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强[1]2007年在《水利枢纽工程坝型优选模型及其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通过对水利枢纽工程坝型选择的诸多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建立了分层次的坝型优选模型,并用模糊优选理论对具有不同层次分系统的坝型优选模型进行求解。在定性影响因素定量化的问题上,采用集值统计法,将主观评价与经典统计有力结合起来,对具有不同重要程度的影响因素权重的确定,用改进的层次分析AHP法,使其确定相对容易。对于奎屯河的坝型选择问题,本文运用所建的坝型优选模型,用模糊优选理论的方法,对其进行分析决策,进而选出最佳可行方案。
张羽佳[2]2016年在《基于模糊优选理论的乔山水电站挡水建筑物选型评价》文中提出在水电站枢纽中,挡水建筑物起着重要作用。挡水建筑物型式的选择是水电站枢纽设计工作中必须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它的选型是否合理对整个水电站的施工、安全、经济、运行等都存在着显着的影响。适当的挡水建筑物可以有效地缩短工期、合理地布置枢纽中的建筑物,使它们发挥功效、还可以减少工程投资。但是现在对挡水建筑物型式的选择尚无一套合理科学的方法。对于坝型的选择,传统的方法是提出几个可行的方案,在进行多方面如造价、施工、自然条件等因素的比较之后,确定一个合理的方案。但由于这种方法受到人为主观判断的影响,不能较准确优选出最优方法,并导致较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浪费。本文将模糊优选方法应用到坝型优选中,并结合实际工程,对乔山水电站挡水建筑物进行选型,主要工作如下:1、总结归纳与坝型优选相关的文献,列出了多条会对坝型优选结果产生影响的因素;2、基于选出的坝型优选影响因素,建立了水利枢纽坝型优选一般模型,并利用模糊优选理论对该模型进行求解;3、将上述水利枢纽坝型优选一般模型与实际相结合,应用到乔山水电站挡水建筑物型式选择中,在溢流坝方案与闸坝方案中优选出更适合于乔山水电站工程实际的挡水建筑物型式。经过一系列的工作,主要得出了以下结果:一、在进行坝型选择影响因素的总结归纳时,不仅需要考虑工程造价、施工技术等建筑物建设本身的因素,同时还应考虑整个工程的枢纽布置、运行管理等宏观因素,使得坝型优选模型更加合理,优选的结果更加准确;二、在构造方案的二元比较矩阵时,不再使用1~9来刻画方案的优劣程度,仅使用0,0.5,1叁个标度来表示不同方案的相对优劣性,可以有效地简化二元比较矩阵的构造过程,更方便地应用到实际中;叁、在进行乔山水电站挡水建筑物型式优选时,应将坝型优选的一般模型进行改进。结合工程实际选择挡水建筑物选型的影响因素,使得模型以及优选结果符合乔山水电站的实际情况;四、通过对于闸坝方案与溢流坝方案的比选可以得出,虽然溢流坝方案本身的工程量与投资相对较小,但是会造成坝前泥沙淤积,需要布置冲砂闸,增加了枢纽的工程量;扩大了对上游的淹没损失,增加移民等方面的人力财力投入,反而没有闸坝方案经济。在对多个因素进行综合评价,最终确定乔山水电站选用闸坝方案。
岳春芳[3]2001年在《水利枢纽工程坝型优选模型及其应用研究》文中提出本文通过对水利枢纽工程坝型选择的众多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建立了分层次的坝型优选模型。该模型考虑影响因素比较全面,通用性较强。并且运用灰关联综合评估对模型进行了求解,初次将灰关联综合评估运用于求解具有不同层次分系统的模型中。同时,运用模糊优选理论对具有不同层次分系统的坝型优选模型进行了求解。在定性影响因素定量化的问题上,采用了集值统计法,将主观评价与经典统计有力结合起来。对于具有不同重要程度的影响因素权重的确定,由于建立了分层次的模型,使其确定相对容易。在具体计算时,分别采用了专家咨询法和改进的层次分析法,既充分运用了专家的智慧,算法上又客观合理。 对于恰甫其海的坝型选择问题,本文运用所建的坝型优选模型,以灰关联综合评估和模糊优选理论两种方法,对其进行了分析决策,得出了一致的结论。
岳春芳, 侍克斌, 毛建刚[4]2003年在《应用模糊优选模型优选水利枢纽工程坝型》文中提出在应用模糊优选模型优选水利枢纽坝型时,采用改进了的层次分析法,以确定影响坝型选择因素的权重,得出坝型的优次排序,进而选得最佳坝型。
陈志强[5]2015年在《模糊优选理论在奎屯河坝型优选模型中的应用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文中通过对水利枢纽工程坝型选择的17个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建立了分层次的坝型优选模型,并用模糊优选理论对具有不同层次分系统的坝型优选模型进行求解。在定性影响因素定量化的问题上,采用集值统计法,将主观评价与经典统计有力结合起来,对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权重的确定,用改进的层次分析AHP法。
刘瑶[6]2010年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前期投资风险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水利水电工程是集防洪、发电、灌溉、供水、养殖于一体的综合效益高的利国利民项目,水电又是一种经济的可再生的清洁能源,它合理有序的开发利用对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有重大意义。但它投资规模巨大、建设工期长、施工组织技术复杂,客观不确定性因素极多,在时间和空间上面临的投资风险都非常大,而且我国长期以来一直是国家为投资主体,企业投资水电项目起步较晚,尚没有成熟的投资风险管理经验,投资往往是预算超概算、决算超预算,其投资效益没有充分体现,造成很大的浪费或损失,因此对水利水电工程项目投资风险管理的研究急为迫切和必要。另一方面,作为建设前期的决策立项阶段和设计阶段又对整个项目的投资影响程度最大。因此,本论文重点研究水利水电工程项目建设前期投资风险管理。论文首先对国内外项目风险管理研究进行比较,指出当前国内在投资风险研究方面存在的问题;随后,在分析水利水电项目投资风险管理目标的基础上,论述了水利水电项目投资风险管理组织原则;比较总结了当前常用的投资风险识别、评价方法的特点及其适用范围。论文重点阐述了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和RBF网络法,以W水利枢纽工程为实例,确定项目建设前期的主要风险因素。采用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法分析评价W水利枢纽工程前期阶段投资风险,最后评价等级为中等风险,其中移民风险最大,其次是设计方案比选风险,设计变更风险,政策、法律变更风险,该结论较为准确的反映了工程实际情况。本文对影响前期投资风险的重要因素设计方案比选风险作了进一步地分析,利用专家打分法和AHP法求解出各备选方案的重要性权重,确定各种设计方案,方案选定的结果符合可行性研究的设计要求。本文还引进了RBF神经网,结合AHP法得到的权重值进行样本训练,并随机抽取验证样本,测试样本集所有训练样本的精度都很高,相关系数R为0.999,训练样本集的测试精度为0.001,与AHP法分析的结果很接近,判断结果相同,由此说明应用RBF神经网络模型来选择方案可以达到选择方案的科学性,为水电项目参与方提供决策依据,有效降低投资风险。最后提出项目前期投资风险控制的对策。
陈永兴[7]2012年在《沥青混凝土心墙堆石坝施工仿真理论与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我国水工沥青混凝土应用技术的迅速发展,相继建成了一批大型沥青混凝土心墙坝。工程既具有传统高堆石坝的工期紧、施工强度高、机械种类多、约束条件复杂等特点,又有其特有的施工工艺流程和控制准则。这给合理地施工进度安排带来了挑战。为解决以上问题,现阶段普遍借鉴粘土或砾石土等传统心墙堆石坝的施工仿真理论进行机械设备优化配置及施工多方案的比选。然而,原有的仿真模型不能突出沥青混凝土心墙堆石坝施工作业机理方面独有的特点。为此,本文紧密结合沥青混凝土心墙堆石坝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中施工进度的分析与控制问题,开展了沥青混凝土心墙堆石坝施工仿真理论及应用研究。提出了沥青混凝土心墙堆石坝施工全过程动态仿真技术与施工总布置虚拟交互仿真技术,实现了对大坝填筑施工进度的精确预测、施工多方案的优化和施工场地总布置的高效集成管理与分析。本文的研究成果主要包括:(1)综合考虑堆石坝坝型选择中的多种复杂影响因素,建立了分层次的堆石坝坝型优选模型;结合某实际水电站工程,针对堆石坝坝型设计中叁种常见的坝型—面板堆石坝、砾石土心墙坝和沥青混凝土心墙坝,分别利用AHP方法和TOPSIS方法对模型进行了求解,确定了沥青混凝土心墙堆石坝为最优的坝型方案。(2)详细描述了沥青混凝土心墙堆石坝的施工作业机理,对其受多因素影响的复杂施工系统进行了分解协调;综合考虑施工过程中的复杂约束条件,建立了沥青混凝土心墙堆石坝施工动态仿真的数学逻辑关系模型;针对沥青混凝土心墙堆石坝施工工艺的特点,详细分析了施工全过程动态仿真的模拟策略和方法,为揭示沥青混凝土心墙堆石坝施工过程的内在复杂规律提供了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研发了沥青混凝土心墙堆石坝施工仿真系统,为施工管理人员提供了有效的辅助分析工具,并为高标准的沥青混凝土心墙堆石坝的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研究成果成功应用于某实际工程,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和方法的有效性。(3)针对传统的二维施工场地总布置分析方法存在的局限性,通过分析施工场地总布置各个子系统的协调关系,开展了网络环境下水电工程施工场地总布置叁维可视化虚拟仿真技术研究,并研发了以Internet为媒介的基于Unity3D引擎的施工总布置远程交互虚拟仿真系统,为施工管理人员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数字分析平台。
胡国祥[8]2004年在《双连拱隧道与分离式隧道优选模型研究》文中指出双连拱整体式和分离式是目前高等级公路中隧道平面布置的两种典型型式,两方案各有优劣。影响隧道平面布置方案选择的因素较多,既有定量指标如工期,造价等,又有定性因素如地形条件、接线便利程度等,导致选择隧道方案时难以比较和决策。现行优选隧道方案的方法大多是根据专家的定性分析、判断择优,这样不仅优选过程繁杂,而且受主观因素影响很大,导致误选的可能性较大。针对这种情况,本文建立了双连拱隧道和分离式隧道优选模型,并研制开发了相应的辅助模型计算系统,以期弥补现行优选隧道方案方法的不足。本文确立了影响隧道平面布置型式选择的主要指标,并进行分类组合。在分析现有的工程方案优选方法的基础上,借鉴层次分析法的思想,建立双连拱隧道和分离式隧道优选模型。运用“二元对比法”确定指标权重和定性因素的隶属度,引入现代模糊优选理论求解模型。为方便应用,本文对优选计算过程进行系统分析,编制了基于 VB 的隧道优选模型辅助计算系统。为检验优选模型及辅助计算程序的效果,同时也为了介绍模型的使用方法,论文最后引入一个工程实例具体介绍模型的应用方法和步骤。实例研究表明,所建立的模型及相应的辅助计算系统是有效可行的。本文结合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两种决策方法的优点,运用现代模糊优选理论建立和求解模型,既充分考虑专家的丰富经验,又有效减少主观因素的影响,使隧道方案优选过程脉络清晰,优选结果客观准确。计算机辅助计算系统大大提高了优选效率,同时也为计算机在方案优选中的应用奠定了一定的思想方法和技术基础。此外,本文所建立的 。模型也适合包括小净距隧道在内的隧道方案优选,同时也可供优选其他工程方案参考借鉴。
陈永兴, 常昊天, 鲁文妍, 任炳昱[9]2013年在《堆石坝坝型优选模型及评价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坝型优选属于多因素、多方案的复杂决策问题,不仅需要经验丰富的熟悉实际工程情况的专家,而且需要运用客观的分析决策技术。本文综合分析堆石坝坝型选择中的各种影响因素,建立了坝型方案优选的递阶层次结构模型。考虑了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对权重确定的不足,将两者结合起来计算综合权重,并运用TOPSIS法对模型进行求解计算,最终确定优选方案。实际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计算简便、结果可靠,能够为堆石坝坝型优选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周林[10]2008年在《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对策优选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前,随着我国公路建设的进一步发展,养护工作显得尤为重要。预防性养护是公路养护领域一个较新的理念。针对合适的路面,可供选择的预防性养护对策有多种,不同的对策各有优劣。因此,预养护对策优选涉及的影响因素和指标较多,且存在明显的模糊性和不确定性。传统选择预养护对策的方法大多是根据专家调查分析,列出待选对策的技术、经济等指标,然后凭经验来取舍,受主观因素的影响较大,优选结果科学化程度不高。为此,本论文建立了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对策优选模型,且在此基础上研发了预防性养护对策辅助计算系统,以期弥补现行预养护对策优选方法的不足。本文分析研究了各种预养护对策的特点和适用性,结合工程实际需要,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对策优选指标体系,利用模糊数学原理建立了预养护对策多层次模糊优选模型,对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进行了科学处理;鉴于优选计算过程繁琐,但矩阵乘法运算具有规律性的特点,采用vb.net语言研制开发了预养护对策优选辅助计算系统。最后将优选模型和辅助计算系统应用于实际工程中,两者计算结果一致且准确有效,符合现场工程实际,达到了优选预养护对策的目的。本文优选预养护对策的方法简单实用,优选结果科学可行;优选辅助计算系统具有友好的人机交互界面,操作方便,显着提高了工作效率。研究结果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和一定的实用价值,可供相关工程方案决策时参考借鉴。最后,对全文作了总结,并对存在的问题和进一步研究工作进行了说明。
参考文献:
[1]. 水利枢纽工程坝型优选模型及其应用研究[D]. 陈志强. 新疆农业大学. 2007
[2]. 基于模糊优选理论的乔山水电站挡水建筑物选型评价[D]. 张羽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6
[3]. 水利枢纽工程坝型优选模型及其应用研究[D]. 岳春芳. 新疆农业大学. 2001
[4]. 应用模糊优选模型优选水利枢纽工程坝型[J]. 岳春芳, 侍克斌, 毛建刚.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03
[5]. 模糊优选理论在奎屯河坝型优选模型中的应用分析[J]. 陈志强. 中国水运(下半月). 2015
[6].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前期投资风险管理研究[D]. 刘瑶. 南昌大学. 2010
[7]. 沥青混凝土心墙堆石坝施工仿真理论与应用研究[D]. 陈永兴. 天津大学. 2012
[8]. 双连拱隧道与分离式隧道优选模型研究[D]. 胡国祥. 中国地质大学. 2004
[9]. 堆石坝坝型优选模型及评价方法研究[J]. 陈永兴, 常昊天, 鲁文妍, 任炳昱. 中国工程科学. 2013
[10].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对策优选研究[D]. 周林. 武汉工业学院.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