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高等职业院校体育场地建设现状研究论文

福建省高等职业院校体育场地建设现状研究

郑志丹1,杜宇泉2,车婷婷1

(1.福建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福建 泉州 362000;2.福建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 福建 福州 350000)

摘要: 采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比较分析法等方法,对福建省高职院校体育场地数量、规模、类型等资源配置情况进行研究。研究表明,福建省高职院校每万人拥有体育场地数量和人均体育场地面积都略高于本科院校平均水平,但室内每万人拥有体育场地数量及人均面积低于本科院校平均水平,特别是在人均体育场地投资与本科院校相差甚远;体育场地类型主要以室外篮球排球场地为主,场地类型较为单一。创新体育场地的投资机制、建设新兴运动项目场地是高等职业院校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的主要举措。

关键词: 高职院校;体育场地;建设;配置

2016年国务院颁布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将全民健身和建设健康中国上升为国家战略。习近平主席提出“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体育锻炼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不可或缺的手段。当前我国体育场地设施的建设和利用与群众的需求还存在较大差距。要解决老百姓建设场地不足的问题,让人们就近参与体育活动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深层次的供需矛盾。如何更好地让每位国民都积极投身体育锻炼、体育活动,对整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体育场地作为发展体育事业最重要的物质基础之一,是开展各项体育活动的必要条件,也是衡量一所学校体育教学资源水平的重要因素之一。改革开放40多年来,福建省经济发展和高等教育都取得蓬勃发展,在教育部等6部门印发《高职扩招专项工作实施方案》后更是对高职院校的体育场地资源配置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此,本研究依托福建省第六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数据库,从全方位、翔实的角度对福建省高等职业院校(以下简称高职院校)体育场地资源进行全面横纵比较和审视,并据此提出福建省高等职业院校体育场地资源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的策略,可为健康中国推进背景下福建省高等职业院校体育场地科学建设体育场地提供一定实践依据。

1 福建省高职院校体育场地建设现状

1.1 福建省高职院校体育场地数量

2013福建省教育事业统计简明资料显示,2014年福建省高等学校在校生共有74.82万人,占福建省常住人口的1.96%,其中高职院校在校生24.78万人,占福建省高校学生的33.12%;而公办高职院校和民办高职院校在校生人数分别为17.37、7.37万人,占比为70.01%和29.9%。在福建省88所高等院校中,高职院校共有55所,占62.5%。这55所高职院校包含公办高职院校32所和民办高职院校23所,占比分别为58.1%、41.9%。

体育场地数量在一定程度上表征该区域体育场地资源配置的总量,包括室内体育场地和室外体育场地两种类型。2013年第六次体育场地普查显示,学校体育场地占全国体育场地面积的53.01%,表明学校系统的体育场地资源一直是我国场地资源的主体。学校体育场地是学校落实“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载体,是学校体育最基本和最重要的硬件设施。普查显示(表1),福建省体育场地数量为62736个,每万人拥有体育场地数量为16.48个,各类高等学校体育场地数2096个,占福建省体育场地数3.34%,每万人拥有体育场地数量为28.01个,其中室内场地数量168个,室外场地数量1928个,分别占比为8.02%、91.98%。本科院校体育场地数为1369个,占福建省高校场地总数的65.30%,每万人拥有体育场地数量为27.30个,其中室内113个、室外1256个,分别占比为8.25%、91.75%。高等职业院校体育场地数727个,占福建省高校场地总数的34.70%,每万人拥有体育场地数量为29.34个,其中室内55个、室外672个,分别占比为7.56%、92.44%。公办高职院校体育场地数为419个,占高职院校体育场地数的57.63%,每万人拥有体育场地数量为24.12个,其中室内32个、室外387个,分别占比为7.63%、92.37%。民办高职院校体育场地数量为308个,占高职院校体育场地数的42.37%,每万人拥有体育场地41.79个,其中室内23个、室外285个,分别占比为7.46%、92.53%。

组件压力是影响纺丝稳定性的关键因素之一,直接影响纺丝过程的稳定性和成品丝的质量。组件压力过低,纺丝熔体挤出动力不足,容易出现初生丝截面大小不匀、飘丝、断丝等情况。因此纺丝过程中常保持较高的组件压力,高压作用能适当降低纺丝温度,防止熔体的热降解,可以提高过滤效果,减少熔体中的杂质,保证纺丝过程中的稳定性。其次,组件中的熔体高压作用能使熔体在经过过滤层时,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提高熔体的流动性[2]。但组件压力过高时,两组分熔体流动压力过大,造成熔体流动不稳定,初生丝截面出现异常,且纺丝组件易发生漏浆,甚至引起喷丝板变形,纺制PE/PA6皮芯型复合纤维时,组件压力一般以8~12 MPa为宜。

随着两化融合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企业对两化融合相关投入的重视程度越高,两化融合的扩大器和倍增器作用将越明显。具体来看,我国处于起步建设和单项覆盖阶段的企业的信息化投入占销售收入比例平均为0.24%,但在突破综合集成达到集成提升和创新突破阶段的企业中,该比例平均达到0.28%。同时,较两化融合其他阶段的企业,集成提升以上阶段企业的两化融合绩效平均高出10%以上。具体来看,在集成提升及以上阶段的企业和单项覆盖及以下阶段的企业中,平均全员劳动生产率分别为56.4万元和41.3万元。由此可见,信息化投入的小幅增长(0.04%)可带动全员劳动生产率的显著提升(36.6%)。

该研究选择该院2017年1月—2018年8月期间手术治疗的88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手术管理,研究组同时给予有效麻醉管理,结果表明,两组患者麻醉平稳,顺利完成手术,对照组患者术后有麻醉延迟现象,研究组正常麻醉苏醒;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18.18%)显著高于研究组(P<0.01),两组患者术前血糖检测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中和术后血糖检测值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围术期血酮体阳性率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福建省高职院校体育场地建设规模

普查显示(表4),篮球在国内的大众观赏率(电视和现场观看比赛)为34.9%,是我国群众参与最多的运动。全民健身对篮球场地的需求非常大,学校篮球场地在我国学校场地数量排名中占第一位,占总面积近17%。从福建省体育场地类型来看,除了篮球场占比较大外(36.3%),其他类型的体育场地占据半壁江山。而从福建省高校体育场地建设类型上看,体育场地主要为篮球场(52.2%)、排球场(18.5%),占比高达70.7%。与福建省高校总体情况及本科院校相比较,福建省无论是公办或民办高职院校其体育场地类型及排名基本相同,主要体现在篮排球占据近70%的比例,其余为羽毛球(馆)、网球场(馆)、田径场、综合房、乒乓球房(馆)及其他类体育场地等传统体育场地设施。强化学校体育是实施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 重要途径,对于促进教育现代化、建设健康中国和人力资源 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虽然这些场地类型的配置与当前高等学校开设的课程基本吻合,但随着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加强,学生在体育运动项目上的需求也愈加丰富多彩,这些传统且功能单一的体育场地类型显而易见很难满足目前学生身心多元化发展的需要。

在人均投资方面,福建省高校人均体育场地投资大大领先于全省人均水平,享有较为优越的体育场地资源。而高职院校的人均投资虽高于福建省平均水平,但对比本科院校还相差甚远。在高职院校中,虽然公办高职院校与民办高职院校人均投资相差无几,但从投资组成来看,公办高职院校的投资主要是来自财政拨款以及部分单位自筹。而民办高职院校的投资几乎都来自单位自筹,仅得到少量的财政拨款。二者的相同点在于都缺乏社会资本投资与其他投资,在一定程度上都制约了其体育场地的建设。造成这一原因,可能是民办高职院校由于其自身较为优厚的财力条件,自筹能力较强,因此在缺乏财政拨款与社会捐助的情况下,人均享有的体育场地资源仍能保持在一个较高水平。而公办高职院校由于主要依靠财政拨款,而政府与教育部门财政拨款中的大部分都分配给了省重点高校与一般本科院校,公办高职院校能得到的场地建设资金相对较少,使得公办高职院校学生拥有的体育场地资源也较少。

表1 福建省高职院校体育场地数量配置比较

表2 福建省高职院校体育场地规模比较

表3 福建省高职院校体育场地投资构成比较

体育场地投资主要指的是包含所有建设、扩建与改建的所有投资总和,一般由财政拨款、单位自筹、社会捐助以及其他投资构成。普查显示(表3),福建省体育场地投资合计2941150万元,人均投资779元。福建省高等学校投资总计211449万元,人均投资2826元,主要来源为财政拨款与单位自筹,分别占31.33%、65.39%。其中,本科院校投资总计163660万元,人均投资3264元,主要来源为财政拨款与单位自筹,分别占27.20%、68.69%。高职院校投资总计47789万元,人均投资1936元,财政拨款与单位自筹分别占45.55%、54.12%。在社会捐助方面,本科院校得到社会捐助6575万元,占比为4.02%,远远高于高职院校的155万元。在高职院校中,32所公办高职院校体育场地投资合计为33544万元,人均投资1931元,财政拨款与单位自筹分别占62.92%、36.45%;得到的社会捐助为155万元,仅占0.47%。23所民办高职院校体育场地投资合计14245万元,人均投资1932元,主要来源为单位自筹,占比高达95.75%,财政拨款仅占4.25%,且没有得到社会捐助与其他投资。

2.3 福建省高职院校体育场地投资

可见,无论是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还是人均体育场地建筑面积,福建省高等院校都大大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从人均体育场地面积来看高职院校已经超过了福建省高校的平均水平,比福建省本科院校高出1.36m2,其中民办高职院校已经远远超出了教育部2004年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器材配备目录》中人均拥有5m2的体育场地面积的要求,但公办高职院校与这个要求相比较却还有一些差距。此外,从反映了体育场地室内配置及质量的建筑面积配置来看,高职院校却还没有达到福建省高等院校平均水平,且有较大差距,尤其是民办高职院校,体育场地人均体育场地建筑面积还达不到福建省高等院校的一半。造成这一原因,可能很多高职院校是由之前的中专中职学校升为高职大专院校,甚至一些还处于学校发展的初级阶段,尤其是一些民办高职院校在盈利利益的驱动下,对于一些高投入的室内体育场馆也是斟酌有加。

薪酬奖励是激发员工工作热情、提高工作效率的最有效最直接的方式,酒店可以针对那些对薪酬不满意的员工采取薪酬激励来留住员工,但前提是酒店一定要完善奖励制度并严格执行,否则会适得其反。因此酒店可以通过建立合理的奖励制度来留住员工。酒店的奖励制度一定要公开透明,让员工知道酒店是公平公正的,并且是有理有据的,这样才能让员工信服。同样的,若是员工未达到相应的岗位要求或者做出对酒店不利的事情,也应适当的予以惩罚,

综上,福建省高等学校的体育场地资源明显优于全省平均水平。从场地总数来看,高职类院校数量在福建省高等院校中占据很大比例,但体育场地数量仅占福建省高校场地总数的34.70%,而本科学校占65.30%,这是由于本科院校办学历史悠久,学生人数较多,资金也更加充裕。此外,高职院校人均体育场地数量略高于本科院校平均水平,但室内场地占比却低于本科院校平均水平。民办高职院校场地数量配置比公办高职院校更为充足,但室内场地资源却比公办职业院校逊色。产生这一情况的原因,一是民办高职院校招生规模较少,二是民办高职院校为了更好地招生,提高学校的生存能力和发展水平,会加大对体育场地的建设投入,在校人数规模不大的情况下,每万人拥有量更高成为应然。

2.4 福建省高职院校体育场地建设类型

体育场地规模主要由场地面积、建筑面积与用地面积3个指标构成。普查显示(表2),福建省高等院校体育场地面积为3197320m2,建筑面积457451m2,分别占福建省场地面积与建筑面积的5.34%、9.15%,人均拥有体育场地面积4.27m2,人均建筑面积0.61m2。在福建省高等院校中,本科院校体育场地面积为1917248m2、建筑面积354307m2,分别占福建省高校的59.90%、77.45%,人均体育场地面积3.82m2、人均建筑面积0.71m2;高职院校体育场地面积为1280072m2、建筑面积103144m2,分别占福建省高校的40.10%、22.55%,人均体育场地面积5.18m2,人均建筑面积0.41m2。其中,公办高职院校体育场地面积为827979m2、 建 筑 面 积 为 84881m2,分别占福建省高职院校场地面积与建筑面积的64.68%、82.29%,人均拥有体育场地面积为4.76m2、建筑面积为0.49m2;民办高职院校体育场地面积为452093m2,建筑面积为18263m2,分别占高职院校场地面积与建筑面积的35.32%、17.71%,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为6.13m2、建筑面积0.24m2

表4 福建省高职院校体育场地主要类型数量与占比

3 结论与建议

3.1 福建省高职院校体育场地总量占据福建省高校34.70%,每万人拥有体育场地数量和人均体育场地面积都略高于本科院校平均水平,但室内每万人拥有体育场地数量及人均面积低于本科院校平均水平。民办高职院校场地数量配置比公办高职院校更为充足,但室内场地资源却比公办高职院校逊色。办学历程、招生规模、资金来源等是影响高职院校体育场地资源配置的主要因素。

3.2 福建省高职院校人均体育场地投资虽高于福建省平均水平,但比对本科院校来说却相差甚远。公办高职院校与民办高职院校人均投资相差无几,但从投资组成来看,公办高职院校的投资主要是来自财政拨款以及部分单位自筹,而民办高职院校的投资几乎都来自单位自筹。

3.3 福建省高职院校体育场地类型与本科高校基本相同,篮排球占据近70%的比例,其余为羽毛球(馆)、网球场(馆)、田径场、综合房、乒乓球房(馆)及其他类体育场地等,场地类型较为传统且功能单一。

3.4 在新时代背景下,一方面政府应积极围绕《高职扩招专项工作实施方案》与《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要求,制定配套措施,加大对高职院校的财政支持;另一方面高职院校应创新体育场地的投资机制,顺应市场经济与体育产业化的发展趋势,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多样化的融资手段来建设体育场地设施,鼓励社会企业、社会团体和校友捐资筹款等加大对体育场地设施的配置。

3.5 随着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新兴运动项目兴起层出不穷,各高等职业院校应积极尝试新兴体育项目推广,根据本校的土地资源和空间布局,充分利用可开发的边角空地,规划设计和建设新兴运动项目场地设施,如轮滑、攀岩等,以满足体育教学改革和学习兴趣需求。

参考文献:

[1]詹姆斯. m. 布坎南.公共物品的需求与供给[M].马珺,译.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

[2]刘璐,李峰.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向社会开放的困境与现实路向研究[J].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6(3):30-35.

[3]席玉宝. 全国学校体育场地建设现状统计分析[J].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13,30(6):671-676.

[4]姚远,张环宇,吕旭涛. “健康中国2030”背景下我国学校篮球场地对社会开放优化路径选择[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8,41(9):49-58.

中图分类号: G81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151X(2019)09-123-04

投稿日期: 2019-03-18

基金项目: 2018福建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科研课题(2018XM024)。

作者简介: 郑志丹(1963—),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

标签:;  ;  ;  ;  ;  ;  

福建省高等职业院校体育场地建设现状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