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试析城市规划中技术要点及其质量控制论文_杨丽莉

测量试析城市规划中技术要点及其质量控制论文_杨丽莉

第八师石河子市城乡规划服务中心(石河子市勘察测量站) 新疆石河子 832000

摘要:文章首先分析了城市规划中对测量技术进行质量控制的必要性。其次,概述了城市规划中测量技术要点。最后,阐述了城市规划中测量技术的质量控制,为城市规划测量工作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城市规划;测量技术要点;质量控制

服务城市建设的主要工作内容是进行城市规划测量,城市规划测量技术是保证城市规划方案顺利开展的重要技术保证。在城乡经济发展过程中,使用精确化的测量结果,能促进现代化城市的发展。实现城市建设过程中,对信息化管理以及信息综合使用的需要。通过对城市控制测量技术概述、以及道路规划定线测量等技术要点进行全面分析。确保在实际工作中测量结果更加精准,从而,有效地保证城市规划工程顺利实施。

1.城市规划中对测量技术进行质量控制的必要性

城市规划测量最重要的基础工作就是落实好控制测量。对于城市规划测量的平面坐标系统来说,应该使用地方坐标系;对于高程系统,应该使用地方高程系;当在建设施工程遇到特殊工程,需要使用地方坐标系以及高程系,同时,还要与地方坐标以及高程坐标之间进行联系。在日常的城市规划测量中,平面控制网一般遵循的原则是从整体到局部的建设。在进行分级布网建设时,要考虑到建设特点。这样才能在具体规划工作中,依据实际的规划条件进行作业,保证测量结果具有较高质量。为了适应国家地理信息测绘“多规合一”的要求,合理规划空间体系,全面的发挥自然资源管理在地理测绘中的作用。结合实地调研充分的发挥“多规合一”的技术优势,以国务院以及党中央出台《省级空间规划试点方案》等相关的城市规划方案,重点的推进空间空间规划体系的改革,在规划体制基础上形成城市规划特有的技术路径。

2.城市规划中测量技术要点

2.1在城市测绘中落实“多规合一”要求

2.1.1 统一空间基准

在“多规合一”的要求下,统一空间基准使得各项数据具有多样性、以及通用性。主要的依据是国务院和相关部门推广的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在使用过程中必须要严格的按照规定要求,主要的目的是保证城市规划数据有统一坐标、准确进行格式转换,保证地理要素实现全面的统一。依据“大数据”时代,对数据进行有效的整合,设立空间规划数据库,充分的发挥地理测绘信息部门的职能,实现实际信息内容和空间规划信息两者之间的结合,实现数据的互通。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充分的挖掘有用的信息。

2.1.2健全分析评价

健全分析评价体系,在“多规合一”要求下,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能对城市资源环境的实际承载能力进行有效评价,主要是应用景观分析、数理统计等相关的知识内容,对城市规划中的土地资源、水资源、生态资源等进行合理配置,综合城市发展中的农业、生态等各项指标确定承载能力。另一方面,能对国土资源空间进行开发适宜性的评价,主要是分析该城市的地形、区位、生态环境、人口密度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价,全面的确定城市规划技术要点。

2.1.3绘制规划底图

“多规合一”要求下,必须要对底图进行准确的绘制规划,首先,要严格的划分 “三区三线”地理边界,对 “三区三线”资料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全面收集,在加以整合分类,对数据进行综合处理。其次,加大对 “三区三线”地理单元的开发力度、做好城市空间规划、严格的按照比例对城市空间进行管控。最后,需要严格的遵循 “三区三线”制图要求规范。使用专用的地图语言对城市环境的空间区域分布、相关变化规律、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科学把控,让以上因素更加直观的呈现在人们眼中。在城市的生态功能区做好退耕还林还草以及生态补偿等各项城市空间规划使用工作,拓宽城市规划中测量技术应用范围。

2.1.4建立信息化平台

建立信息化的平台,一方面,要健全空间规划信息管理平台。在最大的限度发挥测绘地理信息的优势,实现城市规划测量技术有效的实现数据集成整合的跨部门工作,真正的做到 “多规合一”技术手段对城市规划信息进行有效的统计、精准的分析、科学的规划、合理的规划审批、严格的监管。另一方面,在城市规划测量技术使用中,做好服务规划监管和评估工作。使用 “天上看、地上查、网上管”等有效的地理测绘技术方式,对城市规划执行的实际情况进行准确的把握,成为城市规划编修的技术保证。综上所述,通过建设统一空间基准、健全分析评价、绘制规划底图、建立信息化平台能保障城市规划顺利进行,保证测量的精准信息成为城市规划的依据。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城市规划中平面测量技术

2.2.1导线技术要点

平面控制测量技术主要是在等级控制网的前提下,对三级导线或导线网进行基础布设。除此之外,还可以在进行等级控制点设置时使用GPS技术。在使用导线技术时,需要把相应的导线设置成直伸等边的形状,导线结点和结点之间的导线长度应该小于附合导线标准长度的0.7倍。此外,导线对于导线全长来说,它的绝对闭合差也应该小于13cm。有些地区控制点较少,该区域的导线可以同级附合一次,但其闭合差应小于26cm。

2.2.2 GPSRTK技术要点

在进行城市规划测量中。对于GPS测量来说,一般使用不着静态定位。首先,GPS静态定位,并不能达到在城市规划测量中对现场数据进行解算。其次,GPS二TK7精度已经符合城市规划测量的标准要求。而且该技术测量的结果更加的简便、迅速。最后,在使用GPSRTK技术中,需要较少的GPS接收机。这样就减少了建设施工成本,值得注意的是,当GNSSCORS系统完工以后,一台接收机就可以满足测量的需求。此外,在进行GPSRTK控制点选择时,需要将控制点放在开阔地区。周围应该没有较高的建筑、较多数量树木、避免周围有大面积水面,或一些电磁波的干扰。在对基准站进行选择时,要设置在距离测区近的地方。对于选用的控制点来说,要达到二级导线以上。在进行施工作业时,需要和已知的控制点进行核验,其误差应该小于5cm。开机前要对选择的GPS接收机天线进行两次测量误差应该小于3mm,在此过程中,要时刻记录着高度的平均值。要满足PDOP<6、卫星高度截止角>15 °、观测卫星的数目要>5颗。对GPS2TK进行两次观测,一测回定位次数>5。结果就是五次定位的平均值。值得注意的是,每次测回前需要进行初始化调试,两侧回坐标分量<20mm。

2.3城市规划中高程控制测量技术

在城市规划测量中,小区和街区空间尺度的测量,一般使用高层测量的概率较小。该测量技术主要使用在建设工程层面,给工程提供BM点。对高程控制测量的技术要求已经在外业记录程序里进行设置。它一般是程序操作,不需要人为作业。其主要的目的是保证外业设计具有真实、可靠性。能对一些日常发生的问题进行改进。比如,对于GNSS网络RTK的控制点来说,它具备较高的绝对精度。通过研究发现,两者存在点位误差在五厘米之内的是C级GPS控制点和GNSS网络RTK控制点。虽然在某种程度上来讲,两者相对准确度不高,可能存在超过两厘米的误差。但是,反算夹角和得到的角度差>60 °,如果出现以上情况,就不能对土壤进行直接处理【1】。

3.城市规划中测量技术的质量控制

3.1条件点的外业测量

在城市规划测量中,需要对规划的道路定线测量,加强质量控制。虽然该过程会出现一定问题,但是规划设计作业人员也需要明确执行定线条件的意图。对城市道路规划和测量落实工作中,严禁和建筑物之间出现严重矛盾,条件点外业测量中心内容是需要在指定的线路下,找到参考特征点。参考特征点就是到处的中心线。此外,红色也可以作为参考特征点。需要在城市规划中提到的条件点,进行实地测绘。例如,“某医院围墙西南角作为正西南方直线并向西平移,为本路规中”。该条件点就是围墙东南角。第一,对准条件的测量点标注,需要在指定标准里内的三分之二处。在设置道路中心线栅栏时,数目要大于四。如果出现现状,道路很长的情况,按照规定应该增加点数目。第二,在进行围墙测量时,固体体积是壁厚。需要再简略图上标记观测点在墙的具体位置。如果外壁上面出现突出的垛子,需要对同度和墙壁之间的关联进行准确测量。第三,在进行一定范围内平均线测量时,需要知道条件点的选择会对平均线的方位产生影响。因此,在进行平均线设置时平均线两端设置的条件点需要在最大的限度内接近。反之,如果在测量中发现特别清晰的折点,要对这点进行测量。然后,将测量出的折点,给内业进行全面解析。值得注意的是,对这点两端直线段进行测量时,至少要分别测三个点。

3.2规划道路定线测量的质量控制方式

在实际城市规划施工时,对控制点进行质量控制能减少条件点外业测量产生的失误和疏漏,在最大的范围内保证城市规划的工作质量。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也会有一些先进的方法来提高外业的质量。一般在施工时,我们通常会使用地形图或航空影像图。例如,当外业所测条件点已经描绘在地形图上时,不知选择的标准点是否正确。这时,就可以使用航测影像图,该方法检查实地和定线条件是不是和外业人员所描述的实际情况一致。此外。在进行道路规划时。也有常会选择地形图或航空影像图。比如,把道路规划路线形成的结果,精准的绘制到地形图上,仔细观察,是不是会出现红色切割的现象。如果在绘制的地形图上看到了有红色切割现象,也就意味着被切的楼,并没有使如实的在定线示意图上呈现。也就是说可能规划人员并不知道该切楼存在,这时就要及时通知规划设计人员。如果发现一些具有重要历史意义或不能拆的建筑物与定线之间存在冲突,也要及时的告诉规划设计人员【2】。

结语

经济的迅猛发展促进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规划在现代化城市建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城市规划测量技术是城市规划方案落实的重要技术保证,有效的促进城市的建设和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双喜.浅析城市规划测量.[J] .中国西部科技.2016(05)

[2]唐兰.城市总体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衔接方法研究[D].天津大学,2018.

论文作者:杨丽莉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5

标签:;  ;  ;  ;  ;  ;  ;  ;  

测量试析城市规划中技术要点及其质量控制论文_杨丽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