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岩溶区中的岩土能够对建筑变形与地基稳定造成直接影响,所以在岩溶区中进行工程施工之前,都会对整个地区中的岩土展开勘察工作,而且勘察工作的实际质量对于整个工程而言,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与作用。基于此,以下先阐明了岩溶区岩土形成的主要原理与条件,进而针对岩溶区岩土工程勘察中的主要问题展开全面研究,最后提出岩溶区建筑地基的处理对策,旨在为勘察工作提供微薄的参考帮助。
关键词:岩溶区岩土;工程勘察;问题研究
引言
目前,我国在建筑行业的整体发展较快,这就使得工程数量与规模都会不断增加与扩展,但这种过程中,岩溶区已经逐渐变成建筑工程中最为关键的问题之一,这主要是因为岩溶区可以影响整个建筑的变形与稳定。而我国所拥有的地域较为辽阔,其中的地形地貌十分复杂,尤其在我国西南地区中,更是具有很多岩溶区,所以在岩溶区展开工程施工前,都会对其展开勘察工作,但在勘察过程中如果出现质量问题的话,就会影响到整个工程的施工与设计,因此,就需要针对岩溶区岩土工程勘察中存在的问题展开深入研究。
1 岩溶区岩土形成的主要原理与条件
1.1形成的主要原理
岩溶区中的岩土大部分属于石灰岩等具有一定可溶性的岩石,当这类岩石经过流水的长期溶蚀后,再加以沉积之后,就会形成溶洞、裂隙、地下河等较为复杂的地形条件,这主要是因为在流水之中蕴含了很多二氧化碳,经过沉积之后就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化学反应【1】。
1.2形成的主要条件
岩溶区的形成主要是因为具有以下几方面的条件:第一可溶性的岩石数量较多。通常岩溶区的地形与地貌都会较为特殊,这主要是因为以上提到的流水侵蚀所导致,所以在岩溶区之中可溶性的岩石数量一定会很多,这种岩石的类型较多,例如:硫酸盐或碳酸盐等,都属于可溶性岩石,这种岩石非常容易被流水所溶蚀,所以就会逐渐形成岩溶区。第二周围存有很多水资源。通常在岩溶区中都会有较大的降雨量,当雨水经过土层就会流入到岩石的表面上,这种雨水就会对严重造成溶蚀与侵蚀,尤其是在地下水之中蕴含二氧化碳的时候,这两者之间相互结合后就会产生碳酸,这种碳酸会在流动过程中对岩石造成一定程度的溶蚀,从而导致裂隙的形成,而且形成的裂隙最后就会变成地下水通道,随着地下水的流动就会导致裂隙的范围与数量逐渐增长,久而久之就会导致地下河、溶洞的形成。
2 岩溶区岩土工程勘察中的主要问题
2.1 地下水问题
地下水对于建筑工程造成的影响十分严重,无论是地下水的升降、流动或是压力,都对工程造成直接影响,因此,在岩溶区岩土工程勘察时,一定要针对地下水展开全面勘察【2】。
首先,是地下水的升降问题通常可以分成三种:第一是地下水的上升问题。导致地下水上升的主要因素较多,例如:降雨量较大、人为灌溉等,甚至可能会因为多种因素的结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果地下水不断上升的话,就会导致施工所在地的土壤出现沼泽化、腐蚀施工材料、斜坡地段出现滑坡,还可能会导致岩土结构被破坏,岩石强度大幅度降低,甚至会导致建筑地基的不稳、地下室上浮,对于工程施工会造成很大的限制。第二是地下水的下降问题。导致地下水下降的主要因素通常都是人为,例如:抽取大量的地下水、建设堤坝阻拦地下水等。如果地下水不断下降的话,就会导致地面出现裂缝、沉降或是塌陷等问题,还会导致水资源逐渐减小、恶化等环境方面的问题,也会导致建筑物存有较为严峻的安全隐患。第三是地下水的升降交替。在地下水之上的岩土中含有大量的铁和铝,可以填充颗粒之间的缝隙,还能够增加颗粒与颗粒之间的连接性,还会在表面形成硬壳层。但如果地下水较为频繁的升降交替,就会导致土层之中的铁与铝大量减少。这样土质就会逐渐变成稀松,孔隙会逐渐扩大,承载能力也会逐渐降低,最终就会导致岩土发生变形状况,而且岩土还会由于地下水的升降而扩展与收缩,这样就会逐渐出现地裂现象,最终对于地基稳定造成直接影响。
其次,是地下水的流动问题。当地下水在流动的过程中就会带动岩土之中的颗粒,从而导致颗粒的大量流失,这对于工程而言会逐渐起到一种侵蚀作用,在渗入到土体之中或带动颗粒后,就会逐渐形成流沙或是管涌状况,甚至会导致基坑周围的稳定性逐渐降低,从而在形成安全事故的同时,对建筑工程的质量与效率造成影响。
最后,是地下水的压力问题。地下水中的压力会保持在较为平衡的状态下,通常都会自动显露也不会对岩土造成影响。但如果在施工的过程中打破地下水的压力平衡,地下水中的压力就会逐渐显露出来,从而导致基坑出现突涌状况,不仅会在施工现场造成安全事故,还会在工程中蕴藏安全隐患。
2.2填充物问题
在岩溶区中展开工程施工时,对地基中的土洞是否存有填充物较为关键,能够直接影响到建筑地基的安全与稳定,但这对于地基中的溶洞则不会熬成较大的影响。例如:在我国西南地区某岩溶区的建筑工程中,针对地基中的土洞会采用粘性土对其进行填充,从而在真正意义上加强土洞地基的安全稳定,并因此为整个建筑的实际质量奠定基础【3】。
3岩溶区建筑地基的处理措施
目前,我国在针对岩溶区建筑地基的处理措施基本相同,大部分都是强夯、挤密、换填、跨越、灌浆加固、顶柱等处理对策。在这其中的强夯法通常都会应用在土洞与溶洞模案及较大的区域中,通过强夯能够将所有不够稳固的土洞破坏掉,并以此来加强地基的稳定性与承载能力;挤密法主要指的就是利用混凝土柱或钢管等材料,将其挤到土洞或较为稀松的土层之中,从而对土层起到一定程度的挤压作用,使其中的土壤能够更加密实,并以此来构建复合性地基:换填法通常都会应用在土洞与溶洞浅的区域中,先将洞中较为柔软的填充物彻底清除,再填入混凝土、毛石等填充物。跨越法通常都会应用在洞内的周围较为完整,或顶部存有破碎状况的区域中,充分利用梁板等结构将其跨越;灌浆加固通常应用在土洞与溶洞的深度较浅的区域中,或是周围的岩石出现风化或不稳定时,就可以利用混凝土制作灌浆材料;顶柱通常都会应用在溶洞的顶部较薄且跨度很大的区域中,或是岩溶区中的裂隙状况较为严重的情况下。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对于岩溶区建筑地基的处理措施,而且通过不断的实践与验证,这些措施也得到了很多成果,特别是对于土洞与溶洞的处理,更是的好了很多良好成果,但未来还需要相关人员的不断努力,争取创造出更多科学、有效的处理措施,从而在真正意义上处理岩溶区对于建筑物和地基造成的实际影响,并以此来促进建筑行业的未来发展【4】。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如果我国在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发展速度都较为迅速,而且随着政府有关部门所提出的各项政策,如今在建筑行业中,关于岩溶区的工程数量逐渐增多,这就大幅度增加了勘察工作的压力与任务量,因此,就需要针对勘察工作中的地下水、填充物等问题展开研究,以此为勘察工作的质量与效率提供保障。而且还可以通过以上提到的有效对策,针对岩溶区建筑地基展开有效处理,从而在确保建筑工程的实际质量同时,推动建筑行业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欧国华.岩溶地基岩土工程勘察及地基处理分析探讨[J].资源信息与工程,2017(2):90-91.
[2]张学娟.岩土工程勘察在岩溶地区的注意事项[J].建材与装饰,2018,No.533(24):216-217.
[3]孙成科,张宏明,徐小明.岩土工程勘察中的水文地质问题探讨[J].港工技术,2018,55(06):118-120+124.
[4]林剑锋,程新生,夏凤兴.综合勘察技术在北江濛里船闸工程中的应用[J].水运工程,2018,No.545(08):174-179.
论文作者:高新科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8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3
标签:岩溶论文; 就会论文; 地下水论文; 岩土论文; 地基论文; 都会论文; 岩石论文; 《建筑细部》2018年第2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