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对降低地区电网技术线损率进行了全方位的分析,首先简要概述了降低地区电网技术线损率的重要性,其次深入剖析了当前我国降低地区电网技术线损率中存在的问题,接着笔者在客观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几点建设性的策略,最后展望了降低地区电网技术线损率的未来发展趋势。
关键词:降低;地区电网技术;线损率;探究分析
电网技术中导致线损问题的原因较多,并且线损率会对供电企业的供电工作运行造成严重的影响,从而对人们的日常生活造成影响。供电企业要对这些问题进行控制,对其中的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制定针对性的策略,从而保证电网能够有效的运行,使电力系统能够顺利的开展,提高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
1 电网技术中导致线损的相关问题
首先,电网结构不合理。因为电力短缺,我国各地的电力生产都在不断的加强,但是并没有对电力系统进行升级,从而导致部分的电力输送超过了电网承载的基线,输送量的不断增长及电网结构中的薄弱化解导致出现矛盾;并且电压的等级配置非常不合理,缺少相应的电压制度,比如西北存在多个等级电压,从而导致变电环节出现多种电量损失。其次,因为资金等其他方面的因素,导致其中具有大量的老旧设备,因为设备的使用年限较长,从而导致其耗电量较高。然后,目前电网运行过程中具有安全及经济两者相互矛盾的问题,为了能够有效保证电力供应过程中的安全性,使电力负荷具有安全的保障,电力企业就要使用多电源供电及低压电磁环网的方式,但是此种方式会提高电网损耗,降低电网在运行过程中的经济性。最后,电网负荷分布不均,从而降低大量的变压器共同运行,提高了多方面不必要的电能损耗,而且电网无功问题较为严重,尤其是中低压电网无功补偿度较低,导致电力损耗较高。
2 无功优化简要概述
无功优化主要表现为两方面:优化受电端功率因素、优化电网运行电压。首先从优化受电端功率因素方面看,依据国网技术降损措施,通过增加无功补偿、无功优化、电容器组合理分组等技术措施提高功率因数的降损电量均可按以下公式进行估算:
式中∆(∆A)——采取增加无功补偿、无功优化、电容器组合理分组等技术措施后的降损电量,kWh;
∆Ai ——无功补偿点之前(一般考虑至上一级电压母线处)各串接元件损耗电量,kWh;
m——串接元件数量;
——各串接元件补偿前后的功率因数;
QC——无功补偿装置容量,kVar;
tgδ——电容器介质损耗角正切值;
从上式可以看出降损电量与功率因数平方成反比,如果提高受电端的功率因数,降损电量明显增高,功率损耗可明显降低。例如,当功率因数由0.7提高至0.9时,设备(线路和变压器)的功率损耗可减少39.5%。
其次从优化电网运行电压方面看,依据国网技术降损措施,优化运行电压的降损电量可按以下公式进行估算:
式中 ∆ (∆A) ——优化运行电压后的降损电量,kWh;
∆Pk ——优化运行电压前的可变(负载)损耗功率,kW;
∆Pg ——优化运行电压前的固定(空载)损耗功率,kW;
α ——提高电压百分率;
U1 ——优化运行电压前的母线电压,kV;
U2 ——优化运行电压后的母线电压,kV。
T——运行时间,h。
电网可变损耗与运行电压的平方成反比,固定损耗与运行电压的平方成正比,当可变损耗占总损耗的比重较大时,提高运行电压可降低总损耗,而当固定损耗占总损耗的比重较大时,则需降低电压才能减少总损耗。在总损耗中线路和变压器的损耗最大,优化电网运行电压,能有效减少损耗[2]。
3 当前我国降低地区电网技术线损率中存在的问题
3.1 电网结构不合理,缺少相应的奖励机制
首先,针对当前我国降低地区电网技术线损率中存在的缺陷来讲,最为典型根本的问题就是电网结构不够科学合理,例如:经常会由于设备故障转供电等因素造成导线截面积配置偏小以及迂回供电等不良现象,而且电网尚处于改造与建设中,难以在短时间内消除电网结构不合理的现象。其次,部分地区的电力企业缺少相应的奖励机制,难以充分调动起电网技术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与积极创造性,技术人员也难以凭借较强的责任心进行工作,更甚至是对待工作玩忽职守,这都不利于降低地区电网技术线损率目标的实现。
3.2 无功优化系统功能不完善,在线潮流计算软件功能不完善
一方面,无功优化系统难以维持好优化电网运行电压与优化受电端功率因素间的动态平衡,电容器组合理分组技术措施不到位,当固定损耗占总损耗的比重加大时,没有降低电压来减少总损耗,更没有深入理解到电网可变损耗与运行电压的平方成反比的关系。另一方面,在线潮流计算难以优化经济运行负荷,不能起到良好的降低变压器与线路的损耗功能,不能高效的提供报警、最优运行方式供调度员参考,调度员经济运行知识淡薄也是不足之处,总之,希望相关的专业负责人对上述问题予以广泛的关注与重视,并且采取及时有效的措施予以改善解决,进而促进社会经济的协调稳定发展进步[3]。
4 降低地区电网技术线损率的有效措施
4.1 建立完善在线潮流计算软件
要想从根本上降低地区电网技术的线损率,首先必须要建立完善的在线潮流计算软件,相关的电网技术人员应该依据各个变电站的技术参数、主变容量与负荷情況来制定各个变电站主变的经济运行曲线,还应该充分利用调度自动化系统的数据监测功能来适当的提醒当值调度员及时下令变电站值班人员,避免超过临界负荷。另外,建立完善在线潮流计算软件还要求优化线路经济运行,科学合理的调度使并网水电站充分调用水力资源降低电网损耗,还要不断强化用电负荷管理并尽可能减少峰谷差,统筹兼顾好水电站蓄水少发与水电站满发多发之间的关系。
4.2 建设科学高效的无功优化系统
所谓的建设科学高效的无功优化系统就是要升级无功电压控制功能,在完成电压的优化情况下及时提示调度员手动调整电网运行电压,严格依据国家电网降损技术来输入控制策略与科学高效的后台设置程序,编制优化电网运行方式文件,该措施有利于降低环境污染的经济损失,还可以减少烟尘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另外,科学高效的无功优化系统还要求将变压器损失电量与线路损失电量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切实定期进行设备计划检修以确保设备的正常安全高效运转,实时监视主变负载情况以优化主变经济运行。
4.3 提高电网建设科学性
供电部门要提高电力需求分析预测工作效率,预测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要全面考虑我国目前使用能源的实际情况和高压输电设备的创建情况,从而保证我国电网的发展能够有效促进电源的发展,实现主干网络的科学创建,降低电网中较为薄弱的地方,提高电网整体负荷的调整能力及平衡能力。最后供电企业还要在创建和电网运行过程中全面分析用电区域电力负荷特点和发展趋势,并且根据相应的规范实现变电站的无功补偿设计。
4.4 实现站内用电管理
在现代社会中,可以实现用户电站的无人值守和自动化变电站的使用,从而有效降低站内用电的损耗。对站内使用电比重比较大的电网,就要对其中的问题进行客观的分析,制定针对性的管理措施并且有效落实,以此实现站内用电损耗较高问题的全面有效解决。
5 降低地区电网技术线损率的未来发展趋势
总的来说,通过目标检测来对降低地区电网技术线损率实行实时的动态监测,这有利于取得良好的直接经济效益。此外,国家近年来一直对电网经济运行予以了高度的关注,随着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与时间的推移,降低地区电网技术线损率需要克服新的困难与挑战,更需要不断提升调控运行值班人员的综合业务水平,未来也会进行城网改造以良好的解决供用电失调矛盾问题,进而不断提升城乡人民生活水平质量,节约电能的损耗。
6 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对降低地区电网技术线损率进行探究分析具有重要的现实性意义,在电能输送、变换与分配的过程中,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观与建设生态文明社会,必须要通过降低地区电网技术线损率来减少电网的运行成本,调控中心也要确保电力系统在线损管理方面的正常运行,统筹兼顾好电网的运行管理水平、生产技术与规划设计三者之间的动态平衡,进而从根本上降低地区电网技术的线损率,确保创造出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在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人们的生活质量也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从而人们对于供电企业提供的服务也有着较高的要求。如果电网系统中出现线损故障,那么就会严重影响到供电企业的正常供电。所以,供电企业要重视线损管理,并且制定相应的降低线损对策。
参考文献:
[1]刘建福.关于黑龙江省电网“八五”降低线损工作的意见[J].应用能源技术,2017,(13):107-109.
[2]赵玉芳,高全程.地区配电网线损原因分析及降损方法探讨[J].华北电力技术,2016,(16):133-135.
[3]王凯峰.浅析降低地区电网技术线损率[J].云南电力技术论坛,2015,(11):186-188.
[4]汪磊.电能降损中技术线损及其降损措施分析[J].中国电子商务,2014(24):287-287.
[5]陈丽娟.试论电力营销管理中有效降低线损的措施[J].科技与创新,2014(22):99-99.
论文作者:付春海,王蕾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5
标签:电网论文; 电压论文; 线损论文; 技术论文; 地区论文; 电量论文; 在线论文; 《电力设备》2019年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