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学科馆员与参考馆员的关系_图书馆论文

论学科馆员与参考馆员的关系_图书馆论文

学科馆员和参考馆员关系之探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馆员论文,学科论文,关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的李春旺先生曾在《大学图书馆学报》2005年第4期《学科馆员与参考馆员、信息经纪人比较研究》中指出:“学科馆员与参考馆员属于两种不同类型的服务角色,它们拥有各自的目标,扮演不同的角色,具有一定的互补性。其中,主动服务是学科馆员区别于参考馆员的本质所在;个性化服务是学科馆员的特色。”[1]

对此,笔者不能苟同,笔者认为参考馆员和学科馆员均为图书馆信息咨询人员,不过为信息咨询发展的不同阶段所产生而已。学科馆员发源于参考咨询馆员,是图书馆参考咨询为适应数字化信息浪潮而作的具体改善,学科馆员发展成熟的最终表现为专业馆员。

1 参考馆员和学科馆员二者为同一事物的不同阶段

1.1 从概念上看

《英国大百科全书》所界定的参考馆员为:“参考咨询员对各个读者在寻求情报时,提供个别的帮助。”1993年出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图书馆学、情报学、档案学》对参考咨询的解释是:“参考咨询是图书馆员对读者在利用文献和寻求知识、信息方面提供帮助的活动。它以协助检索、解答咨询和专题文献报道等方式向读者提供事实、数据和文献线索。”[2]

“学科馆员”是指高校图书馆委派的、专门与某一院系或学科进行对口联系,主动为用户提供有针对性文献信息服务的图书馆馆员。学科馆员制度是以学科为对象而建立的高级专业人员对口服务模式。这种“服务模式以学科为对象,依托具有某一学科专业背景、熟悉图书馆馆藏结构和资源利用手段、具有敏锐的信息意识,较强的信息组织加工及获取文献能力的图书馆高级专门服务人员,与某一学科建立对口服务”。[3]

从以上可以看出,无论是参考馆员还是学科馆员,开展的都是针对读者在利用文献和寻求知识、信息方面提供帮助的参考咨询服务。其本质是通过与用户的交互,解决用户在利用图书馆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

李春旺先生在《学科馆员与参考馆员、信息经纪人比较研究》中认为:“参考馆员提供被动服务,学科馆员提供主动服务。”我认为此论有点太绝对,还有点牵强。

1.2 从历史上看

1.2.1 参考咨询员的产生历史

参考咨询服务是19世纪下半叶最早在美国公共图书馆和高等院校图书馆开展起来的。当时,图书馆由少数人专用的藏书楼逐步发展成为一种文化设施,面向广大公众开放,其功能由收集、保存文献发展到进行社会教育。读者日益增多,他们或者不熟悉利用图书馆,或者缺乏治学的方法和知识,所以就不断地向图书馆提出咨询,询问工具书的使用以及要求进行知识性辅导。在这种情况下,参考馆员应运而生。参考咨询概念的最早提出者是1876年美国麻省伍斯特公共图书馆馆长格林(Samuel S.Green),他在向美国图书馆协会(ALA)第一次大会提交的题为《图书馆员和读者之间的个人关系》一文中,提出图书馆对要求获取情报资料的读者应给予个别帮助。该文献首次明确提出图书馆参考馆员人员的任职资格、职责范围、工作方式等,被视为关于图书馆开展参考咨询服务的最早倡议。

1883年,波士顿公共图书馆雇佣了第一个全日制参考馆员,并为参考工作开设了专门的参考阅览室。接着杜威(M.Dewey)所在的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也在1884年设置了2名专职参考馆员的参考咨询部。1891年,美国图书馆协会的会刊《图书馆杂志》开始正式使用“参考咨询工作”(Referencework)这个专业术语。20世纪初,多数大型图书馆,特别是公共图书馆,拥有专职的参考馆员、独立的参考藏书和参考咨询部门。当时的参考咨询部门是图书馆中的固定部门和最高的服务岗位。

20世纪20年代初,参考咨询理论传入中国,清华大学图书馆首先成立参考部,1929年国立北平图书馆成立参考组。随后一些大型图书馆不同规模地开展了参考咨询服务,并结合中国目录学的传统,编纂了大量书目索引。此时参考咨询多被称为书目参考。50年代以后,参考咨询服务范围不断扩大。[4]

1.2.2 学科馆员的产生历史

网络信息时代,图书馆的资源建设从传统印刷型文献资源建设逐步扩展到电子型、数字型文献资源建设。计算机及电子通讯技术广泛应用于信息的存储和检索,20世纪60年代单机检索,80年代联机检索系统普及和光盘资源形成,90年代因特网发展,使得参考咨询为读者服务的技术手段不断加强。到了21世纪,参考咨询服务真正进入一个数字化、网络化时代。电子化、数字化文献信息系统的出现,增大了用户检索和利用的难度;虚拟图书馆的广泛链接功能以及网络信息资源的持续性和非稳定性,加剧了大量信息与用户需求之间的矛盾。高校图书馆不再过分强调“拥有”(Ownership)、“万一”(Just in Case),而更加注重对资源的“获取”(Access)、“及时”(Just in Time)和信息推送(Push)。在这一背景下,学科馆员应运而生。1981年,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图书馆率先推出“跟踪服务”(trackservice)。美国、加拿大以及西欧的部分研究级大学图书馆也相继推出了“网络化馆员免费导读”(network librarian and freeguide)等服务模式。这种服务通常由具有某一学科背景的参考咨询馆员(Reference Librarian)担任。[5]

由此可以看出,参考馆员和学科馆员分别起源于图书馆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参考馆员针对的主要是纸质文献馆藏,借助的是手工检索工具,虽然也注意到了学科分类,但更多的是粗线条的指引,且覆盖面有限。学科馆员针对的主要是是电子型、数字型文献资源建设,借助的是电脑、光纤等现代化设备。由于出版业的发达和网络系统的完善,读者面对的读物是海量的,快、专、精等成了新时代读者的需求。所以学科馆员开展的是更高层次的参考咨询服务,针对性强、专业性指数高,效果也更好。

1.3 从工作内容上看,二者的宗旨是一致的

参考馆员工作内容主要为:信息提供服务,包括代理用户查询或帮助用户查找所需要的信息;用户教育,包括培训用户使用图书馆以及查找信息资源的技能;指导、帮助用户选择适合其教育、信息和娱乐需要的图书馆资源。另外,还提供一些间接服务,如建立和维护书目工具馆藏和其他信息源,参与合作计划,向用户提供本图书馆以外资源的利用,以及管理各种活动等。[6]

学科馆员的工作内容:以美国印第安纳大学(Indiana University)为例,学科馆员的职责主要是:收集院、系推荐书目,供负责馆藏建设与发展的部门参考;答疑解问,或推荐解决的办法;编写读者指南(印刷型及电子版);面向各学科专业用户的数据库培训;协助用户辨别、使用与教学或科研有关的资料;参加院系的有关会议,与之探讨图书馆资源、服务及选择专业资源的准则;各院系任课教师可以邀请学科馆员去参加与图书馆或信息资源建设有关的课堂讨论,地点可以是某教室或在图书馆;任课教师可以和学科馆员合作,准备一些测试学生利用图书馆查找专业信息方面的作业或考试。另外,负责收集、整理学科专业的信息资源也是学科馆员的职责之一。目前印第安纳大学图书馆共有35名学科馆员,在图书馆网页上,公布了所有学科馆员所负责的院、系、所,以及他们的办公电话、办公地点、电子邮件,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可以用电话、邮件或当面向他们咨询如何获取相关学科信息,他们成为学科信息资源与院系信息用户之间必不可少的桥梁。[7]

由上可以看出,参考馆员和学科馆员都为图书馆的用户提供信息咨询服务,但是两者在服务对象的定位上存在着区别。参考馆员主要为到馆用户服务,指引他们找到所需的文献资源,帮助他们解决利用图书馆过程中的各类问题,较深层次的则通过搜集整理信息资源、撰写报告的形式满足用户提出的问题和需求。在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网络的应用使参考咨询服务的对象从本馆本地扩大到整个社会乃至全球,服务内容在不断拓展,服务层次也在不断提高,解答的问题性质更综合、更复杂。

相比之下,学科馆员的服务对象更具体、更明确,服务内容更深入,服务层次要求更高。学科馆员通常根据自身的某一学科的专业背景,为从图书馆用户中细分出来的、集中在专门领域的学科用户提供全方位多角度的信息服务。他们的服务内容更加侧重于与专业用户的交流,帮助他们发现和提供更多的专业资源和信息导航,深入用户的科研或教学活动过程中,为用户的研究和工作提供针对性很强的信息资源。[8]

1.4 馆员素质

参考咨询服务的业绩,除了取决于具有完善的藏书建设、网络技术和读者服务体系之外,更取决于具有一批优秀的参考咨询人员。他们借助各种技术手段和图书馆馆藏或非馆藏的各种信息,解决用户的各种疑难问题。较为理想的参考咨询人员需要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其知识结构应是动态的“T”型结构。这里的“横”表示知识面的跨度,“纵”表示某一方面知识的深度,而且其知识结构要随时代发展的需要不断更新。

学科馆员除了具有参考馆员应掌握的全部技能外,还应该具备以下素质:

(1)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掌握专业知识是开展学科参考服务的重要条件,参考咨询员应该是具有图书馆学专业背景和其他学科专业背景的学科专家。发达国家一般聘用双学位毕业生从事图书馆参考咨询工作,他们既有图书馆的专业知识,又掌握某一专业,这样,他们既了解各类参考工具书,具有良好的文献检索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又能解决某些涉及本专业的深层次问题,卓有成效地开展参考咨询工作。

(2)具有较高的外语水平。参考工具书和数据库有很大部分是外文的,而且因特网上英文资料大约占90%左右,只有具备了相当的外文阅读和翻译能力,才能更好地利用参考工具书和因特网上的信息资源为广大用户服务,所以参考咨询人员必须熟练地掌握一至两门外语。

(3)掌握计算机网络知识和检索技术。参考咨询馆员应熟悉一定的信息处理技术和网络应用的技能,能熟练地通过数据库、网络等渠道收集解答咨询所需的信息,引导读者使用网络资源,并与用户或其他馆员方便地交流。若能运用相应的软件,建立个人的知识数据库,就能更有效地开展参考咨询服务。

(4)较强的科研能力。咨询人员不仅是简单的信息资源与用户之间的中介,也应当是知识的创造者,他们应能组合整理分散的片断信息,并产生出新的信息;他们应具有综合分析能力,能提供正反两方面的咨询建议,使读者获得更准确的咨询;同时较强的判断力、精确性、条理性也是参考咨询人员必备的素质。

2 学科馆员的不足和专业馆员的出现

参考咨询工作越来越受到世界图书馆界的重视。从开始设置个别专职参考咨询人员,建立实体参考咨询台,到设立网上虚拟参考咨询台,建立专职参考咨询队伍,拥有各方面的学科馆员(Subject Librarian)提供专业的咨询服务。参考咨询的技术水平和服务水平在不断地提高。然而现实中,很多高校图书馆,包括国外,一个学科尚不能对应一个学科馆员,学科馆员实际上所产生的作用有限。请看表:

中美大学学科馆员情况简表[9]

学科馆员 对口院系 图情教授各校工

学校

人数 人员情况工作内容

(学科)数

人数 作内容

大学本科以

①电子资源评价;②

清华大学

93846上或中级以 ①-⑦编写参考资料、资源

上职称

的使用指南:③网

络、电子资源等图书

北京大学 1213 0咨询部人员 ①一⑦

馆资源建设培训;④

上海交通大 参考咨询馆

征求对口院系对图

学161616员 ①-⑦书、期刊、工具书、数

西安交通大 工作能力和

据库、电子资源等和

学3 1313知识素质较 ①-⑦服务内容的意见;⑤

高的馆员 课题的文献检索;⑥

建立学科导航;⑦与

有相应工作

学院定期交流,为院

能力和专业

系提供图书情报方

南开大学 61314 ①-⑦

面的咨询和指导;⑧

知识背景的

资深馆员 专业课程的咨询;⑨

北京航空航 副研究馆员

大型课题的文献综

天大学17

210

①-⑦

述、评价并给出科研

以上 咨询意见及建议;⑩

康涅狄格大

课题的长期(数月甚

学20

630 专业馆员 ①-⑩

至数年)文献跟踪。

哈佛商学院11

110 专业馆员 ①-⑩

哥伦比亚大

学45

114

0 专业馆员 ①-⑩

普林斯顿大

学5577

0 专业馆员 ①-⑩

佛罗里达大

学健康科学1045

0 专业馆员 ①-⑩

这是因为,学科门类是非常众多的,一个学科内部也是相当广博的,常有几个甚至几十个二级学科,数不清的研究方向。传统的图书馆学教育,是很难覆盖住如此庞大的学科种群的。尤其是在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教育主体为本科教育,硕士及博士生源也主要来源于本系。学生知识结构单一:信息管理专业的研究生一般缺乏系统的学科知识;而非信息专业的毕业生,又缺乏系统的信息管理知识。所以学科馆员的工作很难真正融入到院、系、研究所的教学与科研活动中去,图书馆员的专业服务能力一直受到质疑。

为了适应这种情况,1957年,美国图书馆协会颁布了新的图书馆学院标准,规定图书馆学教育限于研究生水平,要求入学者必须具备大学本科学历,图书馆学教育为全日制1学年。他们在大学本科学的是各种不同的专业。各专业图书馆要求更高,如法学图书馆,要求具有图书馆学的硕士学位,又有法学博士学位。医学图书馆,要求具有图书馆情报学硕士学位,并有医学相关专业背景以及较强的人际交流和计算机能力。专业馆员(professional-librarian)由此应运而生。

美国的图书馆从业人员一般分为专业馆员(professional)和非专业馆员(non-professional)。专业馆员必须持有美国图书馆协会认可的图书馆学院硕士学位证书,从事专业性工作。非专业馆员从事辅助性工作,主要是学生和临时工,没有学历和专业知识的特别要求。

在国外,专业馆员具有很高的社会地位,被列为社会上层人士。在一份有关英国社会阶层调查的报告中,在总共七个层次的人员中,图书馆员和医生、律师、神职人员、教师、等人员被列为第一类。美国一流大学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平均年收入,专业馆员的平均年薪为4-6万美元,而一般的非专业馆员的平均年薪仅为2.3-3.1万美元,专业馆员的年薪比非专业馆员的年薪高1倍。[9]

3 结论

总之,参考馆员、学科馆员和专业馆员均为图书馆参考咨询人员。他们的慢慢演化标志着图书馆学科的日益成熟和完善。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参考咨询人员担负的任务也越来越复杂,人员的素质要求是越来越高,工作要求是越来越精细。但不管未来参考咨询馆员的角色怎样变化、参考咨询工作的根本宗旨不会变化。只要把参考咨询长期积累的丰富经验和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完美结合,参考咨询人员才能成为网络时代举足轻重的角色。

收稿日期:2006-06-12

标签:;  ;  ;  

论学科馆员与参考馆员的关系_图书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