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的应用论文_党占菊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的应用论文_党占菊

青海龙翔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青海西宁 810000

摘要:大体积混凝土的特点是体积大,即使最小的尺寸也有1m,虽然具备很多施工优势,但由于结构厚实、表面系数较小,水化热释放比较集中,极其容易受水泥水化热影响产生温度变形,或因内外温差和自身收缩产生危害性裂缝。裂缝问题严重影响了房屋建筑的整体性和使用功能。如果没有采取合理的措施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进行控制,将会给房屋建筑工程带来极大的质量损害,即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技术要点就在于对裂缝的控制。

关键词:房屋建筑;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1大体积混凝土的特点分析

大体积混凝土多是现场浇筑的混凝土,对于施工技术要求较高,其几何尺寸远远大于普通混凝土体积,在浇筑中也需要使用到大量原料。由于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厚重,浇筑过程中很容易因水化热引起体积变化和裂缝问题,因此对于浇筑技术的要求也更高,需要格外注意浇筑的整体性。为了保证整体性不受影响,大体积混凝土中往往会掺入膨胀剂和减水剂等,以降低水化热影响。此外,为了避免混凝土质量问题给房屋建筑工程带来负面影响,后期的养护工作也格外重要。

2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

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原因通常分为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内部原因来自于内外温差的影响,外部原因是由于结构外部约束对混凝土收缩变形产生的阻碍。混凝土抗压强度强,但受拉力较小,当水泥遇到水后产生化合反应,释放大量热量。由于大体积混凝土表面系数小,水化热产生的热量不易挥发,通常在浇筑完成后的3~5天内。内部温度会处于最高点,一旦温度应力超过极限,就会产生裂缝问题。虽然安全范围内的裂缝不会对建筑结构产生影响,但却会影响结构耐久度。此外,混凝土的收缩变化也是引起裂缝的一项重要原因。水泥硬化通常需要20%的水分,其余水分会随着表面热量挥发而蒸发,由于水分蒸发、干湿交替,混凝土就会产生收缩,继而影响混凝土质量。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中,当外部气温下降,混凝土内部与外部的温度差会增大,产生温度应力,引起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变形,温差越大,影响也越大。而当外部温度较高时,大体积混凝土表面则容易聚集大量热量,也会对结构散热造成影响,因此浇筑时应当根据外部气温环境变化而采取有效的温度控制措施。

3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分析

当前我国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主要体现在设计、方法、养护上。大体积混凝土设计,主要是结合对应建筑项目通过选择对应强度适宜的混凝土,来建立整体设计的方案框架,同时这个过程中对相关基础配筋进行对应分析,明确配筋需满足载荷要求和构造质量,结合对应施工技术来使整个配筋能够达到承受水化反应过后,所造成温度应力控制大混凝土在此过程中出现的温度裂缝,保障整个大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在施工方法上,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主要以分层浇筑法和推移式浇筑法来体现,浇筑方法的选择,主要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和设计方案等各种因素的综合来确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由于其本身施工量大的缘故,对应现场施工人员应做好对其结构分段施工的预案设定,控制各分段的长度和范围,保障整个施工时间的合理性,同时在施工过程和施工后续做好对应的养护工作,最大限度保障施工和养护的同步进行,防止大体积混凝土可能出现的裂缝、麻面、蜂窝等质量问题,使其整个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能够得以直观体现,以此保障工程项目的品质安全能够达到设计预期。

3.1??构造要求

根据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特点,其工程设计应当满足设计规范及施工工艺要求。混凝土强度等级要求在C20~C40,配筋不仅需要满足承载力要求,还应当结合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方法增配承受因温度应力产生裂缝的钢筋,通过增加构造钢筋的方式控制裂缝。大体积混凝土工程的模板应当根据温控要求进行选择,在施工前,应当首先对施工中的温度应力和收缩应力等参数进行验算,以确定浇筑块体的最大升温数值和降温速度等指标,从而针对性的制定温控措施,以控制温度裂缝的产生。

3.2??材料浇筑选配

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量大,对于整体性要求较高,其施工应当优先选用热硅盐酸水泥、矿渣盐酸水泥等,骨料应采用连续级配的掺配比例,掺和料则优先使用磨细矿粉,控制好混凝土的混合比,坍落度在满足泵送条件的基础上也尽量选择最小值。在充分保证混凝土质量稳定的前提之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降低水泥用量,根据国家相关技术要求掺入低砂率的减水剂,减水剂有推迟水化热峰值期的作用,能够减少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应力,以设计出更高韧度、低热抗裂的混凝土。

3.3??浇筑与振捣

混凝土在浇筑前,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加入膨胀剂或减水剂以减少水化热影响,浇筑工作需严格按照顺序要求分区进行。混凝土浇筑需全面分层,从底层开始,当第一层全面浇筑完成尚未初凝时即进行二层浇筑,利用逐层连续浇筑的方式直至完工,大体积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在3~4h,在运送混凝土到施工现场的过程中严禁加水。大体积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通常使用二次振捣的方式。二次振捣可以提高拌合物的密实度,加快水化速度,以此可以减少水分和气泡产生的细孔,也可以防止混凝土在一次振捣之后出现下沉的情况,从而提升混凝土的强度和防渗能力。二次振捣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时间间隔做好控制,完成浇筑之后,需保持混凝土表面的平整。

3.4??混凝土的养护

大体积混凝土在保温养护的过程中,需要对砌筑块体的内外温差和降温速度进行动态监测,从而根据温测结果调整养护措施,以满足温控要求;养护时间不是固定的,应当根据温度应力进行确定,从混凝土降温开始采取保温措施。大体积混凝土的养护坚决避免使用强制、不均匀的降温措施,否则会增加裂缝产生的几率,保温性能良好的材料可以用于混凝土的养护当中。由于水具有一定的保温隔热作用,因此在混凝土终凝之后,可以在其表面蓄存一定的水进行养护,延缓混凝土内部水化热的降温速度,缩小内外温差,防止裂缝的进一步产生。其次,可在混凝土表面铺设保温材料,控制热量的快速消散,也是控制降温速度的一种有效方式。大体积混凝土拆模时候应当尽快回填,避免长期暴露在外,通过土体保温也能够避免温度变化产生的不良影响。

4结束语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直接关系建筑结构的使用性能,裂缝问题是浇筑工程的最大难题,如果不能深入了解开裂的原因并根据原因进行解决,就很难保证房屋建筑施工中质量。大体积混凝土浇筑面大且要求连续浇筑,因此施工前需要结合工程条件制定好具体的施工方法,尽量降低混凝土的温度,控制混凝土的水化热以及掺料的用量问题。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的应用,应从各个方面入手,做好整个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以保障对应建筑工程项目能够顺利完成。总体来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的应用,对我国整体建筑工艺水平的提升影响深远。

参考文献:

[1]张立军.论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J].工程技术研究,2017(2):73+75.

[2]韩智凡.土木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J].南方农机,2018,49(14):182.

[3]杨卓.土木工程建筑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8(8):194.

[4]刘超.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绿色环保建材,2016(1):65+67.

论文作者:党占菊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27

标签:;  ;  ;  ;  ;  ;  ;  ;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的应用论文_党占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