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后浇带施工技术;房屋建筑;工程;应用
引言
房屋建筑需求不断扩大,后浇带技术在施工中的应用可以提高建筑质量,解决钢筋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因温度等原因产生的裂缝问题,防止温度的影响,使房屋的使用更安全,降低房屋的安全风险。
1 房屋建筑后浇带的基本功能
1.1 沉降差的控制
在房屋建筑、裙房结构和基础设计时,呈现整体性特点,然而,通过后浇带的施工使其暂时断开,在完成主体结构的整个施工后,即完成50%以上沉降量后,通过浇灌的方式进行有效连接,使高低层形成一个整体结构。在实际设计过程,需要对两个结构不同受力情况予以分析,以便于对其进行针对性强度校核。在整体计算后,需要考虑沉降差产生的附加力,相关调整措施包括以下几点:第一,调压力差,由于主楼整体荷载较大,通过整体基础减少土压力,增加埋深,确保附加压力得到显著改善。第二,调时间差,首先完成主楼的施工,在基本建成的基础上,保证沉降的稳定性,然后进行裙房的施工,以达到最佳施工效果。
1.2 降低温度收缩造成的影响
对于新浇混凝土而言,在其硬结过程往往会出现收缩现象,而在受热作用下,其他建成结构也会随之发生膨胀,当受冷后呈现收缩。因此,混凝土的硬结收缩多数是在施工后1~2月竣工,温度变化属于影响结构的主要因素。一旦混凝土变形受到约束,结构内部会产生温度应力,如果情况相对较为严重,构件则会出现裂缝。而后浇带的预留,能够实现混凝土的自由收缩,进而降低收缩应力。
2 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建施工中的应用
2.1 混凝土施工
对房屋建筑的沉降值需要达到房屋建筑施工的规定标准,对后浇带的施工操作也必须要符合所有的施工工序和要求。为了确保后浇带混凝土的地下施工缝能够得到有效的处理,需要对后浇带两侧的混凝土进行强度控制,提升混凝土的强度,并且对混凝土的浇筑作业要进行补偿收缩,在后浇带两侧的混凝土施工完成之后要采用单层的钢板进行隔断。另外,为了确保房屋建筑后浇带结构的施工稳定性和后浇带混凝土施工的强度,在进行混凝土的浇筑施工时,要确保混凝土两侧的浇筑温度高于后浇带混凝土的施工温度,并且尽量保持后浇带混凝土两侧的浇筑温度处于高温状态。最后,还要对混凝土浇筑的接缝进行一定的处理,对混凝土浇筑时出现的浮浆进行处理,确保后浇带混凝土浇筑施工的良好应用。
2.2 钢筋施工
在房屋建筑后浇带施工中应用的钢筋材料的直径要求最小为16,钢筋材料主要应用在梁筋和墙柱筋的施工上,施工的方式要采用直螺纹的施工方式。如果在施工时选用的钢筋规格有变化,那么就要对钢筋进行搭接或者是焊接处理,为了提高钢筋施工的强度还可以进行一定的附加施工,无论哪种施工方式都是为了确保房屋建筑后浇带的施工质量和房屋结构的稳定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 模板施工
房屋建筑的后浇带施工有很大一部分是需要采用,模板进行施工的,比如:顶板梁、墙体、底板,这些都是后浇带模板施工的重要部分,也是对房屋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房屋建筑后浇带施工中的模板一般是采用竹胶板制作而成的,再将竹胶板制作成梳子型,采用钢管或者是木方龙骨进行支撑。具体施工中,支撑和模板是需要互相协调的,这种模板也主要应用于对顶板梁的施工。固定模板施工时,采用钢丝或者是钢丝网进行固定,对于施工中的施工缝预留的位置等要信息细致的施工。为了防止施工漏浆象,可以在混凝土的表面与模板的接缝处进行封堵。另外,房屋建筑在进行后浇带的施工时,后浇带两次的混凝土施工要进行悬挑施工,在确保混凝土的施工强度符合房屋建筑施工标准时,才可以将模板拆除,在进行拆除之前,还要注意对后浇带混凝土的强度进行测试,提升房屋建筑的结构稳定性。
3 房屋建筑后浇带施工技术应用的注意事项
3.1 工程的设计要依照具体情况
选择应用后浇带技术的施工时,要注意对实际情况的掌握和理解,进行后浇带施工作业时,也要对工程的进度和具体情况进行跟踪监测,保证后浇带完成后,整个混凝土结构的完整性,将后浇带分割的每个部分都能够有效地结合在一起。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后浇带的建造和后期加固方式,根据现场反馈回的信息,进行设计上的科学修改,根据现场施工中发现的变化或其他情况,对于设计方案进行合理的优化。
3.2 合理控制施工宽度与施工间距
后浇带的应用会有效稳定建筑物的结构同时也使得建筑物的整体性较高,对于一般建筑工程来说所用钢筋是完整的,不可断开和切割以保证整体建筑的一致性。在浇筑后浇带的过程中,需要适当断开和切割受力钢筋并在浇筑时做好焊接工作,从而防止建筑物中的楼板变形。通常情况下后浇带宽度在 7m 左右,在工程施工之前,相关的设计人员需根据建筑物的特点、施工季节以及施工具体条件等内容确定合理的后浇带位置,并监督工人严格按照图纸内容进行施工,并结合实际情况,以确保间距的合理性。
3.3 加强混凝土浇筑工作的管理
在模板支设的过程中,应该根据后浇带施工的具体情况实施相应的施工作业。同时还要保证好模板的水平度、垂直度以及防渗漏性能。同时模板支设完成之后,施工单位还要对模板的稳定性进行检查,保证混凝土浇筑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在后浇带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施工人员应对混凝土进行充分振捣,提高混凝土的密实度,使混凝土的质量得到保证。
3.4 严格根据施工的图纸施工
开工以前,务必将施工图纸准备妥当,如此工作人员规范安全的作业才可被确切的了解。施工的图纸务必要科学合理的进行设计制作,将最好建筑结果当成目的进行设计。在房建工程作业中,务必要谨慎的根据施工的图纸进行作业,将所有的施工程序达到标准,保证施工缝隙位置混凝土的孔隙率与施工的标准相符。
3.5 合理选择施工材料和施工位置以及后期混凝土的养护工作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应用后浇带施工技术,要合理选择施工材料和施工位置。在后浇带施工时,施工材料要尽量选择无收缩性的微膨胀混凝土,即在砂石、水泥混合的混凝土中添加适量的膨胀添加剂,同时将建筑工程结构的裂缝和积水清理干净,确保后浇带施工结构的表面要有合适的湿润度。另外,为了进一步提高后浇带施工的结构强度,在后浇带浇筑施工之前,先浇筑一层混凝土,注意混凝土配合比,加强振捣施工,保证材料的性能。在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过程中,要避免杂物或者水长时间留置在缝隙位置,要注意在后浇带缝两端或者两侧位置设置专门的挡水砖,或者将防水砂浆涂刷在结构内壁上,充分发挥防护的作用,做好后浇带施工养护工作。
结束语
在现代房屋建筑中,后浇带施工技术逐渐得到广泛应用,无论是高层主楼与裙房的连接,还是多层结构的应用,因此,应充分掌握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关键点,并对施工中的每一个细节进行有效的控制,以保证后浇带施工的质量,保证整体建筑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汪兵.房屋建筑工程中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应用探讨[J].江西建材.2017(08)
[2]李蕊.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建施工中的应用分析[J].四川水泥.2017(11)
[3]文彪.房屋建筑后浇带施工安全及质量控制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8(15)
论文作者:纪森林1,沈昭2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9
标签:混凝土论文; 房屋建筑论文; 结构论文; 模板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钢筋论文; 作业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