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质量管理是指确定质量方针、目标和职责,并通过质量体系中的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来使其实现的所有管理职能的全部活动。工匠一般是指从事器物制作的人,工匠精神狭义是指凝结在工匠身上、广义是指凝结在所有人身上所具有的,制作或工作中追求精益求精的态度与品质,其在我国的发展也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国内外对其的研究也各有侧重。将工匠精神和质量管理有机结合,建立主动质量管理理论,既赋予了质量管理新的内涵,又符合时代要求,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关键词:质量管理;主动质量管理理论;工匠精神
引言:
质量管理是指全部管理职能的一个方面,该管理职能负责质量方针的制订与实施。主动质量管理是指生产活动中人从思想上主动思考,提出改变提高工程质量的工艺和方法,用以提高质量水平的活动。工匠精神是在工作中追求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在中国文化中体现为“尚巧”的创新精神、“求精”的工作态度、“道技合一”的人生理想。在西方文化中集中体现为追求完美与极致的理念,这一观念来自于柏拉图的理念论、亚里士多德的目的论以及基督教的新教伦理精神。如何在质量时代的大背景下,打破传统的被动质量管理模式,工匠精神正是祛除传统模式沉疴的一剂良药。
一、我国质量管理现状分析
我国现阶段质量管理的主要管理顺序是从国家→企业→工人,首先国家招募相关专家对质量管理现状进行考察研究,综合现阶段经济生活水平,制定技术规范和验收标准,并要求国家各级质量管理部门监督实施;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严格要求并监督操作人员按技术规范和标准进行生产操作;而作为一线操作人员则只能在各方监督下被动的操作。这是一种从上向下的被动管理模式:首先,标准制定被动。目前多数标准规范的制定存在着一定的滞后性,甚至于有的标准规范的制定来源于事故、灾难,在事故发生后,对其破坏进行研究,总结制定出被动预防措施,才形成标准规范的雏形。其次,企业管理被动。企业管理是在地方质量监督部门的监督下,以达到验收标准为目的而被动进行的质量管理活动,没有主动调整规范标准的权力和意愿,也没有改进工艺流程和施工技术的权力和意愿,以避免带来验收上的麻烦。再次,工人操作被动。一线工人只能按照企业和主管部门的规定机械操作,以达到规范的标准或管理者的验收要求,并以此为目的,对改进工艺,提高质量品质没有任何意愿,当然也没有这种需求,优质优价从未得到实现。
这种被动管理模式遵循的标准规范,事实上往往是质量水准应达到的最低界限,但现在基本都以此要求作为验收标准,有时还达不到这个最低要求,至于“限额设计”和“结构优化”更多是以降低成本为目的,利用规范和标准的漏洞和模糊条款,钻规范和标准的空子,事实上是降低了作为规范的最低标准,造出低于标准的不合格产品,但仍以合格产品销售使用。但大多数人仍以标准有富余,设有安全系数为借口,盲目的认为此类产品是合格的,就连主管质量的技术人员和领导也存在这种思想观点。但事实上,按照概率分布理论,当各种不利因素集中到某一点时,这时你认为的规范富余就是保证安全的必要条件。同时,工人在操作过程中没有自主意识,没有主动性,更加没有成就感,整个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转是在一种监督下,被动的力量推动下的实施过程,缺乏内因主动力,没有可持续发展的遗传因子,往往形成一种死循环。
二、国际发达国家工匠精神应用
二战后,日本制造业的复苏、德国工业的发展,皆是“工匠精神”应用的典范,两个战后没落民族走向制造强国,工匠精神在质量管理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以下两个案例有较多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1.工匠精神是制胜的法宝
日本的哈德洛克工业株式会社是一家螺母制造公司,全公司不到五十人的小公司。就这样一个小微企业,苦心研发20年,最终造出“永不松动”的螺母,对人们普遍认为技术含量低,技术比较成熟的螺母制造工业来说,多数人都不认为有什么提升空间,然而若林克彦社长却认为:把工匠精神融入企业发展,即使是“低技术”的产品,只要孜孜不倦地加以努力,依然可以和其他公司形成差异化,树立好目标,再加上锲而不舍的努力,好运气自然会来敲门的。当然这里讲的目标就是标准,小企业更需要高标准,若想在业内脱颖而出且可持续发展,企业要坚持精益求精、追求品质的工匠精神,不仅追求合格制造,更要追求高标准的精益制造,打破以往记录,向更高峰迈进。
2.工匠精神的真谛
德国的工匠精神深植于国民的思想中,这得益于其国家的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和特有的双课堂教育模式。多数技术工匠一生生产同一类产品,但产品一直在升级,一代、二代、三代的一直发展下去,笔者认为这才是工匠精神的真谛。从日本和德国的企业生命期是全球长生命企业最多的国家可以看出,他们经营企业也像生产一个产品一样,精益求精、坚持不懈。把工匠精神融入到企业管理中,最终打造出一个又一个百年企业,世纪企业。在提高产品品质方面,毋庸置疑的是生产工人的技术水平及生产态度对于产品品质的提升非常重要,这是因为操作工人是产品的缔造者,是他们用心在劳动,这是一种主动地质量管理行为。
三、主动质量管理理论
综合国内外质量管理的理论与实际,笔者认为,我国以往被动地自上而下的传统的质量管理模式将逐步被一种主动地自下而上的新的质量管理模式所替代,即主动质量管理。如何才能做到主动质量管理,如何提高具体执行者提高质量水平的积极性,使其主动研究开发出高质量的产品和方法并予以推广呢?质量之魂,存于匠心。工匠精神正是祛除传统模式沉疴的一剂良药,大力提倡工匠精神,发扬工匠精神,并辅以名利引导是推行主动质量管理一种行之有效的途径。
1.主动质量管理的定义
主动质量管理是指生产活动中人从思想上主动思考,提出改变提高工程质量的工艺和方法,经过一定程序和科学方法论证,科学可行节能省时,能更好地提升价值,经加工形成规范标准并推广使用以提高质量水平的活动。同时也表现为程序的主动性。主动质量管理与以往传统质量管理理论最大的区别在于:主动质量管理是从下向上的质量管理,是由基层或者说末端提出提高质量意愿、建议和方案,自下而上的评审确认立项实施。而传统质量管理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制度性、命令似的,由上级提出下级实施的改进质量的方法。本质区别前者为实施者主动改变,后者为实施者被动执行。
2.主动质量管理的实施条件
一是市场发展阶段的适应性。我国经济已发展到一定水平,市场经济已逐步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转变,发展阶段已经具备;二是全体参与人员思想觉悟提升尤其是个人价值体现和社会责任感的高度提升,且创新、追求进步和精益求精成为一种时尚且受人尊重。通过政府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倡和宣传,国民的创新意识不断提高。三是社会分配制度变得足够合理和公平。只有为工人营造能安心搞生产、专心钻研技术的环境,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才能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力和创造性,从而吸引更多人才加入进来,生产出更多更好的产品。
四、工匠精神的研究应用
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恪守职业操守,崇尚精益求精,培育众多“中国工匠”,打造更多享誉世界的“中国品牌”,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进入质量时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工匠精神的主要内容
工匠精神首先是一种精神,而不仅是一种行为表现,它是以创新改进现有工作内容工艺为毕生追求并从中获得快乐的一种工作精神。它需要用心创新工作工艺,需要经过一次次失败而坚持不懈,需要一次次进步而精益求精,从而把从事的工作做到极致。因为它是工作者的需求,动力来自内心,故为主动工作的典范。工作者能从不断提高的工作中得到高质量高效率,同时也得到成功的精神享受和社会的认可和尊重,实现自身的价值,从而形成良性发展,这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最大动能。作为管理者,首先要做的是创造这样的创新环境和社会分配机制及社会的荣辱观,使有工匠精神者得到精神和物质的合理回馈,受到社会的尊重。
各种研究表明,技能处于初级阶段的工匠更为关心如何完成他们的工作,只有技能达到较高水平,技术才不再是一种机械性的活动,熟练掌握技能的工匠才更完整地去感受和更深入地去思考他们正在做的事情,而匠艺的道德问题也往往出现在这种熟练的境界。在此意义上,初级阶段工匠精神的主要内容是“模仿作为工匠的心理建设”。从“尚技”层面而言,要尊重师傅传授或行业传承的技艺经验,要按照程序及每一程序需要达到的标准严格执行,正如古代工匠“按乃度程”的工作要求一样,恪守规范,一丝不苟。实际上,只有不断屈从于既定的规则,才能实现对某项事物的精通,有研究表明,按照一种常用的标准,大师级别的木匠需要一万个小时的经验。从“尚德”层面而言,“修身正己”的古代工匠精神在现代社会更多地体现为忠诚与坚持。之所以谈到“忠诚”,是因为我国工匠制度不完善的外部原因以及个人能力、经验的内部原因,使得进入工匠领域的群体往往是“工作选择我”,而不是“我选择工作”,因此,往往引发不了“爱一行,干一行”的职业情感,于是,“干一行,爱一行”的对工作的忠诚尤为可贵。坚持意味着全心全意地投入,扎扎实实地从基本做起,反复练习,奠定通往优秀工匠之路的坚实基础。
2.工匠精神的内涵
中国质量奖获得者、国家特级技师高凤林这样理解工匠精神:“要以人类自身对产品的需求为出发点,把产品不断进行创新发展。产品质量和内涵决定了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威望。人的质量决定着产品的质量,我们要撕掉中国产品‘物美价廉’的标签,成为‘物优价优’的产品。”工匠精神是一种心无旁骛、志如磐石、锲而不舍的技术追求,也是一种敢于创新、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精神品格。工匠精神的内涵主要包含四种精神:
(1)尊师重教的师道精神。不管是手工作坊里的“子继父业”或是手工业行会里的“师徒相授”,工匠间技艺的传承方式多是通过“口传心授”的方式完成。尽管这种技艺的传授方式存在着明显的弊端,即技艺传承面临着极大的不稳定性和“失传断代”的风险,但它依然是过去工匠学习技艺的重要方式。一方面,学徒能否掌握技术、学到本领,自身的才智、悟性以及刻苦练习程度成为能否学成技艺的决定性因素,正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学徒必须尊重技艺,才有可能学会技艺;另一方面,学徒对待师傅的态度也成了能否学成技艺的关键性因素,学徒为了学到技艺,必须做到恭敬师傅、尊重同门。中国历来就有“师徒如父子”、“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之说,工匠精神就在这种尊师重教的师道传统中得以发扬光大。
(2)一丝不苟的制造精神。人们通常认为,“制造”就是严格地按照技术标准和生产要求,批量生产某种技术制品的过程,甚至认为“制造”就是重复和模仿。然而,对工匠而言,制造器物的过程不同于标准化工艺下的大规模机器制造,“制造”意味着对其技术目的的再次创造。工匠制造器物主要是凭借其技艺,按照近乎严苛的技术标准和近乎挑剔的审美标准,不计劳作成本的追求每件产品的至善至美,通过大繁若简的制作手法赋予每一件产品生命。要达到这种制造境界,除了工匠所掌握的熟练的技艺经验外,还要求工匠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平和的制造心态,也只有做到了这些,工匠才能心无旁骛的制造出一件又一件的精美器物。
(3)求富立德的创业精神。无可否认中国是一个制造大国,然而中国却不是一个制造强国,我们的制造工艺、产品质量、品牌价值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当今的后工业革命时代,追求个性、特色的差异化生产的手工定制成为新宠和时尚,由工匠们手工打磨制作的名包、名表成为世界名牌,作为奢侈品受到中国消费者的竞相抢购。对于绝大部分工匠来说,养家糊口是其从事工匠行业最直接的现实目的。如何通过自己所掌握的技艺来谋求尽可能多的经济利益、稳定其社会地位、巩固其社会关系,是工匠凭借其技艺立足社会后所必须面对的问题,于是创业成为工匠凭借其技艺成就事业的最好途径。历史上,许多知名的制造业企业,起初都是靠一个或者一批唯实笃行的工匠的艰苦奋斗奠定其日后发达的基础。
(4)精益求精的创造精神。工匠的“造物”能力和技艺不仅是衡量和决定工匠水平高低的先决因素,也是工匠智慧和灵感的集中体现,创造精神是工匠精神的灵魂所在。然而,与爱因斯坦所说的那种科学研究中顿悟式“灵感”的创造性不同,工匠的创造性更多表现为累积式的渐进和改良。从工艺流程上看,工匠们不仅会从材质选料、毛坯定型、模具制作等“先天”方面进行塑造,还会从机械加工、成品打磨、喷涂抛光等“后天”方面对之加以改进。工匠根据自己长期的技术实践经验和对技术方法的思考,对前人的发明制品或技艺进行改良式的创造,以得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技术制品,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就是工匠精益求精的创造精神表现。
3.工匠精神的应用
将工匠精神应用在质量管理上,能形成这样的氛围,让一线操作者主动创新工艺,提高质量和效率,再把好的创新案例推广,提高行业质量水平,这种主动地、发自工作者内心的改进质量水平的动力,一定掀起一场质量革命,把工作者的以追求完成质量目标思维转向以改进质量实现价值为工作最大快乐的轨道上来。当然,一种观念的形成,一种民族文化的培育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需要我们几代人的努力,甚至是几辈人的牺牲。但这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命运和未来来说也是值得的,若仍沿着传统的被动地质量管理模式走下去,质量兴国是没有希望的。相信随着国民思想觉悟提升尤其是个人价值体现和社会责任感的高度提升,创新、追求进步和精益求精成为一种时尚且受人尊重。通过政府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倡和宣传,加以我国对知识产权保护逐步重视和规范,社会分配制度不断完善公平合理,主动质量管理模式下的工匠精神会很快实施。
结语:
工匠精神不是理论的空话,而是贯彻在工匠们精益求精的生产过程中,凝结在巧夺天工的精美产品上。随生产力的不断提高和社会经济发展,社会生产方式以及职业伦理精神悄然转变,中世纪工匠们那种带有宗教奉献和自我拯救的劳动观念受到巨大冲击,工匠及其工匠精神开始逐步走向衰落。在当今质量时代,工匠精神的回归要求我们对职业抱有一份敬畏之心,心怀虔诚和感恩,让劳动者在劳动中创造财富,在奋斗中实现人生价值,因此,提出调动劳动者主观能动性的主动质量管理模式,实现主动质量管理模式的有效途径就是发扬工匠精神,把工匠精神渗透到质量管理当中,提升产品质量,推动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
参考文献:
[1]乔治﹒萨顿.希腊黄金时代的古代科学[M].鲁旭东,译.河南:大象出版社,2010.
[2]马克思﹒韦伯.经济与社会(第一卷)[M].阎克文,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
[3]雅克﹒勒高夫.试谈另一个中世纪----西方的时间、劳动和文化[M].周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
[4]古川安.科学的社会史:从文艺复兴到20世纪[M].杨舰,梁波,译.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论文作者:马瑛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20
标签:工匠论文; 精神论文; 质量管理论文; 质量论文; 主动论文; 技艺论文; 精益求精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