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国际舆论市场_西方世界论文

进入国际舆论市场_西方世界论文

跻身国际舆论市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舆论论文,国际论文,市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当今世界处于开放时代、信息时代,一些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都很重视舆论的输出,新闻作为一种特殊“商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有人说,当今的世界大战,是一场特殊战争,不是枪炮战,而是舆论战;不是用枪炮,而是用嘴笔,谁征服了世界人心,谁就赢得了发展自己的外部舆论环境。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时期,我们能不能在国际舆论中占有一席之地,从某种意义上讲关系到我们的事业的成败。市场经济是没有国界的,为市场经济服务的对外宣传,必须克服过去那种传统的封闭式,代之以开放式,与国际舆论市场接轨,主动参与国际舆论的竞争。

对于这一点,人们从思想认识上正在逐步到位。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无论是沿海还是内地,无论是经济发达的地区还是经济欠发达的地区,都迫切希望与外界沟通,推介自己的形象,扩大对外交流,吸引更多的外来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因而也越来越重视对外舆论宣传,视这为“先导”和“桥梁”,并将其纳入工作布局,积极参与其中,从而显示了对外宣传在对外开放中的优势和重要作用。

但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对国际舆论市场的争夺,西方发达国家已经捷足先登。他们为了扩大本国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推介本国政府的对外政策,所下的功夫、投入的资金,远远超过我们,这对我们不能不说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美国政府主管对外宣传的机构是国际交流署。该署及其所属机构正式雇员近4万人,直接经费每年10亿美元左右。 国际交流署有自己的文字广播系统,以卫星、无线电等方式直接发布新闻。“美国之音”为国际交流署所属机构,用36种语言对外广播,每天开办265个对外节目。 近几年,美国国际交流署对外新闻的重要市场,除独联体和东欧外,主要对象是中国。“美国之音”对华广播从1993年起每周增至87小时30分,经费增加18.8万美元,另外设立广东话节目组,每年经费68万美元。他们为加强对华节目的针对性,在“美国之音”总部、香港各设立一个“中国研究中心”,每年经费64.7万美元。“美国之音”还租用俄罗斯电台,从北方新增加对中国的广播,每天4个小时。

英国主管对外宣传的中央新闻局,除定期编写对外宣传材料,通过英国驻外使馆向驻在国各界散发外,每年还安排、接待数千名英国官方、半官方邀请的外国记者前去采访。英国广播公司(BBC)用39 种语言对外广播,其中对外英语广播昼夜不停。此外,英国广播公司还用30余种语言教授英语,向100个国家的300家广播电台提供录音教材、新闻节目、唱片。

法国主要对外宣传机构包括总统新闻处、总理府新闻处、外交部新闻司等。法国文化与交流部相当一部分工作也是对外宣传。法新社每天用法、英、西、德、阿拉伯、葡萄牙文对外供稿,还打算开办中文广播。法国广播电台、法国文化台、法国国际台以及法国电视三台全都从事对外宣传。1989年以后,法国广播电台、电视三台等成立了专门机构,加强针对中国听众的华语广播。

德国的对外宣传工作由联邦政府新闻与信息局主管,与政府各部平行,直接对联邦政府总理负责,通常该局每年经费为2亿马克。 新闻信息局用22种文字出版对外宣传杂志,包括中文《德国》,由德国驻外使领馆散发。“德国之声”电台(包括电视),是专门从事对外传播的媒体机构,国家每年支持6亿马克,折合人民币36亿元, 该台每天用包括华语在内的37种语言对外播出,并且每年制作大批各种语言的盒式磁带免费向世界各国赠送。

日本拥有庞大的对外新闻机构,如共同社、时事社、无线电通讯社、日本广播协会等等。这些新闻机构每天向世界播发大量新闻,并且在国外派驻大批记者,采集世界各国的要闻。

这些发达国家的对外宣传手段多种多样,除广播、电视、出版和散发书刊外,还有放影电影、语言教学、举办讨论会和展览会等,只要有机会他们决不会轻易放过。他们所以这样下功夫和舍得投入,目的很清楚,就是为了推销自己,树立自己的国际形象。

这里需提及的是,发达国家的对外传播媒体都冠以“企业化、私人化”的标记,称“公法人集团”,名义上与国家政府脱钩,实质上并不是这么回事。在经济上无一不是政府支持。在传播内容上政府干预很多,受政府支配,和政府“唱双簧”。政府干预的方式,如:吹风会、发布会、茶叙会、餐叙会、执法检查等,如媒体传播口径不与政府主张保持一致,政府有权依法取缔。像德国,联邦政府新闻与信息局每天定期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内和国外记者都邀请参加,发布政府重大活动及政策声明等,通过这种形式加强对舆论的引导和控制。英国也是这样,外交部新闻司为推销本国政府的政策和主张,每天向国内外记者吹风一次。新加坡主管新闻传播的政府机构,每周都通过茶叙会、餐叙会的形式向新闻单位吹一次风,每年集中进行几次新闻检查,另外还通过社会监督实施新闻检查,如发现有对民族、宗教问题的不慎报道,或有传播淫秽内容的劣迹,政府即刻吊销媒体营业执照。韩国为了保持对外传播口径的一致,国家规定道、市一级不允许设立独立的电视台、电台,只能设国家台的分支机构,每天只准播出0.5—1小时的自办节目。所以说,发达国家媒体的传播和政府主张是一致的,有时表面上看好像新闻很“自由”,实际上没有绝对的超越政治的新闻自由。媒体也绝不可能与本国政府唱“对台戏”,其目的就是为推销和树立本国的世界形象鸣锣开道。由此也可以看出,发达国家特别是西方大国,对占领国际舆论市场的意识是非常明显的。

我们现在的对外宣传面临着与西方舆论激烈竞争的局面。我们的对外宣传目前绝不是一个四面出击、畅通无阻的格局,而是一个与西方舆论激烈竞争,在人强我弱的情况下艰苦地争地盘的格局。在“西强东弱”的世界舆论格局中,“外强我弱”的形势更为明显。西方四大通讯社几乎垄断了国际新闻报道,西方的电视网、广播网覆盖全球,几乎左右着世界舆论。我们与西方的舆论斗争是复杂的、长期的,抢夺舆论地盘的竞争是激烈的。

当然,就当前世界舆论形势来看,对我们有利的条件越来越多。海外对我们的舆论,从不态愿听到希望听以至比较关注、愿意听,我们面临的舆论环境有了重要改观。中国改革深入,开放扩大,经济发展,成为有吸引力的大市场。世界看好中国,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从与苏东剧变的比较中开始承认“中国的模式”是成功的,新一轮“中国热”已经兴起并在持续。世界发展需要中国、离不开中国,世界有了希望了解中国的内在需求。这为我们加大舆论输出,提供了难得的机遇。我们有机遇,有着良好的背景条件,但由于我们的对外宣传起步较晚,基础薄弱,目前仍是处于弱势。第一,我们在争夺公众的问题上,与西方势力相比,相差很远,我们的声音比较微弱,竞争能力比较脆弱。第二,我们的手段比较落后、陈旧,还不足以打破西方舆论对我们的控制和垄断。第三,我们的投入不足,在经济支持上还不是西方的对手。我们的舆论阵地这几年尽管有了很大发展,但相比西方仍是薄弱的,我们的声音进入西方主流社会还比较困难。这些情况说明,在世界舆论的竞争中,一方面我们过去基础薄弱,一方面我们又面临着有利的机遇,这就为外宣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抓住机遇,主动参与竞争,跻身国际舆论市场,通过强有力的奋争和长时期的点滴渗透,逐步改变“西强东弱”、“外强我弱”的世界舆论格局,进而占领世界舆论制高点,是摆在我们这一代人面前的艰巨任务和奋斗目标,是历史赋予我们的重要职责。

标签:;  

进入国际舆论市场_西方世界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