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宽人口学领域促进中国人口科学的可持续发展&中国人口与发展研讨会综述_中国的人口论文

拓宽人口学领域促进中国人口科学的可持续发展&中国人口与发展研讨会综述_中国的人口论文

拓宽人口学研究领域推进我国人口科学的不断发展——“中国区域人口与发展学术研讨会”综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人口学论文,不断发展论文,中国论文,研究领域论文,学术研讨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5年7月21日—22日,“中国区域人口与发展学术研讨会”在长春召开。 这次会议由中国人口学会和吉林大学联合主办,并由吉林大学承办。来自全国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13名代表出席了会议, 国家人口与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张维庆同志,副主任王国强同志等领导专程参加本次研讨会,出席会议的还有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人口学会常务副会长田雪原教授等全国各高校、社科院人口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各省人口学会会长及各地人口计生委、统计局的代表也共聚长春。此次研讨会参与范围广泛,超过以往研讨会,会议更多体现了区域的概念,配合人口战略的研究, 对全国人口战略研究起到了推动作用。 会议收到论文180篇,这些区域研究论文真实、客观, 说明区域人口问题已引起学者们更广泛的关注。这次研讨会对中国人口学研究的领域进行了拓展,并成为丰富人口科学学科体系的一次契机。因此,此次研讨会是我国人口学界一次研究层次更高,参与范围更广的盛会。

在经济转轨、社会转型、人口转变的过程中,人口与发展问题越来越呈现出区域化的特点。这些问题相互交织、相互影响,加剧了人口安全的风险。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立足不同区域人口问题的特点,通过区域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探索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实行综合治理。国家人口计生委十分重视区域人口发展战略研究,2004年以来,在组织开展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的过程中,积极指导重点区域进行人口发展战略研究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在此形势下,我们把此次会议的主题确定为:全面探讨和研究中国的区域人口与发展问题,以及区域人口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区域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对已经取得的区域人口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和交流,以期进一步拓宽人口学研究,丰富人口科学学科建设,推进国家人口战略的进一步深入开展。同时,各省区大区域间政府官员、计生工作者和学者互相借鉴,定会推动我国人口计生工作的发展。

一、研讨会主要内容

7月21日9时,“中国区域人口与发展学术研讨会”在吉林大学前卫校区东荣大厦报告厅举行了隆重的开幕式,吉林大学副校长、中国人口学会副会长王胜今教授主持了开幕式。

吉林大学校长周其凤院士和吉林省副省长李斌先后致辞,代表吉林大学和吉林省政府对本次会议的召开给予高度评价和支持。

中国人口学会常务副会长田雪原教授宣读了中国人口学会彭珮云会长的致辞,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王国强做了重要讲话。

彭珮云会长对深入开展中国区域人口与发展研究提出了三点建议:

1.研究我国的区域人口问题及区域发展问题,必须坚持以协调、全面、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为指导。要重视我国城乡之间协调发展、地区之间的协调发展、人口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要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推动我国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以期实现社会全面发展。

2.人口科学的研究要以我国当前和今后现代化建设发展进程的重大问题作为主攻方向,着力研究回答关系国家发展的前瞻性、战略性问题。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深入调查研究,认真总结我国亿万群众在实践中的新经验和新创造,积极探索了解我国区域人口问题、区域经济问题、区域社会问题的规律,为党和政府的科学决策提供可操作方案。

3.我国的区域人口问题以及区域问题很多,也很复杂,需要整合社会各方面力量,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中国人口学会要发挥自身的优势,协助国家有关部门做好组织和协调工作,组织专家学者和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的工作人员,在本次会议成果的基础上,对一、两个重要问题进行更深入的研究,组织调查,总结出学术价值高、可操作性强的成果,向国务院提交《中国区域人口与发展报告》,并出版一部高质量的会议文集,只要问题选的准、研究深入透彻,就会引起中央领导和有关部门的重视,对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发挥作用。

王国强副主任在讲话中指出,进一步加强区域人口发展战略研究,要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1.各省(区、市)人口计生委要提高对区域人口发展战略研究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密切配合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在当地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地组织开展区域人口发展的战略研究,把战略研究与解决当前人口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有机结合起来,把战略规划与行动计划有机结合起来,把人口政策与经济社会政策有机结合起来,使研究成果经得起实践、历史和人民的检验,成为推动区域发展和人口计生工作发展的强大动力。

2.要加强理论研究,加大区域人口经济发展的学科建设力度,始终把握人口自身发展的规律以及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之间的变动规律;要密切关注国外区域研究和人口与发展研究的最新动向,积极引入国际上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为我所用;要求真务实,加大调查研究力度,及时对各地创造的新鲜经验进行总结、整合、提升、规范,上升为理论;要加快人才培养步伐,为区域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提供源源不断的理论、实践支撑和智力支持。

3.各地人口计生部门要精心组织,要加强区域间和省际间的组织协调,与有关部门密切合作,充分发挥人口学会凝聚专家学者的作用,通过有效的途径,引导更多的专家学者参与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参与和组织区域人口发展战略研究。不仅要有研究人口问题的专家,还要有研究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其他各方面的专家,要组成一个强大的专家队伍。

开幕式结束后,王国强副主任主持了大会主题报告,中国人口学会常务副会长田雪原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翟振武教授、华东师范大学桂世勋教授、四川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厅长刘家强教授、广东省人口和计生委张枫副主任、吉林省人口和计生委车宝林副主任分别做了各具区域特色,十分精彩的主题发言。

田雪原教授报告的题目为:《统筹城乡发展的城市化—区域人口与经济可持续发展新思路》。他指出,城市化是人口转变、产业结构升级、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本质体现,城市化进程要同这种转变、升级和进步的步伐相适应,不能滞后,也不宜盲目加快。我国21世纪应走以超大城市为龙头的“都市圈”式城市化道路,农村人口以“三三制”进行转移。人口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区域发展战略,应建立在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基础之上,选择合理的大中小城市结构和城乡一体化的经济、社会结构,不要盲目发展大城市和特大城市。为了防治“大城市病”,应该认真解决进城农民工的地位待遇问题,给他们与城市居民一样的地位和权利;给他们更多的居住和就业机会;为农民工来去开辟绿色通道;将农民工生产生活纳入城市规划视野。

翟振武教授报告的题目是:《京津冀人口发展战略问题研究》。未来20年,京津冀人口发展的战略目标要从三个方面来定位:为保证京津翼社会经济发展能有一个良好的人口环境,京津翼地区的总人口数量,包括流动人口在内,必须控制在1.1亿以下;京津冀地区每年城市化率要提高1.5个百分点,2020年整体人口城市化水平要达到67%以上;迅速提高人口整体素质,保证地区内人均受教育年限全国第一,劳动力综合素质排名进入全国前5名。为此, 必须采取以下战略举措:稳定现行生育政策,尽早在农村建立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对农业剩余劳动力实行就地城市化;为农民变成市民搭桥,促进社会融合;提倡区域内人口流动,实现区域互补,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实行综合治理,短期内扭转人口性别比失常局面;将区域经济目标放在首位,加大政府推动和协调力度。

桂世勋教授报告的题目是:《关于未来我国区域差别人口发展战略的思考》。桂世勋教授认为,不同区域人口的发展战略具有明显的差异性。研究差别区域人口发展战略应注意以下问题:1.正确处理兼顾全面与突出重点的关系。既要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引导人口分布、开发人力资源,又要深入分析本地区人口发展方面已显露或潜在的不和谐因素和危及人口安全的重大问题,梳理出各地区人口发展战略要解决的主要问题。2.正确处理服从全国人口发展战略要求与为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服务的关系。3.正确处理本地区内协作攻关与跨地区协作攻关的关系。4.正确处理为本部门提供人口基础信息与为其他部门急需的人口基础信息服务的关系。

刘家强教授报告的题目是:《西南地区人口与发展问题研究》。他提出了促进西南地区人口发展战略的思路:1.对人口数量过多,增长过快的民族地区实行控制增长的政策;对人口数量过少,增长速度过慢的民族地区,允许维持现有的生育政策。2.力争通过结构调整和主导产业确立等手段实现年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经济增长速度,保持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3.加快免费义务教育进程,继续完善农村困难家庭子女免收书杂费制度。4.实施就业优先的发展战略。5.整合西南城镇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形成具有民族地区特色的养老保障模式。6.改善喀斯特地区人民基本生存条件,使熔岩地区人民实现稳步脱贫。

张枫副主任报告的题目是:《珠三角区域人口与经济关系研究》。张枫指出,珠三角人口就业结构已具有现代型的雏形,正快速迈向现代倒金字塔型,并与产业结构的变动协调一致。珠三角城镇化水平总体较高,但与非农化水平相比,呈现出三种内部差异性。珠三角人口容量与经济发展是基本协调的,但部分地区相对于经济发展水平而言已呈超负荷状态。

车宝林副主任报告的题目是:《东北地区人口发展战略》。东北地区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鲜明的区域特征,加快东北地区发展,要把人力资本作为东北地区发展的核心要素,增加人力资本存量;创新农村经营体制,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城市综合实力,带动县域经济发展;改善创业环境,拓宽就业渠道;建立东北地区人口自由流动的管理体制和服务体系。

7月21日下午,大会分4个专题组就8个方向的议题展开讨论, 包括区域人口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区域人口发展战略;区域人口老龄化;区域生育水平;区域人口迁移与城市化;区域性别比失调等问题;区域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区域人口与构建和谐社会,等等。这些议题涵盖了我国区域人口研究的各个方面。大家以务实严谨、开放的态度深入研讨,畅所欲言,相互启发,积极探索区域人口发展战略研究的长效机制,促进区域人口发展战略研究向纵深发展。

7月22日9时大会交流各组讨论情况,周长洪等4 人为代表向大会汇报了各个小组讨论的具体情况和得出的主要结论,各组讨论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22日11时,会议举行了闭幕式,田雪原教授做了会议总结报告,吉林大学副校长王胜教授致闭幕辞。

二、专题讨论主要议题

周长洪教授、杜跃平教授、王桂新教授和穆光宗教授分别代表四个专题组做了总结发言。

1.区域人口发展战略专题

王国强副主任参加了此专题的研讨,他介绍了2005年5 月国家人口计生委向国务院常务会议和中央政治局党委会提交的关于人口“十一五”规划和2020年发展思路的汇报,中央领导同志对人口规划思路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王国强副主任详细阐述了这次汇报的特点。他指出,此次汇报对人口形势的分析很透彻,发展思路很清晰;未来人口发展目标、多年积累形成的基本经验以及提出的人口、经济和社会发展政策措施,符合十六大的指导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为制定“十一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和重要的依据;汇报中数据经过反复推敲、多次验证和充分比较,可靠性强。报告提出了一些符合科学发展观的理念,比如要优先投资于人的全面发展,促进我国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树立负责任大国形象,在人口流动中提高流动人口素质等战略观点。报告指出,要维护好、发展好、实践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要用人的全面发展统领人口数量、素质、结构,体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人口观,本次报告是多部门协作沟通、交流的成果,尤其得益于专家和政府的合作。王国强副主任指出,省级人口发展战略能否发挥作用,取决于省级领导的重视,取决于研究队伍的质量,更需要政府部门的投入、组织、配合,在研究中,政府、学者、民间团体相结合,确保数据的准确性。研究成果要应用,纳入政府“十一五”发展规划,并对研究过程、成果加强宣传,提高投入产出效果。

山西省社科院谭克俭研究员结合山西省开展省级人口发展战略研究的情况,提出开展省级人口发展战略应注意的3个问题, 一是在研究中应减少重点课题下面各子课题间的相互重复,二是应对重点课题进行深入研究,三是应保证研究质量,并且,人口发展战略研究应具有持续性,而不应浅尝辄止。

南京大学陈友华教授论述了与人口发展战略密切相关的问题,他指出,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遵循代际、代内公平原则,即世代人间纵向公平和同代人间横向公平。对于人口红利问题,他提出,当某一时期人口因人口红利而获利时则意味着另一时期的人口因人口负债而受损。

黑龙江省人口和计生委林盛中主任认为省级人口发展战略研究的基础数据直接关系到研究质量,应力求准确,使人口研究摆脱困扰。人口发展战略在人口系统内部和外部都应取得繁荣局面。

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的马力主任介绍了国家级人口发展战略研究的情况,他提到,经过反复的测算,确定我国总和生育率为1.7—1.8。

桂世勋教授指出,省级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是写给政府看,并给政府做规划和决策提供依据的,因此切忌面面俱到,要突出重点。

2.区域人口问题与人口安全专题

本组学者讨论了区域人口研究的热点和难点问题,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不同地区人口性别比现状及趋势问题;不同地域、省区的人口问题;人口老龄化和农村养老保障问题;“三农”问题与城市化;日、韩人口发展和人力资源问题;社区人口健康问题。来自甘肃、湖北、内蒙、河北的学者一致认为我国欠发达省区性别比普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且持续性明显;乡村高于城市;多孩高于一孩;贫困少数民族地区高于汉族地区。影响性别比升高的因素有: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文化、宗教、风俗效用,农村养老、医疗保障现状,性别选择技术手段等。性别比升高将导致婚姻挤压、早婚、单亲家庭等人口学后果。因此,应采用行政法律手段扼制性别比升高倾向,同时,注重生育观的转变,对农村经济加以扶持,关爱女孩等对策也会起到作用。来自山东和陕西的学者对山东和西北人口问题的特点做出了分析和研究。来自陕西的学者针对当前陕西的老龄化现状提出一系列富有实践意义的对策。

有的学者从人口的城乡分布、产业结构不合理等人口学角度分析了“三农”问题的成因,提出了应加快城镇化步伐,发展小城镇,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

吉林大学尹豪教授运用丰富的资料,介绍了日韩对国外劳动力的结构性需求及相关的法律政策内容,他提出随着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的不断发展,劳动力资源的流动与合作将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而劳动力资源的合作具有很大潜力。经过几十年来人口结构的变化,东北亚区域在劳动力资源方面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为了更好地开展东北亚区域劳动力资源合作,应积极扩大各地方政府、企业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同时,需要认真研究东北亚各国人口及劳动力资源的未来变化趋势,及时研究和掌握各国劳动力市场供需情况、劳务政策新动向以及市场变化情况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通过积极开展对外经济合作及对外劳务输出,增加了国家的外汇收入,扩大就业渠道,带动了地区经济以及相关行业的发展。在今后的对外经济合作过程中,要抓住机会,不断增加和扩大对外劳务输出,积极参与国际劳务市场,将有利于更加有效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加快“走出去”战略的措施。

还有学者介绍了国外社区人口健康问题研究的进展,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的信息,使大家很受启发。

3.区域人口城市化与人口迁移专题

与会学者对区域人口城市化和人口迁移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不同观点,各具特色。

复旦大学人口所王桂新教授和四川省劳动与社会保障厅刘家强教授分别就长三角与珠三角地区省际人口迁移问题进行研究,认为中国人口迁移受户籍制度等二元社会体制的强烈制约,使省际人口迁移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年轻劳动者外出打工,年龄分布高度集中于20—25岁年龄组。长三角与珠三角两大地区对省际迁入人口的吸引力也各有特点,珠三角完全表现为经济吸引力,长三角表现为社会吸引力。

吉林省人口培训中心薛宝生教授和浙江大学人口所班茂盛分别就吉林省和杭州市人口分布与迁移问题进行了研究,薛宝生教授指出,在区域人口迁移中存在城镇化水平虚高现象,吉林省的人口迁移与南方发达地区不同,是人口净迁出。班茂盛指出,杭州是典型的单中心城市,未来合理分布人口必须突破单中心模式,引导人口向东扩散形成双中心城市。厦门大学郑启五副教授对台湾地区省内人口迁移进行了研究,他认为台湾人口迁移规律很值得我们借鉴。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吉林大学王化波教授对当前城市化研究提出自己的建议,他认为在研究中一些基本原则仍需要我们坚持,国内的研究要更快向国际靠拢。

河北大学王金营教授论述了人口城市化对生产要素的作用。他指出,尽管我国城镇化发展是滞后的,但其进程对人力资本产出效率的影响依然是积极和有作用的。

本组学者一致认为,流动人口的城市化问题应该引起各方面的关注。

4.区域人口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专题

在急剧的社会转型过程中,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也面临着自身的历史变革。中国人口学会张敏才秘书长敏感地意识到了这种变革,提出了计生工作的五个转变,即:变单要素管理为多要素管理;变行政推动力推动为部门联动;变以罚为主为以奖为主;变卖方市场为买方市场;变群众负担为群众受惠。

长春市人口和计生委高松柏主任的发言提出,“三关爱”(即人性关爱、人情关爱和人文关爱)是构造和谐社会在人口和计划生育领域中的体现。吉林大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研究所所长景跃军教授认为,长春市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提出的“三关爱”是实现计划生育工作从人治型向人权型、从计划型向市场型、从传统型现代型的“三个转变”,以满足群众最基本的生理需求为基础,以满足群众的情感需求为纽带,以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为统领,把人性关爱、人情关爱、人文关爱融会、渗透、结合到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各个环节和细节当中。景跃军教授认为“三关爱”理念具有普遍的理论指导意义,反映了人口计划生育实际工作者在具体工作中超越了狭隘的部门行为,提出了一个可以为全社会所共同借鉴和深思的一种全新工作理念。这一理念通过计划生育工作者一育龄群众一所有人这一合理链条及其逻辑展开,把关爱自己、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关爱自然的新理念辐射到全社会,为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理论视角和实践参考。

谈到目前各界关注的人口发展战略问题,湖北人口学会施中传会长建议要就影响长远发展的关键性问题来开展人口战略的研究,这样才更有价值、更符合实际。他认为基层计划生育工作面临着严峻的问题,特别是乡镇计划生育服务站面临着何去何从的选择。他主张现行公益性服务的定位不能变。在服务中加强管理、在管理中加强服务是一个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经验。

武汉市人口计划生育委员会韩燕君主任指出,流动人口管理的制度性缺位是制约计划生育工作发展的瓶颈因素,流动人口的分头管理和统一管理需要并重。

全军人口计划生育培训中心韩建平主任对人口安全的分析使与会代表再次关注到影响和谐社会的另一个视角,这就是国防人口安全问题。韩建平主任认为国防人口安全出现了以前不曾出现过的供给短缺现象,提出了改革兵员制度等建议。这是军队系统之外的学术界还没有关注到的重要问题。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人口研究所所长石英认为,投资农民健康是优先投资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性投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需要在政府职能、市场机制和公民权利之间寻求平衡,计划与市场的矛盾不可回避,要重视农民的参与和意愿,从保大病转到预防保健为主,在贫困地区大病统筹要改为大病救助。

三、会议总结

田雪原教授做了总结发言。这次会议是在2005年年初召开的中国人口学会会长会上,学会副会长、吉林大学副校长王胜今教授提议,得到彭珮云会长和各位副会长赞同,正式定下会议名称、主题和专题,决定由中国人口学会和吉林大学共同主办。彭珮云会长和张维庆主任对这次会议给以热情支持,提出具体要求,提升了这次会议及整个人口和计生事业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位置,为开好这次会议提供了重要指导思想。王国强副主任的讲话,传达了中央和国务院领导对中国人口发展战略、“十一五”和2020年人口发展思路的重要指示,使我们的学术研讨有了明确的方向,使大家深受鼓舞。本次会议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点:

1.把握最佳时机召开研讨会

国际上信息化、经济全球化发展迅速,我国加入WTO 后给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带来机遇和挑战。国内以人为本的可持续发展观深入人心,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启动和展开;中国人口发展战略基本完成,中央和国务院对国家人口计划生育“十一五”和2020年人口发展思路报告给予充分的肯定,在这样大背景下,这次研讨会有了明确的方向和灵魂,能站在发展前沿进行学术讨论。

2.选择最符合当前实际的主题进行研讨

改革开放以来创造了经济发展的奇迹,成绩世人共睹,然而也出现一些问题,区域发展被提到意识日程。发展是什么?发展是资源的物质变换,离不开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区域人口发展将人力资源、人力资本纳入其中,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引起以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者为主体,包括地理、民族、社会、市政等工作者的兴趣,并吸纳他们参与研究。在学术研讨中,理论界的同志与实际工作的同志能够产生共鸣和互动。

3.纵向横向研究紧密结合,推动区域研究走向深入。

本次会议对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进行了比较研究,对东北、西南、西北进行了区域研究。同时,对区域发展中面临的共同性的带有规律性的发展问题进行了研究,通过交流,推动研究走向深入。例如,对中国区域经济的化分,是否可分为珠三角,长三角,海三角等大都市圈类型,两大城市双向增长极类型,或一个省区以省会为中心城市的类型;对区域经济的划分应以区域经济内在联系和互动来划分,而不应搞人为的行政划分。对当前大城市“摊大饼”式扩张应引起高度重视,避免坠入“拉美陷阱”。与会学者提出区域发展必须高度重视和解决人口对资源、环境压力增大的问题,将它纳入可持续发展战略。并且,学者们将人口数量、素质、结构研究融入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之中,提出和阐发了新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对策建议。

在这次会议中,代表们积极参与讨论,气氛热烈而融洽,体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精神。大家畅所欲言,取长补短,互相学习,得到了共同提高。

区域人口发展是体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问题,是我国经济发展驶入快车道、社会转型和人口转变中必须面对的问题,需要继续开展研究。这次会议是区域人口发展研究一个良好的开端,在今后的研究中一定会取得新的突破,为推动区域人口学研究和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做出应有的贡献。

标签:;  ;  ;  ;  ;  ;  ;  ;  ;  ;  ;  ;  ;  

拓宽人口学领域促进中国人口科学的可持续发展&中国人口与发展研讨会综述_中国的人口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