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淄博市中心医院泌尿外二科 山东淄博 255000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循证护理在腺性膀胱炎围手术期中的应用疗效。方法:随机选取山东省淄博市中心医院泌尿外二科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60例腺性膀胱炎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是否给予循证护理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常规护理)与实验组(30例: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24h II级至III级疼痛患者明显少于对照组,P<0.O5。结论:腺性膀胱炎患者循证护理干预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
关键词:循证护理;腺性膀胱炎;围手术期
腺性膀胱炎的发生与泌尿系感染、泌尿系梗阻、结石等因素有关,上述疾病因素对患者膀胱粘膜可造成持续性刺激,诱使膀胱粘膜上皮发生良性病变,临床常见的腺性膀胱炎分为乳头状型、滤泡样型、绒毛膜样型以及水肿型[1]。本次研究分析循证护理在腺性膀胱炎围手术期中的应用价值,对山东省淄博市中心医院泌尿外二科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60例腺性膀胱炎患者分别给予常规护理与循证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4h II级至III级疼痛程度,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实验组30例腺性膀胱炎患者中男女比例为2:3(12/18),患者年龄最小为19岁,年龄最大为77岁,中位年龄为(43.52±1.28)岁。对照组30例腺性膀胱炎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1:319(11/19),患者年龄最小为20岁,年龄最大为78岁,中位年龄为(43.51±1.27)岁。参与本次研究的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方面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1.2病例选择标准
本次研究经医院伦理会、患者家属、患者本人同意,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均出现尿频、尿急、尿急、血尿等临床症状,B超检查显示患者膀胱颈以及膀胱后壁粘膜不光滑,回声增强,均经膀胱镜检查符合腺性膀胱炎临床诊断标准,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均行经尿道狄激光膀胱病损电切手术治疗,术后持续膀胱冲洗2-3天,无出血即停。排除标准:(1)排除在发病前合并其他泌尿系疾病患者。(2)排除合并认知功能障碍、意识障碍以及神经系统病变患者。(3)排除对本次临床护理干预依从性低的患者。
1.3方法
1.3.1对照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应了解患者既往病史、过敏史等基本情况,并循医嘱实施围手术期护理操作,术后室温持续膀胱冲洗,密切关注患者各项生命指征变化及膀胱冲洗液颜色情况,每日生理盐水清洁尿道口护理。若患者术后疼痛剧烈及膀胱痉挛症状及时向医师汇报,循医嘱给予患者镇痛药。
1.3.2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循证护理:(1)选取科室内有3年以上临床护理经验的护理人员且学历均为本科组建立循证护理小组,向循证护理小组成员普及循证医学相关基础知识,培训、考核合格后对患者实施循证护理:(2)循证护理的实施:①:患者入院后由于不了解疾病基础知识,可出现焦虑、紧张、甚至不配合围手术期护理操作。对此,护理人员应结合患者病情,向患者介绍腺性膀胱炎基础知识以及临床治疗方法,提高患者对手术治疗的认识,消除患者对手术及预后的担忧,从而增强患者围手术治疗依从性。②膀胱冲洗液用暖水袋瞬时加温进水管,确保冲洗液接近35℃,病人采取保暖措施。冲洗液进水速度不大于120滴/min。③导尿管给予二次固定,以减少尿管牵拉移动。④对于发生继发性感染的患者每日2次使用0.05%碘伏消毒液对患者尿道口进行消毒,并嘱患者引流保持畅通,尿袋应低于患者耻骨联合并及时清空。⑤护理人员术前与患者进行沟通,教授患者根据自身术后局部疼痛行NRS数字疼痛评估,同时嘱患者做好术后局部创口疼痛心理准备,术后若患者创口轻度疼痛,护理人员可播放节奏轻缓的音乐从而转移患者对躯体疼痛注意力。对于患者术后创口重度疼痛的患者,护理人员应及时告知主治医生,护理人员循医嘱给予镇痛药物。
1.4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躯体疼痛程度,本次研究参考NRS数字疼痛评估分级法判断患者术后躯体疼痛情况,NRS数字疼痛评估共分为4级,0级表示无痛,I级表示患者局部轻微疼痛,对患者睡眠不会造成影响。II级表示患者局部疼痛可忍耐,但是影响患者睡眠需进行处理。III级表示患者疼痛难以忍受,疼痛剧烈。
1.5统计学处理
选择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整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NRS数字疼痛评估分级情况其相关计数资料(%)百分数表示用X2验证;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干预24h后NRS数字疼痛评估情况,具体情况(见表1),实验组共有9例患者术后II级至III级数字NRS疼痛,对照组共有14例患者术后II级至III级数字NRS疼痛,实验组患者术后24hII级至III级数字NRS疼痛患者明显少于对照组。
表1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干预24h后NRS数字疼痛评估情况[n/%]
3讨论
腺性膀胱炎患者围手术期治疗过程中患者担忧手术疼痛及治疗效果,可出现焦虑、抑郁等负面心理应激反应,甚至有部分患者担忧临床治疗效果,从而降低患者术中护理依从性,增加患者术后躯体疼痛以及继发性感染[2]。循证护理与常规护理相比,循证护理相关护理操作的实施是依据患者临床症状以及临床研究结果,对于术前紧张、焦虑等有负面心理情绪的患者,循证护理充分体现了以患者为本的现代护理原则,注重患者心理情绪变化对围手术治疗效果的影响,耐心回答患者问题,舒缓患者焦虑情绪[3,4]。对于发生继发性感染以及术后创口疼痛较为严重的可能,护理人员预防性采取细节护理措施,待患者出现临床症状后即给予患者对症护理,从而有效预防患者疼痛的发生,控制病情的发展。本次研究显示实验组患者术后24hII级至III级数字NRS疼痛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由此可见,实验组患者术后躯体疼痛较轻。
综上所述,对于腺性膀胱炎患者围手术期给予循证护理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王宁兰,秦洋.循证护理在腺性膀胱炎围手术期中的应用[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4,6(8):1149-1151.
[2]陈芳.循证护理干预在腺性膀胱炎术后膀胱灌注疗法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19):225-226.
[3]郁红霞,周咏梅.循证护理在腺性膀胱炎术后膀胱灌注治疗患者中的临床应用[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3,(9):40-41.
[4]周玉兰.优质护理在腺性膀胱炎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J].心理医生,2017,(23):306-308.
论文作者:翟淑玲,杨晓庆(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8
标签:患者论文; 膀胱炎论文; 术后论文; 疼痛论文; 膀胱论文; 实验组论文; 手术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2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