学生开始使用手机这一现象,也引起了一些社会学者的关注。

市中心医院心理咨询科史静杰主任说,青少年时期,人的性格仍在形成中,社会环境会对青少年的成长产生巨大影响,具体表现就是,青少年喜欢赶时髦,自制能力差,容易沉迷于一些他们感兴趣的事物。这就需要社会承担起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任。

洛阳师范学院的社会学者安锋也表示,青少年的心理特征很显著的一点就是缺乏自制力,容易被新生事物吸引,而社会上一些事物是不适合青少年的,如何避免这些事物给青少年造成不良影响,这是整个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

破题之道:

社会立法规范和商家的社会责任感

安锋说,越来越多的中学生开始使用手机,而绝大多数学校禁止学生在校内使用手机,这一矛盾的出现,说明社会对手机这一新生事物的研究还不够。科技进步能够给人带来许多有利的东西,但带来的并不全是有利的东西。这就需要社会对新生事物及其影响进行详细的调查研究,然后再通过社会系统进行规范利用,从而达到抑弊扬利的目的。

他认为,单纯的禁止中学生使用手机是因噎废食的做法,是不可取的。如今,我国的教育立法仍比较缺乏,致使学校的一些管理行为处于没有法律依据的尴尬境地,无法从根本上对学生的一些行为作出规范。如果社会能及时关注此事,调查研究之后公布结果,并通过立法对社会各系统应采取的措施作出规范,那样就不会出现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意见分歧。

据他所知,国外一些地方已经制定相关法律,有的不允许中小学生携带手机进入校园,有的不允许通信运营商向未成年人提供运营服务等,以帮助青少年健康成长。

他还特别提到,这一矛盾的出现也表明我们的社会服务存在不规范的方面。由于我国的市场经济仍不规范、不完备,商家普遍缺乏社会责任感,没有意识到自己的社会角色。而在完备的市场经济中,商家要有社会责任感,明确自己的社会角色,为社会发展承担其应承担的责任。尤其是在下一代教育方面,商家更应该慎重考虑,进行专题研究,例如推出针对家长和孩子之间沟通的专门通信服务。

标签:;  

中学生应该在适当的时间使用一定程度的手机_中学生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