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城镇化的加快,人们生活和居住环境普遍得到提升,幼儿园的环境设计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幼儿园不仅是一个幼儿学习、游戏活动的场所,更是一个增长智慧、感知自然的多彩乐园。如何做好幼儿园的环境设计,对于设计师来说是责任重大。
关键词:幼儿园建筑及环境设计?细节关注?使用对象的扩展
引言
幼儿园的孩子一般年龄都在3~7岁,且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幼儿园是孩子们离开父母后,认识和感知世界的第一个特殊学校,是他们第一个受教育的启蒙阶段。幼儿在幼师们的引导下进行各种各样的游戏活动,他们在游戏活动中增长知识、锻炼身体,从而获得丰富的生活常识。作为设计师,在设计开始阶段就要在规划理念、设计构思上凸起以“幼儿为本”的规划设计理念,使建筑空间和室外环境互相结合起来,尽量多创造幼儿与自然接触的机会,设计出符合幼儿生理和心理特点的,符合幼儿使用和喜爱的开心乐园。
一、总平面设计
幼儿园总平面设计涉及的问题很多,首先以基地的选择最为重要,幼儿园用地宜位于居住区中心位置,要有充分的阳光,符合幼儿园的日照要求,良好的绿化条件,室外有宽敞的游戏活动场地,避免设于群众聚会的公共场所,不得靠近城市干道,远离产生有害与危险条件的各种场所。其次要满足使用要求、功能分区合理,根据不同使用功能加以区分和分区,但又要使其密切联系且互不干扰,如在园区设置道路、绿化带和构筑物加以区分,并设计风雨连廊、通廊等联系空间。再有,选择正确的出入口位置,不应把出入口设置在城市的主干道上,幼儿园出入口设置应紧密结合周边道路和幼儿入园的人流方向,且幼儿园的出入口须有足够的缓冲空间,必要时幼儿出入口与有污染的后勤、垃圾出入口分设,减少幼儿感染的风险。
二、建筑空间及色彩设计
就目前而言,国内大多数幼儿园的室内空间组合往往采用班级活动为单元,幼儿的学习生活仅仅只能在室内进行。学校为了便于管理,对不同年龄以及不同班级的幼儿进行分开管理,导致幼儿之间的交流很少,同时现今大多幼儿属于独生子女,其平常的生活也缺少交流,这些都严重阻碍了幼儿的社会性发展。相比于西方幼儿园,国内幼儿园在空间多重性、空间开敞性、空间趣味性、空间灵活性和空间自主性上有所缺失,因此在对现代幼儿园建筑空间进行设计的时候,必须为幼儿提供多层次的交流场所,如采用自由式的平面布局,创造多功能性的共享空间、交往观察空间和表演空间,建筑主体结构固定而内容可变,室外设有沙池、趣味构筑物,让室内外空间相互渗透、紧密联系。
另外,已有实验证明,儿童确实容易被丰富的色彩所吸引,所以,幼儿园建筑采用丰富鲜艳的色彩搭配使其必然,但是,色彩的影响并非都是积极的,儿童的心理发展情况决定了对色彩环境的敏感性和多变性,若处理不当会导致许多负面影响。所以在进行幼儿园色彩设计时,需求给孩子质朴、清新简洁的视觉感受,不能一味强调色彩丰富性,造成色彩滥用,反而不利于儿童健康成长。反观国内许多幼儿园都采用色彩艳丽、对比强烈的颜色,且使用的位置和面积也是非常巨大,整个建筑外观除了色彩就是色彩,毫无设计感可言,而现实情况是凌乱的色彩搭配反而让儿童的注意力涣散,不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三、环境设计
环境设计是建筑本身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使建筑与室外环境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建筑物同时满足物质功能与精神功能的要求,为幼儿们提供一个优美的环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首先,争取最优的建筑朝向,保证儿童生活用房能够获得良好的日照条件,满足最小日照间距和卫生间距,同时在建筑布局上注重建筑自然通风、穿堂风的利用,提供安全、健康、舒适的生活空间;其次,采用一些建筑构造包括墙体节能、门窗节能、增设遮阳板和屋顶绿化等达到建筑节能降温的绿色建筑措施,创造温湿适宜的活动空间。最后,为幼儿们提供大量的绿化庭院,创造尽量多的幼儿与大自然接触的机会,让孩子们热爱大自然;同时,在室外活动场地与庭院中适当的设计一些幼儿喜爱的小品花架、小坐凳、绿树花丛及孩子们喜闻乐见的雕塑品,既美化了环境,又熏陶孩子们对自然的追求。
四、细节及安全设计
幼儿的生活特点与成人不同,首先表现在行为对于空间的被动性,如好动而稳定性差、好奇而持续时间短、游戏时姿势趋于席地缘墙等等。另一方面,由于幼儿对于空间的认识不成熟,还处于孤立片面状态,缺乏时间的连续性,在时间的间隔下,他们无法将各个单独的部分连成整体,因此不能预料相邻处的障碍与危险,因而对于成人的某些安全措施对于儿童是不合适的。所以,建筑物细部设计中的安全保障措施需重点考虑:楼梯栏杆及护窗栏杆专为幼儿所设计,栏杆竖向间距不大于0.11m;楼梯除设有成人扶手外,在靠墙一侧设计0.60m高的儿扶手;在主要出入口及疏散通道上采用平开门,并在距地0.7m处,加设幼儿专用拉手;设计中慎重选用装饰材料,尽量采用原生态装修,比如选用防潮有耐磨的水磨石地面,家具采用无漆原木材料;活动室、寝室及音体教室采用暖性、弹性的复合塑胶防滑地板,卫生间采用易清洗、不渗水并防滑的地砖;建筑的墙角、窗台、消防栓等竖边棱角部位都要抹圆;座便器、洗手池、桌椅床的尺寸都要符合幼儿的年龄需求;在户外活动中,幼儿一般喜欢追逐、打闹,地面应选择具有一定弹性的材料,尽量避免锐角墙面、地面高差出现,像花坛等突出构造,可采用圆角、绿化或软装饰进行过渡,绿化种植不应选用有毒、带刺的植物。
五、未来使用对象的扩展
目前幼儿园使用对象普遍突破原有3~6岁的局限,扩展为2~6岁;而高品质的幼儿园,也将必然扩展到0~6岁,开设亲子园、婴儿班等。即使现在没开,这也是大势所趋。像北上广深等一些发达地区已经陆续提出要求,省级示范园必须办亲子园,幼儿教育低龄化的趋势非常明显。所以在空间布局上,就要考虑0~3岁婴儿教育使用的室内外场地,这意味着孩子在幼儿园要上四年、五年、甚至六年。
随着亲子园的开设,必然要考虑家长的参与给幼儿园带来的影响。像国外幼儿园一样,孩子们和家长都参与其中,自由营建他们的乐园。儿童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研究早已证明,儿童同不同年龄的儿童团及成人在一起活动及游戏,才能健康成长。所以,在建筑方式上应将幼儿园与其他不同性质的建筑联合在一起,让幼儿有更多的机会可以和比他们大的儿童和成人交往,使幼儿开豁眼界,促进幼儿知识、情感和个性的发展。
结束语
现代幼儿园建筑不尽是一幢房子,还是孩子们学习、生活、交流和成长的场所,幼儿园的建筑设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有的幼儿园建筑普遍存在着幼儿园空间环境设计与幼儿行为发展需求脱节,无法适应幼儿教育的开放性和不确定性的需求,这就要求设计师需转变自身设计理念,应从幼儿的视觉和心理出发不断探讨,塑造有利于幼儿们健康成长、勇于探索、展望梦想的多元化幼儿园区,同时,也需我们紧跟时代,预测和研究未来幼儿建筑的发展趋势。这些,对于我们设计师来说,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JGJ39--87托儿所、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S].
[2]. 彭一刚.建筑空间组合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3]. [西]帕科?阿森西奥.世界幼儿园设计典例[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
[4].许舒.幼儿园环境色彩设计研究[J].艺术与设计,2008(3)
论文作者:关开片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28
标签:幼儿园论文; 幼儿论文; 建筑论文; 空间论文; 出入口论文; 色彩论文; 环境设计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