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对电气自动化控制的要求也在逐渐提升,然而我国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发展速度远远落后于社会经济增长,导致其发展受限。通过积极引入人工智能技术,构建科学、完善的运行管理体系,从而实现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水平的提升。基于此,本文将针对人工智能技术在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进行研究与分析。
关键词:人工智能技术;电气自动化;控制;应用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领域蓬勃发展,伴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传统生产方式的弊端也逐渐暴露出来,为了更好的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电气自动化开始被广泛应用至各个领域中,然而与其它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电气自动化技术相对较为落后,远远无法满足市场发展的需求。人工智能技术作为信息时代的新兴技术,将其应用至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中可以有效解决传统电气自动化在发展中所面临的一些问题,从而推动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1人工智能技术概述
人工智能技术指的是以数据为基础,依托于信息控制系统所建立的智能化处理机制,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离不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作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共同作用的产物,人工智能技术能够有效实现信息的采集、分析及利用,并根据之前所设定的程序实现对人类思维的模仿,并据此开展后续的相关工作。作为一项新兴技术,人工智能技术涉及并融合了多个领域,因此其工作效率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作为计算机学科的分支,人工智能技术除了能够根据提前设定的程序模拟人类的思维,同时也可以实现数据的交叉处理与应用,可以说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为信息的运输与传播提供了新的途径。人工智能技术在电气自动化中的应用实现了电气系统的全面优化,为其运行提供了保障,当系统在运行时,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实现对电气自动化的监督与管理,从而实现管理系统的全面升级。
2人工智能技术在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优势
传统的电气自动化控制往往是采用单路的、线性的控制,只针对系统中的某一具体对象进行控制,这种控制方法具备较强的针对性,然而也只能针对特定的对象进行控制,而对系统中其它产品的控制能力较弱,而人工智能技术的引入则使得电气自动化控制从过去的线性控制转变为非线性结构控制。当传感器传入信息后,系统将会对信息进行分析,并有针对性对系统进行控制,使得电气自动化的控制范围变得更加广泛。同时人工智能技术的引入也使得电气系统变得可视化,操作人员只需在操作台上对系统进行操作即可,极大程度降低了人工操作的失误率。除此之外,抗干扰能力强也是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一大优势,由于电力系统对数据的精准性要求较高,导致在过去往往需要将参数设置的十分精确才能够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而现在系统可以实现实时信息的获取,降低了人为因素的干扰,提升了系统自身的稳定性。
3人工智能技术在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具体应用
3.1在电气设备操作的应用
传统的电气设备由人工操作,这种操作行为往往容易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造成设备操作不当等问题,导致设备的功能无法完全得以发挥,严重的话甚至有可能引发安全事故。而人工智能技术的引入便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在对系统进行操控时工作人员无需前往现场对参数进行逐一设置,只需在操控台对相关参数进行设置,系统在检测到参数后便会自动依据这一系列参数运行。操作简单,同时也可以尽可能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为设备的正常运转提供了保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在电气控制中的应用
目前电气自动化控制被广泛应用至企业生产作业中,由于电气控制的难度较大,一旦操作出现问题,便会导致电气控制的运行受到影响,导致企业的生产作业质量较低,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则可以有效提升电气控制的精确度,同时也将改善电气设备的性能。在实际生产过程中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对生产流程的精准检测,确保产品具有较高的质量。
3.3在故障诊断中的应用
电气设备在运行的过程中往往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造成故障的发生,维修人员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去检测每一项设备的运行状况,才能完成对故障的判断与修复。人工智能技术在故障诊断中的应用则可以实现电气设备运行状况的定期检测,系统通过对设备运行时的异常数据进行捕捉并分析,从而实现故障的提前预警,降低设备的故障发生率。当发生故障时,维修人员也可以通过查看每个功能模块,搜寻存储信息,从而实现设备故障的快速查找。该项技术的应用极大程度上缩短了故障查找与设备维修的时间,大大提升了设备的维护效率。
4人工智能技术在电力系统中应用的作用
4.1促进电力系统朝着智能化方向发展
我国电力系统发展过程中,引入了大量的高科技,在该背景下,通过对电子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应用,同时,通过合理的方式对技术进行合理改进,这维护了我国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并且可以促进我国电力系统朝着智能化发展。此外,我国电子人工智能技术方面人才在日常工作中,会针对电力系统中的人工智能技术进行深入研究,不断对各项内容进行合理创新,从而使电力系统在智能化方面能够有所突破,从而使电力系统在运行过程中能够实现自我保护,进而保证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为人们提供稳定的电能。
4.2促进电力系统朝着配电自动化方向发展
近几年,我国加强了对配电网自动化方面内容的研究,并且取得了一定成绩。在实际研究过程中,通过构建电网模型,可以使电网信息化与网络数字化技术两项内容的相互匹配可以得到显著提升。电力系统中对电气自动化进行应用,完成对电力系统合理的调控,可以提高电力系统在运行过程中接收电波的灵敏度,并且也有效的避免了电波流失和退化等各项问题的出现。此外,通过对数字化技术的合理应用,使电力系统中的网路信号的处理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现阶段,我国电力系统已经朝着配电网自动化方向发展。
4.3促进电网朝着人工智能化方向发展
电气人工智能技术包括了智能和自动两项内容。(1)智能。通过外界控制就能够实现电气操作应用,例如,通过对计算机设备的应用可以完成对电力系统中的某些设备的合理操控。(2)自动。通过一个按钮或者操作装置就可以使电气设备运动起来,这一点也是对计算机系统进行应用。从目前我国电力系统的发展情况来看,人工智能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很多,例如,通过逻辑编制完成对电力系统的远程操作,也可以通过对机器人应用,完成对电力系统中一些难度较大的维修工作。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通过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合理应用,使电力网络安全、以及运行稳定性都提供了合理支持。
结语
人工智能技术的兴起与发展为各领域提供了发展的新平台,作为工业生产的重要构成元素,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的发展将直接影响着我国社会经济的提升,人工智能技术的引入则可以消除传统电气自动化控制中所存在的不足,提升电气自动化的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王双应.试析人工智能技术在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J].山东工业技术,2019(07):143.
[2]张裴裴.人工智能技术在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运用探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9(07):160.
[3]崔海城.人工智能技术在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研究[J].电子世界,2019(03):190-191.
[4]井萌,古东明.人工智能技术在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思考[J].山东工业技术,2019(04):175.
[5]谭世威,刘伟丽.分析人工智能技术在电气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思考[J].科学技术创新,2019(02):30-31.
论文作者:董极慧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电业》2019年第0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5
标签:人工智能论文; 技术论文; 电力系统论文; 电气论文; 自动化控制论文; 操作论文; 系统论文; 《中国电业》2019年第0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