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建筑结构;施工质量;结构安全性能
1 引言
当前建筑施工应用材料最多的就是混凝土,这是因为它的性价比高、质量安全且坚固。基础设备在我国施工建设中全面推广,可以为现代化建筑物质量提供有效保障。通过了解当前建筑施工情况可知,现阶段的建筑结构安全性能已经远远超过了以往结构性能,满足国际建筑施工要求。而建筑工程结构的安全性能不只受建筑本身的所影响,也会影响基础设施的建设质量,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非常紧密。
2 建筑结构施工质量管理措施
2.1 混凝土质量分析
在针对混凝土进行强度监理质量控制的时候,由于混凝土大多数都是直接由一些专业的人士对其进行配合比的确定。配合比的确定全部都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在什么样的条件下或者是根据什么样的硬度要求等,这些都是在混凝土配比确定过程中需要考虑的综合因素。在针对一些新建的项目进行浇筑时,需要提前结合实际情况,做好浇筑试验,保证在时间以及凝固效果上能够起到一定的把控作用。这样不仅能够从根本上保证浇筑效果,而且还能够最大限度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混凝土无论是在配比或者性能上都具有比较成熟的实验数据,这些数据可以作为依据和支持,但是沙子以及石子本身的质量具有一定的差异性,所以在针对这两种材料进行配比选择时,不能够全部都依靠经验来配比。
2.2 提高建筑结构的耐久性
①建筑施工要全面推广“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这样有助于提高建筑物的可靠性和持续性;②在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背景下,人们对建筑施工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为了更好保障建筑结构施工质量和安全性能,工作人员要对建筑环境进行全面优化和整改,以此提升实践施工质量。
2.3 推广预防坍塌的安全技术
具体内容分为以下几点:①临时仰拱的安全技术。工作人员依据台阶法来进行开挖大断面工作,一般会引用临时仰拱的安全技术,这一技术不但可以保障上台阶时的封闭性,避免上半段面出现支护沉降,而且可以提高开挖工作的安全性;②扩大拱脚的安全技术。拱脚夸大通常是对地基展宽而言,这有助于降低地基压力,保障支护沉降工作的有效性;③锁脚锚管的安全技术。让锁脚锚管作承载结构时,可以传递上部初期支护压力,并会依据拱脚线的切线方向来设计,有助于提升锚杆的稳定性,保障实践施工质量和效率。
2.4 加强材料质量控制
建筑结构设计中,节省材料是最为重要的工作体现,不仅可以节省成本还有效的提高了环保意识,但是工作的宗旨就是保证建筑结构安全度提高,这不仅是保证建筑企业设计的发展还有效的提高了市场建设的经济效益。其次,在建设结构设计上要不断的节省施工材料,设计者规划好设计图纸后,要对施工材料进行预计,不仅保证施工材料不浪费,还避免了施工设计的不合理性,例如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上,要不断对材料进行检测和控制,特别是高层建筑上,对钢材料的选取多进行考察,从市场上保证材料的品质还要为科学建筑方案进行确保;最后强化施工人员对材料选取的认识,防止因为失误造成的危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建筑安全性能的主体结构
3.1 建筑结构设计安全可靠度的分析
假如建筑使用时其结构被破坏,就会造成建筑下陷、坍塌等更多影响人类生命财产安全的事故,从而导致无法弥补的损失。根据有关规定,将建筑结构分为三个安全等级。建筑结构设计的结构构件一般都能满足建筑安全的等级要求。建筑设计工作的基本目标就是在现有经济条件下保证建筑结构有较高的安全可靠度。一般情况下,建筑物必须要满足下列需要:①建筑结构在正常使用情况下的安全性能,与此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其他影响建筑结构稳定性的因素,保证建筑物使用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②设计建筑物时,设计者要对结构的实用性以及适用性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从而使资源能够有效的被利用,节省建筑物投入的资金;③必须要保证建筑物的结构耐用性,即我们所说的建筑物的可靠性。所谓建筑可靠度就是建筑物在一定的使用年限、一定的条件下能够满足预定作用的概率。
3.2 根据国情合理选择结构设计安全可靠度
现行的建筑结构设计安全可靠度是否适应国情的需要值得探讨。目前情况是:①结构造价占整个建筑造价的比例越来越小;②对结构使用功能的要求越来越高;现在建筑物内各种设施和财产的价值越来越高,对结构的安全可靠度自然会提出更高的要求;③建筑物已成为商品;国家不再是城镇物业的唯一投资者和拥有者,这是一个重要的变化。根据上述国情,如果继续执行低安全可靠度政策,既不符合国家发展的长远利益,也违背了投资者的意愿。既然建筑物是商品,安全可靠度应该是衡量其质量的一个指标,不能把低安全可靠度的建筑物说成是高质量商品。
3.3 提高结构抗震性
建筑设计中最关键的设计是抗震性能,特别是高层建筑的设计上,主要由变形的角度上来看,地基的抗震承载力是要通过静承载力的作用,保持静止不变的状态下,为了降低建筑结构的设计,就要从地基上进行前期的选择,对地基的要求比平常的建筑抗震性更加严格,从地质条件、周围环境上来确定施工中的抗震性,同时国家相关部门还要不断进行检测,避免前期工作的不稳定导致安全隐患。
3.4 利用科学技术加强质量问题
随着当前社会经济的快速化发展,建筑行业也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与进步,同时在这样的情况下对于建筑结构的设计也有了很大的要求,终归到底都是为了强化质量问题,为了在技术上过硬,就要抛开传统的建筑结构设计规模,利用科学技术来巩固现代设计的需求。科学新技术的引领也是建筑行业的一个开端,越是追求设计规格的就要在原有的基础上加大科学技术的引进,为建筑施工的安全和质量提高保障。
3.5 建筑体型及立面的规则化设计
现代社会,建筑业发展日新月异,建筑本身在满足其基本功能性的同时更被赋予了越来越多的含义。因此,在建筑设计上,设计者的个性思想及创造力被越来越多的表现出来,这也是建筑业蓬勃发展的良性表现。与此同时,建筑体型及立面的创新,也使得建筑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呈现出更大的操作难度和更复杂的受力结构,这无疑会对建筑整体的安全提出新的考验。因此,在建筑结构设计上,设计者应在保障建筑安全性这一大的前提下合理创新,尽量避免不规则化立面设计,从根本上保障建筑结构设计的整体安全。
4 结束语
质量是建筑施工的前提条件,也是建筑企业获取更多效益的主要影响因素,更是提升建筑企业竞争力的重点。只有在实践工作中提出完善的管理制度,做好建筑企业各方面的管理工作,有针对性的提出设计、施工及验收方案,强化各部门的协调工作,才能真正意义上提升建筑结构施工质量水平与结构安全性能,并在竞争越发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占据重要地位。
参考文献
[1]李亚桂,李国栋.建筑结构施工质量水平与结构安全性能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7(09):192.
[2]杨艳.探讨建筑结构施工质量水平与结构安全性能[J].智能城市,2016,2(09):176.
[3]黄建安.建筑结构施工质量水平与结构安全性能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6(26):16-17.
[4]王杰.建筑结构施工质量水平与结构安全性能探讨[J].城市建筑,2014(02):38.
论文作者:李继存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3
标签:建筑结构论文; 建筑论文; 结构论文; 性能论文; 施工质量论文; 建筑物论文; 结构设计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