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抢救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218例临床效果分析论文_胡小东,李金奎

(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急诊科 宁夏 银川 750004)

【摘要】 目的:探讨分析对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进行相应的急救的抢救措施,并将结果进行总结。方法:选择我院急诊科在2015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患有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218例,按照患者入院就诊的先后以及病情的严重程度把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19例,对照组的患者进行常规性的处理措施,而治疗组的患者则是进行急诊抢救即是在常规的诊疗的前提下,对患者进行机械辅助通气。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率、呼吸等呼吸衰竭的改善情况。结果:经过对症的治疗之后,两组患者的呼吸频率(RR)、心率(HR)、PaO2、PaCO2较治疗前都有明显的好转,但治疗组患者的好转程度更加明显而且好转需要的时间更短。同时,治疗组患者当中使用氨茶碱、间断应用吸入β2激动剂、规律使用皮质类激素剂量和患者的死亡率均要低于对照组的患者,两组数据结果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进行更好的有效的急诊抢救措施,可以更好的挽救患者的生命安全。

【关键词】 急诊;抢救;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机械通气

【中图分类号】R45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26-0193-02

重症哮喘是指哮喘发作持续在24小时以上,常规疗法不能进行缓解,又称为哮喘持续状态,包括在重症或危重哮喘之中[1]。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除了有休息状态下也存在呼吸困难,端坐呼吸或卧床;说话受限,只能说字,不能成句,呼吸急促或者呼吸浅快等症状表现之外,还会伴有烦躁、焦虑、紫绀、大汗淋漓,嗜睡或意识模糊等,均提示病情危重。现就对我院收治的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进行对症治疗,并将治疗的经验进行如现的归纳总结。

1.临床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急诊科在2015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患有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218例,按照患者入院就诊的先后以及病情的严重程度把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19例,对照组的患者男性56例,女性63例;患者的年龄在4~65岁,平均为34.5±1.5岁;患者患有哮喘的时间为1~25年,平均年龄在13.5±1.5年;治疗组的患者男性55例,女性有64例;患者的年龄在4~65岁,平均为34.6±1.5岁;患者患有哮喘的时间为1~25年,平均年龄在13.4±1.5年。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患病时间等方面对比无明显的差异,且患者在入院之前对患者进行血气分析,结合患者的症状表现可以确诊为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的患者进行常规性的处理措施,积极改善通气,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对患者进行规律使用皮质类激素地塞米松静脉点滴,使用支气管扩张剂氨茶碱解除气道痉挛,间断吸入β2激动剂,用鼻导管或面罩吸氧,同时积极抢救和处理呼吸衰竭各种合并症如酸碱失衡、水电解质紊乱、心力衰竭休克、心律失常等[1]。而治疗组的患者则是进行急诊抢救即是在常规的诊疗的前提下,对患者进行机械辅助通气。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率、呼吸灯呼吸衰竭的改善情况。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结果对比

经过对症的治疗之后,两组患者的呼吸频率(RR)、心率(HR)、PaO2、PaCO2较治疗前都有明显的好转,但治疗组患者的好转程度更加明显而且好转需要的时间更短,两组数据结果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分析见表1。

3.讨论

呼吸衰竭是由各种原因导致严重呼吸功能障碍,引起动脉血氧分压(PaO2)降低,伴或不伴有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增高而出现一系列病理生理紊乱的临床综合征。 多有支气管,肺,胸膜,肺血管,心脏,神经肌肉或严重器质性疾病史,而且除原发病症状外主要为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的表现,如呼吸困难,急促,精神神经症状等。查体发现可有紫绀,意识障碍。对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除了建立有效的通气手段,改善患者缺氧之外,还需要积极治疗患者的酸碱失衡、水电解质紊乱、心力衰竭、休克、心律失常等各种合并症。

在上文的研究结果当中就显示,经过对症的治疗之后,两组患者的呼吸频率(RR)、心率(HR)、PaO2、PaCO2较治疗前都有明显的好转,但治疗组患者的好转程度更加明显而且好转需要的时间更短,两组数据结果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治疗组患者当中使用氨茶碱、间断应用吸入β2激动剂、规律使用皮质类激素的剂量和患者的死亡率均要低于对照组的患者。

总之,对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进行更好的有效的急诊抢救措施,可以更好的挽救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李伟棠,黄兰卿,梁红卫,钟英豪.无创正压通气对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的治疗价值[J].黑龙江医学,2014.04(01):34-36.

[2]莫代余.两种方法治疗哮喘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对比分析[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2.12(03):113-115.

论文作者:胡小东,李金奎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9月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12

标签:;  ;  ;  ;  ;  ;  ;  ;  

急诊抢救重症哮喘合并呼吸衰竭218例临床效果分析论文_胡小东,李金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