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是建筑行业中一种重要的结构模式,其能够有效的节约时间,减少建设过程对环境的影响。基于此,本文从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的现状出发,分析了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体系及其生产方式,希望可以为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体系;生产方式
引言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于建筑方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水泥浇筑的形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亟需一种新的生产方式来适应时代的发展,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应运而生。据调查,这种依靠工厂预制的住宅建造方式可以节约材料30%左右,节约能源70%左右,有效节约土地20%左右,且能够有效减少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垃圾,提高生产效率。因此,对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结构和生产方式进行研究很有必要。
1我国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现状
近年来,我国不断出台关于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政策,制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的发展。2014年,我国颁布第310号公告,批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为行业标准,同时废止《装配式大板居住建筑设计和施工规程》,为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2015年,国家出台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解决了预制装配式混凝土验收的很多问题;2017年,国家修订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国家不断出台的政策,为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技术的进步和制度的健全奠定了基础,进一步加大了建筑工业化的推进力度。
2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体系
2.1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体系概述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是采用等效现浇节点或者配式节点的方式,对预制梁、预制柱、预制楼板以及非承重墙板等结构进行组合形成的建筑结构。目前,我国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体系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通用结构体系和专用结构体系。其中通用结构体系可以分为剪力墙结构体系、框架结构体系、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三类。专用结构体系一般是结合建筑物的实际需求和功能,对通用结构体系进行完善得来的。法国的预应力装配框架体系、美国的预制装配停车楼体系、英国的L板体系、德国的预制空心模板墙体系、日本的多层装配式集合住宅体系、我国的装配式混凝土单层工业厂房及住宅用大板建筑等都属于专用结构体系。
2.2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体系的开发与应用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体系在建筑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目前,很多地方都在开发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体系,例如北京万科企业有限公司的“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体系”、西伟德混凝土预制件(合肥)有限公司的“叠合板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体系”、南通建筑工程总承包有限公司的“全预制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体系”、黑龙江宇辉建设集团的“预制装配整体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体系”、南京大地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预制预应力混凝土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体系”等,都属于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体系的范畴,目前这些结构体系都已在建筑工程中示范和应用。
2.3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体系与其他技术相结合
将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结构体系应用在建筑工程中对于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技术的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将预制装配技术与其他各种有利于建筑工程可持续发展的技术结合能更有效的促进建筑行业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结合我国目前的绿色发展理念和建筑设计技术现状,建筑企业普遍以逐步提高预制化率为指导思想,在建筑中,楼梯、阳台、外墙板采取预制的方式,内墙等主要传力构件采取浇筑的方式。高层建筑主要需要解决抗震的问题,结合隔震、减震技术进行预制外墙为主的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的装饰、预应力装配整体式框架结构、保温一体化预制技术的开发能够有效解决这个问题。结合建筑的实际施工情况和使用要求,开发出相对应的结构体系,能有效提高预制率,进而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
3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生产方式
目前,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生产方式主要包括两种:标准化结构生产系统和通用化生产系统。下面我们将对其进行详细介绍。
3.1标准化结构生产系统
标准化结构生产系统在欧美国家应用较为普遍,近年来,我国逐渐引入标准化结构生产系统,并在部分地区开始应用。如安徽合肥应用的固得美标准化预制剪力墙结构和生产系统是从德国引进的,南京大地集团应用的世构框架结构系统是从法国引进的。标准化结构生产系统在很大程度上给建筑企业带来了便利。
3.2通用化生产系统
通用化生产系统的生产效率总体较低。目前我国大陆采用的通用化生产系统多是参考日本和香港预制构件的方法,通过构件公司开发预制混凝土结构生产系统,预制构件的模具由固定的通用化、标准化固定底模以及可以随着设计产品变化而变化的侧模组成,部分侧模和底模可以重复利用,生产出各种标准化和非标准化的预制构件。
3.3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中构件的生产流程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构件生产在混凝土结构生产中占有一定地位,其生产流程体现了构件在生产过程中的特征,具体流程如图一所示。
图一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生产流程
预制构件的发展呈现高精度、结构功能装饰一体化、混凝土高性能化等特点,从设计和生产技术来看,未来构件生产将趋于模数化、标准化和自动化、预制构件节段化,装饰构件向高品质发展,构件应用领域更加广泛、细化。
4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建筑运输和安装的注意事项
由于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现浇混凝土作业很少,大多混凝土构件都是在工厂做好运输过去的,因此在运输和安装方面需要注意的问题很多。在进行运输之前,要准确计算混凝土构件的体积,仔细检查混凝土构件的质量,确保质量合格,在吊装运输设备的选择上,要保证吊架、吊索、卡具、起重设备等要按照国家规定仔细检验,考虑到混凝土构件体积较大,在运输过程中还要充分考虑道路情况,在安装过程中,首先要检查混凝土构件是否存在质量问题、是否有破损,确保起重吊装设备是否正常运行,对于高层建筑,应从首层开始,引测柱基上皮实际相对标高,找准柱底找平层的标高。建筑企业应做好运输、安装工作,从而保证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的质量。
总结
总而言之,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是建筑工程中的重要内容,对于建筑行业的效率和工业化进程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建筑企业应立足建筑的实际要求,根据其抗震能力和使用价值制定相应的结构体系,合理开发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体系,将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技术与其他有利于建筑的技术相结合,提高预制率,保证建筑质量,推动建筑行业健康、高效发展。
参考文献:
[1]常繁,樊利新.预制装配式混凝土构件设计及生产工艺研究[J].河南建材,2016,03:7-9.
论文作者:刘华伟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1
标签:混凝土论文; 体系论文; 结构论文; 建筑结构论文; 构件论文; 建筑论文; 混凝土结构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2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