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前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工程测绘工作中不断有新的技术出现,以更好地满足工程项目建设需要。工程测绘有着非常强的综合性,在技术方面要求十分严格。以往的测绘方法和技术已经无法满足当前工程项目建设实际需要,数字信息化测绘技术在工程测绘中应用越来越广泛。文中对工程测绘中GPS测量技术的运用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GPS测量技术;工程测绘;应用
1工程测绘中GPS测量技术运用原理
在工程测绘技术发展过程中,GPS测量技术由以往的静态测量逐渐发展到RTK测量,而厘米级实时RPK技术的应用,为工程勘测中三维坐标的获得提供了有效的依据。现阶段GPS测量技术主要是在载波相位观测的基础上,利用两台或多台接收设备进行信号接收。在整体GPS测量过程中,已知坐标位置为基准站,其他信号接收设备为移动站点,利用两台或多台移动接收设备,可对5颗以上卫星进行跟踪处理,并利用电台得到已知观测值坐标数据,随后发送到移动接收设备。在整个过程中,移动接收设备可以依据自身原有的观测数据,利用组成差分观测值的方法,得到对应观测点的三维坐标。
2 GPS测量技术的特点
2.1定位精确
通过对可靠资料及实践进行研究不难发现,GPS测量技术之所以应用范围广泛,是因为以GPS为主导的定位优势较为显著,其精确度值可以精确到50千米内。与传统的测量技术相比,GPS测量技术的应用优势是传统技术无法超越的,精确度高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精确度更能够实现有效控制。与此同时,在探测深度下降的过程中,定位精度会随之逐步提升,特别是在既定深度中,定位的误差基本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如果GPS测量技术的定位精度能够处于厘米级范畴,就能充分满足工程需求,其应用效果也将更加趋于理想状态,相信在技术发展范畴中,GPS测量技术的精度会逐渐提高。
2.2观测效率高、时间短
GPS导航定位能够应用于不同的领域范畴中,从当前形势来看,工程测绘中的应用频率较高,汽车导航中也有所涉及。GPS导航定位的关键点就在于对GPS接收机进行定位,而后借助静态处理就能实现对数据的精准把控,以小时为期间的数据就能充分体现,数据的精度也会随之提升。例如:一般情况下,一台GPS测定仪就能实现对数据的获取及收集,当设置两台对点测定仪时,机器的协同作用会直接带动工作效率,测定范畴也会随之拓展。通常情况下,静态定位效率较高,工作任务可以在短时间内快速完成,单频接收机能够在利用卫星数据的基础上对目标信息进行获取,其持续时间一般为10分钟以上15分钟以下,利用快速静态定位,效果也将有所提升,不仅信号接收质量有所提升,接收时间更能缩减到5分钟之内,因此,以GPS定位网为基准创建更为高效的观测时间,能够从根本上强化工程能效。除此之外,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GPS定位设备的性能及功能也将更加趋于成熟、完善,再加之利用现代定位方式,则能在提高观测效率的基础上,增强观测效果。
2.3操作简单
从当前形势来看,自动化技术的应用能效已经拓展到了各个领域中,而GPS测量技术也是如此,提高其自动化效率,不仅能简化操作流程,更能以自动化为主导自行完成数据收集及处理,在这一过程中,工作人员只需要按动按钮,设备就能自动工作,与此同时,自动化技术还能对设备运行情况进行实时检测,一旦发现故障问题,就能在第一时间以警报的形式将设备问题反应给操作人员,快速处理以便为后续测量提供基础保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完成观测工作时,工作人员需要按下关闭按钮,并将接收器妥善存放。在信息技术发展进程中,接收器的体积也会随之缩减,但是其性能及容量都会不断优化,在重量下降的同时,出行携带将更加便利。
3工程测绘中GPS测量技术的应用
3.1工程测绘中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
工程测绘工作的开展多在户外进行,工作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复杂天气状况或者地形状况,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测绘工作难度,对测量数据信息精确性有严重影响,甚至测量工作中还会出现有严重安全事故。GPS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能够实现对这一问题的有效解决,GPS虚拟现实技术具有交互作用和逼真特点,在地形较为复杂区域,能够利用GPS虚拟现实技术建立区域三维图像,通过三维图像观察区域的各个细节。另外,三维图像中不仅会显示所需要测量的项目,同时还会提示测量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各类安全问题。通过虚拟图像显示方式,能够帮助测量人员直观把握各项重点测量项目,提前预测可能会出现的各项安全事故,给予针对性的处理措施,降低各类事故发生率,减轻事故的影响和损失。
3.2工程测绘中GPS定位技术的应用
GPS定位技术应用在工程测绘中,可以将物理学原理与几何学原理有效结合,利用空间中分布的卫星展开遥感测量,测量数据发送至接收设备,通过接收设备进行数据处理,通过这种方式,能够从不同角度定位和测量数据。当前工程测绘中GPS测量技术的应用有两个方面内容,一种是静态相定位,这种定位方式主要是在地面安装多台接收设备,按照一定的规律将其排列为一条或多条基线进行观测;另一种是实时动态相定位,这种方式主要是利用载波相对观测量,选择未知精确的控制点作为控制基站,之后利用地面接收装置从不同角度实现对实时动态数据的有效接收。
3.3临时水准点相关问题的处理
以往工程测绘中,如果未能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核算,水准测量以及实地考察过程中水准点距离会大于一般距离。GPS测量技术的应用能够有效避免这一问题,利用GPS装置接受卫星信号,以此为基础,测量和确定水准点位置。外业测量过程中,提前制定详细的测量计划,之后测量工作中严格按照相关技术标准进行,能够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保证测量结果准确性。
3.4工程变形情况的测量
建筑工程项目建设涉及面广,工程项目建设中容易受到地质运动以及人为因素等影响导致建筑出现变形或位移,这种情况的出现会产生严重后果和影响。常见的工程变形类型有建筑物沉降、大坝变形等,如果能够及时发现变形,给予针对性的评价和处理,可以提高变形破坏控制有效性。将GPS测量技术应用在工程变形监测中,利用高精度三维定位技术,能够及时发现建筑物产生的微小变化,提高工程变形防范水平。
4结束语
综上所述,依据GPS测量作业应用数据,可得出GPS测量作业不仅可以实时提供点位坐标、高程数据,而且可以实时测量点位精度,可以有效提高工程测绘工程效率。但是无线电发射电台的影响、多路径效应等风险的存在,加大了GPS测量误差。因此在具体作业过程中,工程测绘人员应依据工程地质环境特点,进行合理转换参数的选择,并结合不同星历数值定位分量核算,对工程观测精度进行综合评估,控制GPS测量精度在标准限度内。
参考文献:
[1]曾庆铨.工程测绘中GPS测量技术的运用[J].科技与企业,2015(14):141.
[2]陈大勇,郭玉峰,景维程.GPS技术在工程测绘中的应用分析[J].黑龙江科学,2016(6):125.
论文作者:谭政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22
标签:测量论文; 工程论文; 技术论文; 数据论文; 设备论文; 过程中论文; 就能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3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