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园林规划中海绵城市理论的应用探析论文_戴凤霞

风景园林规划中海绵城市理论的应用探析论文_戴凤霞

戴凤霞

浙江良辰建设有限公司

摘要:海绵城市,也可叫做“水弹性海绵城市”,是在城市规划中构建合理的系统架构,促使城市运行中能够独立解决雨水和洪水带来的病害问题,以使城市具有良好的适应性,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在城市建设中,将风景园林作为资源建设城市水景观,不仅使生态系统得到调节,水资源调配也更加合理,因此海绵理论对风景园林合理规划是非常必要的。针对风景园林规划中海绵城市理论的应用展开研究。

关键词:风景园林;海绵城市;理论应用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多数的城市更为注重各类景观项目的建设,而且项目数量逐渐增多。在景观项目的规划和建设中,将生态学理论注入其中,使园林规划不断完善,不仅能获得更理想的景观效果,还可以起到调节水资源作用。在具体的风景园林规划中,应用海绵城市理论进行城市规划,使景观建筑工程更具有实用性,提高海绵城市的使用价值,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1 风景园林规划中对海绵城市理论的应用措施

海绵城市就是形容所规划的城市可以发挥如海绵一样的作用。“海绵”就是对弹性功能的形象描述,对城市的水资源可以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更为适应城市绿色化发展。在海绵城市的建设中,基于城市生态建设,进一步完善有关的制度,实施储水措施和渗水措施,可以起到节约水资源的作用,使城市更好地发展。同时,通过科学合理的园林规划设计,使海绵城市理论与风景园林建设相互融合,统筹考虑,能促进园林自然生态系统的和谐稳定。在建设海绵城市时,最重要的就是对园林景观进行规划。要充分发挥城市景观生态建设的作用,使居民更加健康,远离城市的烟尘,消除噪音,还减少了温室气体排放,为城市提供了充足的氧气。

2 道路规划建设在风景园林规划中的应用

道路规划建设中,要将道路与园林布景相融合,道路起着交通作用,在风景园林也可以起到隔离的作用,让整个的风景园林更有层次感,错落有致。在风景园林建设中,道路对水资源还可以起到引导作用,将管道合理布局。

在城市道路建设的过程中,水是重要的资源,需要在建设中充分考虑,合理调整,为居民提供良好的居住环境。在进行道路规划时,需要从道路的分布出发做好安排,以避免许多园林景观的布局存在不合理的问题.影响绿化效果,给生态环境保护带来负面影响。同时,应建立城市道路网络,使用渗透材料,在铺装上做到科学合理,使用多孔混凝土、草皮砖铺路,落实海绵城市规划,基于此进行园林道路施工,发挥其应用价值。

3 水景观建设在风景园林规划的应用

在城市化建设之前,由于土壤对降雨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河流水位在短时间内就不会产生非常剧烈的波动。园林中裸地面积较少,雨水就不能很快地渗入到土壤当中,而且一些原本进入到地下水系统的水资源,只能在城市地表流动,不会很快地渗入到地下。

海绵城市建设中发挥雨水径流的作用,使原有生态系统得到保护,基于此构建湿地、河流和湖泊等等,对于生态敏感区合理控制,不仅能有效保证水资源不会大量流失,而且还维护了生态平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城市发展的基础上,采取有效的措施保护森林、草地、湿地,就可以维护好园林的生态平衡。建设海绵城市可以提高排水防涝的作用,使其发挥应有的价值。一些生态系统得到保护,被破坏的系统得到恢复,就会降低负面影响。海绵城市的建设中,发挥风景园林的作用,就可以通过对降雨进行集水、储水,还要发挥净化的作用,实现“雨水路径的生成”。通过建设雨水花园、屋顶花园和透水路面,促进降水的吸收,对土壤中的水资源起到了补充的作用。

当局部地表渗流能力低于降雨强度的时候,主要是结合园林的设计,对于园林景观进行完善,沟渠、景观净化等设施配置都要科学化,雨水将得到收集并运输到指定的生态湿地和池塘,构成了景观,当体积达到饱和状态的时候。也可以使用人工蓄洪或城市河流道蓄水。

4 绿地在风景园林规划的应用

对于景观绿地的具体建设工作中,就要相应地做好绿地环境规划工作,在景观规划中要从海绵城市建设出发,考虑到生态环境效应和水资源的分布状态,做好园林绿地的建设工作,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净化水体的作用。所以,整个景观设计项目都需要利用植被和水资源,构成区域湿地,与景观园林融为一体,在园林管理区建立草地隔离区,还要将灌水区建立起来。在园林的规划建设中有必要借助园林的地形进行景观设计,合理利用植物的生长条件,发挥植物节约用水的作用。

在城市园林的规划中,要高度重视园林区域范围内地下出水口,合理布局管网,将管网的设计与景观结合为一体,使得管道顺利运行的同时,保证园林的水资源合理分布.在人工湿地和生态河岸的设计中,要从整体的园林景观设计规划出发,运用海绵城市理论,做好景观设计,发挥其雨水储存的作用。

5 建筑物在风景园林规划的应用

建筑物在风景园林规划中要充分发挥海绵城市的特点,在景观规划中对于园林中的建筑物合理布局。要根据地形地貌分布建筑物,具有针对性地发挥建筑物的收集雨水作用。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将各部分收集雨水的管道连接起来,通过管道进入一个圆形水槽当中,雨水在这里被过滤并收集。水槽中种植有各种绿色植被,可以起到一定的过滤作用,由此可以获得“依靠雨水灌溉”的效果。此外,还可以建设建筑的屋顶花园,建造花坛发挥渗透雨水的作用,可以起到雨水利用的保护效果,更好地发挥海绵城市的作用。

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海绵城市建设理论在城市风景建设中的应用进行研究,明确园林建设中对于水景合理规划和布局,不仅发挥园林的景观效应,而且还可以发挥其水调节的作用。中国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景观设计就需要全面调整,将海绵城市理论融入到风景园林的规划中,不断完善风景园林设计,使得城市的节水模式实现创新,还可以起到净化城市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田利.风景园林规划中海绵城市理论的应用分析[J].基层建设,2017,(17).

[2]李龙.海绵城市理论在风景园林规划中的应用探索[J].现代园艺2016,(11).

[3]陈小锋.研究风景园林规划中海绵城市理论及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7(29).

[4]曹静.海绵城市理论及其在风景园林规划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13).

[5]周小琴.海绵城市理论及其在风景园林规划中的应用分析[J].花卉,2017(24):73-74.

论文作者:戴凤霞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细部》2019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5

标签:;  ;  ;  ;  ;  ;  ;  ;  

风景园林规划中海绵城市理论的应用探析论文_戴凤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