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全球贸易失衡的机制及中国的地位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地位论文,机制论文,贸易论文,全球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964[2009]08-090428-0315
一、引言
2009年1月2日,英国《金融时报》对行将卸任的美国财长鲍尔森进行专访,在专访中,鲍尔森指出,中国等新兴市场经济体的高储蓄率导致的全球经济失衡是当前世界经济危机产生的原因:在此次危机爆发前,中国和石油输出国等新兴市场经济体积累了大量储蓄,在当时通货膨胀率处于低位,贸易和资本流动空前繁荣的情况下,这种高储蓄给收益带来了下行压力,风险到处扩散,并为全球信贷泡沫埋下了祸根,从而引发了世界经济危机。鲍尔森的言论立刻引起了广泛的争论,中外经济学者纷纷发表观点表示反对,认为鲍尔森此番言论是为美国开脱,是一种推卸责任的表现。2月3日,承受巨大压力的鲍尔森终于向新华社发出声明,表示英国《金融时报》的报道是对他谈话的误解,是个“错误的”报道。这场争论使得经济失衡问题再次成为人们热议的焦点。世界经济存在失衡本不是一件新鲜事,失衡一直存在,只是当前的全球经济失衡已经发展到必须调整的程度,它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目前祸及全球的经济危机,也已经发展成为世界经济结构性失衡。当前的失衡由覆盖实体经济领域的贸易失衡与覆盖虚拟经济领域的金融失衡共同组成,其中贸易失衡根源于世界经济格局及国际生产分工体系的演变,它受世界各国经济发展阶段、发展模式等因素的限制,调整难度更大、周期更长,对世界经济整体结构的影响也更为重要。
二、当前全球贸易失衡的表现
当前全球贸易失衡的突出表现是,中美两国,乃至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经济体及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两个集团之间存在着巨额经常账户顺差与逆差并存的现象。
中美两国近三十年来的经常账户余额情况如图1所示。美国自1982年开始至今,除1991年外,一直持有一定规模的经常账户逆差,而同期的中国除1989年和1993年略有逆差外,一直保有一定的贸易顺差。换言之,这种情况并不是一种短期现象。1995年后中美两国经常账户余额的规模不约而同地开始迅速增长,2001年两国同时达到近期的历史低点后,呈现井喷态势,两国经常账户余额的规模增长之快令人担忧。美国的经常账户逆差规模在2006年达到历史最高点7881亿美元,占同期GDP的5.98%,逼近经济专家认定的6%警戒线。同期,中国的经常项目顺差规模为1775亿美元,占中国同期GDP的比重高达9.4%,这一切显示,经济危机的爆发实际早有伏笔。
图1 1980-2008年中美经常账户余额情况
数据来源:IMF_WEO(http://www.imf.org/external/pubs/ft/weo/).
与此同时,本文发现,当前世界经济中巨额经常账户顺逆差的现象不仅存在于中美两个国家之间,也存在于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经济体与以中国为代表的部分新兴市场经济体之间。图2选取七国集团与新兴亚洲工业化国家为样本,搜集两个集团经常账户余额的相关数据进行比较,我们选取中美贸易失衡中有代表意义的1995-2008年作为研究区间,发现在主要发达国家与新兴亚洲工业化经济体之间同样存在着经常账户巨额逆差与顺差并存的现象,两者之间逆向而动的关系也正如中美两国之间的关系一样。这一分析帮助我们意识到:当前世界经济中,发达国家与新兴经济体分处不同的发展阶段,他们在世界经济格局及国际分工体系中处于不同地位,这种发展阶段与地位的不同使得两个集团间存在严重的贸易失衡是必然的。
图2 世界主要贸易国1995-2008年经常账户余额情况
数据来源:IMF_WEO(http://www.imf.org.external/pubs/ft/weo/).
三、当前全球贸易失衡的机制
当前的全球贸易失衡不是单由中国与美国之间的贸易失衡所导致,而是当前全球生产分工体系演进过程中形成的“美国贸易模式”与“东亚贸易模式”冲突的结果,是发达国家全球产业转移与新兴市场经济体加速工业化发展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世界经济运行的系统失衡,有其发生的必然性。
1.“美国贸易模式”与“东亚贸易模式”冲突引发贸易失衡
“美国贸易模式”是指,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在全球生产分工体系的演进过程中,逐渐向广大发展中国家转移其成熟产业,国内产业结构逐渐软化,第三产业发展迅速。此时,发达国家贸易领域微观经济主体以跨国公司为主,大量跨国公司在逐利思想的指导下,借助经济全球化过程及全球生产体系分工格局,将生产基地转移至拥有丰富物质资源或人力资源的发展中国家,形成了“海外生产—海外销售”或“海外生产—返销”的贸易模式①。在美国贸易模式下,美国国内资本海外投资,追求较高回报率,造成国内产能不足,而美国消费者长久以来形成的高消费低储蓄传统导致国内需求旺盛,美国只有通过扩大进口以满足国内消费,因此美国贸易逆差必然存在。加之美国政府为缓解网络经济泡沫带给经济的冲击,执行低利率政策,鼓励金融衍生品创新与发展,金融市场一时间欣欣向荣,而金融资本的生息能力远远高于产业资本,在这种情况下,美国消费者的消费欲望空前高涨,美国的贸易逆差增长之快也就可想而知了。
与之相对应,“东亚贸易模式”应用于经济发展上升期的新兴市场经济体,尤其是以制造业为主的东亚各国(地区)。为推动本国(地区)经济发展,各国(地区)纷纷推行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大量吸引外资,鼓励出口。由于东亚各国(地区)拥有良好的投资环境与丰富的劳动力或自然资源,使其成为发达国家产业转移目的地的良好选择。大量外资流入东亚各国(地区),使其国内生产能力日益提高,加之东亚各国(地区)低消费高储蓄的传统使得国内消费水平相对不足,贸易顺差的存在显得非常自然。而在东亚各国(地区)之间,中间品贸易规模激增,中国成为众多中间品最终组装并出口的终点,由此逐渐形成“东亚—中国—美欧”的垂直三地贸易模式,即“东亚贸易模式”。在这种贸易模式下,中国从东亚各国(地区)进口大量中间品,加工组装后出口到美国等发达国家,导致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规模巨大。而实际上,在如此大规模的贸易顺差背后,是东亚各国(地区)对中国的贸易顺差的累积,中国演变成“美国贸易模式”与“东亚贸易模式”冲突的焦点。所以,中美两国巨额的贸易差额并不是中美两国的事情,而是两种贸易模式冲突的集中体现。
2.物质资源、资本资源配置失衡引发危机隐患
根据经济学规律,一国经常账户出现逆差,将使本国货币贬值,出口增加,从而缓解逆差。从另外一个角度讲,一国经常账户出现逆差,则本国收入减少,消费减少,进口减少,从而缓解逆差。无论从哪一个角度分析当前的世界贸易失衡,都存在一定的解释困难。首先,一国经常账户逆差,使得本币贬值,出口增加,而对于美国来讲,其出口乏力最大的根源在于其国内生产能力不足,所以,即使美元贬值也无法在短期内提高其生产能力,从而增加出口。而就减少消费会减少进口这一规律而言,关键的问题在于,美国的过度消费习惯及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如果不发生改变,则美国始终有办法借助自身的综合实力及其完善的金融市场回流全球巨额的美元资源,从而保证其国内消费者的消费能力。所以,从这一分析过程可以看出,当前世界贸易失衡将在多长时间、多大规模内持续,取决于国际社会为美国提供多长时间、多大规模的美元回流,只要物质资源通过贸易不断流入美国,美元又通过金融资本不断回流美国,这种失衡就仍然有其存在的基础。
当前世界金融危机的爆发非常值得人们关注,其中一个方面的影响就体现在,美国国内的金融危机向全球经济危机的转化存在着转导机制。当美国因贸易积累大量逆差时,拥有大量美国顺差的国家重新将美元投入美国市场,在美国国内金融市场发生危机时,这些国家的损失都不可避免。然而,更深远的影响还在于,一旦这些国家本能地撤回投资于美国市场的资金,就切断了全球物质资源与资本资源循环的传导链,图3底部所示的双向箭头缺少了存在的基础,金融领域的危机就迅速影响到实体经济,金融危机则加速向经济危机转变。这不能不被认为是当今以美元霸权为主要特征的国际货币体系弊端的集中体现。未来的世界贸易失衡如何发展,不能脱离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进程去分析。
图3 当前全球贸易失衡机制图
四、中国在当前全球贸易失衡中的地位
中国是迅速崛起的新兴市场经济体的典型代表,是巨额贸易顺差的拥有者,是全球经济失衡问题讨论的焦点国家,更是人们眼中全球贸易失衡中的受益者。然而,随着分析的深入,罩在中国贸易失衡头上的种种光环逐渐褪去,中国在贸易主体结构、贸易商品结构、贸易流向结构与贸易利益分配结构方面表现出的失衡都说明,中国在全球贸易失衡中充当了矛盾突破口的作用。中国如果不正确认识贸易顺差背后的国民福利损失,中国的外贸强国之路则遥遥无期。
1.中国的贸易主体结构失衡
当前世界贸易主体结构中,发达国家占据主导优势这一现状并未发生改变,但份额呈现逐年递减趋势,发达国家在世界贸易中所占比重由2000年的65.754%下降至58.623%。与此同时,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新兴市场经济体发展势头良好,增长迅速,对于改变世界贸易主体结构中发达国家的绝对霸权地位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2007年中国在世界贸易总额中的比重已升至8.809%,中国在当前世界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可见一斑。
图4 各类经济主体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
数据来源:UNCTAD。
但是,对于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也不能盲目乐观,如果深入分析中国进出口的贸易主体结构变化则发现,如图5所示,无论是进口还是出口,外资企业在中国贸易主体中的比重都呈现逐年上升趋势。自2001年起,外资企业占比一直超过50%,只在2007年、2008年世界经济形势不利的情况下比重有所下降,但总体而言,外资企业已经取代国有企业或其他国内企业的贸易主体优势地位。所以,中国在世界贸易主体地位的增强,是外资企业大量进入中国市场的表现,并不能简单地认为是中国自有企业的出口能力或进口实力的增强。
图5 外资企业在中国贸易主体中的地位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2.中国的贸易商品结构失衡
根据BEC分类标准②,当前世界贸易中贸易商品结构以中间品为主成为一条明显的规律。根据联合国的统计数据,2005年世界贸易中中间品贸易占63%。在这一规律下,不同国家各自的贸易商品结构特征却不尽相同。2007年中、美两国的具体商品结构对比如图6所示:美国进出口中间品比重大体相当,占其进出口总额的一半左右,略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中国的中间品进出口显示了不同的趋势,中国进口77%的中间品,却仅出口42%的中间品。与美国相比,中国出口了更多比重的消费品。这一数据是典型的东亚贸易模式的集中体现。东亚各国(地区)向中国输入大量中间品,在中国加工制造后出口,这种模式在使得“中国制造”遍布全球的同时,也使中国逐渐演变为“东业贸易模式”与“美国贸易模式”的冲突焦点。大量的加工贸易使得东亚各国(地区)逐年向中国转移其对美国的贸易顺差,使得中国对美国的贸易顺差激增,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这是中国贸易环境中的安全隐患。
图6 2007年中美两国贸易产品结构对比
数据来源:联合国Comtrade数据库。
3.中国的贸易流向结构失衡
世界经济的贸易流向结构失衡中有着明显的地域特征,而地域特征往往又是经济特征的体现。中国在世界贸易流向中扮演着东亚国家(地区)与欧美之间贸易桥梁的作用。从图7显示的2007年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的经常项目余额可以看出,中国对绝大多数东亚国家(地区)保有贸易逆差,而对欧美国家则转化为贸易顺差,尤其是对美国的巨额贸易顺差。中国的这种桥梁作用无疑成为推动世界贸易失衡进入人们研究视线的重要因素。
图7 2007年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经常项目余额(10亿美元)
数据来源:中国统计年鉴。
4.中国的贸易利益分配结构失衡
贸易条件指数是用来衡量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出口相对于进口的盈利能力和贸易利益的主要指标,可以用来反映一国贸易发展为该国带来的福利变化情况。根据联合国UNCTAD的数据统计,世界总体贸易条件在过去15年间基本持平,变化不大。转型经济体贸易条件指数大幅上升,这属于短期现象,与这一阶段世界经济形势及世界能源价格大幅上升密切相关。发达国家及发展中国家整体贸易条件变化不大,但发展中国家内部贸易条件变化趋势不同。非常醒目的是,中国自1998年至2006年间贸易条件指数持续下降,成为逆全球趋势而行的代表性国家。
图8 世界各国贸易条件变化趋势
数据来源:UNCTAD。
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爆发以来,为促进出口,中国政府在2008年8月~2009年4月间连续6次上调出口退税率,仅纺织品出口退税率就从11%上调至16%。然而,外贸企业却纷纷质疑“出口退税到底补贴了谁?”。出口退税是一国政府调节出口的重要工具,为什么会引发如此质疑呢?这个问题也恰好可以帮助我们回答中国贸易条件指数为何出现如此明显的下滑趋势。中国贸易条件恶化,是众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中国的出口贸易格局起到了关键的作用。目前中国出口的工业产品集中在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商品种类上,这些产业进入门槛相对较低,在外部需求旺盛的情况下,企业间无序竞争与恶性竞争愈演愈烈,“中国制造”的议价能力受到极大制约。而与之相对应,中国进口商品多集中于资源性商品或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的产品,进口商品价格水平相对较高,贸易条件指数逐年恶化,国民福利受到影响。这种情况在全球经济危机爆发以来并未出现好转迹象,反而由于国外需求锐减,使供求矛盾更为突出,企业间恶性竞争更趋激烈,政府出台的出口退税政策实际上补贴了国外采购商,我国贸易微观主体的利得并未出现好转。
五、建议
在当前的世界贸易失衡中,中国的地位是微妙的,既是首屈一指的贸易大国,“中国制造”对全球人民的日常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又是最值得深入思索贸易模式与贸易发展路径的国家。中国不仅肩负着自身贸易健康发展的责任,同时也肩负着促进“东亚贸易模式”下众多加工制造业发达的新兴市场经济体乃至广大发展中国家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责任。中国要在当前的世界经济中发挥更大的积极作用,引导全球经济失衡向健康方向发展,核心问题是要逐步提升中国在世界经济格局及全球生产分工体系中的地位。中国应该大力探索中国在东亚经济圈的地位与作用,解决加工贸易健康发展的问题;应该认真思索可持续发展的路径,解决外资引进来与企业走出去的问题;应该努力提高出口产品科技含量,鼓励自主创新,提高产品附加值,创造产品差异化优势,解决出口产品层次提升问题;经过一系列的努力进而不断改善中国的贸易福利,形成更为成熟的可持续的贸易发展模式,引导世界经济更均衡地发展。
注释:
①参见高莉:“新贸易模式与全球经济失衡”,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
②根据联合国颁布的国际贸易产品BEC(broad economic categories)分类体系,国际贸易产品按3位数编码结构可以划分为7大类19个基本类:1食品和饮料、2工业供应品、3燃料和润滑油、4资本品(除运输设备)及其零附件、5运输设备及其零附件、6其他消费品、7未列名货品。根据这一分类标准,结合贸易产品的使用目的,可以将贸易产品划分为资本品、中间品和消费品3大类。其中中间品包括:111-初级的、工业用食品和饮料、21-初级的工业供应品、31-初级的燃料和润滑油、121-加工过的工业用食品和饮料、22-加工过的工业供应品、322-加工过的燃料和润滑油(除车用汽油)、42-资本品(除运输设备)零附件、53-运输设备零附件;资本品包括:41-资本品(除运输设备)、521-工业用运输设备;消费品包括:112-初级的家用食品和饮料、122-加工过的家用食品和饮料、51-客车、522-非工业用运输设备、6-其他消费品。
标签:贸易顺差论文; 经常账户论文; 贸易条件论文; 贸易结构论文; 国家经济论文; 中国模式论文; 国内经济论文; 世界经济论文; 东亚研究论文; 东亚历史论文; 经济学论文; 发达国家论文; 经济体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