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十三五”新闻出版业科技体系建设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出版业论文,体系建设论文,科技论文,新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体系建设是任何领域作好战略布局的基础,新闻出版领域的科技工作要发挥第一生产力的重要作用,就必须深入思考科技工作的体系化建设。对于如何开展科技体系建设,不只是政府部门要从国家战略的层面进行思考,企业也要从自身发展战略的层面进行思考。这两个层面的思考,既应当有所差异,又应当有所统一。政府层面的思考更关注行业的总体布局,企业层面的思考应当基于本企业的市场定位、自身优势,更关注科技对企业发展的支撑。 以下,是从政府层面对如何推动新闻出版领域行业科技体系建设的初步思考,希望得到业内专家、企业的意见与建议,以抛砖之作引金玉良言,为“十三五”期间新闻出版业科技工作的总体部署提供参考,进而不断完善政府部门的相关工作,推动行业转型升级与融合发展。 1 科技体系建设的总体思路 科技体系建设要进行公益性与产业化属性的拆分。公益性建设,侧重面向政府管理与服务的支撑、面向社会公众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支撑、面向行业内提供共性需求和共性问题解决的支撑,重点关注基础性、关键性技术与标准的研发,关注行业技术服务平台建设;产业化建设,更要强调发挥市场主体积极性,以企业为创新主体,支持企业开展前沿性技术研发,开展技术成果应用推广。 科技体系建设要强调分层次,既包括应当划分政府、行业机构、企业的角色层次,以分别明确工作方向;也包括每个角色从不同角度对科技体系建设内容的分层次;更要强调不同角色、不同层次之间科技体系建设内容的协调统一。 科技体系建设要重视建设内容的完整性,必须全面考虑各方面因素,既要考虑如何发挥科技对行业的支撑作用,更要考虑科技工作本身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来源。 新闻出版业科技体系建设应分解为四大体系建设:一是科技人力资源体系建设,任务包括:可以熟练操作新的数字技术与工具的从业人员的培训,可以研发新技术的专业人员的培养,等等。二是基础科技环境体系建设,任务包括:发布科技政策,搭建行业共用云平台、以云端部署方式解决行业内相关技术服务系统的共享。三是前沿技术跟踪研发体系建设,任务包括:科技情报收集,科技实验室建设,开展技术研发与孵化。四是科技应用体系建设,任务包括:建设相关行业服务机构,提供面向生产运营、市场服务、大数据建设的标准与技术应用支撑,实施具体项目、建设相关平台,推动行业内重要标准与技术的产业化应用。四大体系间的关系,可以用图1简要表示。 图1 新闻出版业科技体系分解:四大体系 2 科技体系建设的相关任务 开展新闻出版业科技体系建设,如果用“线性”的任务划分方式,可以分解为:行业科技支撑状况跟踪与发展趋势研究,科技需求调研与提炼,科技发展规划,科技发展适配政策与适配法律法规的研究,行业科技服务机构建设,科技工程项目设计、策划与实施,科技成果管理与推广,等等。 在上述七项任务中,对需求的把握、对成果的应用是体系建设的两端,也是较为重要的两端。 2.1 科技的进步是因应需求的,在科技体系的建设任务中,找准需求是原动力 需求是分层次的,笔者试图将新闻出版业相关需求的层次分为三层,即用户需求、生产需求与行业共性需求,具体如图2所示。 图2 新闻出版业相关需求的层次:三层需求 首先,要找准消费者对信息内容消费的具体需求,即用户需求。在掌握消费者现有需求的基础上,提高对消费者需求的预测、挖掘、引导能力。 其次,要归纳出对技术支持方的生产需求。用户需求不会直接转化为技术企业的技术研发需求,技术企业的定位为什么一直错位,原因之一在于出版企业无法明确提出生产需求,而是将技术企业直接推到市场消费者面前。出版企业必须提出具体的“产品线(产品+服务)”设计思路,再把技术企业引进来进行开发,让技术企业站到出版企业的背后作平台式支撑,而不是站到前台直接和用户打交道。 最后,要提炼行业范围内的共性需求,并组织技术与标准的集中研发,提高行业层面生产效率,降低内耗。 2.2 对技术成果的应用与推广,是科技体系建设的关键出口 应用与推广是检验科技体系建设好坏的标准。再好的技术成果如果不能及时得到应用,不能在行业中广泛应用以转化为生产力,也会失去其价值。经过多年的工作实践,总结总局新闻出版科技工作的经验,笔者认为,对技术成果可采取试点、示范、推广的三步走方式。同时,应在技术研发与实验阶段形成技术企业与出版企业的对接,从项目起点就基于未来的应用进行技术研发。 3 科技应用体系建设应形成三个支撑 科技应用体系建设是科技体系建设的出口,以科技的成果转化来实现科技的支撑作用。从行业到企业,都可以作这样的布局:建立对应的机构,分别提供生产、服务、数据的技术支撑,实现生产数字化、服务知识化、运营数据化。 3.1 生产支撑:生产营销的工具支撑体系 建设目标是生产营销数字化。一是研发传统生产方式的印刷、纸张等设备、工艺及材料的升级技术,研发传统生产业务流程数字化改造升级,研究新形态内容产品数字化生产的业务流程再造与相关工具,提高多形态出版产品的生产能力;二是研发相应工具,支持企业基于产品库建设运营平台,包括实体发行平台建设,提高多样化市场销售的营销能力。 行业服务机构的任务:一是提供用于生产、销售(运营)的系列技术工具、标准,具体包括:传统生产方式的相关材料、设备及印刷等工艺流程再造升级技术工具与标准,新兴生产方式的生产流程再造、实现产品形态多样化的复合出版技术工具与标准,用字系列技术工具与标准;二是提供集成上述工具并可以实现多种服务功能的行业服务平台;三是提供基础需求汇集、滚动研发、标准动态维护、工具及服务平台维护、培训、研讨等相关服务活动;四是提供政府政策建议;五是组织相关重大项目预研、论证与实施。 3.2 服务支撑:知识资源管理与服务技术支撑体系 建设目标是市场服务模式多元化,形成以知识服务为高级模式、向下兼容文献服务、专题内容产品服务的综合服务模式。一是研发版权资产管理工具,以及资源知识化加工工具,提高知识资源管理能力;二是研发开展知识服务的技术支持工具,提高知识服务能力;三是构建国家级知识服务体系,建立知识服务模式为引领的立体、多层次的服务体系。 行业服务机构的任务:一是提供资源管理支持服务,包括提供资源知识化加工与资源知识化管理的工具及标准,提供建设资源库的规范化技术支持服务;二是提供版权资产管理与版权保护支持服务,包括提供相关技术工具及标准,建设版权资产管理与保护服务平台,提供面向企业的版权资产管理与版权保护的技术支持服务;三是提供知识分类体系构建工具与标准,开展分领域主题词表建设;四是提供行业内知识服务总库(统一的门户)服务,提供“内容再生产服务(行业内)+生产服务(行业外)+知识消费服务(社会公众)”;五是开展相关宣传培训等工作;六是提供政府政策建议;七是组织相关重大项目预研、论证与实施。 3.3 数据支撑:数据管理与增值服务技术支撑体系 建设目标是生产运营数据化。一是支持产业链各环节相关企业配置数据管理工具,提高数据资产化的管理水平,提高数据管理能力;二是支持企业及行业内相关数据服务企业,研发数据分析模型、开发数据半自动化分析工具,提高全行业数据应用能力;三是建设信息交换平台,提高行业内数据共享交换水平,推动新闻出版业数据体系建设。 行业服务机构的任务:一是建立CNONIX标准管理服务部门,协调已有标识符注册管理机构,实现元数据交换;二是指导、支持企业汇集数据,包括:内容角度的数据,内容资源、作品的描述元数据等,产品层面的数据,封装成产品(物理或数字化形态)后的元数据等,市场环节的数据,财务数据、销售数据、交易数据、消费者数据等;三是开展数据交换,编制数据交换规则、研发数据交换工具、搭建交换平台等;四是开展相关宣传培训工作;五是提供政府政策建议;六是组织相关重大项目预研、论证与实施。 3.4 上述三个技术支撑之间的关系 如图3所示,三个技术支撑之间将密切衔接,形成共同为出版业乃至信息内容产业提供动力的稳固三角关系。 图3 新闻出版业科技应用体系:三大支撑 服务支撑:知识化是信息内容产业发展的高阶形态,出版业将以“知识服务模式”为引领,带动产业从“产品供应”向“服务供应”转型。这一端以直接服务于终端用户为主(用户范围也包括出版业本身)。该体系建设的重点在于不断创新具体的服务形态、服务形式。为推动该体系建设,需开展统一的标准研制、技术研发以及相关服务平台的建设。 知识服务及其他服务模式的业务要融入内容生产企业的原始生产活动中,为开展知识服务所使用知识资源管理与知识化服务的技术工具,要通过接口标准实现与生产运营技术工具无缝对接;知识服务的业务要有其他环节的数据作为支撑,同时,知识服务过程中新产生的数据也需要重新汇聚,需要纳入数据支撑体系的相关数据管理体系。 服务支撑的建设是新闻出版业科技应用体系的顶点,为出版业与消费者、与市场直接发生关系提供支撑。 数据支撑:数据化代表着信息内容产业的必然发展趋势。基于云计算、大数据等相关信息技术的发展,世界将变得数据化,各产业领域的生产交易活动都将基于数据。出版业将以全面“数据化”为基础,实现产业从“粗放式”向“精细化”的转型。这一端既直接服务于终端用户,更主要服务于出版业内部。该体系建设基础为相关标准化工作,建设的重点在于构建政府、行业机构、企业的三级数据体系。 数据采集与分析的技术工具要与生产运营技术工具及系统相互衔接,要通过接口标准实现无缝对接;数据交换平台应当与服务模式支撑平台实现对接,保证数据成果可以直接提供给服务平台进行分析、应用。 数据支撑的建设是新闻出版业科技体系的基石之一,为出版业具体生产方向、服务模式的确定提供数据支撑。 生产支撑:数字化代表着信息内容产业发展的总体方向。数字化所强调的不是终端产品的形态,而是生产流程的数字化,终端产品环节应当是复合形态的产品种类结构。出版业应当以生产运营的全面“数字化”为基础,实现出版与科技的深度融合,推动传统产业主体与新兴产业主体在数字化生产运营方面的全面升级,加速两种主体相互融合,并充分发挥各自优势。这一端主要服务于出版业内部。该体系建设的关键点为找准生产需求,适应并引导新技术时代消费需求,改造生产流程、丰富出版业的具体产品形态与服务模式。 生产工具及系统要与数据工具、资源知识化管理工具及系统相互衔接,通过接口标准实现无缝对接。 生产支撑的建设是新闻出版业科技体系的基石之一,与其他两个体系衔接,为出版业数据采集分析、知识服务等服务模式构建,提供生产动力支撑。 4 新闻出版业行业科技服务机构的建设 前述提及的几个机构建设思路,限于行业科技应用体系建设中的对应机构建设。从完整的行业科技体系建设的顶层设计出发,可以考虑如下六个行业科技服务机构的建设。 4.1 基础环境建设体系:新闻出版云中心 该机构将主要负责行业共用云平台建设,以云端部署方式解决底层的运算与储存的支撑,为支撑体系中的三个板块提供基础,并为前沿技术研发体系提供科研支持。该中心不涉及具体业务,只提供功能性服务支持,更多的时候是一个协调机构,负责与按照中央财政允许的方式选中的云服务企业对接,搭建新闻出版行业的公有云,与各企业的私有云建立良好的合作、互动关系。 4.2 前沿科技研发体系:新闻出版科技研发孵化中心 该机构将主要负责全新领域的创新性、实验性项目。为行业发展探索新的技术支撑,跟踪前沿技术的研究,并适当扩展在行业内的应用试验。相关研究成果纳入科技应用体系中转化应用。该中心不涉及成果的应用推广业务。 4.3 人力资源建设体系:新闻出版科技人力资源中心 该机构是全面负责行业人力资源建设的机构,包括科技人力资源的建设与管理。从基础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到高端人才培训、管理与储备,到人力资源评估、评价等管理。 既要考虑行业内对上岗从业人员的基本素质需求,也要考虑对部分高端技术人才的需求,进而提出专业高端技术人才的培养计划,并组织实施。 4.4 科技应用体系:分别构建生产技术服务中心、知识资源服务中心、行业数据服务中心 从科技支撑对应行业发展的角度,分设三个服务机构(未来如果条件成熟,当然可以考虑合并为一个完整的“新闻出版业科技应用服务中心”),其中: 生产技术服务中心:负责复合出版、版权保护、字库工程、科技创新工程以及业内科技项目研发成果的管理服务,借助行业云服务平台,开展产业化应用推广。 知识资源服务中心:负责知识资源数据库工程成果管理与服务,搭建平台,面向行业提供内容再生产的知识服务;面向外部产业与个人提供知识化的生产服务、生活服务。 行业数据服务中心:负责“出版业数据体系建设工程”成果管理与服务,搭建出版产品信息交换平台,开展面向行业全产业链的出版物信息数据采集与交换服务。 综上,笔者将新闻出版业的科技体系建设分解为四大体系、七项任务,期待形成面向行业的三大支撑、建设为行业提供技术服务的六大机构。建构之中略有不足,思考之中尚欠成熟,期待业内人士一起贡献智慧,共同推动新闻出版行业科技工作的不断发展。“十三五”新闻出版业科技体系建设的思考_科技论文
“十三五”新闻出版业科技体系建设的思考_科技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