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代社会经济与科技飞速发展,公路建设直接关系着社会群体出行效率与生活品质,因而受到国家与社会的高度重视。公路施工是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基础性工程,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以其自身良好的抗压性、稳定性和耐久性等优势,在公路施工中发挥着重要的价值。为促进公路使用功能的有效发挥,加大力度探讨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在公路施工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关键词:公路工程;路面施工;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
引言
目前,公路工程成为了我国基础建设过程中的主要项目。沥青混凝土路面是公路施工过程中的主要内容,沥青混凝土的施工技术水平对整个公路工程质量具有密切的联系。在公路工程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根据每道工序规范需求进行严格把关,避免出现公路质量通病,保证整体的工程施工质量能够合格,并且努力实现目标的优化。所以,相关工作人员就要进一步研究,使用全新的工艺、技术,对工作的条件进行改善,有效提高工作的效率,从而使公路事业能够快速发展。
1 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准备
在我国公路事业稳定发展的背景下,当进行公路工程的施工时,沥青混凝土路面逐渐成为其主要构成部分,施工技术水平更是关系到公路整体质量,因此,为了提升公路工程施工质量,要求施工企业认真做好前期准备工作,以促进公路工程施工的有序进行,提高公路施工质量。
在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建设初期,其施工准备具体包括以下几项工作:第一,沥青混凝土的配合比。在进行沥青混凝土的施工时,对其配合比的设计,通常需要经过三个阶段,即目标、生产、已经生产等几个阶段,要求施工人员严格按照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要求,对其施工材料进行配合比的制定,确保材料具有较高的质量标准。第二,检测试验。一般情况下,在对沥青混凝土路面进行检测试验时,其试验段是以150m长度为准,通过试验段的相关操作,以便获取有效数据,例如:混合料的初压与复压、终压温度等;在施工过程中,对于摊铺速度和系数等相应设定,确保各项验证均满足生产标准,能为更好的施工奠定基础。
2 公路工程路面施工中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
2.1 配置沥青混合料
在不同因素的影响和约束中,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如果材料没有及时运输,从而使摊铺机停机、熨平板热态混合料表面出现压痕,导致公路路面出现台阶,因此严重影响了路面的平整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进行施工之前就要根据具体的施工需求对施工机械能力及功能性进行全面的计算,在倒车时要通过相关工作人员指挥,保证能够和摊铺机相互协作,避免出现车辆碰撞问题,以此使路面平整度能够进一步提高。其一,以施工需求为基础选择施工拌料的机械。只有选择合适的拌制机械,才能够有效保证沥青混凝土拌和的质量,从而使拌和机械生产能力能够有效满足公路施工需求。拌制机械要能够自动实现材料拌制需求,实现数据的分析,并且计算生产量,还能够对拌和质量进行全面的分析。其二,在选择沥青加热机械的过程中,要对机械性能及供需能力进行全面的检测,保证和拌和机械作业协调性。在运输材料时要将时间控制在1h之内,并且还要以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确定材料板的比例,保证冷热供料之间的平衡性。
2.2 运输
在进行沥青混合料的运输时,自卸车属于基础设备之一,其承载量通常会超出15t的标准,内部底板为金属结构,同时呈现干燥清洁的状态。在油水混合物中,应该根据1∶3比例进行侧板和底板的涂刷,在提高自卸车整体保温效果的同时,还需要保证其清洁性。车辆运输过程,需要保持其稳定性,降低离析情况的出现,整个摊铺过程,摊铺机和运输车间应维持30cm距离。
2.3 摊铺
混合料与熨平板间存在温差时,往往会造成混合料的粘连,最终出现摊铺质量持续下降的问题,对此,在进行整个摊铺时,需要对预热措施进行合理应用。在预热前期,应做高度与横坡的调节,保证熨平板呈现最佳状态,30min预热操作后,将其温度控制在130℃标准。在整个摊铺过程中,摊铺机还需要以梯队形的方式同时施工,间隔控制6~7.5m,重叠宽度则以25~30mm范围为准。
2.4 碾压
在对沥青混合料进行碾压时,振动与静压等碾压装置的应用比较常见,其碾压主要分为三个环节,即初压、复压和终压。初压进行1次,在进行初压时,稳定与平整属于基本要求,在实际施工过程,需要综合运用镇压、双驱动双钢轮静压;提高路面的密实度属于复压的关键,一般情况下,轮胎与震动的应用,需要在实际操作过程进行时间、温度的有效控制,温度维持在80℃,并在完成初压后进行复压;在消除整个轮迹后,即可实现终压的目的,然后以设计角度进行,确保其平衡度得到显著提高,碾压进行2次,并运用双钢轮式压路机进行碾压;速度维持在4km/h,上层碾压温度100℃、下层碾压温度130℃,70℃属于碾压后的最佳温度。
3 加强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的措施
公路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对于沥青混凝土路面来说,因其在施工中占据重要作用,故施工企业应该重点关注其施工质量,即对其施工质量进行有效控制,并根据相应标准进行相应计算,并针对可能发生情况予以充分考虑,确保自然环境造成的影响得到有效控制。在公路工程路面的施工中,还应该根据施工现场和地质条件等,全面分析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以保证公路工程具有较高的质量标准,进而提升公路施工安全性,延长公路工程的整体使用年限。基于此,加强公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的措施包括:第一,对施工秩序进行修整,以实现建设市场行为的规范化目的,从而进行项目法人职责的贯彻落实,确保项目法人认真做好工程质量相关的管控工作。第二,为了提高整体质量,需要保证施工工艺具有科学性与规范性的特点,使其成为工程建设的重要内容。其中,施工工艺和施工技术的高低,往往会对工程建设水平造成直接影响。第三,对管理体系的完善,确保公路工程具有较高的质量水平。公路路面的施工过程中,应科学构建完整的监理制度,通过监理水平的提升,实现控制工程质量、减少投资成本以及缩短工期等目标。第四,因为公路工程和社会经济的增长、人们生命安全密切相关,所以应保证公路工程施工方法的合理性,避免发生裂缝和渗漏,对工程的使用寿命造成不利影响。同时,还应在满足施工质量要求的基础上节约成本,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结束语
国民经济的发展情况与公路工程建设具有一定的关系,这些年我国公路的建设水平提高,对公路建设的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施工期间,采用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法,不仅会决定最终的施工质量,更为重要的是,还会对大众的生命安全产生影响。所以,施工单位要运用科学合理的施工方式,并逐步完善施工管理体系,确保施工工艺的合理性,避免在施工期间发生裂缝、渗漏的情况,只有这样才能够确保最终的施工质量。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相关工作者要重视有关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乔文庭,刘磊.公路工程路面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论述[J].科技创新导报,2017,14(19):65-66.
[2] 李冰.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公路工程路面施工中的应用[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7,40(02):45+47.
论文作者:韩云良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24
标签:沥青论文; 路面论文; 混凝土论文; 公路论文; 公路工程论文; 施工质量论文; 过程中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