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江泽民对邓小平科技哲学的丰富与发展_科技论文

论江泽民对邓小平科技哲学的丰富与发展_科技论文

论江泽民对邓小平科技哲学思想的丰富和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哲学思想论文,科技论文,江泽民论文,邓小平论文,丰富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A8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132(2002)03-0009-05

江泽民同志是我党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杰出代表和核心人物。他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高度重视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特别强调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始终敏锐地关注着世界科技发展的最新趋势,并根据新形势和新实践对科技问题作出了一系列重要的新论述,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的科技哲学思想。这种丰富和发展,较为集中地体现在江泽民《论科学技术》一书中。在该书中,江泽民同志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和加快科技体制创新,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等三个方面丰富和发展了邓小平科技哲学思想。

一、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全面落实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准确分析和把握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最新趋势,针对我国国情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近年来,围绕科教兴国战略,江泽民同志作了大量论述。这些重要论述对于促进我国的科技进步与创新,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进而推动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江泽民同志高度重视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认为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科技哲学思想和生产力理论的创造性发展。他说:“马克思在他那个时代,由于当时科学技术以及社会发展的条件所限,没有也很难作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邓小平同志根据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现实,以及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影响,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著名论断,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个杰出贡献。”他认为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使我们对科学技术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的认识,有了新的飞跃”,提出“我们应该运用这一真理性的认识,深刻总结以往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经验,把我国科学技术事业更好的推向前进。”[1](页 177)

1989年12月,江泽民同志任总书记不久,即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讲话指出:“我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口多,底子薄,人均资源少,经济文化比较落后,这些都是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长期制约因素。我们在这种历史条件下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必须在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上付出艰苦的努力。”“我们要坚持把科学技术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坚持依靠科技进步来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页3)1991年,江泽民同志在四川考察中讲话指出:“从世界范围看,各国之间的竞争,说到底是综合国力的较量。当今世界各国综合国力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国际经济的竞争已越来越表现为科学技术和人才的竞争。我们要想在竞争中取胜,就要下决心发展科学技术,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回到北京后,在5月23日召开的中国科协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江泽民同志又进一步指出:“把经济建设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这不仅可以极大地提高生产力,而且必将引起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深刻变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定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这是一次具有战略意义的转变。把经济建设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工作重点转移的进一步深化,是把这个转移推到一个更高的阶段,同样具有战略意义。如果说,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没为中心的轨道上来保证了第一步战略目标的实现,那么,我们把经济建设进一步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必将保证第二步战略目标的胜利实现,同时将为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1](页21)

1992年初,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经济发展的快一点,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我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近一二十年来,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多快啊!高科技领域的一个突破,带动一批产业的发展。我们自己这几年,离开科学技术能增长的这么快吗?要提倡科学,靠科学才有希望。”1992年10月,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指出:“振兴经济首先要振兴科技”,“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水平,这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根本大计。”科技和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被作为全党的共识确定下来。

1995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科学技术大会,在科学分析经济、科技发展趋势和国内外形势的基础上,集中各地区、各部门和党内外许多同志的智慧,作出了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提出在全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江泽民同志在会上发表讲话,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内容、意义和需要把握的一些问题作了全面阐述,指出:“科教兴国,是指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强盛。”[1](页51)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在世纪之交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当前,无论从国际环境还是国内条件来看,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都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一项十分艰巨和紧迫的战略任务,是确保我国在21世纪经济和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增强国际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二、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

科学技术在经济建设中的地位问题,是一个关系到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重大问题。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方面以后,如何认识和处理科学技术在经济建设中的地位问题就显得更加迫切和重要。

江泽民同志结合我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结合时代大趋势,深刻总结了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历史经验,在《论科学技术》一书中多次强调指出:“科学技术工作必需面向经济建没”[1](页52),“科技工作要始终把经济建设作为主战场”[1](页53)把经济建设确定为科学技术的主战场这一重要思想,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中解决科学技术与经济建设相结合,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指明了方向,对于我国实现21世纪的宏伟发展计划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199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在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同时,把我国科技工作的基本方针进一步明确为: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努力攀登科学高峰。江泽民同志指出,这一方针的核心就是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科学技术,也只有同经济和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才能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对于科学技术与经济建设的关系,江泽民同志早就有过明确的阐述。1989年12月,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江泽民同志总结了四十多年来我国发展科学技术的六条主要经验,其中第一条就是“坚持科学技术工作面向经济建设、经济建设依靠科学技术的战略方针”,指出:“科学技术门类众多,服务对象广泛,但是为经济建设服务,要摆在首要的地位。经济建设要解决的一切重大问题,都离不开科技进步。科学技术也只有和经济建设紧密结合,才能充分发挥作用和具有广阔的前景。”[1](页6)1991年,江泽民同志在四川考察时又指出:“经济建设是我们科技工作的主战场,要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不管基础研究还是应用研究,最后还是要落实到开发,就是说,科研工作必须与生产紧密结合。”

科技工作面向经济建设,必须调动大批科技力量进入经济建没主战场,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推进科技成果的商品化、产业化,但同时也不能忽视科学研究自身的发展。在党的十四大上,江泽民同志对这个关系作了较为系统的阐述,指出科技工作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要在开发研究、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基础性研究这三个方面合理配置力量,确定各自攀登高峰的目标。在世界高科技领域中,中华民族要占有应有的位置。1995年,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江泽民同志又进一步指出:“要正确处理面向经济建设与提高科技水平的关系。面向经济建设是方向,提高科技水平、攀登科技高峰是要求。”“经济建设要以科技进步作为主要推动力;科技发展要围绕经济发展目标,为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1](页52)

关于如何促进科技与经济的有机结合,江泽民同志认为,“从根本上讲,科技与经济的结合要靠体制来保证。”[1](页 53)他强调指出:过去普遍存在的科技与经济脱节,各地区、各部门、自成体系、分工过细、机构重复、力量分散的状况,必须彻底改变。要按照有利于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目标,通过宏观调控和市场配置等手段,打破科研机构之间、企业之间以及科研机构与企业之间的界限,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搞大协作,形成合力。要通过深化改革,形成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与企业相结合,研究开发与生产相结合的机制,推动科研院所面向市场,进入大型企业集团。在企业内部,要实行科研、设计、生产的有机结合,提高企业技术开发水平。

实现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科技工作必须围绕经济建设制定自己的目标体系。江泽民同志认为,目前我国经济还不发达,技术、经济水平不高,发展也很不平衡。科学技术作为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导因素,首先要为解决经济和社会的热点、难点、重点问题作出贡献;同时,为保持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科学技术又要超前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进行研究开发,为未来的发展提供动力、储备后劲。因此,要根据世界经济、科技发展的趋势和我国国情,立足当前,着眼未来,坚持近期目标和长远目标相结合,合理部署科技发展工作。

江泽民同志认为,面向经济工作主战场,首先要采取有力措施,大力加强农业技术工作,把它摆在整个科技工作的重要位置,强化科技成果的转化,积极推广包括高技术在内的先进实用技术,满足农业登上新台阶的技术需要。其次,用现代科技武装传统产业。加快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是江泽民同志一直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江泽民同志多次强调指出,面临新的世纪,我们的一项紧迫任务,就是要采用国内外先进技术,加快改造传统产业。1999年,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其中推动企业的技术进步,被确定为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一条重要方针。第三,高新技术的发展及其产业化,是世界经济增长的火车头。西方一些发达国家,之所以能够长期保持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并从世界经济贸易中获取超额利润,一个关键的因素就是他们在高技术的发展及其产业化方面走在了前列。江泽民同志对此深有感触,1995年,他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呼吁:“要努力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把高科技产业作为我国的优先发展的产业,尽快建设一批对国民经济发展举足轻重、规模较大的高科技产业,使我国在世界高科技及其产业领域占领一席之地。”[1](页 55)第四,在现代化建没中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要解决的一系列问题,都离不开科技进步。江泽民同志强调:“要十分重视解决环境保护、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减灾防灾、人口控制、人民健康等社会发展领域的科技问题,为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作出贡献,促进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协调发展。”[1](页54)

科技工作面向经济建设主战场,内容广泛,任务繁重,只有像江泽民同志所说的那样,统筹兼顾,抓住重点,才能真正有所作为。

三、加快科技体制创新,建设国家创新体系

科技体制改革是我国科技工作中的难点和关键环节。在当前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学习江泽民同志关于科技体制改革和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论述,有着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科学的本质在于创新。历史上的科学发现和技术突破,无一不是创新的结果。整个人类历史,就是一个不断创新、不断进步的过程。没有创新就没有人类的进步,就没有人类的未来。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更加雄辩地证明了这一点。对于中国这样一个科学技术相对落后的国家来说,更需要推进科技创新。

纵观江泽民同志在1989年12月到2000年10月间有关科学技术的论述,可以体会到,江泽民同志关于国家创新体系思想的形成过程,大体可以分成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89年到1997年。这一时期,江泽民同志主要强调的是技术创新机制和创新的重要性问题。1989年,江泽民同志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强调了创新的重要性。他指出,我们要善于吸取世界各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先进成果、先进经验,“引进技术,引进人才,从我国实际出发,实行消化、吸收、提高、创新。”[1](页 6)1991年5月23日,江泽民同志在中国科协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指出:“要逐步建立引进、应用、推广、创新相互结合、相互促进的科研机制。”[1](页 23)1992年10月12日,在党的十四大上,江泽民同志强调要“认真抓好引进先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创新。”[1](页 34)江泽民同志多次强调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和创新,表明了他对这个问题的高度重视。1993年5月,江泽民同志在接见全国科技工作会议的代表时指出:“解放和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必须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和各项配套改革。首先要处理好科技发展与经济建设的关系,处理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技术创新机制的关系,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1](页 38-39)在这里,江泽民同志用“技术创新机制”这个概念来概括此前他多次强调的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创新的过程。这表明他对技术创新机制的认识日益明确,是他关于国家创新体系思想的第一次飞跃和升华。1995年5月26日,江泽民同志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进一步指出:“从根本上讲,科技与经济的结合靠体制来保证。要把建立技术创新机制作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重要目标,特别要把建立、健全企业的技术创新体系作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和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关键环节。通过改革,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科技自身发展规律的新型科技体制。”[1](页 53)在这里,江泽民同志明确指出了建立技术创新机制的重要战略意义,即它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和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的关键环节。也正是在这次会议上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作为一个独立自主的社会主义大国,我们必须在科技方面掌握自己的命运。”[1](页 55)

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技术创新机制的重要性越来越为人们所认识。1996年和1997年,国家经贸委和国家科委(现为科技部)分别开始实施“技术创新工程”,1998年7月中科院组织实施“知识创新工程”,加上1993年国家教委(现为教育部)推出的“211工程”,通过实施三大工程,将在10年左右的时间里,基本形成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符合科技发展规律的国家创新体系及其运行机制。

从1997年下半年起,江泽民同志关于国家创新体系的思想又产生了新的飞跃,这是其第二阶段。在这一时期,江泽民同志从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体制创新三者并重的角度,系统的思考了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问题。

促成这一转变的因素有两个:一是国际社会关于知识经济与知识创新的讨论。这场讨论自1996年在国际社会兴起,1997年达到高潮,1998年前后我国学者对这个问题开始了大规模的讨论。江泽民同志对此极为关注。他说:“目前,国际社会有一种说法,认为人类社会正在迈向知识经济的新时代。按照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定义,知识经济是指建立在知识的生产、分配和应用之上的经济。他们认为,拥有更多知识的企业是市场竞争的赢家,拥有更多知识的国家有着更多的产出。知识经济这个概念,如何正确理解和使用,还可以斟酌,但知识创新对经济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当前世界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则是知识总量、人才素质和科技实力的竞争。中华民族是勤劳智慧的民族,也是富于创新精神的民族,现在我们更要十分重视创新。要树立全民族的创新意识,建立国家的创新体系,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把科技进步和创新放在重要的战略位置,使经济建设真正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1](页 101)在这里,江泽民同志首次提出,我们要“建立国家创新体系”,去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

另一个因素是亚洲金融危机及其启示。1997年下半年,亚洲一些国家发生了金融危机。党中央、国务院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使我国经济没有受到大的影响,继续保持平稳发展的良好态势,国际舆论给予了积极评价。金融危机的出现,提出了如何防范金融风险的问题,为我们认识建立适应新形势下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性提供了有利的佐证。这场危机的成因是多方面的,但不注意创新、没有形成稳固的国家经济安全防范体系,因此而造成承受和抵御风险能力低下,则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江泽民同志总结说:“我们越来越清楚地看到,面对这场危机,最根本的是要做好国内的经济工作,增强承受和抵御风险的能力。”[1](页 100)亚洲金融危机的深刻教训值得我们充分注意。一度被国际社会看好的一些新兴国家的经济在这场危机中严重倒退,说明发展中国家如果过分依赖西方发达国家,如果仅仅靠利用自己的廉价劳动力、消耗自然资源,依赖外国现成的技术产品来发展经济,而不是努力提高本民族的科学技术素质、努力提高本国的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力,那就会在国际经济竞争格局中处于被动和依附的地位,就必然进一步拉大同发达国家的发展差距。”[1](页 133)在这次讲话中,他特别强调了知识经济和技术创新的重要性。

江泽民同志对国家创新体系建设进行了辩证的分析论证。首先,他从系统论的角度,强调国家创新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参与完成。他说:“推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很重要的一项条件是形成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社会生产和市场需求、社会投入、政府支持之间的良性体制,在全社会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鼓励创新的文化氛围。”[1](页215)“加强政府、科研机构、大学和企业之间的有机联系与分工合作。”[1](页155)其次,他立足于当代世界发展形势和中国客观实际,特别强调当前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三项重要工作: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体制创新。他指出:“创新,包括理论创新、体制创新、科技创新及其他创新。”[1](页199)在科学技术领域,他着重讲了三个方面的创新:一是知识创新,二是技术创新,三是体制创新。他说:“知识经济的发展正在给人们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这再一次证明,知识和技术创新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中国将致力于建设国家创新体系,通过营造良好的环境,推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体制创新,提高全社会创新意识和国家创新能力,这是中国实现跨世纪发展的必由之路。”[1](页207)这就把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体制创新提到了突出的地位。再次,他辩证地分析了体制创新在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体制创新为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提供制度上的保障,目的是保证整个国家创新体系最大限度、最有效地发挥国家创新能力。江泽民同志指出:“我们进行体制创新,就是要不断完善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求的各方面的体制。”[1](页200)他还多次就经济体制改革与技术创新的关系问题作了精辟的论述。他指出,“从根本上讲,科技与经济的结合要靠体制来保证。……通过改革,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科技自身发展规律的新型科技体制。”[1](页53)他说:“加强技术创新,最根本的是要在全社会真正形成推动技术创新工作的有效机制。”[1](页148)搞科技建设,“关键是要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和社会大生产的需要,围绕促进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进行体制创新。”[1](页211)指出:“我们要继续深化改革,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生产之间的有机联系,促进科技创新和知识创新。”[1](页215)

在2001年3月召开的九届人大四次会议上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中,又进一步把“推进技术进步和创新,建设国家创新体系”作为我国“十五”期间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这对中华民族的振兴和综合国力的提高,意义是极其深远而广泛的。

收稿日期:2002-04-03

标签:;  ;  ;  ;  ;  ;  ;  ;  ;  

论江泽民对邓小平科技哲学的丰富与发展_科技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