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后一期缝合与置T管引流的临床对照研究运用论文_彭继秋

娄底市第二人民医院 湖南娄底 417000

【摘 要】目的:分析在接受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治疗的患者中,留置T管引流以及一期缝合的不同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1—12月一年内收治的76例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治疗患者为对象,将其随机均匀分成参照组与实验组,参照组患者术后接受T管引流,实验组患者术后接受一期缝合,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以及术后出现的不良反应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有效例数为37例,明显多于参照组患者29例,且实验组患者中仅有2例术后不良反应,明显少于参照组对象10例不良反应,两组患者的相关数据对比后差异存在意义(P<0.05)。结论:针对接受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治疗的患者,给予其术后一期缝合的效果较好,该方案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关键词】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T管引流;一期缝合;效果;不良反应

在临床肝胆外科疾病患者中,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患者的数量较多,该病也是临床十分常见的一种肝胆疾病[1-2]。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患者需要及时接受手术治疗,而传统的手术方式多为开放式切除手术,这种治疗的创伤较大,且患者可能出现不适反应等,随着临床医学的不断发展,腔镜技术得到广泛的应用,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也成为此类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案[3-4]。但是,针对患者术后的处理仍存在一定争议。我院针对2018年1—12月内76例接受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治疗的患者分别选择不同类型的处理方式,现结合研究情况作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2018年1—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肝胆疾病患者中择取76例接受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治疗的患者进行分析,此次研究得到伦理委员会审查,且征得患者本人同意。患者纳入标准为:具有手术指征、一般资料完整、符合病变诊断标准。我院将如下对象排除:精神功能障碍、意识紊乱对象、恶性肿瘤患者、手术禁忌症对象、无家属监护患者、表达与沟通能力缺失患者、中途转院患者。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方式均分为参照组及实验组,每组各38例对象。参照组男性患者21例,女性患者17例,年龄为36—67岁;实验组患者中男性22例,女性16例,年龄34—68岁,两组对象基础资料对比后无任何意义存在(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需要接受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治疗,患者以仰卧位接受治疗,且选择头高足低位,手术方式为四孔手术,A孔在患者脐部下缘,B孔位患者剑突下,C孔位右锁骨中线位置,D孔在患者右腋前线。医生为患者建立气腹,将气腹压维持在12—14mmHg之间。医生对患者胆囊三角进行分离,确保胆囊动脉与胆囊管完全暴露,选择可吸收夹对胆囊动脉进行夹闭,利用电凝钩截断,并用可吸收夹夹闭患者胆囊管。之后,将五齿抓钳从D孔进入,将胆囊底向上牵拉,保证患者胆总管暴露,对患者肝十二指肠韧带进行分离,之后从B孔置入穿刺针,确认胆总管后将其前壁纵向切开,并在C孔置入胆道镜进行胆总管探查,确定患者结石的位置、大小与具体数量,之后对较大结石进行取石钳取石,残余结石进行取石网篮取石,细小结石进行反复冲洗。

参照组患者术后接受T管留置,医生结合患者情况选择合适T管,将1/3横臂横径剪掉,之后将T管横臂置于患者的胆总管,对患者胆总管双侧切口进行缝合。实验组患者则需接受术后一期缝合,医生在腹腔镜下选择顺行法进行胆总管前壁切口一期缝合,选择可吸收线进行全层连续性缝合[5]。

1.3临床观察指标

针对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方式干预后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合患者症状好转程度等将其疗效分成无效、控制以及显效,患者临床总有效为控制+显效。无效:患者的相应症状无明显改善,且存在明显的结石残留情况;控制:患者的症状基本好转,但是仍然存在一些不适反应;显效:患者结石全部取净,且未见并发症发生,患者体征恢复正常,主要症状消失。

此外,对两组患者接受不同方式干预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观察,包括恶心呕吐、感染以及胆管损伤,并进行浅析。

1.4统计学处理

研究中的主要数据需利用SPSS21.0软件包进行分析,计数资料n(%)需接受X2检验,若相关数据比较后结果显示P<0.05,则提示差异存在明显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治疗效果

在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后,实验组患者的整体疗效要远好于参照组对象,数据对比后差异存在意义,见下表1:

3 讨论

目前,胆囊结石是临床当中十分常见的一种结石疾病,且其中有4%—15%左右的患者会同时患有胆总管结石[6]。随着临床医学的不断发展,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成为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主要治疗术式。但是,患者术后处理目前仍然存在一定争议。

在接受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治疗的患者中,传统观念会认为给予患者术后T管引流可以降低患者的胆内压,也会加速胆汁引流,对残留结石的处理也会较好。但是,在实际应用当中,T管引流很容易引发并发症,且T管长时间留置也会对患者的胆管壁进行刺激,引发胆管壁肥大等,患者还可能在拔管的时候出现胆管损伤等情况。我院针对接受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治疗的患者选择应用术后一期缝合,这种处理方式可以保证患者胆总管解剖的完整性,患者胆总管的正常生理功能也不会受到影响,患者胆汁可以进行正常的流动,避免患者胆汁出现大量流失,从而维持患者体内的水电解质平衡。需要注意的是,此种手术不适合如下患者:合并较多类型基础疾病、难以耐受手术或者麻醉、组织粘连情况十分严重、合并肝内胆管结石、合并严重内瘘

在此次研究当中,两组接受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治疗的患者分别接受不同方案术后处理。在对比相关数据后,接受一期缝合的患者不良反应更少,且患者治疗效果更好,体现了这一方案的实际优势。

结语:

对于接受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治疗的患者,给予其术后一期缝合的效果较好,患者手术效果得到保证的同时,不良反应发生几率也会较低,该处理方式值得在此类患者中推广。

参考文献:

[1]梁斌.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后胆总管一期缝合与T管引流的临床效果回顾性分析[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9,25(02):32-33.

[2]张鼎.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后胆总管一期缝合与T管引流的临床效果回顾性分析[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8,24(22):76+128.

[3]江旭东,曹葆强,李凯琅,周章韵,龚仁华.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后一期缝合与T管引流术的疗效比较[J].武警医学,2018,29(11):1051-1053+1057.

[4]杨成志.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后胆总管一期缝合与T管引流的临床比较[J].实用医技杂志,2018,25(06):647-648.

[5]徐红星,徐海宾,顾玉青,顾强,汪意青.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后一期缝合与T管引流的临床研究[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15,22(10):1254-1256.

[6]潘峥,程张军,刘胜利,郑国灿,刘兴,周家华.胆总管结石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后一期缝合与T管引流的临床比较[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5,24(08):1135-1139.

论文作者:彭继秋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4

标签:;  ;  ;  ;  ;  ;  ;  ;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后一期缝合与置T管引流的临床对照研究运用论文_彭继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