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民用建筑防火设计问题分析及对策论文_张建芳

高层民用建筑防火设计问题分析及对策论文_张建芳

身份证号码:14052219791023XXXX 山西省长治市 046000

摘要:在高层民用建筑防火设计过程当中,则要求其相应的设计人员能够结合实际情况,充分认识到高层民用建筑防火设计的重要性,有效加强高层民用建筑消防供水,防排烟,电气防火,灭火器材等多方面的设计工作,以保障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因而在高层房屋建筑设计过程当中,其设计的原则是确保火灾发生时,能够第一时间扑灭,有效阻止火势的蔓延,且能够有效加强人员疏散工作,以为人们提供宝贵的逃生时间。

关键词:高层民用;建筑防火设计;问题分析;对策

1导言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有效加快了城市化建设的进程,而随着我国人口的不断增加,以为人们提供更加优质的生活条件和安全环境,创建高品位的生活环境,则需要进一步加强高层建筑的设计工作。

2高层民用建筑防火设计存在的问题

国家相关部门对民用建筑的耐火等级、防火间距、消防给水等方面的要求均已明细化。建筑单位施工处理中,需要兼顾防火安全要求、经济成本控制等方面,避免后期存在安全隐患。具体分析如下:

2.1主体结构耐火稳定性问题

目前,一些新兴建筑体一般以钢结构为主体结构,但是针对钢结构形式的防火技术缺乏统一规范性指导。大量钢结构形式的新型建筑不断涌出,给高层民用住宅的防火技术提出了新难题。钢结构整体性、稳定性相对大幅度提升,但是耐火效果差。抗拉、承重效果在高温状况下,会发生大幅度下降的状况,一般在450 ℃状况下即会发生失效,即承载作用丧失,进而会发生变形、弯曲等状况,无法实现固有功能。火灾发生一定时间内即会导致钢结构高温引起的塌落,如美国世贸中心火灾坍塌。

2.2保温节能与装饰问题

建筑行业正在大力倡导节能环保理念的应用,外墙保温的节能处理中,建设单位一般采取外墙保温、外墙装饰,并增加防火隔离带。其中外墙保温材料一般是易燃物,如聚苯乙烯。装饰装修处理中,人们更加关注美观效果,设计人员在设计中并未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技术规范对大量可燃易燃物进行阻燃处理,增加了火灾的隐患。同时,装饰装修团队为了经济利益,存在以次充好的现象,导致装修材料、构件的耐火级别下降,整体建筑结构抵抗火灾的能力下降。高层建筑火灾事故报告中,存在大量装修材料应用不当引起火灾的案例,需要引起施工单位的高度重视。

2.3防烟排烟系统缺失问题

高层民用建筑的火灾案例中,烟、毒气是引起伤亡的主要因素。设计人员在高层民用建筑的防火处理中经常忽视正压送风系统、排烟系统设置,或者后期施工发生变更,导致原防排烟系统的功能大打折扣。火灾发生状况下极易引起楼梯间、电梯井等纵向通道烟气积聚的状况。

3高层民用建筑消防设计对策

3.1加强高层民用建筑前期设计的严谨性

首先,要加强设计人员的责任意识,让其从根本上认识到作为设计工作的重要性;同时要经常性的加强消防重要性在设计人员思想的重视性,使其要时刻牢记消防设计责任重于泰山。其次,加强对消防设计人员的职业资格抓起;职业资格体现了一个设计人员消防专业的专业程度,只有具有合格的资质才能胜任消防设计相关的工作,一个没有相关资质的人员坚决不能从事消防设计工作,这是消防设计的原则。第三,定期的对消防设计人员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因为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新型消防材料、消防设施、消防施工工艺和技术的不断更新,只有在掌握现代社会消防新的知识、材料、工艺的前提下,才能结工程实际进行合理的消防设计;所以说定期的消防相关知识的培养,可以有效的提高设计人员的设计能力,从而设计出比较符合实际的设计作品。

3.2采用消防性能化设计

借助消防安全工程性能化设计的原理,对建筑防火系统进行优化,在火灾风险评估的基础之上,实现防火安全模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火灾状况下,保证建筑体内部人员、材料损失的最小化。引用性能化设计加强防火分区的有效处理,提高防火标准。同时综合建筑体的高度、功能、装饰装修等进行防护分区的划定,切实将性能化设计理念融入防火设计中。并由国家制订对应规范,建立指令性的规范基础,实现科学设置的处理模式。

3.3合理设置消防电梯和避难层

(1)为了保证消防工作的安全性,一旦发生火灾,首先要关闭电源,同时,要停止对工作电梯的使用。这种情况下,消防电梯的使用起着关键的作用,消防电梯能使得消防器具以及消防人员及时赶到现场,伤员能以最快的速度送往医院。值得提出的是,消防电梯井必须是独立的,应该在不同的防火区安装设备,这样才能覆盖更多的区域,确保消防救援工作的高效性。此外,消防电梯的数量应依据具体的楼层情况设置,在电梯的井底做好排水措施,防止出现流水过多,阻止电梯运行的情况。(2)在高层建筑中,由于人数较多,在发生火灾的情况下,难以保证全部人员的安全。因此,在防火设计时,要设置临时的避难层,这样就能够在短时间内保证人员的安全。避难层的设置有许多优点,既可以缩短人群之间的距离,还能帮助居民及时到达安全区域,减轻消防工作的压力。理论上规定,两个避难层之间的距离必须控制在 15 层之内,这样才有利于营救工作的进行。对于疏散楼梯也有特殊的要求,必须设置直接进入避难层的门,并且它最后能直达地面。避难层应设消防电梯出口以及消防专线电话,同时配备全面的消防工具。对于避难层的装修材料的要求也非常严格,要避免可燃材料的使用。

3.4设计合理的安全疏散系统

(1)垂直疏散系统。首先要考虑楼梯疏散。高层建筑要设立独立的防烟楼梯间,人员和火灾烟雾可以有效隔离,楼梯疏散是高层疏散的主要方式;电梯疏散速度高于楼梯疏散,但是得保证电梯没有起火,可以正常运行;屋顶疏散也是一种方式。当起火点在中间楼层中,上层建筑的居民无法通过火灾区域,只能向上逃生,楼顶设计一定规模的直升飞机场,作为火灾发生时疏散受灾居民的重要途径;高层中同时可以设计一个避难层,为疏散人员提供短暂的避难和缓冲区域,设计避难层应尽量保证面积最大化,对应的设备也要齐全。设置避难层有很多优势,不仅可以减少人群间的距离,还能保证受灾居民尽快到达安全区域。通常两个避难层之间应该在 15层之内,便于消防人员及时营救。避难层应该设立消防专线电话和消防电梯的出口,还应配备齐全的消防工具等,避难层的装修材料也要使用阻燃材料。(2)水平疏散。设计走道,在走道中设计合理的照明和排烟设备;科学设计楼梯,需要将多个防烟楼梯设在防火分区之中,设计多个安全出口;设计环形走道,确保多条疏散通道。

3.5科学设置消防设备

在通常情况下,高层建筑的火灾发生后,火势会在 15 ~ 20min 的时间内蔓延出去。因此在高层建筑中一定要设置自动报警系统,可以增加救援的有效时间,减少损失。目前常见的火灾报警系统包含两种:一种是人工报警系统。这种类型的报警系统成本低,但是严重缺乏技术性,报警系统的滞后性也非常明显;另一种是自动报警系统,此系统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应进行推广。需要在高层建筑的一层或者比较与外界联系的区域设置消防中心,发现火灾可以及时扑灭。在高层中每一层都要配置灭火器,并将灭火器放在明显的位置,加强火灾消防演练,教居民如何正确使用灭火器。在火灾发生的初期是火灾扑灭的黄金时期,居民可以使用灭火器完成灭火工作。灭火器的类型有很多,如泡沫灭火器、喷水灭火器等。要结合火灾现场的实际,合理选择灭火器的类型。另外要定期更换灭火器,防止过期失效。

4结语

综上所述,由于高层建筑数量的日益增加,火灾问题也是越来越明显。所以,在进行建设高层建筑的过程中,一定要从建筑设计人员的严谨性、建筑防火、消防设施、消防安全管理等方面做好防火设计工作。比如:合理的划分防火分区和设置疏散安全保障以及科学设计防火间距等,不但可以进一步提高高层建筑的防火设计水平,而且还可以保证高层建筑在进行使用的过程中的安全性,进而还可以保证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徐晶.高层民用建筑防火设计问题分析及对策[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18,31(06):14-16.

[2]袁晓东.高层建筑防火设计问题分析与管理对策[J].消防界(电子版),2017(11):113.

[3]马中起.高层建筑防火设计问题分析与管理对策[J].消防界(电子版),2017(02):62.

论文作者:张建芳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7

标签:;  ;  ;  ;  ;  ;  ;  ;  

高层民用建筑防火设计问题分析及对策论文_张建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