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云南楚雄 675005)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不同剂量黄体酮在治疗子宫内膜单纯型增生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取我校教学医院从2017年3月—2018年5月收治的66例子宫内膜单纯型增生患者作为本次临床研究对象,根据周期性用药剂量将其分为甲组(n=33)与乙组(n=33),其中甲组以10d为一周期给予黄体酮,乙组以14d为一周期给予黄体酮,两组每日用药剂量一致;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经不同剂量用药治疗2疗程后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结果:乙组患者经治疗2疗程后,其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甲组,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甲组,两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子宫内膜单纯型增生患者给予黄体酮,随治疗周期增加其临床效果随之增加,有利于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关键词】不同剂量;黄体酮;子宫内膜单纯型增生
【中图分类号】R711.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4-0095-02
子宫内膜单纯型增生作为临床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妇科疾病,其主要表现为月经期血量稀少、经期不规则出血及经期紊乱等症状[1],若不及时给予治疗,会进一步引发子宫内膜癌前病变,对女性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黄体酮作为治疗该病症的主要药物,对改善患者不良症状有着积极作用。但由于不同剂量所起到的效用不同;因而在本次研究中,将针对不同剂量黄体酮在治疗子宫内膜单纯型增生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展开进一步的观察和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校教学医院从2017年3月—2018年5月收治的66例子宫内膜单纯型增生患者作为本次临床研究对象,其中甲组患者年龄25~44岁,平均年龄(34.5±9.5)岁,以10d为一周期给予黄体酮;乙组患者年龄26~47岁,平均年龄(36.5±10.5)岁,以14d为一周期给予黄体酮;本次研究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经由我校教学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组间一般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其中甲组患者均于诊断性刮宫术后15~16天开始给予黄体酮(生产企业: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41902)治疗,每天两次,一次5mg,持续十天后停药;然后在月经周期的第15~16天开始第二疗程治疗,每天两次,一次4mg,持续十天。乙组患者自诊刮术后13~14天行黄体酮治疗,一次5mg,每天两次,持续14天。结束后若患者月经量较多则依照第一疗程继续治疗;若患者月经量正常,则从月经周期13~14天开始用药,一次4mg,每天两次,持续14天[2]。
1.3 评判标准
观察两组间患者经不同剂量用药治疗后;(1)临床效果 若患者经治疗后月经恢复,无不良炎症,且子宫内膜厚度在cm以下,则为显效;若患者月经恢复,不良炎症有改善且子宫内膜厚度有降低,但高于1cm,则为好转;若患者月经、不良炎症及子宫内膜厚度均无改善,则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率+好转率。(2)不良反应 包括下肢浮肿、乳房轻微胀痛等。
1.4统计学方法
组间观察数据应用SPSS19.0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数据用(%)表示,行χ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经不同剂量用药治疗2疗程后的临床效果
经两组数据对比分析(详见表1),甲组患者经用药治疗后,其临床总有效率为84.8%,乙组为96.9%;乙组的临床效果明显高于甲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子宫内膜增生是指患者的排卵功能失调,缺乏孕激素,使其无法对子宫内膜形成刺激,进而增生期不能进一步转变为分泌期,最终导致雌激素的撤退性或突破性出血;它主要分为单纯增生、复合增生与不典型增生三种类型,其中单纯型增生占据了70%[3],在临床中其常见症状为不规则阴道出血、经量不定、经期紊乱等,若不及时就医调整,则会导致女性不孕,并引发癌病;而导致该病症的主要因素则与肥胖、内分泌功能性肿瘤等有着直接关系。因此为提高针对子宫内膜单纯型增生的临床治疗效果,降低不良炎症反应的发生,在临床中主要以黄体酮为主要治疗药物,但在其使用过程中因不同周期、不同剂量也会对其临床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黄体酮是卵巢分泌的有生物活性的孕激素,对于女性子宫有着良好的镇定作用,通过替代孕激素来促进子宫内膜的生长成熟,进而转向分泌期;有相关研究中表明,黄体酮可以对雌激素作用下增生过长的内膜进行抑制并转化。因而在本次研究中,通过对两组患者在不同周期下给予黄体酮治疗,其中乙组经14天为一周期性的治疗后,其临床治疗效果随着用药量的增加而更加显著,优势突出,且治疗后的下肢浮肿、乳房轻微胀痛等不良反应明显降低,相较于以10天为周期的用药量,其临床应用效果更显著。
综上所述,对子宫内膜单纯型增生患者给予以14天为周期治疗,其随着黄体酮用药量随增加,临床效果也明显高于以10天为周期的低黄体酮用药量,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参考文献】
[1]陈霞.安宫黄体酮联合抗生素治疗子宫内膜炎的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7,11(11):4-7.
[2]连李斌,康汝光,张小菜.妇康片联合醋酸甲羟孕酮治疗单纯型子宫内膜增生症的疗效观察[J].现代药物与临床,2016,31(10):1621-1623.
[3]邹民,钟阳.复方玄驹胶囊联合黄体酮对人流后月经失调患者月经恢复及子宫内膜厚度的影响[J].当代医学,2017,23(21):148-149.
论文作者:郭晓敏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8月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28
标签:黄体酮论文; 患者论文; 子宫内膜论文; 剂量论文; 周期论文; 效果论文; 月经论文; 《心理医生》2018年8月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