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杏石甘汤(农本方)合穴位贴敷治疗小儿外感咳嗽的临床研究论文_高阳东

高阳东

(山东淄博市桓台县兴桓路桓台中医院儿科 山东淄博 256400)

【摘要】目的:浅析和讨论麻杏石甘汤(农本方)合穴位贴敷治疗小儿外感咳嗽的临床研究。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于本院诊治的90例小儿外感咳嗽患儿,按照诊治先后顺序分组,每组各为4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西药治疗,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增加麻杏石甘汤(农本方)合穴位贴敷治疗,对比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和临床症状消除时间。结果:干预组患儿临床治疗有效率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22%,且两组患儿在肺部湿啰音、肺部干啰音、咯痰和咳嗽等临床症状消除时间对比上存在较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小儿外感咳嗽给予麻杏石甘汤(农本方)合穴位贴敷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咳嗽、咯痰等临床症状,且治疗安全性较高,值得在小儿外感咳嗽中进行大力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麻杏石甘汤;农本方;穴位贴敷;小儿外感咳嗽;临床研究

【中图分类号】R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19-0146-02

咳嗽是儿科中较常见的一种疾病,也是小儿感冒较多见的临床症状之一,尤其是小儿外感咳嗽,多发于急性气管炎、支气管炎、呼吸系统感染疾病和肺炎等,对患儿身心健康会造成极大不利影响,现阶段,临床上主要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比如止咳化痰、消炎和抗病毒等,用药初期效果较好,但长期使用患者极易对药物产生耐药性和依赖性,且临床效果大打折扣,因此需寻找高效且副作用较少的治疗方法[1]。本次实验选取90例小儿外感咳嗽患儿,分析麻杏石甘汤(农本方)合穴位贴敷治疗的临床研究,具体实验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于本院诊治的90例小儿外感咳嗽患儿,按照诊治先后顺序分组,对照组和干预组各为45例,所有患儿病情诊断均符合小儿外感咳嗽临床标准,患儿年龄分布于9个月~8岁,平均年龄(3.94±0.89)岁;其中男患儿50例、女患儿40例;病程分布于2~9天,病程均值(3.76±1.51)天。本文90例患儿在临床症状、发病时间等一般资料方面未呈现出统计学差异(P>0.05),可进行对比。

1.2 方法

对照组患儿实行常规西药治疗,即每天为患儿使用氨溴特罗溶液、利巴韦林颗粒和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等各三次,每次分别口服6ml、0.15g和4g,连续治疗1周;而干预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麻杏石甘汤(农本方)合穴位贴敷治疗,具体内容:麻杏石甘汤药材主要包括太子参、浙贝母、桔梗、炙甘草、杏仁和麻黄各6g、石膏20g等药材,将这些药材制作成颗粒,每天口服一剂,分成早中晚三次口服,农本方实际使用量可根据患儿年龄和体质进行确定,另外穴位贴敷采用咳喘膏进行治疗,咳喘膏主要由山奈、肉桂、干姜和附子等药材制备而成,取黄豆大小的咳喘膏放置在20mm×20mm的胶布正中,贴敷在患者双肺俞穴和天突等穴位,每24小时更换一次药物,连续治疗1周[2]。

1.3 评估标准

结合《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对本文患儿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估,标准:若患者咳嗽、咯痰等临床症状经治疗后得到明显缓解或者消除,根据听诊结果可知患者肺部干、湿啰音得到显著改善或消除,即治愈;经过治疗后,患者咳嗽、咯痰等临床症状所有改善,且听诊结果表明患者肺部干、湿啰音逐渐清晰,即好转;当听诊结果显示患者肺部干、湿啰音无改善依旧浑浊,且咳嗽、咯痰等临床症状未改变,甚至更加严重,即无效,临床治疗有效率=好转率与治愈率之和;另外,观察和记录患者肺部湿啰音、肺部干啰音、咯痰和咳嗽等临床症状消除时间[3]。

1.4 统计学分析

将患儿临床治疗效果和临床症状消除时间录入SPSS20.0软件,描述定数资料用百分率(%),检验行t,定数资料用χ2进行检验,用(x-±s)进行描述,将P值<0.05作为统计学意义成立的依据。

2.结果

2.1 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对比

通过下表1内容得知,干预组患儿治愈28例、好转15例、无效2例,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5.56%,对照组患儿治愈17例、好转20例、无效8例,临床治疗有效率为82.22%,两组患儿临床治疗效果对比存在较明显差异(P<0.05)。

3.讨论

小儿外感咳嗽是儿科较多见的一种疾病,其发病原因与病毒感染等有关,多发于支气管炎、急性气管炎和呼吸道感染等患儿,其临床症状为肺部湿啰音、肺部干啰音、咯痰和咳嗽等,严重影响到患儿身心健康,中医学认为该疾病由外邪内侵、脏腑娇嫩等引发,可采用麻杏石甘汤(农本方)合穴位贴敷治疗进行治疗,作为一种辛凉重剂经典方,麻杏石甘汤对治疗小儿外感咳嗽等肺部疾病具有显著的效果,其中的太子参能生津补气,起到祛邪效果;浙贝母具有散结清热、化痰止咳等功效;桔梗能起到祛痰止咳、开宣肺气等效果;炙甘草能平喘清肺、止咳;杏仁具有平喘止咳、宣利肺气等功效;麻黄可宣肺平喘、解表、促使患儿发汗等效果;而石膏起到清泻肺热、温润肺部等作用,这些药材合并使用具有较好的解热镇咳、调节免疫力、抗病毒和抗炎等效果;而穴位贴敷治疗主要采用咳喘膏,其中的山奈和干姜能止咳散寒、温肺化饮;肉桂和附子具有走窜辛温、促使药物渗透皮肤等效果,这些要药材制作成膏药贴敷于患儿双肺俞穴和天突等穴位,能发挥着调理肺气、镇咳抗炎、改善器官痉挛和提升免疫力等效果[4]。

根据本实验结果显示,干预组患儿临床治疗有效率(95.56%)明显高于对照组(82.22%),且干预组患儿肺部湿啰音、肺部干啰音、咯痰和咳嗽等临床症状消除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临床效果对比呈现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反映出,麻杏石甘汤(农本方)合穴位贴敷治疗小儿外感咳嗽的临床效果较显著,能有效改善患儿咳嗽、咯痰和肺部干、湿啰音等临床症状,且用药副作用和不良反应较少,有助于提高临床治疗效率,在小儿外感咳嗽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进行大力推广应用。

论文作者:高阳东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7月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3

标签:;  ;  ;  ;  ;  ;  ;  ;  

麻杏石甘汤(农本方)合穴位贴敷治疗小儿外感咳嗽的临床研究论文_高阳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