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勇铭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黑龙江哈尔滨 150000
摘要:作为土木工程中的重要技术,混凝土施工技术直接影响着工程的质量、安全和使用年限。所以,施工部门在进行混凝土施工时一定要做好施工安排,对每一环节都做好统筹规划,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施工方案,做好各项规定的落实,充分保证工程的整体质量。本文对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
1混凝土概述
混凝土是指按照一定的比例将水、砂子、石头、水泥相互混合形成的一种被广泛应用于建筑施工及土木工程建设中的建筑混合料。不同于一般的建筑材料,商品混凝土的输送能力较大、可连续作业、比较容易成型,并且混凝土具有较快的运输速度,这就使得混凝土在现在的土木工程施工中节省了很多时间,大大缩短了土木工程的施工工期。
2土木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特点
土木工程施工时,合理应用各种施工技术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更是重中之重。它能够提升施工的水平,进而保障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其应用特点具体表现为下面几点。首先,施工强度相对来说比较高。该技术在整个工程中的运用具有非常高的作业强度。它的这一特点深受各施工企业的欢迎。特别是现在对施工质量严格要求的今天,建筑的稳固性能是非常重要的,混凝土材料的合理应用就可以满足这一需求。其次,易操作性。通过调查发现,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具体应用过程中,没有非常繁杂难懂的流程。只要严苛依据相应的规章制度开展该建筑材料的科学配比、浇筑和后期的养护就能够达到施工标准。另外,该施工技术在具体运用时,还具有非常显著的易成型特征。这样就能够缩减其施工作业的时间,从而保障整个工程在工期内竣工。混凝土材料的浇筑能够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依照具体的情况实施持续作业。同时其也是该技术运用的根本条件。持续施工能够提高施工效率,极大减少工程建设的时间。最后,对材料有很强的依赖性。该技术的运用关键是通过混凝土材料的运用效果来实现的。具体包含材料的科学配比、浇筑作业以及后期的养护等。混凝土材料本身的质量严重影响施工作业的水准。因此该技术在具体运用时,一定要重视对材料的把控,只有这样才能够发挥该技术的应用效果,进而保障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
3混凝土裂缝的原因
3.1水泥的水化热
在土木工程中,如果施工的面积很大,那么,混凝土的施工作业也较多,对于混凝土的面积而言,对厚度具有一定的要求,搅拌水泥的过程中,会放出热量,对于混凝土表面来说,因为其系数较小,散热就比较困难,而结构下层的混凝土,想要释放热量就比较困难,一部分的热量储存在了混凝土中,由于混凝土内外的温度失衡,自然而然的出现了裂缝的现象。
3.2混凝土的收缩
混凝土的收缩是常见的问题,其主要有三个因素,即:水泥、外加剂以及矿物掺合料。就水泥因素而言,主要是在硬化的过程中,水泥会消耗20%的总水量,其他的水分要通过蒸发作用才能消失,在蒸发的过程中,混凝土就会自动的收缩。对于外加剂因素,主要是在施工的过程中,通过高效减水剂的作用,增强混凝土的流动性,水泥的自缩值也随之变化,不过,混凝土的自缩值并未改变,对于干缩减水剂、膨胀减水剂,均会使其发生明显的变化。对于矿物掺合料的因素,主要是在生产的过程中,应用的掺合料改变了水泥的自缩值。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3外界温度的变化
在施工中,混凝土主要通过浇筑的方式进行浇筑,在这个作业中,外界温度的影响很大,当混凝土与外界接触时,如果外界温度较低,就会降低混凝土的表面温度,由于内部、外的温度差很大,温度应力就会随之产生,通过温度应力的作用,使混凝土出现裂缝。
4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提升措施
4.1合理控制施工材料配比
混凝土结构中原材料是土木工程施工技术的主要构成部分,原材料自身的性能直接对整个工程的混凝土施工质量造成一定影响,为了确保土木工程中混凝土施工质量,必须强化原材料管理,比如某土木工程的管理人员要求相关人员选用正规厂家生产的材料,同样的价格比质量,优先选用质量过关的材料,同时还要求人员提高对材料运输过程的重视,有效保证在最短时间里把材料运送到施工现场,从而防止因为运输时间过长而造成材料损坏,影响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对材料进行科学配比,采用中砂,同时要求其必须符合二区级配,粒子级厚度为8-35毫米,含砂率为百分之三十,并采用自来水与其进行搅拌。在混凝土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前,应该对材料质量,种类,数量,规格等进行认真的核对,并认真检查有无材料数量不对的情况,如果在此次检查过程中发现某些材料质量不符合土木工程施工规定、达不到质量标准,一定要将其情况及时上报给管理人员,进行及时的更换,同时要将质量不过关材料的更换情况详细、认真的记录下来,并对其材料进行妥善的保管。
4.2确保施工材料强度
在土木工程的施工环节,一定要严格按照标准步骤,规范化程序进行操作,不得为了个人利益,赶工期匆匆施工,将质量不过关的材料带入施工现场,导致施工质量受到严重的影响。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管理人员需要制定《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操作规范》以及《混凝土施工标准》,使其制度对员工的行为起到良好的约束作用,使员工能够认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有助于施工人员尽职尽责,严格按照程序进行施工,强化每个施工步骤的质量管理,并进行层层把关,在确保上道程序质量过关后方可进行下一步操作,如果发现混凝土强度不足,要及时在混凝土上方增加一定的重力,从而保证混凝土结构的强度,有效增强建筑结构的稳定性。
4.3采用合理的混凝土浇筑和养护技术
混凝土的浇筑和养护是最容易出现问题的部分。在进行浇筑进行之前,一定要做好浇筑模板的检查,要保证模板的平整,不能有凹凸不平方的部分。另外在浇筑时,一定要保证连续性的浇筑,做到均匀、、密实。要保证相邻的浇筑层之间不能出现混凝土分层现象,要在上一层还没凝固时及时进行下一层的浇筑。再有就是混凝土的养护工作。混凝土浇筑之后的养护是极其重要的,因为混凝土容易受温度或者预埋管线的影响从而出现裂缝,所以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养护方案。在浇筑刚完成后一般要进行蓄水池养护,在浇筑过后一段时间保持混凝土湿润,如果是很大的浇筑体最好是选用专用的养护剂进行养护
4.4对混凝土裂缝的处理
裂缝问题是混凝土施工中常见的问题,一般情况下横向的裂缝比较多,横向的裂缝会明显影响混凝土的强度。所以一定要注意对混凝土裂缝的处理。在进行浇筑时要注意浇筑平面有没有堆积的现象,要保证浇筑面水平。在进行施工时可以采用包埋钢板的方式来提升混凝土的抗压能力,以避免混凝土挤压出现堆积进而导致裂缝。
结束语
随着混凝土施工在土木工程中得到了愈来愈广泛的应用,想要确保其施工质量就必须要严格依据施工方案,做好周密安排;同时,由于混凝土质量直接决定了施工技术的水平高低,因而了解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及其预防、处理,对整个施工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广林.土木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2(05):81-82.
[2]李尚华.土木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素分析[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5(11):58-59.
[3]孙立营.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研究[J].科技与企业,2013(20):234.
论文作者:秦泗龙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20
标签:混凝土论文; 土木工程论文; 材料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裂缝论文; 作业论文; 质量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