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中专校;汽修专业;产教融合;工学结合
目前,由于受到职业教育和汽修专业企业的体制机制等影响,关于汽修专业人才培养的供需关系在人才结构、质量及水平上有严重的分割现象。而促进汽修专业的产教融合、工学结合,有利于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改善人才供给不对等的状况,满足企业和社会发展需要,这对于顺应新形势,提高汽修专业的教育水平和质量,保障学生充分就业,促进行业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汽修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及问题
(一)观念陈旧老套
首先在思想上没有完全打破思想禁锢,缺乏工作活力,导致难以适应不断变化发展的新实际,在实际市场中可以看到,职业院校培养的汽修人才往往与汽修市场所需人才标准和要求脱轨,人才最终是要走到企业中的,没有真正认识企业和学校之间的联系,对于学生个人、学校、企业都是相当不利的。
(二)学生能力与行业要求不符
人才培养方案对汽修市场所设的各工作岗位要求的人才不能适应。在全国各地区设置的汽车后市场职业岗位多种、多类别,针对性比较强,而中专院校拟定的人才培养方案太过宽泛,没有以职业岗位能力为引导,导致学生所具备的能力往往与职业岗位不匹配。
(三)校企合作缺乏积极主动性
由于学校和企业之间缺乏共同的关注点和利益点,致使汽车生产厂售后服务企业极少主动参与到校企合作中来,双方缺乏共识,没有利用人才资源来构建校企之间的交集,双方缺乏统筹协调,着力点弱甚至没有。
二、在汽修专业中实行产教融合、工学结合的方法与途径
(一)增加实践教学,体现办学特色
实践教学对于汽修专业课程而言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适应岗位的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实践教学不仅需要校内教师队伍加强实践经验积累,同时还需要外部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到校授课,来讲解一些技术性的理论知识,比如发动机的运行原理、汽车发动机的构造等等。并且学校要加强与企业之间的沟通,为学生提供实习顶岗工作的机会,企业则安排经验丰富、技能卓越的工作人员指导学生实践,促使学生将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操作上,一方面增强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又可以强化知识,从而激发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另外,学校可以鼓励学生在校内考取专业资格证书,在离校前完成必要的岗前培训工作,以便更好、更快地适应工作。
(二)建立实践教学体系,保证合理科学
不管是企业还是学校,都应当保持双方的密切沟通,实现资源的共享,从而建立合理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在设置实践教学内容时要与专业课程的教学进度协调一致,促使学生能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掌握实践技能。企业则在设备配置上发挥作用,适应市场需要更新设备,为学校教学提供良好的实训基地和设备环境。学校充分发挥整体培养优势,保证在汽修专业中有需要实践的课程都做好具体安排,有足够的学时让学生掌握相关技能。例如在汽车检测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安排学生有两周的汽车拆装实训课,两周的汽车保养实训课,两周的汽车电器的线路检修实训课,两周的汽车故障排除实训课等等。有利于学生练好扎实的基本功,并为将来提高自身的职业能力和素养打下坚实基础。
(三)形成紧密的校企合作关系
中专院校的主要职能在于为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中坚力量,也就是更好地为当地的企业服务,企业与学校之间是由人才形成纽带连接在一起的,企业需要人才支撑发展,学校需要培养人才,学生个人则需要广阔的发展平台,因此要实行产教融合、工学结合,学校与企业则必须形成较为紧密的合作关系,促使学生能够工学交替,到企业中学习,吸收和采纳企业的文化和理念,引入学校中,真正地做到产教融合、工学结合。由此以来,学生能够在校与社会接轨,了解到相关的实践内容,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汽车维修企业的实际生产中去,方便学生了解和把握整个汽修行业的工艺。同时,为了加深校企合作,学校可以承包企业的一些项目任务,不仅能够保证学生有实践学习的经验,而且能够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实现双赢。校企双方要注意化解工学之间的矛盾,鼓励学生利用寒暑假到企业顶岗实习,大大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和专业技能。
总而言之,中专院校要想培养出高素质的综合型人才,就必须与企业联合起来,结合市场规律,考虑双方发展需要,为汽修专业的教育教学寻找创新突破点,切实体现出专业的实践性和操作性,让学生满意就业,让企业满意用人,通过产教融合、工学结合推动职业教育发展。
参考文献:
[1]马海兵.“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模式在汽修实训基地的实践研究[J].时代汽车,2017(22):41-42.
[2]江传林,王建军.“产教深融合 校企真合作”是培养汽修专业人才的重要途径[J].中国培训,2018(08):72-73.
论文作者:宋亚丽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15期3批
论文发表时间:2020/1/9
标签:汽修论文; 企业论文; 工学论文; 学生论文; 学校论文; 专业论文; 人才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15期3批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