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湖北 武汉 430200)
【摘要】目的:分析辛伐他汀临床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方法:以我院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期间收治的94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在接受控制血压、血糖、阿司匹林抗血小板、甘露醇降颅压等基础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对照组患者安慰剂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辛伐他汀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疗效、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以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1.49%,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8.54±3.93),对照组的有效率为70.21%,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14.58±6.21),观察组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以及血液流变学指标表显著低于对照组,有效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以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辛伐他汀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显著,改善神经缺损功能和血液流变性,可作为临床治疗药物。
【关键词】辛伐他汀;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9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30-0223-03
急性缺血性卒中(Cerebral Ischemic Stroke,CIS)又称脑梗死,其发病机制脑动脉闭塞导致脑组织区域血液供应障碍,引起脑组织梗死,并伴随少突胶质细胞、神经元等重要组织损伤[1]。急性缺血性卒中具有高致残和高致死率的特点,是当前社会最重要的中枢神经系统血管事件。诸多研究表明[2],他汀类药物的疗效显著,可作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药物。近年来,我院也将辛伐他汀药物用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治疗,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期间收治的94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结合患者的病史以及颅脑CT或MRI检查结果,均符合我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断标准,患者均确诊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其中男性患者56例,女性患者38例;最小年龄57岁,最大年龄71岁,平均年龄(61.37±2.54)岁;发病时间:0~6h以内53例,7~24h以内41例;神经功能缺损评分(27.36±5.77)。患者被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发病时间、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等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用药方法。两组患者均接受控制血压、血糖、阿司匹林抗血小板、甘露醇降颅压等基础治疗。阿司匹林(吉林恒和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2023296)用法:1次/d,100mg/次;甘露醇(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32025229)用法:静脉滴注,100~250mL/次,1~4次/d,根据病情调整输注量和次数。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接受安慰剂治疗。观察组患者服用辛伐他汀治疗,40mg/次,2次/d,早晚各一次;治疗期间两组患者均接受肝肾功能监测。
1.2.2指标监测和评价方法。使用LGR80全自动血流变仪检测血液流变情况,主要指标: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积压情况。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使用第四节脑瘤血管病会议通过的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准评估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
1.3 疗效判定
根据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幅度及病残情况评估患者的疗效,显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幅度超过90%;病残等级为0级;有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幅度在46%~90%,病残等级为1~3级;好转: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幅度在18%~45%,患者基本能够生活自理。无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降低幅度不高于18%,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增加,或死亡。
1.4 统计学分析
两组患者的统计数据均使用SPSS 20.0统计,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使用频数和率(%)表示,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剂量资料使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疗效
从表1的统计数据看到,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1.49%,对照组有效率为70.21%,疗效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主要包括脑血栓形成、腔隙性梗死和脑栓塞,我国超过70%脑卒中患者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根据Interstroke研究结果显示[3],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基础心脏疾病、高血脂症、吸烟、饮食不当、饮酒、缺乏锻炼、精神压力大等,其中多数属于可控因素。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多由脑血液供应障碍引起,具体为脑组织局部供血动脉血流骤降或停止供血,血管供血区内的脑组织缺血和缺氧,引起脑组织坏死和软化,出现偏瘫、失语等神经功能缺损症状。疾病常见发病机制为动脉粥样硬化,伴随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高发因素。我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以颅内动脉病变为主,脑动脉壁炎症、先天性血管畸形或发育不良也是患者发病的主要原因[4]。由于动脉粥样硬化发病部位多位于大血管分叉及弯曲部位,血栓形成位置多位于颈动脉起始部、椎动脉及基底动脉中下段[5]。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临床症状复杂,患者的临床症状与多个方面有关。如脑损害部位、是否有疾病史、是否合并其它重要脏器疾病等。临床症状的差异性造成不同患者的症状的差异较大,病情严重的患者不仅出现偏瘫,甚至出现急性昏迷和死亡等表现。病情较轻的患者则频繁出肢体瘫痪、眩晕,部分病情很轻的患者可能没有明显临床症状。患者的临床症状也随着病情发展而发生变化,如若发生病变,大脑皮质也将受到脑卒中影响,可引起癫痫症状。
2013年某个证实阿托伐他汀、普伐他汀、氟伐他汀、瑞舒伐他汀、辛伐他汀和洛伐他汀等他汀药物在脑血管疾病中的获益研究发现[6],他发他汀类药物可降低脑血管事件发生几率高达18%,其中辛伐他汀、阿托伐他汀以及普伐他汀类药物降低脑血管事件发生几率的效果更佳显著。到目前为止,他汀类药物在治疗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较为普遍,其疗效得到了诸多临床工作者的认可。杨文云[7]在通过辛伐他汀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有效率为92.44%,患者的神经缺损功能较治疗前显著降低,血液流变学指标显著改善。在本研究中,辛伐他汀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也较为显著。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1.49%,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8.54±3.93),对照组的有效率为70.21%,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14.58±6.21),观察组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以及血液流变学指标表显著低于对照组,有效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以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辛伐他汀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机制主要为辛伐他汀极大程度地减少了斑块体积,稳定斑块[8]。此外,辛伐他汀还可以促进血脂水平下降,保护血管及神经,减轻阻滞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降低血栓形成几率,从而降低血管发生危险事件。
综上所述,辛伐他汀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显著,有效改善神经缺损功能和血液流变性。但是,由于观察时间限制,对患者用药后不良反应及远期疗效研究不足,还需进一步详细观察辛伐他汀的副作用和远期疗效。
【参考文献】
[1]陈澎,陈传磊.辛伐他汀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疗效的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1,30:20-21.
[2]方晓霞,陈俊,何国厚.他汀类药物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循环内皮祖细胞水平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13,33:96-100.
[3]林玉峰.辛伐他汀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观察[J]. 中国民康医学,2014,21:47-48.
[4]张林杰.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脂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影响[J]. 中国社区医师,2014,33:24-25.
[5]安宁,解锦鼎,杨晓帆.辛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观察[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3,04:252-253.
[6]欧阳宛炯,黄银辉,李明媚,卓仕途,陈振杰,李隽静,张碧月,叶励超,蔡若蔚.发病前使用他汀类药物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静脉溶栓疗效的影响[J].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3,18:1980-1983.
[7]杨文云.辛伐他汀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J].中国社区医师,2014,30:25-26.
[8]陈雅玲,董强.他汀类药物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外周血内皮祖细胞的影响[J].中国临床神经科学,2009,02:128-133.
论文作者:雷鸣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10月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1
标签:缺血性论文; 辛伐他汀论文; 患者论文; 脑卒中论文; 疗效论文; 神经功能论文; 评分论文; 《医药前沿》2017年10月第3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