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文综”命题导向谈地理教学之策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命题论文,导向论文,策略论文,地理教学论文,文综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综观三年的文科综合试卷,其命题特点主要映射为:(1)试题突出能力立意,加大了测试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力度。要求学生能把学科内、跨学科的相关知识点广泛串联起来,多角度、多层面去思考,分析,解决问题。(2)试题多从现实材料入手,所有“实际问题”的定位,均站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高度,选择社会热点、焦点问题来设题,并紧密结合当代社会生产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有机地渗透着人与自然、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现代意识。突出知识的学以致用、综合应用,旨在鼓励学生更多地关注社会并把学过的知识和社会实际联系起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外部世界,解决日趋复杂的现实问题。
“文综”命题的导向充分反映了素质教育的客观要求,涵盖了教育发展“三个面向”对人才的要求。下面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谈在“文综”命题导向下抓好高中地理教学的一些应对策略。
策略一:把握学科特色,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
“文综”试题所涉及的知识点不再强调覆盖面,带有明显的随机性,从侧重于考查知识转到侧重于考查能力,但我们切不能误解为不必全面掌握课本知识。恰恰相反,知识是能力的载体,只有当基础知识扎扎实实消化吸收后,学生的判断、推理才能正确无误,分析、回答问题才会严密,知识迁移才会灵活。那么,如何打好基础呢?
第一,要突出区位观念在地理学科中的基础地位 地理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联系,集中反映在区位(即区域位置)方面,这是学好地理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任务。建立区位观念,最好的方法是在教学过程中最大限度地使用地图,把区域地理中的经纬度位置、地形、气候分布、河流、矿产、工业点、农业区、交通线、城市等内容,在世界政区空白图和中国政区空白图上标注出来,把尽可能多的知识点落实到地图上。这样做,一方面可以把纯文字记忆和读图有机结合起来,凡是与地图有关的内容,都在图上标一标,可以减轻学生记忆的枯燥感,增强学习地理的兴趣,大大提高学习效率;另一方面,在反复使用和接触地图的过程中,世界和中国的区域位置图就会深深印烙在学生的脑海之中,建立起“思维地图”,这对学习地理和应对地理高考大有好处。比如2001年文综试卷第9~12题的图示位置的定位,只要学生的头脑中有“思维地图”的存在,就会觉得自然而简单。
第二,重视图像,体现地理学科的特色和优势 图像是地理事物的有效载体。由于图像试题的空间跨度大、综合性强、迷惑性大、知识间渗透强,所以图像试题的大量增加成为“文综”试卷地理试题的最大特点。因此,能熟悉和运用地图和其他图表,能绘制基本的、重要的图表,应是地理应试的基本技能。而要提高读图、析图、用图、绘图的能力以及知识的迁移能力,应在教学时对教材中的每一幅图从不同角度、方位、起因、后果、发展诸方面去挖掘。如“九月星空图”,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启发学生思考:(1)地平圈、天顶、方向及常见的恒星和星座等基本图意内容分析;(2)如何观察北极星?仰望夜空北极星周围的天体,它们绕北极星如何运动?(3)从赤道、南北极和其他纬度观察恒星的周日视运动轨迹;(4)思考为什么该图适用于9月1日21时,9月15日20时,9月30日19时等。
对于不同的图像系统都要进行针对性的练习。如:等值线图几乎成为每年高考必考的图像试题,原因是它可以简明而直观地表达地理学的基本原理、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空间结构和空间联系。对分析等值线图的能力要求高,从而成为以“能力立意”为主导的高考命题的“宠儿”,也就不足为怪了。因此,对等高线、等温线、等压线、等降水量线的基本特征不但要深入理解,而且要把它们放在具体的地理背景中,运用它们来分析地理事物,若能设计在等高线图中进行水电站坝址、交通线设计等问题,就很有针对性。
第三,重视地理主干知识教学,提高分析和应用能力 地理学科强调各要素因果关系的研究,具有区域性、综合性等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地理学科相对独立的思维能力要求。这种地理学科思维方式的培养,需要以对地理学科“主干”知识的全面、深入的理解为基础,而只有以这些扎实的基础知识为功底,才能具备“灵活运用知识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必须抓好以下构建起初高中地理知识体系的重要知识点的教学:(1)地图知识,突出地形图的综合应用;(2)地球知识及地球运动原理,突出时间计算和太阳光照图的分析;(3)气候特点、成因、分布,特别强调对具有特殊气候现象地区的形成因素的分析;(4)水体运动,突出洋流的分布及其影响;(5)板块构造学说,重点会分析一些地形、地貌及地壳的发展和变化;(6)生态学知识,用生态平衡原理分析社会生产和环境问题;(7)农业、工业及城市的区位因素及其具体运用;(8)树立正确的人地观,按可持续发展原理正确看待和分析粮食、资源、环境等全球性问题。对这些有规律性的“主干”内容的教学,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好梳理、归纳工作,强化知识的系统性,使学生在头脑中建立清晰的知识结构。
策略二: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平台,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基础教育不应只是知识的传授,而应立足于培养对学生终身有用的能力。传统教学虽有其合理之处,但它重结论轻过程,重传授轻探讨,重记忆轻创造,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受到了极大的制约。因而,必须摈弃那些不适应素质教育的教育观念,转变教育思想。比如,从以传授知识为主向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并重转变,从单纯重视教法向教法与学法并重转变,从教师的单向传递向师生间的多向交流转变;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主体转变,从封闭式教学向开放式教学转变等。教师应把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提升到战略高度,将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有机渗透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去,扮演好学生发展促进者的角色。
第一,丰富课堂教学形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课堂教学中,教师如奉行“填鸭式”教学形式,把学生当作被动接受的容器,从头讲到底,则其结果往往是言者谆谆,听者昏昏,学生没有学习的主动性,缺乏学习兴趣、求知欲望,最终会扼杀学生的学习要求。因此,教师要把新的教学形式引入课堂,丰富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1年第11期李钢老师撰写的《由一次地理创新教学课所引发的思考》一文,就是一堂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成功案例,不但对地震的相关知识掌握得很好,更在于大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在思考分析讨论中迸发出许多创造性的思维火花,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
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具体有:课堂教学中引入竞争机制,如进行知识竞赛;请学生分析教材的重点、难点,归纳、总结讲课内容,讲评试卷;精心设置高质量、多角度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启发引导学生在阅读地理课本过程中进行质疑问难,然后就某一教学内容,举办“答记者问”,请学生提问,或由学生解答,或由教师解答;根据所学内容,结合学生所见所闻所思所疑,进行课前五分钟演讲,加深和扩大所学知识,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让学生参与教具的演示(如地球的运动)、教具的制作(如天文伞)等。
现代教育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为课堂教学增加了新的课型,大大增添了课堂教学的活力和生机。地理学科比较侧重于宏观地研究宇宙环境、大气环境、海洋环境和陆地环境,以及人类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很多地理现象无法直接观察到,因此,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运用对于地理课堂教学显得尤为重要。电教媒体的运用可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和各个感官的活动,图、声、色、静、动、虚、实等齐用,增强了记忆效果,加快了知识的理解速度。
第二,培养能力,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文综考试”模式强调对学生的能力要求,所以,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应看成是地理课堂教学的首要任务。而能力只有在长期的训练实践中才能得到不断发展和提高。因此,对能力的培养主要应渗透于平时每节课的教学中。能力培养的线索,首先应定位在对知识的理解这个层面上,特别是对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理解;然后,进一步引导学生运用自己所学的内容分析、解决一些具体问题,理论联系实际,这个过程中潜伏着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如能很好地引导和挖掘,学生的学习能力会大大提高。比如,在讲授恒星日和太阳日示意图后,可以通过改变条件让学生思考:假如地球公转或自转方向相反,其他条件不变,恒星日和太阳日的长度是变长了还是变短了?这可以验证学生是否理解了恒星日和太阳日的示意图。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思考:一个人向西或向东运动,他所测量到的恒星日和太阳日又有什么变化,还可以让学生推算月相变化的周期等问题。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真正能够自主学习,教师要教会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如区域地理知识面广、量大,只有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才能事半功倍。学习区域地理,一要强调图文结合、图文转化;二要掌握知识线索:地理位置(纬度位置、经度位置和相对位置)一自然条件(地貌、气候、水文、生物及土壤)一经济发展(资源、工农业生产部门及布局)一城市等;三是运用比较法,经常比较、分析不同地区的异同点。系统地理体现的是各要素之间的成因联系,注重因果分析,要运用多因素、多角度、多层面的综合分析方法,目前倡导的“案例分析活动题”,正是一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提高综合分析问题能力的有效途径。
第三,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的自主发展,让学生从小课堂到大课堂,从课本到社会实践的过程中,通过学习、观察、调查、研究,得出结论,在多元、动态、开放的社会实践中求得全面发展。研究性学习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目的,强调一种主动探究和创新实践的精神,着眼于给学生终身受用的知识和能力,反映和适应了时代对教育的需求。但学生缺乏实践能力,不能把课本上的知识与实践活动联系起来,无法适应实践要求,对此,要组织学生参加实践能力的培训,帮助学生掌握各种实践方法,提高学生实践能力,而且要把新大纲拟出的26个题目列入备课计划,随教学进度不折不扣地去做,对学生的实践结论——“小论文”,要指导、批改、讲评。
同时,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还要挖掘社会、生活中的教学资源,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观察和理解整个世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为适应未来的生存和发展打下必要的基础。教师要经常收集并提供给学生一些与现实社会、生活有关的热点问题和焦点问题,对于这些问题,高中学生应该有一个基本的正确的认识。对于如何学习、研究这些专题性问题,教师应引导学生紧扣教材内容,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理解这些问题,真正做到学以致用。特别是涉及到文科综合,甚至更多学科知识的问题,要引导学生做好综合分析,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理论联系实际,解决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能使学生真正掌握终身受用的地理知识。
总之,文科综合命题理念下的高中地理教学应该重基础促能力,求创新获发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科学的思维,从而真正将地理和生活联系起来,将地理知识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