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铁路物资企业的资产经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浅谈论文,物资论文,铁路论文,资产论文,企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资产经营的核心问题就是资产的经营者要通过各种经营方式和手段,确保资产的开放经营、优化配置、良性循环、保值增值。铁路企业是国有资产数额庞大、种类繁多、规格复杂的行业,一个铁路局的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都是以百亿元计算的巨额数字,其中属于铁路物资部门管理的资产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每年由铁路局物资管理部门经营的柴油、重轨、道岔、一般钢材、专用油脂、机车车辆配件、轴承、机电设备等资产的供应总值达几十亿元;管理的机械动力设备等固定资产也达到几十亿元,每年在物资部门仓库中储备的各类资产总值也达数亿元之多。国有资产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资基础,如何管理好经营好这些资产,使其处在整体结构优化、运营效果良好、周转时间最短、经营效益最佳状态下,是铁路物资企业资产经营的基本内容。
一、铁路物资企业资产经营的重要环节
1.购置环节(也叫采购环节)的资产经营。
购置环节(采购环节)是各类资产进入铁路物资流通过程的源头。这一环节的资产经营应注意四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数量控制。即购置的资产要根据市场需求,控制在合理的数量规模之内,为正常使用与合理储备打下良好的基础;二是质量控制。即购置的资产必须达到使用需要的相应标准,不能让假冒伪劣的资产进入铁路物资流通领域,在保证资产质量的同时保证资产的需求数量;三是价格控制。即要以市场上较低的价格购入相同数量的资产,尽可能以批量采购取得资产购置的规模效益;四是结构控制。即购置的资产应是急需或短缺的,而不是长线积压物资,避免在未进入使用环节前出现沉淀呆滞和虚糜浪费。
2.使用环节(也叫消耗环节)的资产经营。
这一环节的重点是资产的成本管理和消耗管理。成本管理与消耗管理是资产管理的同一问题的不同侧面,不同的资产消耗会带来不同的成本变化,产生不同的资产经营效果。因此,在使用环节(消耗环节)应树立强烈的成本观念,围绕成本管理这一中心,强化对资产使用全过程的控制。在有效发挥资产效用的前提下,要尽可能降低资产消耗。铁路物资消耗占运输成本的30%以上,占工业制造成本的70%,占基本建设成本的65%,所以必须使资产消耗控制在科学合理的水平上,才能取得较好的资产经营效果。这里,基础工作是制订合理的消耗定额,并严格按照定额进行管理。目前,铁路运输企业中的机务(柴油、专用油脂等原材料的消耗)、车辆(各种配件、轴承的消耗)、工务(重轨、道岔等用料的消耗)电务(通信信号产品、电缆的消耗)等部门,是铁路资产消耗的重点部位。仅沈阳铁路局全年消耗的柴油即达68万吨,金额14亿元。柴油的消耗应作为消耗管理的主要项目,从验收入库、到上车使用进行全过程的严格管理,最大限度地减少跑冒滴漏,尽可能地降低单耗,压缩成本,提高资产经营效益。
这一环节的主要方法和手段是实行定额发料和微机控制。定额发料即严格按照定额标准发料;微机控制即通过计算机系统控制发料数量,加强成本监控。
3.储备环节(也叫库存环节)的资产经营。
资产在储备环节(库存环节)经营上的重点是压缩库存数量、缩短库存时间、加速周转次数、减少资金占用。具体方法:一是科学合理地确定库存资产品种、数量及储备天数;二是对现库存进行资产清查,确定来源、品类、规格、数量、价格等;三是及时处理超储积压资产,通过对内调剂、对外处理等方法将这部分资产盘活;四是防止闲置资产的新增,做到长线的、库存已偏多的、暂时不用的物资不准入库。已有库存的要加快收发结算速度。
4.废旧环节(也叫回收利用环节)的资产经营。
这一环节的重点是做好进入老旧残破阶段资产的回收再生工作,变废为宝,修旧如新,物尽其用,变无用之物为有效资源。在废旧资产的经营中,回收加工的最终目的是为了重新利用。铁路每年有大量的废旧钢轨、枕木、钢梁、机车和车辆,是一笔可再生利用的资产,应合理回收、深度加工、综合利用,使其转化为有效资产。
二、铁路物资部门资产经营的职能作用
随着铁路改革的深化和资产经营责任制的展开,铁路局作为资产经营的主体,职能作用发挥的如何至关重要。铁路物资部门在资产经营上的主要职能是管理职能和经营职能。
(一)管理职能
资产管理职能的重点是挖掘现有资金、物资潜力,解决资产状况不清、管理混乱、闲置浪费和被侵占流失等问题。要行使好管理职能,首先要在明晰产权的基础上,划分铁路各级物资部门的管理权限和管理范围:一是针对各物资管理部门、管理层次间的责权不明、界限不清的问题,加快进行机构体制的调整,明确和规范路局、分局物资管理机构与材料厂(分厂)的管理界限;二是要明确铁路物资管理部门或机构的市场主体地位,尽快建立起与运输企业之间的经济清算关系,使物资部门能够在市场机制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资产经营的运作。
为了配合管理职能的转变,还要做到:一是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计划经济的管理模式,建立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资产经营的管理模式:二是改革陈旧落后的管理制度和办法,形成一套适应资产经营的管理机制;三是改进过时的经营方式和手段,采用适应于资产经营的科学有效的经营机制;四是提高管理人员的经营素质,打好资产经营基础。
(二)经营职能。
1.研究资产盘活办法。面对市场经济和铁路建设发展的新形势,铁路物资管理部门的职能作用将更突出地表现为以市场经营主体的身份做好资产的开发、利用、盘活、创效,推进集约经营,促进存量资产的充分利用和合理配置,为铁路企业完成铁道部下达的盈亏计划,为实现铁路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做出项献。所以就不是一个简单的物资供应问题,要站在现有资产盘活、潜在资产空间、领域开发利用的高度,重新确定铁路物资部门的职能作用,重新思考资产经营的范围和领域,重新制定资产经营的对策办法。
2.管好用活资金。经营职能中最主要的一项是管好用活资金。资金流是物资流的货币表现形式,资产经营的最终效果要通过资金运用的效果来体现。近年来铁路物资部门与路外企业或管内各单位间产生大量欠款,大量流动资金挤占,说明资金经营状态不尽人意。为加强资金管理,一是要按照分工范围,明确路局、分局、站段物资机构各自应承担的供应责任;二是按照对资产运营关联程度的轻重缓急统筹安排采购资金;三是建立供应合同履行的保证机制,确保资金的及时到位和良性循环;四是加强资金结算速度,加强清欠力度,做好呆死帐的处理,以资金流的加速运动来促进资产的优化配置。此外,业务人员的资产经营意识必须提高,不能只管物不管钱,要随着经营业务的展开,掌握资金流转情况,以资金管理为中心开展经营工作。
3.搞好铁路资产的调剂。铁路机械动力设备台数和原值每年都以较快速度增长,1997年全局机械动力设备已达到5万余台,固定资产价值21亿元,但设备的利用率不足70%,实际运转率不足40%。从价值形态上说,只有一少部分资产在运转,大部分资产处于闲置状态。所以要通过调剂余缺,互通有无,将大量闲置的资产盘活。需要建立和完善物资系统的资产信息数据库,利用计算机网络的功能进行宏观调控和合理调配,减少占用,提高现有设备使用效率,积极处理多余设备。同时还要完善设备有偿占用办法,促使设备所在部门、单位增强资产经营责任。此外,还要采取强制报废、对外转让、对内调剂、实施封存等多种形式处理好闲置废旧的资产,发挥其最大效用,取得更大经济效益。
4.加强铁路资源市场的开拓。铁路企业由于点多面广,具有明显的地域优势;自身作为运输企业,运输条件更具优势;此外铁路企业又具备资产、资金雄厚,潜力与空间大的优势,具备以存量资产带动增量资产的有利条件。所以,铁路企业要通过利用好即有资源,带动相关资产的开发,在为主业提供物资供应保障的同时,探索发展综合贸易、专业批发、代理营销、加工配送、连锁经营等多种流通方式,通过物流、商流、信息流、资金流、人才流的有机结合,提高资产的经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