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课堂教学中非预设性生成的应对策略研究论文_张泽军

浅析课堂教学中非预设性生成的应对策略研究论文_张泽军

四川省眉山市青神县学道街小学 620460

新课改提出,教学不只是单向、封闭、静态的知识授受过程,而是师生多向、开放和动态的对话、交流过程。这种多向、开放和动态的对话、交流过程,使得教师在课堂上较以前更容易遇到一些非预设性生成。如何应对这些非预设性生成十分重要,应对得好与坏会对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起到关键性作用。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课堂教学中非预设性生成的应对策略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以退为进

“以退为进”是指把非预设性生成作为问题抛给学生,使师生有探索、思考的时间;或把非预设性生成放到课后去解决,以便得出正确的结论。学生提出的出乎意料的问题,列出的出乎意料的算式,答出的出乎意料的答案,想出的出乎意料的方法……这些非预设性生成包含着学生创新思维的火花,具有个体性、独特性、顿悟性、偶然性,所以绝大部分学生一时无法作出正确判断。此时,教师首先要规避盲从,做出冷静的判断,切不可生云亦云。对那些影响后续教学的非预设性生成,如果拿不准,最好把它作为问题抛给学生,使师生在探索与思考中得出正确结论;那些对后续教学没有多大影响的非预设性生成,如果拿不准,最好放到课后去解决。

二、点化归真

“点化归真”是指当学生的回答偏离教学目标或错误时,教师通过点化,让教学回归正途。

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的“试误说”认为,学习是一种试误的过程,教学是一种行为诊断修正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回答偏离教学目标或错误是真实课堂中的常见事,不存在不出错的学习,不存在不出错的课堂,学生正是在克服错误的过程中获得真知的。当学生答非所问时,教师不能讥讽、嘲笑学生,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查出错误的地方,找出错误的原因;可通过点化,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三、将错就错

“将错就错”是指让学生沿着自己假设的方向探究,直至推翻自己最初的结论,达到不攻自破的目的。

学生的错误是美丽的,它是学生最朴实的思想和经验最真实的暴露,所以应该允许、包容、接纳学生的错误。然而就错误产生过程而言,是学生基于某种片面认识所做出的认定,其中包含着有价值的思维方法,因此它是一种教学资源。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地开发它的价值,进一步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信心,从而推动课堂的有效生成。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案例:

下面是一节“乘法分配律”的教学片断。

师:猜想一下哪些运算中有“交换律”,然后同桌交流。

生1:乘法中有×、=、×。(大部分学生赞同)

生2:加、减、乘、除中都有。(超出预设)

师:既然出现了两种猜想,那该怎么办?

生:举例验证。

师:每个同学先对这两种猜想举例子,然后进行判断。

生3:108×3=3×108;25×5=5×25。

生4: 90×10=10×90;6×5=5×6。

师:通过大家的验证,发现×、=、×是成立的。

生5:老师,我发现除法和减法中也有交换律。比如2÷2=2÷2,6-6=6-6。(意料之外,学生议论纷纷。)

师:看来真的有啊?(学生沉默)

生6:不对,其他的数不行。

师:为什么这两个例子可以呢?大家讨论一下。

生7:因为他用了同一个数,这样没意义。

师:对呀,运算定律一般要适用于任何数和一般表示相同的数吗?

生8:不同的字母一般要表示不同的数。

总之,课堂是一个流动的生命历程,随时随地都在发生着变化,课堂上超出预设的、动态生成的“非预设性”是无法预料的。抓住“生成”需要智慧,要求教师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随机应变,把“教学意外”转变成“教学资源”,整合进课程;把处理过程转化为学生获得真知的过程,促进学生发展。只要我们树立生成意识,关注生成,智慧地教学,“非预设性生成”就会为课堂锦上添花。

论文作者:张泽军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8年4月总第26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7

标签:;  ;  ;  ;  ;  ;  ;  ;  

浅析课堂教学中非预设性生成的应对策略研究论文_张泽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