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课文教学处理艺术谈——从三对辩证关系谈语文课文教学中的创新求真,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课文论文,高中语文论文,语文论文,辩证关系论文,艺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语文课的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艺术贵在创新、求真。当今的语文教学应在创新、求真中求得发展。语文课的创新求真主要表现在对课文教学的处理上。下面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三点看法。
一、具体与抽象:具体的课文教得抽象些,抽象的课文教得具体些
课文有具体与抽象之分,文学类的作品一般来说是属于具体类的,学生容易读懂;政论类和说明类的文章大多是属于抽象类的(抽象在说理或概念上),学生容易遇到阅读上的障碍。因此,教师在课文的处理上就要注意到从实际出发艺术地处理:具体的课文教得抽象些,抽象的课文教得具体些。
鲁迅的《祝福》是一篇情节很具体的小说。作为高中学生,阅读这篇小说,理解它的基本情节,把握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没有什么大的问题。因此,教学时就没有必要教得很具体,也就是说在教学设计上不能把问题设计得过小、过于具体。如“对祥林嫂眼睛的四次描写有什么作用”或“对祥林嫂的肖像描写有几次,作者为什么要反复描写祥林嫂的肖像”等问题就设计得太细,太具体,它不利于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把握,也不利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一篇课文的教学需要有一个能带动整篇课文教学的问题的设计。问题设计得太小、太具体不能带动整篇课文的教学,相反,会把一篇课文肢解开来,造成阅读认识上的多枝节与多视点。实际上,我们都知道,《祝福》表现的主题是悲剧性的,那么,造成这个悲剧的原因是什么呢?这是教学这篇小说时需要我们引导学生思考的问题。只有解决了这个问题,才能说是读懂了这篇小说。因此我们在教学这篇课文时不妨教得抽象一些,以引导学生去思考这篇小说所表现的深层问题。笔者在教学这篇课文时,依据这样的思考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
(1)她嫁给贺老六后,为什么“人们仍然叫她祥林嫂”?(表现封建社会夫权对妇女的束缚)
(2)小说中除了表现夫权对妇女的束缚外,还有表现族权、神权对妇女的迫害的情节,你能从课文中找出相应的情节来吗?
(3)许寿裳认为,《祝福》的主题不是“惨在狼吃了阿毛,而是惨在礼教吃了祥林嫂”,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请结合课文来谈。(引导学生思考造成祥林嫂悲剧的社会背景)
(4)为什么鲁迅的小说取名叫《祝福》,而根据小说改变的电影名却叫《祥林嫂》?(因小说是通过祝福来体现祥林嫂的悲剧的)
这四个问题是统一在一起的,其中起带动作用的是第(1)个问题。实际上能带动全文的也就是“人们仍然叫她祥林嫂”这句话。这几个问题设计得有点抽象,但问题所蕴涵的思维却很深,又不偏离教材,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文本意识和阅读文学作品的思考能力、审美能力。
文章的抽象或在说理上,或在概念上。对于抽象的文章要具体化地教,要善于把那些理性化或概念化的内容,通过借用教学手段使之具体化,以起到化抽象为具体的效果。如江泽民的《在庆祝北京大学成立一百周年校庆大会上的讲话》是一篇议论文。上这篇课文时若仅按一般议论文的上法去上,讲几个论点,分析几个论据的运用,解析一下论证方法,那么,就上不出这篇课文的大器来,会把课文上死,这势必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我们在教学处理上艺术化一些,抽象课文具体上,那么就可以使课文上得活起来。在上这篇课文时笔者是这样做的:
(1)制作课件,借助多媒体展示北大百年来的重大事件,让学生从了解北大的历史入手把握《讲话》的背景;
(2)课外从网上查阅资料,了解国外媒体和国人对北大百年来的评价;
(3)指导读,读出北大的风貌,读出北大的精神,并交流从网上查阅的资料,以此佐证《讲话》中所提到的北大风貌和北大精神;
(4)组织一次演讲,学习演讲。
这样,课内课外结合了起来,把抽象的课文内容具体化了,它不仅使学生掌握了课文的内涵与精神,也让学生学习了演讲,使学生的多种语文能力得到了训练。
二、长与短:长课文要短教,短课文要紧拉慢唱
长与短的问题是一个教学节奏的问题。现行语文教材所选用的文章篇幅有长有短,长文如何教?短文又如何教?这就涉及到一个教学节奏的问题。现在,我们普遍提倡教学的大容量快节奏,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并不是这样。据笔者所知,目前的课堂教学不是快节奏,而是慢节奏,一般课文要上三个教时,长一点的要上四个教时,甚至更多。笔者以为,问题存在的原因是缺乏对课文的艺术处理。教学的实际应该是该快就快,该慢就慢,教学的真正艺术是能做到长文短教,短文紧拉慢唱。
长文短教对教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它要求教师有较强的文本意识,能把握课文的精髓,善于取舍,设计出能统率全文的核心问题或教学思路来,并以此展开教学。如在上《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时,笔者打破了教参的教学目标定位,将该课的教学目标定位在“文学鉴赏与评论”的高度上。整个教学过程分两步:
一是鉴赏课文,重点指导学生读课文,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读出感受来,并组织讨论,让学生交流读的感受,展开初步的讨论,进入鉴赏的第一阶段——感知阶段;二是以评价金圣叹评注《水浒》的妙处为契机,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深层次的赏析——对课文中的人物等作出个性化的评价。
这样的教学定位使课内课外结合了起来,既照顾了课文本身,又在课文的基础上作了相关拓展。虽然这篇课文的教学只用了两个教时,但整个教学过程都处在师生互动交流的过程中,且教学的过程始终是紧扣文本展开的,学生在有限的课时内学习了鉴赏文学名著的方法,完成了预设目标。
长文短教,教师心中要有学生,要重视学生的活动,真正把学生放在学习的主体地位上,要通过各种语文学习活动把学生带入自主学习的情境中去,如创设课外语文学习的情境,鼓励学生课外通过多种途径解决学习上的问题,重视课内教学讨论活动的组织等。长文短教,还要教师解放思想,要少讲精讲。这两点是保证长文短教得到落实的基础。
长文要短教,那么短文呢?笔者认为,短文则要紧拉慢唱。紧拉慢唱不同于长教、多教。教学中的紧拉慢唱是一种艺术,这中间包含着教学手段和教学过程的调控。现行的语文教材精选了许多名家的短小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内涵深邃,思想高远,艺术精湛,很值得品悟。对这些课文只有细细地品,才能品味出其精义,领悟出其思想内涵。若匆匆结束,那么就不能品出课文的汁味来,就不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影响。因此,短文的教学要紧拉慢唱。
语言的品味在长文的教学中是很难完美地解决的,但在短文的教学中则是一个优势,如词语辨析,语句辨析等可以在短文教学中得到加强。汪曾祺的《胡同文化》通过写北京的胡同,反映了北京人特有的心态,文章的语言有的朴实,有的典雅,两者结合,富有表现力。在上这篇课文时就要指导学生通过细细地品味文中的词语或句子,来领悟作者在文中所表现出来的思想内涵和艺术魅力。如:“虾米皮熬白菜,嘿!”“睡不着,别烦躁,别起急,眯着。北京人,真有你的!”“西风残照,衰草离披,满目荒凉,毫无生气。”这些句子就很值得品味。
孙犁的《荷花淀》在高中教材中,相对其他节选的小说来说是属较短的课文,教材的编者将它列为课内阅读类,但这篇小说的语言很有特色,因此,笔者将它列为重点课文来上。在教学思路的设计上,笔者以突出语言鉴赏训练为主,训练中将语言、思维、审美结合起来同步训练,紧拉慢唱,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这篇小说中有多个层面的对话,这些对话都可以作为训练的内容。如“夫妻话别”是属于小说的第一层面的对话,这里的对话很值得揣摩。教学时笔者设计了这样的几个问题:
(1)这个情节的对话中你觉得哪句话最能体现女人的特点?这句话有什么含义?表现在哪个词上?(这句话是“你总是很积极的。”“总”很有表现力)
(2)“我不拦你。但家里怎么办?”这里有个标点不能改动,你看是哪个标点?为什么?同样在水生对妻子说的话中也有一句话的标点不能改动,这个标点是哪个标点,它表现了男人怎样的心理?(这句话是“你不能被敌人抓住。抓住了要和他们拼命。”句中句号不能改动)
这样的教学体现了语言、思维、审美相结合的语文教学原则。事实证明,短文紧拉慢唱,只要处理得当,其教学效果是明显的,也是受学生欢迎的。
当然,笔者说长课文要短教,短课文要紧拉慢唱并不是绝对的。教学设计应视实际而定,具体的情况应具体处理,一篇课文的教学时间该长则长,该短则短,长和短的教学时间是相对而言的。笔者只是想说,我们的课堂教学要尽可能地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尽可能地将课文上得实在一点,尽可能地避免课堂教学中的多余水分,这是语文教学创新求真、低耗高效的重要保证。
三、深与浅:深的文章要教得浅一点,浅的文章要教得深一点
深和浅是相对而言的。所谓深是指那些作品主题隐晦含蓄,表现手法特殊,给阅读理解带来一定难度的文章。所谓浅是指那些明白如话的文章。教学中常常是:深的文章(如鲁迅的作品)教师惟恐学生弄不清,问题一个又一个,分析时面面俱到,结果是越讲越难,越讲越糊涂;而对于那些浅文章则由于浅,便没有好好地挖掘,只是随便一上,结果对文章中内蕴的深层的东西没有把握。这样的教学,实际上是教学的浪费。笔者以为,科学的做法应该是:深的文章要教得浅一点,浅的文章要教得深一点。
《拿来主义》一文语言犀利、幽默、深邃,无论从思想内容,还是从语言运用、表现手法来看,都可以算是一篇有深度的文章,但由于写作年代较早,今天的学生学习这篇文章是有一定难度的。对此类文章的教学,教师要化深为浅,从一个角度入手,让学生去领会文章所表现的思想内涵。笔者在教学设计上选择了“精读”,从精读入手揣摩语言,把握主旨。教学中要求学生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从领会文章的关键词语、关键句子的内涵和表达作用着手,联系上下文,对语言的深层涵义、感情色彩等进行辨析、品味,领会其内涵和表达作用,进而把握作品的思想内涵。再如沈从文的《边城》,今天的学生学习这篇文章也是有难度的。要让学生真正读懂这篇文章,教师就要化深为浅。教学中不必过多地去追究作品中的细枝末节,而是应当抓住主要情节,引导学生去领会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翠翠的爱”和“民风民俗的美”,从这两点着手就可以总揽全文,把握教学,使文章的教学深入浅出,教出新意来。
深入浅出地教学是很难的,它需要教师有很深的功底。教学不是把问题教难,而是应当把问题教浅。《祭妹文》《论积储疏》是很深的文章,教学中如何将它简单化,就是教师的本领。这种本领是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必须具备的。
下面再谈谈浅文章的教学。浅文章明白如话,明白如话的文章如何教?这很值得探讨。实际上,教学难就难在明白如话的文章的教学上,因为浅,所以往往不太引起教者和学者的重视。
浅文章可以教得深一点。如何教得深些?笔者认为,需要在挖掘上下工夫。一篇优秀的文章,它的优秀并不仅仅表现在某一个方面,它往往是体现在多方面的,这就需要我们努力地去挖掘,如在知识教学、能力训练、思维训练、审美训练等方面都可以进行挖掘。浅文章的教学不仅要见到树木,还要看见森林。如《项脊轩志》是一篇比较浅显的文言文,仅从字面、内容来看,这篇文章很容易学。但教学这篇文章如果仅仅停留在对字面意义、文章内容的理解上,那么,这篇文章的精髓便没有真正学到。我们应该在教学生理解字面意义、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如文中所内涵的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表达事物的真挚情感和“不事碉琢而自有风味”的语言风格等就很值得我们去体味。
当然,笔者说浅文章要教得深一点,并不是说在教学中随意地耗时,而是说要善于对浅文章进行挖掘,在挖掘中真正学习文章的精髓。笔者认为,教学中任何无端的耗时都是大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