薇甘菊发生现状与防控途径探析论文_廖金明

肇庆市高要区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 广东 肇庆 526000

摘要:薇甘菊属于菊科,由于其超强的繁殖能力以及惊人的生长速度,对肇庆市的农业、林业以及生态安全都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威胁。薇甘菊已经被我国列为有害的外来入侵生物之一,加强对薇甘菊发生现状的研究并提出科学合理的防控途径,是防治其危害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薇甘菊;发生现状;防控途径

前言

薇甘菊被称为“植物杀手”,是危害最严重的外来入侵杂草之一,在广东省,薇甘菊在每年三月份开始生长并逐渐蔓延,到七月份左右涨势最猛,在生长过程中,对土壤中营养吸收严重,并且其繁殖方式简单,能够实现远距离播种,如果不加以控制,势必会造成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

1.薇甘菊的特征和危害

1.1薇甘菊的特征

薇甘菊,是属于菊科植物,是多年生的藤本植物,外形特征显著,根茎呈现圆柱状,叶子是浅绿色并且比较薄,呈现卵心形。薇甘菊的花朵是白色的,其果实相对比较细小,是椭圆形,黑色较亮,比较明显。在肇庆市,薇甘菊从三月份开始有生长的迹象,并且其生长速度会不断的加快,并在六七月份达到生长速度的顶峰。其花期是在每年的十一月份左右,果期在一月份左右。在进入幼苗期时,其生长速度相对缓慢,进而随着苗龄的增长,生长速度逐渐加快。薇甘菊的繁殖能力非常强,这是由于其茎节极易出根,根部随之深入土壤,对土壤养分进行大量吸收,有了充足营养的补给,其生长起来也就更加肆无忌惮,这种方式的繁殖速度,比通过种子育苗要快的多。介于其这一属性,在清除过程中,很容易由于清理不及时,造成薇甘菊的二次生长,所以控制其茎部生根的繁殖方式是其防治的重点。另外,薇甘菊的种子(如图一)相对比较细小、轻盈,可以轻易利用外力进行传播,比如风向、流水、动物、人类以及昆虫的活动都可以成为其远距离传播的载体,动物以及昆虫的活动范围相对有限,人类的某些远距离活动,是实现其远距离传播的重要方式,这也是为什么薇甘菊可以实现在多省市地区蔓延的原因[1]。

1.2薇甘菊的危害

薇甘菊属于外来入侵植物的一种,它原产地在美洲地区,目前在我国南部地区分布较多,肇庆市也是薇甘菊分布的重点区域。薇甘菊的危害性之一,就是它强烈的覆盖性,它几乎能够做到覆盖所有草类植物,对于较高大的树木,也能够利用生藤属性,攀延到树木之上,将诸如灌木、乔木等十米以上的树木严密覆盖,不仅会影响树木正常的光合作用,而且会使树木严重缺少阳光、水分和养分,最终死亡,这也是为什么薇甘菊得名“植物杀手”的原因。薇甘菊的蔓延对肇庆市森林的生长造成了很大危害,尤其是密度较小的森林,在其蚕食之下几乎没有还手之力。据调查,在我省其它区域,由于薇甘菊泛滥,造成了常绿阔叶林全面覆灭,原本涨势较好的森林退化为灌草丛,严重破坏了森林的生态系统,不利于生物多样性的发展。

2.薇甘菊的发生现状以及存在的防控问题

据调查,薇甘菊在我省的发生具有点多面广、繁殖速度快且危害性强等特点。据统计,由于薇甘菊的生长繁殖特点,其在我省不同区域的不同地点,均出现了面积相对较广的蔓延。薇甘菊一旦实现对一个区域的入侵,就会通过有性繁殖得到种子,进而像蒲公英的种子一样,以其自身为中心,实现远距离的传播,并对周边环境逐一侵占。如上文提到,它随处生根的属性,也实现了对其侵占范围的扩展,恰好肇庆市的温度相对适中,气候条件也比较适合薇甘菊的生长,所以才会在肇庆市蔓延。目前肇庆市多个县、市、区已发现有薇甘菊的入侵,为防治其蔓延,加强对其防控整治势在必行,目前在其防控上还存在很多问题,具体如下:

2.1难以完全灭杀、极其容易复发

自从发现薇甘菊以来,肇庆市投入了大量人力财力进行查杀,积极开展对其防控工作,尤其是在森林保护上,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但是截至目前,薇甘菊的查杀工作并没有结束,由于其难以灭杀、容易复发的属性,给防控工作增加了很大的难度,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特征;在化学防治方面,目前也没有一种特效药可以彻底消灭薇甘菊。因此,薇甘菊的繁殖虽然已经得到了良好的控制,但是依旧不能实现对其全面的消除。

图一 薇甘菊的种子形态

2.2防控成本相对较高

由于薇甘菊顽固的属性,在对其实施防控时,必然要投入大量经费,并且薇甘菊难以彻底清除,每年都要进行重点防治,相较于其它有害植物,薇甘菊的防控成本较高。基于此,很多区域也会出现经费不足的情况,加强薇甘菊防控成本的控制,也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2]。

2.3防控意识不足

在很多区域,当薇甘菊开始出现并进行传播之后,很多人对其防控的重要性没有深刻的理解,不能够及时认识到这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工程,导致防控工作落实不到位,尤其普通人民群众对薇甘菊危害的认识严重不足,未能实现全民共同防治薇甘菊的局面。

3.薇甘菊防治的具体措施

3.1加大薇甘菊预警监测机制

对于薇甘菊最有效的防治方式,就是将其扼杀在摇篮中,广东省很早就已经建立了薇甘菊的监测点,应不断扩大监测点的覆盖范围,对于适宜其生长的地区进行重点监测,并及时优化监测技术,使其更加具备前瞻性,能够第一时间发现薇甘菊并及时查杀[3]。为防止薇甘菊入侵造成不可弥补的经济损失,在发现其入侵之初,立即调动大量人力物力,组织强力灭除,严防死守,将薇甘菊危害扼杀在摇篮中。

3.2加强宣传培训工作、提高群众认识

只有从根本上提高人民群众对薇甘菊危害的认识,才能够实现全民参与防控的目的。如今,信息科技飞速发展,可以利用多种信息传输途径进行薇甘菊的宣传培训工作,提高群众的认识。可以利用传统的张贴海报、发传单或者组织干部挨家走访的方式,也可以利用信息平台,通过诸如微信公众号的推广等,以达到宣传的目的。对于宣传的具体内容,主要是强调薇甘菊的危害以及简单的科学防治措施,以避免群众发现薇甘菊的时候,没能采取正确的消除方式,间接加大薇甘菊的传播。基于薇甘菊强势的繁殖特点,不恰当的清理方式很容易助长其生长繁殖,最终还需花费更多的精力处理,得不偿失。也可以定期组织现场培训会,面对面向人民群众传播知识,使其更直观的体会到薇甘菊的危害,并对相关技术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切实地提高人们的防控意识和防治能力。

3.3具体防治技术

首先是传统的人工防治。通过对薇甘菊生长特性的分析,不难得出在每年四月到九月之间,其种子还没有完全发育成熟,是进行防控的最佳时期。可以在其植株还未蔓延,相对独立生长时期进行人工拔出并集中烧毁。只进行一次拔出肯定不能将薇甘菊彻底清理,应至少组织4~5次拔出工作,尽最大可能将薇甘菊清除。人工清除的方法比较适用于薇甘菊覆盖较广的地区,这类区域一般不适宜采用除草剂处理。在实际处理过程中,可以先用刀将长出来的藤蔓割下来运走,在此过程中要注意对树木的保护,之后再用铲子等将根部挖出,须将根部彻底挖出,防止其二次生长的可能性。

其次是化学处理的方式,这种方式主要适用于连片生长的薇甘菊,在没有其它植物的情况下,选用高效且毒素相对较低的紫薇清、甘草磷等化学除草剂,对薇甘菊进行防治。对其茎叶进行定向的喷雾,一直喷至茎叶湿透了为止,并且要保证喷洒之后的五小时内没有雨水冲洗,否则需要二次喷洒,力求做到“一喷、二查、三灭杀”,用化学除草剂必须注意用药安全和生态安全,防止发生药物危害和生态灾害[4]。

最后是实行综合防治,综合防治就是根据薇甘菊入侵区域的实际情况,对其采取“人工+化学防治”的方法。实际操作起来也比较简单,首先通过人工防治的方式,对薇甘菊进行表面的清除,集中焚烧;待土壤以下薇甘菊再次生长时,再采用化学防治的方法,如采用除草剂等进行清除。这样不仅可以相对彻底的清除薇甘菊,还能够节约一定的防治成本。

3.4加强对薇甘菊防治工作的责任划分

在开展薇甘菊防治工作的过程中,加强对防治工作的统筹部署以及责任划分,是促使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相应的防治部门建议成立指挥部,不定期的召开防控会议,充分研讨实际防控方法和措施,并且确保责任到事、责任到人。对于防控资金的使用情况,也应不定时的进行监控,严禁以权谋私的现象出现,将防治工作落到实处。比如林业部门,建议成立不同的监测、宣传以及防治部门,各司其职,定期汇总信息,并调动区域内的群众一同参与防治工作,最大程度发挥出防治工作的效果。

4.结语

总而言之,薇甘菊的防控工作是一项长期艰巨且极具系统性的工作,介于薇甘菊“野蛮生长”的特性,处理好防控工作,是维护我市森林健康生长的根本。单一的防控方式已经不能满足薇甘菊的防治工作,应加大投入力度,努力创新,以实现对薇甘菊的彻底整治。本文通过对薇甘菊自身特性以及繁殖方式的介绍,结合薇甘菊防治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对薇甘菊的具体防治措施提出了几点建议,供参考。

参考文献

[1]薇甘菊防除后抑制其再次入侵的几种防治措施初探[J].生态环境学报,2017(6).

[2]张国云.德宏州外来有害生物薇甘菊发生危害与防控对策[J].农业环境与发展,2013(1):49-50.

[3]徐小伟.薇甘菊的分布危害、生物防治及资源化利用研究现状与展望[J].热带农业科学,2014,34(12):75-84.

[4]许华,邓晓勇,程碧军.三裂叶蟛蜞菊和薇甘菊复合群落对土壤化学和生物学特征的影响[J].湖北农业科学,2015(16).

论文作者:廖金明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4

标签:;  ;  ;  ;  ;  ;  ;  ;  

薇甘菊发生现状与防控途径探析论文_廖金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