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雅菁
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 心电图室 江苏省无锡市 214002
摘要:目的:探究24小时动态心电图在心律失常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13年2月到2015年12月间接收的60例患者进行临床检查分析,首先将患者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进行分组,然后对对照组采用常规心电图检查,观察组采用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观察两组效果并比较。结果:观察组检查准确率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24小时动态心电图在心律失常患者中的检测率较为准确,在临床应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因而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24小时动态心电图;心律失常;临床应用价值
心律失常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一类症状,患者在出现该病症后往往会对健康造成较大程度的影响,因此需要进行及时准确的诊断,从而利于治疗效果的提升;临床常用的检查方法就是对患者进行常规心电图检查,但常常会出现检查效果不明显的情况;容易出现误诊和漏诊,从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最佳治疗时机,使患者得不到准确有效的治疗,从而降低临床治疗的有效率[1];有研究表明,24小时动态心电图在心律失常患者中应用效果良好,因而本次我们对我院接收的60例患者进行分组,然后对对照组采用常规心电图检查,观察组采用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旨在提高心律失常检查的准确率,现将详细情况进行整理,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我院2013年2月到2015年12月间接收的60例患者进行临床检查分析,60例中不包括患有严重肝肾等脏器疾病或精神病等可能对本次研究产生影响的疾病患者;60例均同意参加本次研究并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首先将患者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进行分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32.5-73.5岁,平均年龄57.35±4.32岁;观察组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32.5-74.5岁,平均年龄57.32±4.21岁;两组患者症状均为不同程度的心悸、眩晕、胸闷等;将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进行比较未发现明显差异,P>0.05,因而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心电图检查;将心电仪进行检查和调整,纸速设置为25mm/s,并进行常规消毒,对患者心电图情况进行检查和记录;观察组采用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将动态心电监测仪进行常规消毒,然后对患者进行持续24小时的动态监测,将患者详细情况进行准确记录和分析[2]。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软件处理实验数据,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检查准确率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下表1。
3、讨论
心律失常在临床中较为常见,患者在出现该病后对于健康乃至生命安全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我们必须对患者进行准确有效的检测,通过检测情况对患者进行对症干预和治疗,从而改善患者的基本情况,帮助患者尽快恢复。
本次我们对我院接收的60例患者进行分组,然后对对照组采用常规心电图检查,观察组采用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旨在提高心律失常检查的准确率;通过检查结果可以看出,观察组检查准确率好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并且结果表明,心律失常患者房性早搏和室性早搏的情况最多,短阵室速和窦房传导阻滞的情况最少,因而临床可以针对性进行干预和治疗,改善患者临床情况;并且观察组的检查效果均明显好于对照组,且两组存在明显差异,这说明,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效果好于常规心电图检查,因为常规的心电图检查仅仅是对患者短时间的心电情况进行捕捉和分析,很难全面的发现患者身体的真实情况,从而缺乏一定的客观性和准确性;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则是对患者进行24小时连续的检测和观察,可以对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基本情况、持续时间、症状规律等进行准确捕捉和客观的分析,因此可以为临床进行对症治疗提供较为准确的参考,对临床干预心律失常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的研究讨论与相关研究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24小时动态心电图在心律失常患者中的检测率较为准确,在临床应用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因而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黄修平.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的临床价值[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3,(7):22-23.
[2]雷礼琴,朱婉红.24小时动态心电图在不明原因晕厥患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4,22(6):113-114.
论文作者:符雅菁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6年4月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6
标签:心电图论文; 患者论文; 心律失常论文; 小时论文; 动态论文; 常规论文; 差异论文; 《医师在线》2016年4月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