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国土空间规划的思维范式与价值取向张笑丹论文_张笑丹

“以人为本”国土空间规划的思维范式与价值取向张笑丹论文_张笑丹

摘要:目前,我国现代化城市建设进程不断加快,社会对土地资源的开发需求也不断扩张,再加上人口总数的逐年递增,土地资源逐渐减少。在这样的大环境背景下,国土空间规划应树立“以人为本”的原则,转变思维范式,调整价值取向,提升规划水平,满足经济建设基本需求。

关键词:国土空间规划;以人为本;思维范式;价值取向;

改革开放以来,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修复得到快速发展。但随着生态环境污染的恶化,以及人民群众对物质需求和精神文明需求的转变,国土空间规划环节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凸显。为此,树立“以人为本”的原则,调整国土空间规划的思维范式与价值取向具有实际意义。

1、国土空间规划的基本概念

国土空间规划是指国土资源开发利用的全面性、深入性规划工作。国土空间规划主要包括土地开发利用、土地保护修复与土地综合治理等多方面内容,全面推进国土空间规划,可以提高土地资源综合利用率,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从国家战略发展层面来说,国土空间规划属于土地资源管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内容,与国家经济建设息息相关。

2、国土空间规划的思维范式和价值取向

任何规划都要有选择性的取舍,而关键在于取舍的原则与意义。针对国土空间规划,树立“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转变思维范式,调整价值取向具有实际意义。

2.1基于“以人为本”原则的国土空间规划的优势

基于“以人为本”的规划原则,强调自存与共存的协调性与平衡性。自存,即自我保存;共存,即与人共存,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产物。

自我保存的核心内涵是保留自身的客观存在、原则存在与理念存在。自我保存的重点并非是生存这一基本需求,其强调的是生存的品质。与人共存的核心内涵是在实现自我保存的基础上,也能保证其他人的生存品质。自然的客观规律是无关道德、无关礼教的,是与生俱来的,是绝对的。人可以选择遵循或违背,制度也可以选择蒙蔽或扭曲。自存和共存是人的天性,在不同情况下,有不同的平衡点。

基于“以人为本”原则的国土空间规划,是帮助人们做合理的事。在共存意识的社会环境中,任何个体都有自存的空间,即所有个体都维持良好的状态,而某一个个体也势必会维持良好的状态。但是,在自存意识的社会环境中,个体的自存空间也会受到威胁。所以说,共存是自存的必要保障。

基于“以人为本”原则的国土空间规划,是尊重个体理性和物性的规划。在国土空间规划中,人是兼具物性的理性动物。理性是维持自存与共存平衡关系的保障,而物性则聚焦于物质需求与精神文明需求。通常人会以自身的感官与经验去衡量事物的基本特征。以人的视线为例,在27度到30度之间,往往是一目了然的,无需东张西望即可感受到舒适与安全。这也是人的尺度。从国土空间规划层面来说,就是调配土地资源,达到令人满意的地步。

2.2“以人为本”国土空间规划,如何创造出最好的人居环境

基于“以人为本”的原则开展国土空间规划,力求最大限度的满足人的理性需求和情感诉求。这种具有特定意义的国土空间规划工作,以人的理性需求为核心,以维持人居环境的平衡性为目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而这也客观论证了以人为本理念原则对于国土空间规划的重要意义。个体的基本属性包括经营规模、业务类型与发展历程;个体的偶然属性包括资金储备、行业信誉与市场定位。而规划的主要目的就是改变偶然属性,创造更多的空间接触机会。具体内容如下:

第一,聚居。人是理性的聚居动物,在自存和共存中,往往会相互依存,相得益彰,有利于追求美好生活;第二,追求空间接触机会。空间接触是实现美好生活的必要条件;第三,最优化。也就是说,基于“以人为本”原则的国土空间规划,尊重人的尺度需求,按照自存与共存的平衡原则,管理居住环境。

3、基于“以人为本”原则的国土空间规划的方法分析

3.1计算自存

自存强调的是自身的综合效益,涉及自存值和自存比值两个变量。针对国土空间规划,这种效益是有形的,主要指建设用地的开发利益和耕地保护利益。其中,自存比值是指建设用地市价与耕地补偿价的比值。在双方均强调自存值的情况下,衡量耕地转化为建设用地的价值。

3.2计算共存

这是一种既考虑自身,又考虑对方的利益。涉及共存系数和共存比值两个变量。在此规程中,建设用地开发利益不单单是建设用地市值,而耕地保护利益也不单单是耕地补偿值。建设用地开发利益会认同耕地除生产以外,还具有保障农民经济收入,维护社会关系稳定的价值;而耕地保护利益也认同开发需要合理利润。由此,“耕地与建设用地的社会价值比例”这一概念应运而生。

3.3计算整体共存

这是一种考虑双方共存,且兼顾双方利益的状态。涉及整体利益系数和整体利益比值两个变量。在计算整体共存时,国体空间规划不但要考虑经济效益,还要注重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同时,有目的性、有策略性的调整建设用地开发利益与耕地保护利益的共存比值,实现整体效益最大化。

3.4使用决策门槛

判断耕地是否变更为建设用地可使用决策门槛制度。如果预设的门槛定值是“1”,那么,耕地转化为建设用地的社会价值则超过耕地的社会价值。由此可知,整体利益比值大于1时,才允许变更;如果整体利益比值小于1时,则应保留耕地,杜绝转化为建设用地。需要格外强调的是,应秉承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则,预先设定门槛制度。

4、结束语

一般情况下,自存与共存的平衡是需按部就班、循序渐进求取的。先要客观辨析单方利益的自存,然后掌握双方利益的共存,最后确定整体利益比值。自存与共存是连贯性的,可以采用大数据技术、专家论证与实地调研等方式,选定战略指导方针与判断方法,确定相关方程式与系数,以此提升各基层政府的统筹规划水平。

参考文献:

[1]闫敬,薛庆.“以人为本”国土空间规划的思维范式与价值取向[J].建材与装饰,2019(27)

[2]孙雪东.国土空间规划的使命:塑造以人为本高品质的国土空间[J].资源导刊,2019,347(03)

[3]空间规划的“未来观”——展望2050国土空间发展战略研讨会侧记[J];国土资源;2019年02期

[4]石水莲;李洪兴;王思琢;王利;;辽宁省多层级国土空间优化配置的几点思考[J];国土资源;2019年04期

[5]徐成;;“多规融合”研究综述及发展趋势研究[J];上海国土资源;2017年03期

论文作者:张笑丹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19年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2

标签:;  ;  ;  ;  ;  ;  ;  ;  

“以人为本”国土空间规划的思维范式与价值取向张笑丹论文_张笑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