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临西县河西中学 054900
摘 要:文言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最棘手又最不可忽视的一部分。文言文教学质量的提高有赖于学生预习习惯的养成、朗读兴趣的培养、文言文实虚词的积累和理解能力的增强。
关键词:文言文 预习习惯 文意疏通
初中文言文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的份量,而且在中考中也占有一定的比例。但文言文的教学现状一直不乐观,学生难学,教师难教。下面结合我的教学实际,谈谈对文言文教学的几点思考:
一、培养学生预习的习惯
文言文这种文体的使用早已远离了我们的生活,而它本身所蕴涵的文化积淀又那么博大精深,再加之行文时有许多的特殊句式(如使动句式、被动句式、意动句式、省略句式、倒装句式),这就给学生学习带来了诸多困难。如果不重视培养学生预习的习惯,课堂上只是读这一关就很难过。尤其像初中课本里现在收录的长篇文章《陈涉世家》、《出师表》等,就更难让我们教得得心应手。那么,如何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预习文言文的习惯呢?首先,应该让学生明确预习文言文的任务,包括作者简介、写作背景、朗读课文和疏通文意。前两项只要求了解,后两项必须让学生落到实处。其次,老师要在上新课之前抽出一定的时间指导学生朗读,先要读准字音,更重要的是正确断句。如《湖心亭看雪》一课“湖中人鸟声俱绝”一句,如果不教给学生将“湖中”与后边断开,那么这个句子就无法读懂。最后,在上第一课时时,要加强对学生预习的检查,使预习的习惯能长久地保持下去。
二、用朗读来引领文言文教学
“书读百遍,其意自见”,读是学生走进文本的敲门砖。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几年来的经验告诉我:抓好文言文的朗读,既能增强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又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那么,如何抓好课堂上的朗读教学呢?
1.通过好学生先读,使师生发现问题。好学生的读,既能促进预习,又能准确了解学生在朗读时的难点。同时,对学生来讲,经过初次听同学朗读,肯定会发现自己在字、词、断句等方面与同学的不同,这样他们就会重视这些问题,在内心深处产生强烈的解决问题的意识。
2.让老师的范读(或听录音)来更好地解决问题。当教师范读课文时,由于先前学生已经注意到了自己与同学产生的不同问题,而他们又渴望得到证实,所以,他们听得更为认真、细致。
3.以全班齐读或分小组读来引领个别朗读能力差的同学。通过不同类型的朗读,绝大多数学生已能熟练朗读,但是个别学生还不能流利地诵读课文。这样,在部分同学的引领下,通过自己放声朗读,就会及时发现自己朗读的薄弱段落。最后,以平时朗读能力差而且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的朗读来鉴别朗读教学是否落到了实处。
经过前面几个朗读环节之后,绝大多数学生已能熟练地朗读课文,而朗读教学的真正问题却存在于那些学习差的学生身上。如果不能解决这些学生的切身问题,那么就真正变成了“差的越来越差”。所以,老师必须采取个别指导的方式,使他们度过朗读这一难关。
三、用疏通文意来务实文言文教学的基础
虽然在新课程背景下淡化了古文的翻译,但是学生如果连课文的基本意思都搞不清楚,又何谈他们对文章的理解?怎样才能做好这一环节中的工作呢?
1.以分小组疏通文意来带动课堂教学。教师把全班同学按四人一小组分配,在分配时应该注意好中差学生的搭配。这种分配每组人少,学生能充分利用有限的时间积极发言,提高学习效率。
2.教师明确指出本课要重点掌握的实虚词,使学生分清主次。如《爱莲说》一课,共有116个字,如果教师不能明确本课所要掌握的重点字词,学生就会哪个字词都放不下。相反,如果教师把“蕃、之、蔓、亵玩、鲜”等字词出示在黑板上,学生就会有的放矢,既节省了时间,又准确地掌握了本课的知识要点。
3.解决重点字词。在疏通文意后,教师指名解释板书的重点实虚词的意义,这样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反映出本课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在这一环节上,教师应让那些中差学生多发言,回答正确的,多鼓励、多表扬,以增加他们的成就感。
4.重视归纳。在古文教学中,我们经常会碰到一词多义和多词一义的现象。针对这一现象,教给学生最好的方法,就是总结归纳。
四、精心设计问题,使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增强文章的透明度
对于初中文言文的理解,教师对内容的分析不必究得过深。一来这样不符合新课程语文教学大纲的要求;二来也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最有效的教学方法就是教师精心设计问题,使课文内容透明化,这样就降低了学古文的难度。如在教学《陋室铭》一课时,教师可避重就轻,只提问:文中的“陋室”为什么不陋?这一问题贯穿文章的始末,既简单又指向明确,而且不至于令学生摸不清头脑,最后还加深了对文章的分析和理解。
总之,初中文言文的教学既要扎实地走好眼前的每一步,还要放眼高中的文言文教学。教师要制定计划,整体安排,转变观念。教无定法,只要我们不停地探索,教学质量一定会稳步上升。
论文作者:张海娜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6年12月总第2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14
标签:文言文论文; 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句式论文; 这一论文; 就会论文; 课文论文; 《素质教育》2016年12月总第22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