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民用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新疆 830000
【摘 要】中国现代建筑在经历了一段时期的摸索和实践后,出现了文化缺失的尴尬处境,而中国美院象山校区的建设理念则为中国现代建筑的发展传承提供了许多崭新的思考和探索。一条将文化灵魂注入到中国现代建筑的道路呈现在我们面前。本文正是通过对其建设实践的分析,从而得到启发,有助于我们在设计实践中得以有效学习运用。
【关键词】中国现代建筑;场所精神;工匠精神;人文回归
在迈入21世纪以来,中国的城市建设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成群的楼房在高效率的驱使下如雨后春笋般地拔地而起。但是,犹如工业流水线般的产品注定千篇一律。
可怕的是,当我们生存的城市如同一个个工业复制品的时候,往往也就缺少了自身的文化和艺术气息。如同一部前苏联电影里描述的一般“主人公从自己的城市来到另一座城市,找到了同一条街道(连名称都一样),进入了同一片小区(与自己居住的小区一模一样),找到了同一栋楼,进到了同一楼层,用同一把钥匙打开了同一扇门(连门都和自家的一样)”。当然,艺术总是夸张的,但它也向我们展示了一种被工业化、标准化所劫持的城市面貌。个性的缺失让我们无法找到那个深植于我们灵魂中的那个家乡。当所有城市都以一个面貌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时候,文化和艺术的迷茫让人们感到困惑。
正是在这样的现状背景下,中国美院象山校区的横空出世,给人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原来建筑可以如此艺术化地表现自我,承载历史”,由此引发的思考是引人深思的,但同时也让我们思考其实建筑本应如此:
一、场所精神的发掘与塑造
在目前的土地开发中,出于最大化利用的考虑,环境现状往往被人遗忘,而人工生硬的室外场地大行其道,建筑是以自大而又狂妄的姿态出现。但是中国美院象山校区的规划设计展现出了另一种理解。
这片位于杭州市郊的美丽小区依山傍水,生态环境条件优越。而著名建筑师王澍在片校区的设计中自然不会忽略特定的生态环境,可以说在设计中充分尊重了周围的环境,并将中国山水画的意境融入到了校区的规划设计之中,将建筑的场所精神发挥得淋漓尽致。
山体、建筑、道路、水系、桥梁、农田是有机结合在环境中。成为了校区环境中的主角。建筑物是以一种个性而又谦卑的姿态出现,它唤起的是与环境的共鸣,更体现了中国“天人合一”的理念。山体的自然保留无遗,建筑的体量恰到好处,道路的衔接自然顺畅,水系的穿插丰富了景观层次,桥梁的纵横闪现艺术的光芒,农田的存在如同归去来兮的田园唤起人们的精神世界。由此带来的效果便是如同中国山水画般的高远意境,场所精神的发掘与创造在这片校区的设计中可谓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而身处其中的人能感受到舒适与自然,而不再是生硬无趣的场地。
二、工匠精神的传承
校区内的建筑古朴、雅观,但仔细一看,并无古代建筑的过多装饰,而是现代主义建筑风格与历史元素提炼而成。而设计师对中国建筑历史元素的提炼能力不仅来自于书本,还来自于他的独特生活经历。大学毕业后的王澍曾有一段“工匠”经历。那是的他与工匠们一起干活上工,而这成为了他了解中国建筑艺术最原始最朴实的途径。工匠经历再配上他的建筑学功底,使他完成了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由此,砖、瓦等建筑历史元素在王澍先生的设计中不断以全新的组合方式来展现出建筑的内在精神。同时,王澍先生将现代主义建筑的简洁实用与这些历史元素完美地捏合在一起,使得这些建筑达到了功能与精神的统一。而创新求索的工匠精神在王澍先生的这些设计中得以传承。
同时,艺术之所以为艺术就在于满足审美的基础上拥有自己的特色,唯有如此,才能成为独一无二的艺术品。王澍先生的高明也在于此,混凝土、砖、瓦、柱的立面构成以随性自然无固定的形态出现,却也恰恰出现了意想不到的奇妙效果。
三、建造过程中不可预测性的运用
“瓦可不可以用旧的,旧的比新的便宜一半,我说当然可以,有多少用多少。房子造好,就已有了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历史。”
“后来工匠问我,是不是就像他们在家乡那样随便砌,我说对了,就跟在家里一样。”
“这工地上有很多做法出自施工管理人员和工匠的智慧。这种以民间手工建造和材料为基准的做法,激发了工匠们的热情。房子不是由设计完全决定,而是让设计追随因大量使用手工建筑而导致的全建造过程的修改变更。联系单因此变得异常重要。不知不觉间,一种不同的建筑营造观开始在工地上形成。”
——摘自王澍,《那一天》[1]
从上述的描述中可以理解到王澍的率性发挥恰恰是来自于激发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在漫长的建造过程中,超越原设计构思的各种“idea”得到了很好的响应。王澍先生仿佛是一位古代的文人,在现场给工匠们拿着各种主意。而施工现场的环境恰恰又给所有的项目参与者提供了更直观的灵感,这些灵感的闪现使得建造过程向着自发生长的营造方式转变。而最终呈现在人们眼前的效果,可以用耳目一新来形容。
四、注重个性的人文回归
王澍先生的设计作品普遍有其强烈的个人风格,有人认为彪悍,有人认为猎奇,而我更愿意将其归为“人文回归”。独特的生活经历和旅行经历为王澍先生的设计理念提供了无尽的灵感源泉。求学时对哲学的热衷,毕业后工匠的生活,各地乡村的游历,都让他成为一名有人文乡土情怀的设计师。
结论
通过对于中国美院象山校区规划建设的分析,可以发现,他在中国现代建筑史的影响力将超越一个学校自身,他为中国现代建筑指明了一条道路“中国建筑的未来没有抛弃他的过去”。同时总结而来的场所精神,工匠精神,现场控制,人文回归的经验可以为设计同行们提供良好的借鉴。
参考文献:
[1]王澍,《那一天》,《建筑与文化》2008年第4期
论文作者:叶立超
论文发表刊物:《低碳地产》2016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10
标签:工匠论文; 中国论文; 建筑论文; 精神论文; 校区论文; 象山论文; 现代建筑论文; 《低碳地产》2016年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